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

2023-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

读《小学生之友》有感 他们都是一群可爱的孩子

他们都是一群可爱的孩子

——读《我心无差生》后感

我是一名踏入教育事业才短短两个月的实习老师,在这一所农村小学中,我第一次做班主任;第一次一个人走上讲台而无人旁听,没人告诉我讲课中有什么错误,什么地方改改正,怎样改正;第一次接触四十八名平均年龄在八岁的小朋友;第一次接触bdpq一次又一次的写错的孩子;第一次接触所谓的差生。

面对这些孩子我不知所措,面对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同学,我耐心不足,曾一度我放弃了我班上的两个学生,他们是别人眼里的差生,笨蛋。每次考试都是倒数。我很讨厌他们。

这一次的教师博览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全国百佳班主任的张国强老师的《我心无差生》。张国强说﹕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我班上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很不好,上课的时候老是不听讲,作业也不按时完成,考试的时候都是在咬笔头不会做。我有给他单独辅导,但是他总是理解不了。我很生气,觉得他没救了,一辈子都会是个差生。可是,后来我对他改观了。一次大扫除的活动,劳动委员摔伤了,我着急的带着受伤的劳动委员去了医院。在医院里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包扎好,我离开学校的时候并没有安排好卫生的打扫。我很担心会弄得一团乱,急忙的回到学校后,我惊讶的发现教室和清洁区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在大家的异口同声中,我了解到是他安排的。我感到万分的不可置信。打扫结束了,剩下一下收尾,我站在教室的门口,看着他仔细的把未摆放整齐的桌椅摆放好、打扫完呗同学扔得乱七八糟的扫帚整理好,最后他还细心的检查了教室的后门再把教室锁上。

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我完全对他改观了。在往后的日子里,我耐心的教导他,慢慢的他有了一点点的进步。同时,我还将他任命为新的劳动委员,教室每天都被打扫的很干净。他也变得活泼许多。 慢慢的我发现班上其他的差一点的孩子,他们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他们都有一颗可爱的心,一张满是阳光的笑脸。

他们根本不是差生,他们只是学习能力比较迟钝而已。他们有他们另外的闪光点,他们一样能干,一样的有优点。我们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做一名伯乐,不让千里马埋没。

教师,教书育人,平等待人,我们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也曾指出:“如果我们对孩子怀有很美好的愿望,经常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就能使我们的期望变成孩子的自信,转变为孩子的自我期望。”目前孩子的期望就是要求教师能给予他们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无止境的天地。所有的孩子一开始都是积极向上的,只是有些的人的心态需要教室正确的引导和挖掘。我们作为教育者一定要贯彻实践孔子曾说过的“有教无类”的思想,尤其关爱后进生,坚信“我班无差生”“我心无差生”。 他们都是一群可爱的孩子。

第2篇:孩子的拖沓是因为他们的确没有时间的概念

我们分析过所有的时间安排,宝仔同意并且愿意执行,只有一个条件:周末的时候,要求再晚一点儿睡。当然没问题啦!

其实,孩子的拖沓是因为他们的确没有时间的概念。但是没有时间的概念并不能造成孩子无休止的放纵。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理解孩子拖沓的行为,但是同样不能纵容他们无限的拖沓下去。因为对于任何人来讲,一个“舒服”的习惯,养成很容易,而这种“舒服”的习惯一般与勤勉和奋斗无关。所以不管是拖沓还是其他,我们都要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并且帮助孩子规划整理,以身作则。一旦习惯成为习惯,尤其是一些让我们感觉十分“舒服”的习惯,想再改正过来就不容易了。

小学阶段的孩子,不要总是说孩子写字慢、作业多导致孩子压力大。如果对比下来,班里还有其他孩子是可以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那么家长就不要再主动为孩子寻找理由,还是先从自己和自己孩子身上找找真正原因吧!

面对孩子的“慢”或者“拖沓”,家长一味着急、批评、催促,都不如静心去寻找最适合孩子的办法。上帝让我们牵一只蜗牛散步,我们要既有等待他们的耐心,还要有帮助他们前行的智慧!

第3篇:因为《我们》都是一群稚嫩的孩子…看看这很现实的话,很有哲理,很有启发=未来……远?

