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过年

2023-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开心过年

过年真开心

过年了!过年了!小孩子真开心,鞭炮吸引着我们,我和弟弟策划着„„

于是,我第一次到小店买东西。我用几元买了:扔炮、划炮和取火石。回来后,我请小舅舅教我:“用炮在一张又粗糙又黑的纸上一划,炮头有了火就往外扔。”第一次,我轻轻在纸上一划,火没来我再划了一下,只见出现了一个小火苗,又突然不见了,那炮头出现了火,我用力一扔,爆竹在空中爆炸了。我知道了古人类发现了磨擦起火,发明了火药,才有我们玩的爆竹,我们要感谢古人类发明这些东西。后来我渐渐会玩了划炮,可我的衣服上也弹了几个小洞。

过年还有一件令我开心的事。就是我和弟弟玩起了看谁的石子扔的远。第一次,在同一个起点,他拿了大石子,我拿了一个小石子用力扔向河,石子掉进了河,溅起了美丽的水花,发出了“叮咚”,我的水花比弟弟远,弟弟不服气地说:“你的力气大、石子小当然扔得远,你换个大的再后退四步一起扔。”我答应了,换了个大的后退了四步,弟弟拿了个小的,站在原地,第二次,我们一起扔,我还是依然赢了。我对弟弟说:“不是石子小不小的问题,而是你力气大不大的问题,你想要超过我,要改掉挑食的坏习惯。”弟弟听了这话后,再也不挑食了。

过年真开心,在玩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许多本领和知识。我的一句话改掉了弟弟让舅舅、舅妈头痛的坏习惯。

第2篇:过年作文300字开心过大年

文秘助手()之过年作文300字:开心

过大年

驾祥云门接福;蛇吐瑞气户迎春。告别了龙年,我们又迎来了蛇年。时间飞逝之快,今年的春节已经到来。在过年的这几天里,我都是开心快乐的度过,因为春节毕竟也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既然是我们国家的节日,当然也少不了以下几大实事要做:

一、除夕之夜逛花市

除夕与往年不同,今年的除夕在二十九,所以我们会感到春节特别的快。在我们当地,这天最缺少不可的就是逛花市,买年花了,于是到了晚上,我们全家便到了广场,来选购几盆心仪、寓意很好的年华。虽然一到这儿已是人山人海,交通也开始阻塞起来,而这种情景则更能反应我们对于春节的喜爱之情。最终,我们选了几盆蝴蝶兰,而在这时,我们也碰见来这里采访的记者正在问一位买年花的市民:你买的年花有什么寓意呢?该市民回答:吉祥啊!如意啊!我想也是,实际上每盆花都很好,都有好的寓意,只不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二、除夕之夜看春晚

三、大年初一祭拜先祖,祈求平安

大年一早,我们全家就起来祭拜我们的老祖宗,祈求来年风平雨顺以及寄托对他们逝去的哀思及来年的平安,吸取老一辈人成功的经验,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打创造我们美好的每天,走好我们今后的每一步并默读自己来年的梦想,祈求祖宗的保佑,2013,蛇年大吉,加油哦!

四、大年初

二、初三大拜年

本地都说:“初二是会娘家的日子。”于是初二的一大早,我们全家都来到了外婆家中,看着家中那琳琅满目的彩灯和沁人心脾的花香,使我感受到家乡浓烈的过年味啊。拜年,既可以拿到红包,又可以和家人共享一年来的心得体会,实在是两全其美啊!

第3篇:过年作文500字回家过年

文秘助手()之过年作文500字:回家

过年

xx年的这场风雪阻挡了多少回家的梦想,大人们在外工作了这么多年,年是回家的期盼,家是永远的梦想。当人们带着多年的期望,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可风雪阻挡了人们回家的道路。留在外地工作的人,有谁不想念家这个温馨的字眼。有谁不想念母亲包的那热气腾腾的饺子,年,也就只有短短的几天。或者有人说年这几天他能挣很多的钱,可为什么,人们能为了这几天赶回家里,因为,春节是中华人民以持续了五千年的历史,节日是生命的盛典。若人们把节日的时间拿来挣钱,那岂不是侮辱了“节”这个神圣的字。

在中国的某个角落里,有一户人家正在收看春节晚会的节目,他们已经离开家有几年了,也想回家和家人们一起过年,但是……

他们在吃着年饭,看着电视里的那些欢欢喜喜的场景,儿子突然说了声:“我也想回家过年。”儿子的一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母亲的心。“是啊!自己已经出来几年了,儿子也是。”母亲于是下了决心,明年一定要回家过年……

