哈佛精神学习有感

2023-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哈佛精神学习有感

哈佛精神学习有感

哈佛是高等教育里一块圣洁的净土,是一个让人圆梦的地方。哈佛把她最优秀的毕业生们送到世界各地。是什么造就了哈佛现今的声名远扬?是什么成就了哈佛学生的圆梦之旅?哈佛精神,她在以自己的光芒照耀着每一位憧憬的哈佛学子。

这些是哈佛的训言,也是哈佛精神的一部分,看完之后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

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9.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0.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时间在流逝。

13.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14.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17.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19.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20.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在哈佛的校园里,只有“学习”才能让你融入那个群体,否则你就是其中的异类,最终被淘汰出来。他们觉得学习是一种乐事,是值得去做并且能让自己觉得很开心的一件事。所谓“兴趣”,成就了他们对学习的忠诚。他们与我们中国大学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学习是因为兴趣,而我们中国大学生学习是为了吃饭,为了生计。

“他们很累,可是他们乐在其中。”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其实在我看来,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学生不愿意读书,读书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情啊,身心舒适又对自己有所帮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书里我们能尝到很多感受到很多。学习知识,丰富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次学习中,我觉得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是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我们觉得:与其抓住每一分钟学习,不如抓住学习的每一分钟。哈佛的学生即使到深夜也在马不停蹄的学习,我觉得在学习效率上这一点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中国的初高中教育所传授的知识相当于美国大学里学的东西,所以美国的学生必须在短短的大学四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相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我们有很好地知识基础,所以注重方法的学习成为我们大学学习的重中之重。而我们中国大学生现在所缺乏的真是在方法上的那种创新精神,我们若能利用好自己专业知识扎实的优点,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像哈佛的学生那样通宵学习。

想要成为一名哈佛的学生,入学条件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在校学习成绩,第二工作经验,第三担任领导的才干与气质。就是说,他们并不仅仅看重你的专业成绩,更看重你的综合实力。这正如我刚刚叙述的一样。

但是,这并不是说因为我们有基础,所以我们就可以放松自己的学业。相反,怎样想办法利用自己的优势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一定是你在大学里的首要任务。然而,就我们现在学习到环境而言,我们缺乏像哈佛那样学校提供的“软环境”,即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人人学习的好风气。这虽然很难改变,但如果我们能够注意改正,一定能让我们中国的教育水平上到另一个台阶。

最后,我觉得中国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中国农业大学英才班的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大学对每一个同学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是你人生中的一个跳板,未来一定掌握在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的手中。

学生:吴杨宇

2012年3月20日

第2篇:哈佛幸福课堂学习有感

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胡炜炜

2013年南京市职教教研室组织的网络培训再次开始,职教教研室为我们老师精心准备了各类型的视频培训资料,其中有职教信息化教学发展专题讲座,有新兴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的剖析,有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和技能大赛点评,在这些资料中让我颇感兴趣的是美国哈佛幸福课堂讲学。

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哈佛大学心理学讲师泰勒·本·沙哈尔

(TalBen Shahar)主讲的“积极心理学”课程。所谓的积极心理学是在20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心理学运动,并不是一门新的心理学科。如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旗手Seligman 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积极心理学正是对战后和平时期心理学依然只强调矫正心理疾病的反叛。积极心理学“是以一种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目标指向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完善发展。

幸福课,其实是积极心理学的一部分。相对于研究我们的物质生活,研究人本主义的人类的行为和各种思想精神,这种人文主义重视的是主观的人的感受和思想状态。

泰勒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他的这一理念及其精彩的授课,使得幸福课在哈佛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被选为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

“幸福是什么”是一个人类社会中被广泛讨论的话题,而如何获得幸福更是人们一直不停在追求的。现代社会的人们拥有自主的选择权,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人们应当“智慧地购买”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基础值”