因为《我们》都是一群稚嫩的孩子…看看这很现实的话,很有哲理,很有启发=未来……

我们其实都是一群稚幼的九零后,我们都在不段更新自己的说说,记录自己的日志,却没有人路过,我们都在现实中,其实我们以为得到的其实是自己失去的,我们以为自己失去的却是自己得到。我们不懂得什么自己需要的,我们只是在贪婪的认为。我们自以为是,因为年少轻狂。我们麻木不仁,我们喜欢刺激。我们不在乎别人,就像别人都在乎我们,所以我们自私。我们总是感觉自己很孤独,感觉世界将所有的沧桑都施加于我们。我们过得很不是自己,我们流泪,却不知道是不是值得。我们总是喜欢要面子,可是我们总是在为自己的无知而买单。我们都在幻想有个有一段自己的感情。爱情等于一个人加一个人,一加一等于二,而我们的爱情是一加一大于等于二。这不是爱情,这是游戏,而我们却玩的不亦乐乎。我们总喜欢被爱,却不知道给对方爱,我们总是怕伤害,我们却伤害着 别人。回头看见不是曾经,那是一些一段灰暗的年华,都起幼稚的作为,对于明天我们还是灰暗。过去就像身体中的血液,流过左心房,又游回右心房。交缠着,难以解开。我们总是学着以前的人,我们抽着烟,喝着酒,其实是让自己很颓废,更是浪费,其实我们一直都很幸福,只是我们的幸福指标总是远离自己所想的。我们都在评价别人的得失,却重来不去审视自己。我们总认为我们很潮流,我们一直都在接受着高文化的熏陶,可当我们开口的时候,什么文化都没有,都是很庸俗。我们一直都自我认为很伟大,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连饭都不会弄,衣服都懒得洗。我们都觉得自己长大了,我们可以自我选择了,可是我们的选择却总是错误的。我们没办法控制着世界,却疯狂的认为,世界被我们掌控了。我们很尴尬,我们是九零后,我们跟八零后一样鄙视九零后的非主流,却又神不知鬼不觉的有着这些想法。我们讨厌八零后的假成熟,总觉得他们只是比我们早生的几年。我们又看不起,九零后,总觉得我们幼稚,我是成熟的人。过七八年我们九三后的人就差不多都完成了民族任务,我们有了自己的老婆,丈夫,孩子,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们每天可以花着自己的钱。我们要经营自己的家庭。我们开始抚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以前都觉得自己的父母过于苛刻,我们没有太多的东西是我们要的,但是当我们成了孩子的家长,我们又要怎么做呢??我们的孩子会不会像我们认为自己的上辈一样认为自己呢??我们对于未来总是猜想,无厘头的创造,我们不晓得将来是什么,生活不是写小说,可是明天是什么我们真的不知道。总之是要有了资本才有资格说婚姻,对于正在学园里的我更是无所适从。我们努力的在校园中颇费了十几年,到了社会工作的时候,我们却很茫然的问自己,我们学的跟现在用的好像几乎什么都没用,我们还是要重新找个起点。我们总是很幼稚,经不起大风大浪,想象的总是不现实,我们要面对现实而议,不要总幼稚下去了,我们都会重导覆辙,我们要创新,我们要长远打算,我们要该成熟了,我们…

第4篇:世界上有这样一群“孩子”和这样一群“妈妈”

——走进开封SOS儿童村

摘要:国际SOS儿童组织要求她们热爱儿童福利事业,愿意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孤儿,有坚定的原则和温柔文静的性格,作风正派、勤奋朴素、有善于管理家务的能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25至35周岁的未婚青年或离婚、丧偶均无亲生子女的女性。还要求她们在儿童村工作期间,不谈恋爱、不结婚„„

SOS儿童村的妈妈是一种较特殊的职业,她们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家庭和抚育孤儿并使其健康成长。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由我们一行13个人组成的志愿者小分队早早地来到坐落于开封东北角的开封市SOS儿童村。

由于是事先已联系好,我们一到村门口就给11号家庭的妈妈打了电话,她派一个穿着粉色外套、扎着一个小辫的小女孩来迎我们,小女孩看起来很闯荡,对于十几个陌生人完全没有畏惧,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走进11号家庭,首先看到的是客厅中央一张不太高的桌子,上面摆着各种练习册,孩子们站在自己卧室的门口默默地看着我们,只听妈妈用一种近似抱怨的语气说着:“这几天他们参加的活动太多了,作业都没时间做,我都快急死了,这两个孩子昨天还去参加你们青协的文化节闭幕式了,他们今天的事情还很多,你们要是想照相,现在就先去院子里照相吧,照完相,我们还要干昨天没有干完的活儿。”我明显感到妈妈似乎并不是特别欢迎我们的到来,她似乎对这种看望的形式习以为常,已经开始顺理成章地安排我们的接下来的要进行的所谓“程序”了,经过一番协商之后,我们决定先帮孩子们把院子里草坪上的枯叶打扫干净,任务量很大,孩子们干起活来却一点不含糊,熟练得很,我们不得不感叹到:自己还没孩子会干活儿。劳动期间,我们也没忘记找孩子们聊天,内容大概就是叫什么名字、几岁了、上几年级之类的,看得出来,他们大部分很内向,虽然问什么答什么,但是声音很低、很小,似乎怕声音太大会惊动些什么一样。

