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参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管理的临床观察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今临床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其生活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出现大幅度上增, 此类病症患者临床上均是以妊娠阶段的糖耐量指标出现异常作主要表现, 究其原因均是产妇妊娠期间为保证胎儿营养而过度进食, 导致其体内营养物质过度堆积, 加上产妇缺乏运动意识, 是促使其妊娠期引发糖尿病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与此同时, 有相关研究结果指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均是以两种情况进行分类, 一方面是患者妊娠前存在糖尿病病史, 另一方面是其妊娠前的糖代谢指标存在潜在减退风险, 在妊娠阶段受上述原因影响而促使患者病发, 并有相关临床统计结果指出后者情况较前者发生率要高, 若不及时给予其有效治疗进行干预, 对产妇分娩安全性及母婴结局均会构成不利影响[1]。现今, 随着孕产妇及其家属对临床治疗需求的提高, 各大医院明确指出除去针对其妊娠期糖尿病症状采取规范行治疗以外, 还需加以相关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通过落实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护理工作, 并引导产妇家属积极参与其妊娠期护理工作中, 是提高产妇分娩安全性和解决医患紧张关系的有效措施[2]。综合上述观点, 该次研究以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研究对象行临床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抽出82例, 将其以每组41例分成观察、对照两组。其中, 对照组年龄24~37岁, 平均年龄为 (28.32±3.17) 岁;孕周24~38周, 平均孕周 (33.32±2.62) 这周;孕产次:初产妇22例, 经产妇19例。观察组年龄22~36岁, 平均年龄为 (27.44±4.05) 岁;孕周24~37周, 平均孕周 (32.85±3.31) 周;初产妇20例, 经产妇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 如护理计划制定、血糖定期监测及相关心理疏导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家属参与模式进行干预, 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1) 日常评估:护理人员采取相关护理方法前, 需对患者基本情况、对病症的认知程度、对社会支持的需要程度及家属对其的关心、注重程度来进行综合评价, 以掌握患者基础情况来提高其护理方法的针对性。 (2) 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将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治疗流程及必要性等相关内容对患者家属进行讲解, 明确了解到其病情的严重性和血糖指标控制的不良性会对母婴结局构成生命威胁, 从而便于家属能积极参与到患者护理流程中, 以保障家属能全面监测患者用药、饮食、运动、胎儿及血糖检查等护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 并在其出现血糖异常症状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同时患者家属还应随身携带糖果来对其低血糖症状进行预防。 (3) 家属参与护理管理:护理人员需将医院自制记录表来叮嘱患者家属记录其日常生活起居, 表格内容包含有遵医用药行为、具体饮食习惯、运动量、血糖监测、胎儿监测、体重等, 便于护理人员根据其记录表格内容来正确评估患者日常起居饮食行为是否合理, 后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并检测家属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以及时纠正其问题之处。护理人员需定期以讲座或小组课程开设形式来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课程内容主要是以妊娠期糖尿病知识为主, 并引导家属分享自身的护理经验, 同时针对其困惑问题进行解答。

1.3 观察指标

采取医院自制调查表来对患者护理依从性进行调查, 表格内容包含有遵医嘱用药、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及自主配合血糖监测等多个项目, 项目各项评分为25分, 总值范围在0~100分间, 患者表格评分>90分为完全依从;评分在80~90分间为部分依从;评分低于80分为不依从。总依从率= (完全依从+部分依从) /例数×100.00%。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22∶00血糖等指标水平, 以此来判断其血糖控制水平。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平均年龄、孕周及血糖检测指标等计量资料行t检验, 以 (±s) 表示;依从性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以[n (%) ]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

观察组护理依从性较对照组高 (92.67%>75.60%) , (χ2=4.47, P<0.05) 。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22∶00血糖等指标控制水平较对照组 (P<0.05) 。详情见表2。

3 讨论

女性群体妊娠期作为其生理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也是提高家庭和谐度的幸福结晶。近年来, 临床上有大量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在临床产科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患者在妊娠期间其心理上或多或少都会受分娩痛苦、家庭压力和病症困惑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问题, 严重者还出现身体意象紊乱等现象, 患者妊娠期间情绪的不稳定是导致其血糖水平持续处于异常状态, 都会对母婴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3]。故临床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临床上主张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以解决其心理问题来提高患者治疗、护理配合度, 是增强其血糖控制水平的有效措施[4]。

该次研究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管理中加以家属参与进行干预,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 (家属参与) 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水平均较对照组 (常规护理) 对应值优 (P<0.05) , 并与大量临床研究结果大致相符。其中,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 能看出家属参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管理护理中, 通过对家属健康宣教、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有效落实, 明确意识到此类病症会对产妇造成的危害性和影响性, 并积极参与到其护理管理中, 并对规范患者日常起居行为而起到监督者的身份作用, 从而改善其妊娠期间的生活作风, 并借助合理运动、科学饮食、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及进行血糖监测等行为来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水平[5]。除此之外, 家属的积极参与很大程度上能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 改善其过度紧绷的精神状态, 是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和治疗信心的有效措施[6,7]。

综上所述, 采取家属参与模式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干预中, 其血糖指标及护理配合度均得到显著性改善和提升,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家属参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于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抽出82例, 将其以对照、观察两组进行分组探讨。其中,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导家属参与进行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水平。结果 观察组依从率较对照组高 (92.67%>75.60%) ;观察组血糖控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家属参与模式进行干预, 有效提高其血糖控制水平的同时有利于加强孕妇护理配合度, 以改善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 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家属参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 丘银霞, 张雪玲.全方位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 2017, 24 (12) :1745-1746.

[2] 赖凌, 郝岚.心理护理联合运动治疗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 (22) :71-72.

[3] 马凤珠, 王晶.产科护士门诊病房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 (22) :134-136, 140.

[4] 黄雪凌, 周惠欢.家属参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 28 (9) :1136-1138.

[5] 常青, 邓青春, 康莉, 等.持续性护理管理对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5, 5 (2) :46-49.

[6] 曹霞.实施综合管理改善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妊娠结局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 (34) :176-178.

[7] 胡波, 马腹婵.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 24 (7) :490-493.

上一篇:试析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措施下一篇:沅江市发展绿肥种植的思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