哈佛幸福课堂对我们如何建构个体的幸福和快乐提供了重大的启示:我们要变得更积极、更乐观、更幸福的关键在于能够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正如泰勒·本·沙哈尔所举得例子,一个人失恋了,被女友抛弃,他会非常的难过,想想自己哪里不好,开始自卑,反省反省反省,然后变成恼羞成怒,怨女友,怨老板,怨政府和总统„„他的世界变得只有这一件事,看待这件事的眼界只集中在这一点。其实,他并不是不能幸福、不能快乐,失恋没有限制他的积极,而是他自己限制了自己的积极。

将注意力聚焦于一个问题,那我们就会像上面这个人一样偏执于问题的一面而无法自拔,会错失许多现实的重要部分而看不到全面的真实的现实,幸福将永远离我们很遥远。因此说,一个人幸福与否的评价更大程度上依赖的是个体内定的标准,那么幸福就在于个体能否适时地改变、从而建立起一个恰当的幸福标准。

实现转变的前提是内心的安静,内心的平静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接受现实,获得安静,才能实现转变,才能从悲观和负性事件中走出来,才能关注到生活中积极的因素。这些都是实现思维、视角转变的前提。

当思维方式改变,视角转变了,困扰人们的消极悲观的情绪就会散去,积极情绪得到扩展建立,在这种情绪下,天是蓝的,人是美的,生活处处洒满了阳光;在这种情绪下,我们的眼界宽了,我们会从自身的人和事上走出来,注意关注他人与他事,思考现在我能做什么,我能去哪里,我把时间用在哪里,它把我们带出下行螺旋,而进入上行螺旋,从而构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有着积极情绪体验的人,在感觉良好时,他工作的动力和精力更充沛,那些成功的专业人士,因为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自己遭遇挫折与打击时,能脱离狭窄收紧,积极扩建进入以获得积极情绪,从长远来看,他们会因此取得成功。

有着积极情绪体验的人,他们更开放更宽容,因而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因为快乐是容易感染的。别人快乐,所以我也快乐,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自己继而帮助他人,所以努力为自己争取快乐,不但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和幸福,而且能引导我们对他人更加宽容和亲切,为我们创造更加和谐的生存空间,在彼此的友爱与影响中,更加真切地感受生活的快乐与美好,从而得以享受人生的幸福与美好。

这就是思维方式改变,视角转换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人生,这就是思维方式改变,视角转换创建的力量

所以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人们需要不断改变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通过改变,会变得更有创造力,更博学,适应性更强,更易融入社会,获得更健康的人格。

一些有感悟的几句话:

Let’s pursue our passion。(追求自己的热情所在。)

Change is possible。(改变有可能。)

If we focus on the negative, we make a worse country.(如果我们仅仅关注于消极负面,我们的国家也会更糟糕。)

Not to dare is to lose ourselves。(没有胆量尝试,便丧失了自己。)Not the attaining of goals but the having of goals that leads to happiness。(幸福不是实现目标而是拥有目标。)

When you have a direction, you become happy.(当你拥有方向时,你就快乐了。)

Take time out to recover from work and stress。(工作和压力之余,需要时间消遣恢复精神。)

Happiness is contagious.(幸福可以传染。)

Be a rat racer and hedonist at the same time。(做一名竞争者,也做一名享受者)

第3篇:《哈佛大学是怎么学习的》有感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在阅读《哈佛大学是怎么学习的》一文后,我深深被其学生的学习理念及学习行为所打动,并让我陷入了沉沉的思考。

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这一切让我看在字里,想在脑里,也让我深深为之震撼:四点的凌晨,漆黑的夜色,闪烁的星星,一切是异常的宁静,却始终有那么一些莘莘学子在太阳休憩之时,与睡意搏斗,为理想奋斗。他们正是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的哈佛大学学子。他们的毅力,让我深感每一天凌晨四点的自己原来是多么的渺小。凌晨四点的我们,在床上舒适的躺着,或许做着那么一个令人向往的梦,却始终没人愿意那么早起来去翻开那寂静的书籍。甚至,在阳光撒满大地之时,或在午后太阳高挂之时,中国大学生的我们或许大部分都在享受着网络的滋润,享受着自由的快乐,却始终没人拿起那孤独的书籍去浏览。