妈妈打扫完屋子后就到院子里跟我们一起扫枯叶,她喜欢哼两句流行歌曲,偶尔也与我们闲聊几句,还问我们昨晚看没看月全食,看得出来妈妈的性格其实很开朗,只不过8个孩子的课业确实让她压力很大。收拾完枯叶她便走进了月季园,听她说这一小块地是她自己种的,她要做的就是把已经枯萎的花朵连带部分花枝一并减掉,她不时地提醒大家不要被枝上的刺扎到,扎到后会又疼又痒,很久都好不了,我们好奇地问孩子们是否被这月季刺扎过,他们都点了点头,只听一旁的妈妈慢条斯理地说:“想看到美丽的花绽放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爱,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们询问孩子周末有没有机会睡懒觉,他们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但之后的解释却让我们一时失语,他们说平时要上学,每天5点半起床,周六周日放假可以6点多起床。原来睡到6点多是他们难得的懒觉。一个志愿者问道:“你们平时起得那么早,上课不会瞌睡吗?像我上课就困得直磕头。”一个孩子回应到:“给谁磕头啊?”语毕,周围的一群人都放声大笑,孩子们也跟着笑,来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他们放松的大笑了,毫无顾忌地,是啊,这个年纪的孩子,这些努力学习的孩子哪里会把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浪费在睡觉上呢。

闲聊期间,我时刻警告我自己,不要流露出丝毫同情或怜悯的眼神,这种眼神只能提醒他们和自己不一样的境遇,要把自己放在跟与他们平等的位置,这样或许他们会比较自在,有几次话到嘴边都被硬生生的咽了回去,生怕“爸爸”、“妈妈”、“我小时候”这样的字眼会刺痛他们。不可否认,我在小心翼翼与他们交流,我深知,这些孩子大都很敏感,虽然年龄小,可是该懂的、不该懂的,他们统统清楚。

沐浴阳光的劳动、和小朋友轻松地做游戏,紧接着志愿者们开始一对一的辅导他们的功课,这时候他们并不会不好意思了,有问题马上就问,也不藏着掖着,他们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不禁让我想起那些疯玩过后不愿意学习的被家长宠坏的孩子。

本想看看他们的卧室布局,正巧看到一个小女孩正往墙上贴着什么,走近一看,上面写着:“XXX,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能成功!”这只是一个十岁的小学生,我毫不怀疑她的心里住着一个成人的世界。

这些孩子大都会一样乐器,一个长相清秀的男孩被一个学过钢琴的志愿者鼓动着弹了首曲子,开始他还很腼腆,一坐到钢琴前就自然了许多,看来他一定是爱钢琴的吧,志愿者耐心地给他纠正指法、哪一小节该怎么合,他听得很认真,这样认真的孩子真是惹人疼爱。听妈妈说,他以前一直在班级排第一名,后来因为总要挤出时间练琴,所以现在下降到第五名了,不过妈妈又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现在的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了。

趁着孩子们学习的当儿,我们采访了妈妈,当我们问到这些孩子有没有不听话的时候,她微笑着说:“说句实话,我家的孩子都很优秀,很上进,也很懂事。”每个妈妈一生大概会养30个孩子,我们见到的这位妈妈现在已经在儿童村工作了十多年,她骄傲地告诉我们,她养的孩子有一个正在开封大学读书。她说,儿童村就像是一个免费的长期寄宿学校,来儿童村的孩子大都是没有双亲且无亲友抚养或亲友无力抚养的健全孤儿,通过面试才能进入儿童村。妈妈每学期都在河大选修几门课程,她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在学习方面对孩子很严厉,她说:“他们现在不理解也无所谓,只有到他们自己为人父母时才对我的所作所为有发言权。”在被问及离开儿童村的孩子是否会和妈妈保持联系的时候,妈妈有些犹豫又有点