回家过年,不管有没有钱,父母都不会去埋怨,你可以忘记工作的负担,心底奔涌的都是温暖

回家过年,不管有没有钱,父母都会欣喜万千……

第4篇:广东过年吃什么 广东人的过年习俗

如今过年,市场上什么都不缺了,腰包鼓囊、肚里油厚的现代人“天天都像在过年”,可是一到过年,很多家庭就会准备一些传统小吃,这些,都是广州人以及其他很多广东人过年要吃的。

年糕

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广东人喜欢把年糕切成片,放进锅里煎香了。一口咬下去,表面香气扑鼻,里面则是黏稠软糯的年糕,加上甜甜的味道,大人小孩都喜欢极了。

最传统的广式年糕呈深橙色,样子朴实无华,吃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现在,不少商家还将年糕做成鲤鱼的形状,既有年年高的意思,又有了年年有余的意思,成了双重好意头,不少人除了自己吃,还喜欢买这些鲤鱼年糕送礼。

糖环

以前未有现代的水龙头,水喉上只有一个尖尖的突起。每家每户总有一个中空的铁环,要取水时,将中间的小洞对准突起按下一扭,自来水便哗哗地流出来。这铁环被称为糖环。广东人过年也爱吃糖环,此糖环当然不同彼糖环,糖环由糯米粉做成,两个糖环唯一相似之处是形状,两个都像一个一个扣起来的环状物。

煎堆

在广州过年,一定要吃煎堆,黄蹬蹬的煎堆像个大胖小子,稍微触动一下,随即滚动到老远。因此广东有句俗语:“煎堆辘辘,金银满屋”,意思就是吃煎堆能够为家里人带来财气。

煎堆由糯米粉做成,传统的煎堆分为两种:空心和实心。实心煎堆是常见的“苞谷馅”,吃起来又香又脆。不过老人家如果牙不好,吃这煎堆就成了折磨咯,搞不好还会磕了牙齿。

另一种是空心煎堆,顾名思义,空心煎堆没有馅料,只有薄薄一层煎堆皮。煎堆皮由糯米粉搓成,先要搓成一个小小的空心糯米粉团,然后主妇们像吹气球一样往里吹气,少顷,煎堆便鼓起来。等到丢进油锅炸好后,空心煎堆就成了金黄色的圆球。放置一晚后,吃起来又软又香。

蛋散

蛋散也是煎炸食品的一种,用薄条面皮旋扭后,丢进油锅中炸成。常见的蛋散有两种,一种是咸味,常常在面皮中揉进芝麻,吃起来又香又脆。另一种则是甜味,口感没有咸味的脆,却多了一份酥感,蘸了蜜糖丢进口,一咬下去就化掉了。

蛋散不像其他传统煎炸食品厚重,由于是用薄面条炸成,往往一碰就散掉。因此,广州人又喜欢把胆小怕事或不成气候没出息的小人物称之为蛋散。

油角

小小的油角长得就像一只饺子,不同的是油角比饺子多了一条好看的花边,就像漂亮的荷叶形荷包。同样是油炸食品,油角里面的内涵就丰富多了:芝麻、花生白砂糖拌起来,就是香喷喷的油角馅。炸起来,放进口,又酥又甜,大人小孩都喜欢。时代发展,在传统的馅料基础上,现在市面上又有了葱油馅、椰丝馅等等,口味多样,任君选择。

油角给老广们带来的回忆,不仅是香甜的味道,也有浓浓的亲情。旧时临近过年,一家人会聚在一起,大人们擀面开“油角皮”,准备馅料,而后包油角,顺便拉拉东家长西家短。而小孩子则在旁边,边玩边等着吃油角。最开心是听到家里人一声“吃得!”小孩子们赶紧擦干净嘴角边的口水,一窝蜂地跑到放油角的桌边,伸了小手便要抢。不过,这行为通常引来大人们一顿海扁:“热气啊!衰仔!”

来源:中国吃网

第5篇: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 过年放鞭炮的由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2月2日,大年三十,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中国民间有放鞭炮的习俗。特别是初交子时,无论城乡爆竹焰火震地映天。那么,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呢?