顿时,我想我得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哈佛大学的大学生做个比较,或许那是天与地的比较,但是正如文章所诉,顿时安逸的生活或许会带来痛苦的未来。

作为一个二十世纪的中国大学生,我们不应因为高考的结束而结束我们的奋斗旅程,因为我们的高考梦虽然结束,但人生的梦想才真正开始,我们都应在新的起跑线上继往开来,像哈佛学子们学习,时刻为成功做准备;我们不应放纵自己,因为大学应该是用来锻炼毅力的地方,是成就人生的地方,而不应任由我们去堕落,去挥洒那易逝的青春;我们不应整天抱怨课程的多少,而应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增值,正如俗话说:“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哈佛学子们正是甘愿接受那炼狱般的大学生活与那仿佛永不止境的学习方式,才成就出了33位诺贝尔奖得主、7位美国总统与500多名大企业总裁的神话传说。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与“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这三条哈佛图书馆训言让我深感时间与学习的重要性,也在不自然中激情我要努力学习的动力。

我深深的希望,我能通过努力学习,成就我美好的未来

第4篇:读《哈佛家训》有感

读《哈佛家训》 悟哲理人生

赵营一中 田建伟

前不久爱人从学校借来一本《哈佛家训》,先是上高中的女儿星期天回家看,后来儿子也争着看,再后来我怀着好奇心翻看了这本书, 翻开书后,我被震撼了,书中竟然是了一个个生动的、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每读完一个故事,都会从中深获教益,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老师还是学生,读着书中的小故事,就会觉得人生出现的另一片天空。

我最喜欢读的是该书的《序言》部分,读过之后我学会了用微笑面对生活,努力改变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心情.学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声顺其自然,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学会了凡是都往好处想.这样阳光就会流进心理来.而我们的心灵也会被晒干,不再潮湿,你会发现生活真的很美好。

从中我还知道了坚持梦想永不放弃是人生的一种哲理,失意的时候学者换个角度看待问题,让自己的思想更成熟也是一种人生哲理。

从这里,我们能知遇许多伟人名人,能洞见许多平凡中的不平凡,能从卑微中汲取上进的力量!从人事中成长学习,这是我最大的感受!千万个神父的忏悔让我们明白沉默是一种推卸责任的方式,有时会沦丧良知;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它就不在是石头,也不静卧在泥土之中——没有愿望就不会有奇迹!《路的旁边也是路》更是给了我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感,使我明白不是路太狭窄,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所以最终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

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象故事中的妈妈一样,家庭、孩子、工作都有了,似乎人生已很美满,甚至希望早早退休。其实在我们周围时时都有新奇的事情发生,这需要我们用新奇的眼光去观察,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不断改变自己,时刻为自己变成另一个角度做准备。现在,能够了解为什么七旬老人去考大学、一个种地为生的农民热衷于发明创造了,因为在他们眼里,未来永远不会结束,梦想永远不会过时。

读了这本书后我似乎发现我心态更年轻了,思想更成熟了。在此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有机会读读吧!

第5篇:读《哈佛家训》有感

《哈佛家训》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课本,这本书曾经对美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它又继续影响着我们中国人。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我被《哈佛家训》生动有趣而且富有人生哲理的故事给吸引住了,有很大的启发性。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在其中悟到了很多很多东西,回味无穷。很多时候,生活中的一些细小的故事往往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会引起人们会心的感悟。这本书以品性、梦想、真爱、成功、思维、心理、智慧、创意、勇气和觉悟十个章节辑录了一百多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每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个名人成功的艰辛与困难,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和生活意义,给我们的思维以启迪,引导我们对人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这是一本推荐给青少年的教育读本,同样也是一本推荐给家长的教子读物,对于我们的教育仍有很大的启示。

有一种常态和观念,许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家不听话,所以总把教育的责任寄托在教师的身上。《哈弗家训》会告诉我们,这样做绝对不允许。

《 哈佛家训》给我们家长最好的启迪。

启迪

一、家长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孩子在场时,不要吵架,要互相谦让和体谅,与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量答复。要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