激动地说:“发生那种事的几率只有百分之一,你们不能理解他们,但我可以理解,当他们走向社会的时候,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从儿童村走出来的,甚至想要抹掉这段过去。”她慢慢让自己平静下来,又继续讲到:“在我上烹饪课的时候,有一次遇到了一个孩子,当大家知道他在儿童村长大,知道他没爸没妈的时候,就开始对他不尊重,我觉得这是一种极大的侮辱!所以哪怕我养的孩子们以后不认我这个妈,我也不怪他们。我的责任就是把他们养大,让他们能自食其力,我的付出并不是为了回报,如果我总想让他们报答我,那这个职业就不高尚了。”

世上其他的妈妈一样的是儿童村的妈妈同样对孩子倾尽全部,和世上其他的妈妈不一样的是,她们与孩子的爱是单向的,一旦孩子能独立生存,离开村里,他们之间便一刀两断、很少再联系。

SOS儿童村的办村宗旨是以家庭方式抚养、教育孤儿,为失去父母的孤儿提供一个有“妈妈”的家庭式生活环境,使他们重新获得母爱并享受“家庭”的温暖。妈妈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家庭和抚育孤儿并使其健康成长,国际SOS儿童组织要求她们:热爱儿童福利事业,具有奉献精神,愿意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孤儿;对生活充满激情,有坚定的原则和温柔文静的性格;作风正派、勤奋朴素、五官端正、讲究卫生,并掌握一定的家庭生活技能,有善于管理家务的能力;能严格遵守儿童村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年龄25至35周岁的未婚青年或离婚、丧偶均无亲生子女的女性。还要求她们在儿童村工作期间,不谈恋爱、不结婚。

第5篇:有那么一群孩子(作文)

有那么一群孩子

——记长沙第二福利院之行

有那么一个地方,环境优美,婉如我们美丽的校园,有那么一群孩子,如我们一般大小,可是他们没有我们那样温暖的家,没有关爱他们的父母,可是他们却快乐地生活着,因为爱我们走到了一起,见证了他们的生活。 那天下着不小的雨,我早早起了床,赶到同学们约好的校门口。同行的有20多个同学几个家长和我们的喻老师.张老师。

经过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福利院,接待我们的是俞姐姐,长得美丽而可亲。福利院里有一架钢琴,不知是谁按下了琴键,我们在这琴声中走入了阳光中心,阳光中心是一个很温暖的地方,是小朋友的地盘,那儿有一个个小小的床位,一些美丽的壁纸,一个宽大的活动室,在活动室我们见到了那些孩子,于是我和同学一起与那的孩子们开始玩耍,我们看到了一个会唱歌的孩子他与我们一起唱起了国歌,我们又围着他唱起了小手拉大手、宁夏、天使、隐形的翅膀,在嘹亮的歌声中他显得十分快乐,但不过快乐的时光是那么短暂,我们要离开了,离开前我们送给了他们很多礼物,他们很开心,看到他们眼神中的开心我觉得这次的活动值了,我在孩子们的眼睛中看到了不舍,不舍得我们的家长,不舍得我们的老师,舍不得我们,不舍得我们任何一个人,其中一个孩子还跟我们走到了门口,眼里含着的泪水,我们一行人中有的同学也哭了,我们也感受到了那份我们去时他们的开心和我们走时那份恋恋不舍。

在一路上我在想我们与那群孩子有什么不同,我想不出来,我认为他们只有些不会象我们一样说话,一样上学,一样表达自己的快乐。他们也象我们一样爱唱歌,爱新衣服,爱长辫子。再看看我们的生活,每天可以学习,可以玩耍,可以拥有爸爸妈妈的爱!可他们有吗?他们没有,可我们还每天去抱怨,抱怨老师的作业太多,抱怨爸爸妈妈不关心我们,那这群孩子呢?所以我决定我要认真学习,不让爸爸妈妈失望!请记住有那么一群孩子,渴望着爱,渴望着和我们一样在阳光下快乐地生活。

第6篇: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本报记者 李 霄 通讯员 马小萍

两份保证书

“我是掘进一队,掘进二班的赵亮。今天我站在这里向大家念这份保证书,我感觉到非常的羞愧„„我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积极工作,努力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决无怨言。”——赵亮

“我现在怀着十二万分的愧疚写出了这份保证书,以向你们表示我对以后不再旷工的决心„„我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之中,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工作,坚决不旷工。”——马晓雷