古时迷信是为了吓鬼,现在是为了增添喜庆的气氛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鞭炮与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过年时候燃放爆竹就已经形成了习俗。《荆楚岁时记》中就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后来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的由来。由此可见,“爆竹”一词的本意是焚竹而爆。

火药发明之后,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而是将硝石、硫磺、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产生“爆仗”。不过,这时人们仍然一直沿用“爆竹”的叫法,直到今天。

到了宋代,人们用纸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里面灌上火药,内藏药线,制成了新的爆竹。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沿用这个方法,只不过在工艺上有所改进,在花样上有所翻新罢了。在宋代,还有人用麻茎把纸制爆竹编成串,管它叫“编炮”。因为成串的爆竹放起来声音持续时间长,清脆得好像人甩鞭子发出的响声,因此也就称它为“鞭炮”。

明清两代,爆竹更为流行,花色品种也不断增加。除了大年初一清晨要放爆竹之外,除夕之夜也兴放炮,到子夜零时达到高潮,爆竹声震耳欲聋,响彻天宇。过年,无论贫穷富贵,家家户户都要燃放爆竹以示除旧布新。

民俗专家表示,近年来,作为春节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很多地方陆续改变了春节城市禁止放炮的规定,给广大市民燃放烟花爆竹庆祝春节的机会。城市春节因为有了鞭炮而热闹非凡。当除夕午夜零时新年钟声敲响时,举国进入沸腾状态,烟花飞舞,鞭炮齐鸣,一向矜持的中国人融入狂欢的世界。国人在满天灿烂的烟花与满地红红的纸屑中,度过一个红火的中国年。

第6篇:大过年散文

“过年,过年,大过年,欢天喜地笑开言……”一首欢快的过大年之歌,飘入耳內,甜在心间……记得我小时候,过年是我们最期盼的,进了腊月每天都盼望着过年:有好吃的,还有压岁钱,不用上学,不用到上山放牛,也不用干家务活,每天都可以自由地吃喝玩乐。

记得有一年,年关已近,在腊月二十八那天,天空飘起了雪花,我也没心赏雪,我们一家人的脸都随之阴沉着,因为爸爸在城里打工还没回到家,我和妈妈一起焦急的等着爸爸的归来。

在农村过年,大人要做好多好吃的,像炸丸子(当时大多是红薯甜丸子和萝卜咸丸子)炸饺花,蒸馍馍,还要做一种用火烘烤的馍馍,用来串亲戚时带的。给长辈送大饼饼,给平辈小饼饼,给亲长辈包送的都是饼饼里面加了油、芝麻、葱和盐,给一般的亲戚的饼饼里面什么也不包。大人们在那个时候,常常会给自家的小娃娃烘两笼老和尚(老和尚是面做的小人样),我们最爱抢大小了,大和尚管小和尚,谁都想当大和尚。我和姐姐弟弟猜拳论输赢,总是弟弟小常是输家。

二十九那天,爸爸还没有回家,那个年代家家都没有电话,也就没有联系方法,我们只有憨憨的等着,大雪依然漫天飞舞。妈妈把家里过年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我们姐弟三个也围着妈妈不时地问:“这么大的雪,爸爸咋回来,城里离家有百十里呀?”弟弟急着说:“爸爸不回来,谁发压岁钱给我们啊?"

那年没有年三十,二十九也就是年除夕了。那一天早上我和姐姐,帮妈妈贴春联,我家春联大门和主门上的对联是买来的,附门,如牛圈,厨房……是我和姐去别人家门上抄来字,用毛笔写在大红纸的,我们为了用线割纸,不小心把手指都拉流血了,可那时,还是很开心的,因为可以给家里省些钱。等到了下午,爸爸还没有回来,我们谁也没敢再问妈妈。弟弟帮妈妈烧火,我和姐姐帮妈妈包饺子,妈妈还是拿出一个五分钱,包进饺子里,不象往年让我们自己去做记号,这一天我们没有话语,只是低头干着家务。妈妈看了我们一眼说:“天好了,爸爸会回来的,初一的压岁钱,妈妈发给你们,一个人一元钱。”我和姐姐说:“只给弟弟吧,我俩不要。”我记得当时,妈妈感动的流下了泪水,她说:“好孩子,懂事了”。

年夜饭做好了,我们谁也没去动筷子,一小时过去了,妈妈把饺子下在了锅里。妈妈拿出了碗筷,盛上饺子,放到桌上,坐下来说:“孩子们,饿了吧,吃吧,不等爸爸了。”就在这个时候,院子大门开了,一个大雪人站在了门口,“爸爸!”我们姊妹三个同声地喊出那个熟悉的名字。妈妈起身盛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吃快乐的年夜饭。