启迪

二、家长的批评要讲究方法。对孩子必要的批评,是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手段,但一定要讲究方法,选好时机。真相没有弄清之前,盲目批评孩子会引起反感,当着外人批评孩子,会让孩子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家长心情不好时,更不要拿孩子出气,使批评过火。 书中还有很多生动的事例,让人读后对自己的认识、工作等方面进行思考。最后用书中的话作为对自己、对大家的一种鼓励:“如果你是鹰,你应该借助梦想的翅膀,奋力飞翔,到达人生的高峰。如果你是蜗牛,也决不要放弃梦想,是要你肯努力奋斗,终有一天也能和鹰一样,站在金字塔的顶端”

《哈佛家训》这本伟大的励志经典.这是一本值得让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书,是一本值得让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的书--因为它不仅可以给孩子以心灵的滋养,也可以使父母和老师从中受到教育的启迪.

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渴望拥有成功的人生。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缺少正确的教导,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误入歧途。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观念,会以不同的形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在人生开始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炼优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习惯。这是一部教子课本,也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许多望子成龙的人,总是认为孩子应该这样做或那样做,他们自己却经常背道而驰,

《哈佛家训》以生动有趣而且富有很强的人生哲理的故事组编而成.这些故事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智慧小故事,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和生活意义,给我们的思维以启迪,能带给我们更平易近人的道理和心灵的感悟.每读完一个故事,就会觉得人生出现了另一片天空.读过之后,让人深思良久,让人大彻大悟.小故事,大道理,做人之根本. 这本书从品性、梦想、真爱、成功、思维、心理、智慧、创意、勇气、觉悟十个方面,借助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将人生的哲理展现出来。书中还有很多生动的事例,让人读后对自己的人生、工作等方面进行思考:人活着就要活得有价值,要有梦想、要自强不息、要相信自己、要有乐观的心态等等。读后,我感觉这不仅是一本给孩子、给父母看的书,对于教育者来说尤其有益,它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尤其是为今后教育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育不是一味的说教,在与学生谈心时、在课堂上、在偶发事件中,我们都可以用这些鲜活的事例去感染学生、促使他们思考、激励他们积极上进、奋发努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自己的人生。

《哈佛家训》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义,可以说篇篇精彩,字字珠玑。每读完一个故事,就会让人觉得面前出现了另一片天空。它给我们的思维以启迪,带给我们的是更平易近人的道理和心灵的感悟。我们可以从这本书的任何一页开始阅读,可以怀着任何一种心情开始阅读,即使只用几分钟,你也能够从中深获教益。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只要用阳光的笑脸和心态去面对,生活也会对我们充满笑脸和阳光。

第6篇:看《风雨哈佛路》有感

这部电影很久以前就看过,好像是在高二的时候,那时因在家无聊偶然看见央视电影频道正在播着这个电影,吸引我看的是它的名字,而看的时候因为前半部分没有看所以对于所谓的“风雨”一词并不深刻,当时只觉得伊莉莎白太厉害了,以她的努力考进了世界顶级的学校,并且还得到了纽约时报的奖学金。当然今天当我看到前面的一段我没看到的一些background, 我才真正明白“风雨”一词的那层刻入心底的痛楚以及我为她这样一个坚强女孩而深深的触动。

电影一开始的音乐就给人以压抑的感觉,随之出来的画面也是我们所禁讳的——艾滋病,毒品,精神分裂等等。看着电影里的那脆弱的伊莉莎白从头到尾几乎没有让她的眼泪流出来过,对于我一个观看者,我的内心竟然压抑的无法释放,最后以眼泪来解脱内心的纠结,压抑,以及对主人公生活处境的各种同情。当然说这些并不是来显示我的感性,我只想说这个外表脆弱的天使她在历练各种痛楚之后的坚强以及淡定。

“I love my mom very much, although she do the things all the time , all the time.”从这句话中,我又看到了女主人公的更加闪光的一面,那就是善良,宽容。对于这样的一个母亲她一直是不舍不弃,她只想跟妈妈一起,不是她想依靠妈妈,因为从电影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一直是她照顾她的妈妈,她说“she never look after me ,I look after her, she is my baby.”这句话已经很明显