以上两篇保证书是记者在麦垛山煤矿筹建处,掘进一队队长张银宝的办公桌上看到的。说起这些保证书,张银宝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二零一一年五月,张银宝被安排在麦垛山煤矿筹建处,七月份担任掘进一队队长一职,刚刚上任的张银宝虽然从事掘进工作多年,也是一名非常称职的老队长,但是面对新环境新同事,他还是有些拘谨和不适应。戈壁荒凉、吃饭困难、人不认识、压力巨大„„面对种种困难,张银宝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抓好手头的工作。经过五个月的磨合,队长书记一条心,全队上下齐动员,张银宝带出了一个外树形象、内抓素质,安全生产两手抓、不畏艰险促发展的掘进一队,全队员工月月超额完成任务的同时,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出现。

“我刚担任掘进一队队长的时候,有两个员工特别让我头疼”张银宝书记看着两份保证书说道:“赵亮和马晓雷,这俩孩子可没少让我和书记操心,现在年轻人的特点就是怕吃苦不怕没钱花,但是现在

这俩孩子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赵亮自从写完这份保证书后自我反省、努力工作,当上了三季度的‘星级员工’,我心里是真高兴啊!”

我们有个好队长

“没有经历过一些事,人不会进步”,当记者见到赵亮和马晓雷时,两人有些惭愧的说道。

“我这人话多,爱抱怨,刚来这里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一个大学生要下井,浑身的不自在,没心情上班。后来队长给我讲井下的各种故事,开导教育我,让我感觉到在井下工作也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并且还是很光荣的,那时候我我开始下井,但是人的思想不是那么容易转变的。8月6号中班的工作中,因为消极待工,我被班长训斥了一顿,情绪一激动和班长之间发生了些口角,我们队长(张银宝)知道以后就命令我升井。”赵亮说到这里,不由得笑了一下。

“后来就让我写了这份保证书,要求保证书里面一定要有自罚自省的内容,这次的事就算过去了。”赵亮略带调皮的说道。

“听说你现在还是队里的星级员工,就因为这份保证书让你有了工作的动力吗?”记者问道。

“当然没那么简单,你们看我和马晓雷的保证书,里面的保证和犯错误的惩罚措施,都是我们自己定的,队长不打我们不罚我们,可是越是这样我们越觉得心里不踏实,写了这个保证书,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不旷工,不迟到,不和同事闹别扭,放在队长这里,就相当于给自己时刻敲响警钟,如果犯了错误,队长就把保证书拿出来,我保证主动道歉,并接受相应的处罚,决无怨言。”赵亮认真的说道:

“为什么选我不选别人当星级员工,我干活也不是最好的,因为我已经不是队长眼里那个调皮捣蛋的赵亮了。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我们有一个好队长,一定不负所望。”

马晓雷接着说道:“我以前也没少让队长和书记操心,刚开始不习惯,见活就头疼,不好好上班,书记找我谈了好几次,最后拿我都没办法,差点丢了工作。我家里人知道我不上班就赌气说让我以后都不上了。我一下不知道怎么面对,主动找到我们领导要求再给我一次机会。多亏队长帮我说好话,让我写个保证书以后好好工作,才保住了这份得来不易的工作,现在我也懂得用心做事的重要性,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乐趣,掘进一队现在就像我另一个家,虽然我不是星级员工,但是我一定向他们看齐,争取下次也评一个星级员工。”

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记者了解到,张银宝队长的孩子也是80后,面对孩子一样的员工,张银宝虽然不是书记,但是却做着和书记一样的工作。通过自己的孩子他能猜到,这批新来的年轻人有活力、有思想、有干劲,同时也怕吃苦、爱冲动、不服管,这些别人眼里的优点,在张银宝眼里都是可挖掘的宝贵的财富,这些别人眼里的缺点,在张银宝眼里都只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的稚嫩。他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他们,该训就训,该夸就夸,关怀与惩戒并举,在这些年轻人心里树立了一个严肃的、慈祥的、充满智慧的队长形象。

书记抓思想,队长抓安全。在麦垛山煤矿筹建处掘进一队,有这样一位队长——他心细,员工心情不好,他首先发现并告知书记,而

后一起给员工做思想工作;他内敛并不失活泼,他和书记一起在井下为员工讲故事,为员工带去温暖与欢乐;他坚守着麦垛山煤矿筹建处的和谐准则,麦矿的事员工办,员工的事麦矿办。他就是掘进一队队长张银宝。

他说:“在掘进一队我是队长,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上一篇:暑期留校学生安全下一篇: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