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2022-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继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的思路和措施

摘要:加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要明确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工作措施是:强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扶贫领域信贷投放;促进金融支持与产业扶贫有效融合,不断增强发展动力;聚焦深度贫困区域,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度;强化政策衔接,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综合金融服务;提升金融体系普惠性,优化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防范金融扶贫领域风险,支持高质量可持续脱贫;落实巡视整改要求,促进金融精准扶贫提质增效;巩固脱贫成果,做好金融扶贫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政策衔接;要加强统计监测与评估考核,加强金融与财税等政策协调配合。

关键词:金融;精准扶贫;思路;措施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为进一步发挥金融在支持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加大金融供给侧支持力度,持续提高金融在“两不愁三保障”“四场硬战”“产业革命”的服务精准度,强化金融精准扶贫对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切实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目标任务是:金融支持力度更加明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产业扶贫贷款逐年上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后续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两不愁三保障”信贷投入总量持续增加,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增收的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产业主体获得的信贷服务不断改善。金融普惠性更加明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切实增强,金融志愿服务更加有效。[1]化解风险能力不断提升,全面保障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扶贫领域信贷投放

1.充分發挥扶贫再贷款引导作用。深化扶贫再贷款“3+X”模式运用,探索建立扶贫再贷款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价标准,突出贫困户增产增收、利率优惠、产业支持效果,加强扶贫再贷款管理和效果评估,提高使用效率。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用好用活扶贫再贷款,扶贫再贷款资源向扶贫产业倾斜,聚焦主导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发挥好扶贫再贷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用。[2]

2.积极引导定向降准释放资金投向扶贫领域和主体。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激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优先支持能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的民营小微企业,确保资金落地落实,有效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促进金融支持与产业扶贫有效融合,不断增强发展动力

1.推动贫困地区增强金融资源承载能力。加强与扶贫、发改、财政、工信、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畅通信息资源共享,搭建产业项目平台和产业对接平台。定期、不定期召开政银企座谈会,建立沟通机制。推动东西部扶贫产业对接协作,积极为优质产业扶贫主体提供信贷支持,助推特色扶贫产业发展。

2.结合产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辖区内扶贫产业发展金融需求,积极支持产业扶贫。加强信息技术运用,推广互联网金融产品,提升金融便利性。加大特色产品贷款投放,继续创新和探索绿色信贷产品,推动特色产品贷款等信贷产品落地。

3.深化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带动贫困户成效突出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市场主体和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等方式,建立稳定、联动的利益联结关系。实施金融扶贫产业示范点创建,对接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金融服务需求。改进完善产业扶贫贷款产品和支持政策,根据市场主体吸纳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贷款用途及签订劳务合同期限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水平,按规定给予扶贫贷款贴息。

(三)聚焦深度贫困区域,加大金融资源倾斜力度

着力满足深度贫困地区合理金融需求。从信贷资源投放、网点与服务终端布设、金融知识培训等方面加大对深度贫困村的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选择有效带动贫困户发展的重点项目、特色产业增加信贷投放。巩固深度贫困村脱贫成效,鼓励各金融机构开展与深度贫困区域“一对一”结对帮扶行动,“融资”与“融智”相结合,制定科学帮扶计划,提高贫困地区、扶贫企业、贫困人口运用金融发展生产和实现脱贫致富的能力。[3]

(四)强化政策衔接,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综合金融服务

1.加大信贷支持完善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建设。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配套设施,保障搬迁群众长远生计和安置点长治久安,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大力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2.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金融机构要针对搬迁安置区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结合搬迁安置区资源禀赋和周边产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支持搬迁安置区产业发展。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贫贴息贷款、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实施力度,支持搬迁人口就地就近生产生活和就业创业。[4]

(五)提升金融体系普惠性,优化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1.加快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信用工程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信用村组、信用乡镇(街道)建设,通过广泛宣传和执行优惠贷款利率政策,鼓励农户主动维护个人信用,切实优化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着力创建高标准示范信用乡镇(街道),带动全辖区各网点提升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合作,依法清收不良贷款,推动社会形成重诚信、守诚信良好氛围。

2.继续提升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水平。健全便民移动支付环境建设组织体系,作为“一把手”工程深入推进移动便民支付建设扎实开展,不断提升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和优化农村助农取款网点服务,提升移动支付便民服务水平。

3.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优化企业银行账户开立流程,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缩短企业开户时间,支持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4.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坚持整体性、惠民性、创新性原则,加强金融知识宣传,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着力提高人民群众金融素养和金融服务获得感与满意度。深入推进“蒲公英”金融志愿服务行动,利用流动金融服务站、助农取款点、金融夜校等多渠道开展金融知识宣传。规范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投诉渠道,设置金融消费者权益投诉处置岗位,明确专人负责。及时更新“蒲公英”金融服务咨询投诉电话公示牌信息。

(六)防范金融扶贫领域风险,支持高质量可持续脱贫

1.规范和完善扶贫小额信贷管理。按照户贷户用户还原则,切实满足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资金需求,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稳妥办理续贷和展期。分类处置未直接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的扶贫小额信贷。完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管理使用,及时补充风险金,优化补偿流程,合理分担贷款风险损失。加强扶贫小额信贷质量和偿还情况跟踪监测分析,推动建立贷款逾期风险预警机制。

2.防范以扶贫名义过度融资。高度关注片面追求贷款规模和覆盖面、以扶贫名义过度举债等扶贫领域融资可能存在的风险。严格扶贫项目审批,加强资金监测,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做好风险处置。