饭后,爸爸拿出了钱交给妈妈,又取出了给我们姐弟三人买的一人一身外套,对我们说:“这是爸爸第一次给你们买衣服,试试看合适吗?”我和姐姐的是大红格子小翻领;弟弟的是圆角小西装,白灰色,看上去真牛气,我们都高兴坏了,因为这是我们长这么大第一次穿买来的衣服,以前过年穿的都是妈妈手工做的。那一年,我懂得了什么叫等待,什么叫团员,什么叫亲情,懂得了爸爸这个一家之长的重要性。

守岁的大年夜,是不可以早睡的,要等到零点钟声敲响才睡,被称为“熬百岁”。我们就看着挂在墙上的钟表,听着它嘀哒嘀哒走动的声音。吃着妈妈在锅里用沙子爆炒的香脆的玉米豆,听着爸爸讲在城里的故事,我们知道爸爸是从市里徒步走回来的,那可是大雪封路的一百多里啊。爸爸呀,你真辛苦!听着爸爸讲的故事,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午夜十二点,然后就听到各家各户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地响起,构成了村庄的欢乐海洋。妈妈在堂屋的条几上摆好了供品,让我们每个人磕四个头,说是敬神敬祖先。爸爸拿起鞭炮到院里放。叫我们都躲在里屋,把耳朵捂住,放完鞭我们全家就睡觉去了。

初一的早晨,我们还在温暖的被窝里,等爸爸妈妈包好饺子,再把我们的棉衣一个个在火上烤热,暖和和的递给我们,我们很快的穿好爬起来,再把爸爸买给我们的新外套穿上,心里高兴地不得了。吃完饭,爸爸给我们一人发一元压岁钱,那个年代,一元的压岁钱算是最多的了,我们都高兴极了,我和姐姐拿着钱,一人买了一个文具盒,弟弟买了一盒炮,去找小伙伴玩去了。拜年的事,一下子被我们抛到脑后,直到妈妈喊我们,让爸爸带我们去给大伯大叔家拜年,我们才回到家去。

后来我长大了,结婚了,在婆家,有婆婆在时的过年,还和在娘家时一样,我整天就知道玩,婆婆也没说什么,因为家里男多女尊,我过得挺自在。

那一年婆婆去世了,我心里很失落,到过年时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像给祖先上供烧香之类,我束手无策了,只得求助于妈妈,妈妈说:“该长大了,家里的事以后得多学学,你孩子都有了,你还想当孩子。”任性习惯了的我撅着嘴说:“妈,这辈子,在你面前我永远是孩子啊。”

婆婆去世后的那一年,家里没有贴春联,没有挂灯笼,(农村的习俗,家里有老人不在了,过了三年才能贴春联)。女儿在外面玩回来,大声问我:“妈妈,妈妈,别人家都过新年了,咱家咋不过?”

我疑惑地问女儿:“过呀?咋不过?”

女儿撇着小嘴说:“人家贴春联,放鞭炮,才叫过年!”

我告诉女儿:“咱家也过,可是你奶奶过年时夜里要回家来,贴了大红春联,她就不敢回来过了,但是这是不可以对別人说的。"

女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不再问了。

那一年初一,孩子早上不吃饭,说:“吃多了,会长大长高,像奶奶那么高,就死了,我才不吃呢,妈妈,你何时长高呀?”

我回答女儿:“妈妈这辈子也长不过你奶奶了,你也没事,看妈妈都吃那么多,没事的。”

五岁的女儿,总有那么多我无法回答的问题。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了,又要过年了,如今已是三十奔四的我,真的不想过年了。其实也挺矛盾的,过一年,孩子长大了,是高兴,可父辈们像太阳一样落下,却不能像太阳一样落下又回来,可谁又能阻挡得了呢?儿童盼望过年,是要长大,老人不想过年,那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病老的身体成为我们晚辈的负担,我们中年人,既要抚养好后代,也要敬仰好父母,因为我们不能失去孝敬他们的机会。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这是时间的轮回,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学习,多创造,和时间赛跑,只争朝夕。

“过年,过年,大过年,欢天喜地笑开言……”熟悉的旋律再次飘荡在我的耳边,呵呵,又是一个过年时……

上一篇:注音版道教八大神咒下一篇:国旗下讲话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