的看的出来了。真的,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们,我们将会怎么做,我难以想象。因为我真的难以想象我能够做的像她那样的好。但她做到了,而且在那样的情况下,她陪着自己的母亲走到了最后,她说人死了不需要什么祷告,因为都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连最后的只言片语,生活中的碎片也一起的埋葬了,她只觉得只要和母亲的心灵一起交流就好了。多么一个知性的女孩子。

从爸爸被关进收容所,妈妈的病逝,爷爷的抛弃到好友的离去,一切视乎是突如其来,可是又好像又是早就已经预备好了的暴风雨一样有条不紊的发生了,她的命运似乎真的只有做美国最下等人的生活了,靠救济粮或者流浪再或者乞讨。可是她没有,她从父母的生活,自己的经历中迫切的想找到能够寻找到阳光的出口,“风雨”没有将她这个花苞摧残掉反倒让她更加坚强的活下来,而且愈加的鲜艳美丽。

她是如何让自己绽放出自己的美丽的呢?这就要谈到她的另一个特质——勇气,自信。记得刚一去上学时,老师要收走她的试卷时她说“I can do it, I do not think it hard to me.”这句话从一个从没上个学的孩子口中说出真的是让人太惊讶了,可见她的勇气和自信。事实也是她得了100分。就是因为她的勇气和自信,在她经历一系列的家庭突变的时候,她竟然有勇气的活下去并且要求摆脱这种噩梦般似地生活。于是她一个人凭借她自己拥有的学问和阅历写下了一篇让老师愿意收下的自我介绍书。她做到了,因为她的努力,她走进了公立的学校,并且终于得到了正常

的学习与生活,因为她的勇气,她在2年内修完了别人4年要修的课程并且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去波士顿大学去参观的机会,在那里让她的心里开始萌发了上大学的渴望,她说自己现在离这里好近,近到可以触摸到它,感受到她的气息。她在质疑她能进吗?在她疑惑的时候,她的老师给了她答案,你是可以的,他们并不特殊,都是一般的普通人,只要你努力。于是在一次偶然的关于奖学金的申请中,她看到了纽约时报的奖学金,她自己也对自己这以疯狂举动难以置信,可见她的勇气和自信,最终她凭借她的才能和情感打动了面试官们。最终她以第一的成绩考进哈佛大学并且获得了纽约时报的奖学金。这个结尾是美满的,可是美满的背后包含了多少辛酸的泪水和内心的苦楚,我真的无非体会,因为这样的环境想都难以想象,更何况当真的发生在我们的身上的时候,我们到底会怎样呢?

或许有时生活真的需要我们更加坚强,因为没有永远的避风港湾,很多事情只有我们自己能解决,曾今看过一篇报道讲的是关于逐年上升的自杀率,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为什么在我们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社会中自杀率却始终居高不下呢?最终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的内心承受能力下降了。这一下降原因很大程度是来源于从小父母对子女的溺爱,让孩子感觉身边永远会有一把伞为他们遮风挡雨;永远有一盏灯为他们点亮前方的道路;永远有一双手搀扶着他踽踽前行、、、、、、

可是事实上却并没那么美好,很多事情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父母能做的也只是在旁边帮助你,他们不再和小时候一样是你生活的主导了,你也被迫的转变着自己的角色,开始挑起大梁,开始奔波生活,开始承受前所未有的社会生活的压力。于是一部分人始终转变不过来,于是他们选择了海子式的了理想方式,逃离现实,去了所谓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这是社会的可悲还是人类的可悲呢?

这个问题我觉得我还没到达那个深度取回答,还是留给后人去争议吧。

最后还是回到主题吧,《风雨哈佛路》给人的启示真的很多,而我也只是从主人公的个性出发来表达了一下自己的观看感受。也许不是很深刻,但是这也是我最直接的感受。或许,如果从美国社会这一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又会有新的发现吧,再或者从美国教育角度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研究课题。呵呵~学生学识尚浅薄也只能略陈其中最感性的东西了。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