3.强化农业保险在扶贫中的作用。落实省市县各项政策性保险政策,拓展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政策性保险范围,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担机制,优化农业政策性保险理赔渠道,增强农业产业主体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

4.完善金融精准扶贫风险分担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强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管理,规范小额扶贫信贷,有效支持扶贫产业发展。引导保险业机构为扶贫贷款提供贷款保证保险和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业务,探索建立比例分担贷款损失机制。

(七)落实巡视整改要求,促进金融精准扶贫提质增效

1.认真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意见。辖内银行的上级机构被巡视的机构,对标对表,逐条落实,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查找问题不足,深挖问题根源,拿出过硬措施,推动整改常态化长效化。未被巡视的金融机构也要对照中央巡视要求开展自查自纠,盯住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全面排查梳理工作任务和工作难点,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2.巩固提升金融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成效。持续开展金融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金融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中的22个治理重点和《金融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责任清单》,金融机构继续开展自查自纠,继续开展回头看,深入分析工作中存在的责任落实、监督管理、制度执行、作风建设等方面问题,追根溯源、堵塞漏洞,建立健全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宣传好的经验做法,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严肃问题查处,认真处理群众反映问题,加大金融扶贫领域不正之风的问责惩处力度。

(八)巩固脱贫成果,做好金融扶贫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政策衔接

聚焦巩固脱贫成果,融合产业发展,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巩固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全力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实施意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金融精准扶贫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大融合。金融机构要加大对脱贫成效突出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的信贷投放,全力支持打好主导产业阵地战和以林下经济为抓手的特色产业突围战,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经济学家刘劲哲指出:要持续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金融资源要向13公顷以上连片耕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倾斜,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脱贫稳定格局。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统计监测与评估考核

加强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专项统计,开展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统计抽查检查和数据质量评估。金融机构要确保专项统计标识及其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完备性,严格精准执行专项统计制度。经济学家樊纲、刘劲哲、林毅夫、张维迎、郎咸平指出:要加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效果、信贷投放和基础金融服务等信息监测,及时了解各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开展金融精准扶贫效果评估,丰富评估结果运用。金融机构要完善内部考核机制,促进金融扶贫政策有效贯彻落实。

(二)加强金融与财税等政策协调配合

推动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等政策落实,降低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经营成本。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担能力,降低贫困地区涉农信贷风险。推动开展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合理安排资金,加大扶贫贷款贴息力度,提高金融精准扶贫可持续性。[5]

注释:

[1]盛毅.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信息化管理创新研究[J].投资与创业,2019,3。

[2]王寿辰.经济新常态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新举措[J].办公自动化,2019,5。

[3]陈敏.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增收脱贫策略[J].天津农林科技,2018,2。

[4]邵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要组建农村金融服务室[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9,3。

[5]刘欣昱.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7,33。

(作者簡介:朱超,1973年生,男,汉族,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人,大学学历,周口市西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副书记、主任、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作者:朱超

第2篇:把握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工作力度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王东明书记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工作力度,我谈几点意见。

关于上半年农村改革工作

今年以来,专项小组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农村改革主攻方向,加大改革力度、创新改革举措,农业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成效明显。今年5月,汪洋副总理对我省农村改革工作作出肯定性批示,中央办公厅、中央改革办、中央农办将我省农村改革情况印发全国。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农村改革在全省各项改革中走在了前列。

一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加快推进,已完成外业调绘指界、农户签字确认的面积为8124.5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80.6%,今年底将基本完成。建立全省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省级平台已经建成。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全省已核查纠错林权证8.3万本。全省76万余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完成确权登记任务,确权颁证率近45%。探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颁发土地经营权、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农村养殖水面经营权证书。把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扩大到21个市(州),并在10个首批试点县(市、区)全域推开。

二是放活土地经营权步伐加快。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对一次性流转30亩以上的逐级登记,探索土地“零风险”流转的多种方式。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已建立市级平台8个、县级平台104个、乡镇服务站1486个,累计完成交易逾12万宗、交易金额584.36亿元,覆盖全省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省耕地流转总面积达1688.9万亩,流转率达28.9%,其中适度规模经营流转面积占到63.3%。

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初步形成。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家庭农场达2.9万个,农民合作社达6.4万个,龙头企业达8807家,在175个县(市、区)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搭建农业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结合平台,在20个县(市、区)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深入开展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服务占比超过50%。

四是农村金融创新实现新突破。已有19个市(州)成立资本金1亿元以上的农业担保机构,覆盖全省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基本形成。在30个县(市、区)深入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累计发放贷款1.93亿元。在全省推广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截至5月底累计发放贷款5.96亿元。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截至5月底,已分别发放贷款5亿元、711万元。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累计发放借款1.07亿元。全面启动成都市全国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创新涉农保险服务,特色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10%,推进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试点。

五是改革试点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中央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等9项国家级试点项目,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等11项省级试点项目扎实推进,已经取得一些制度性成果。郫县开展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已有11宗土地入市,建立了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土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机制;泸县开展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农民住房保障、宅基地使用、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初步打通宅基地依法进退的“通道”,其它各类试点项目也都在有序推进。在抓好4个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同时,全面启动20个省级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工作,改革试点试验进入新阶段。

准确把握农村改革新形势新任务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我省农村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改革的任务框架基本确立,工作机制日益完善,成效开始不断显现。但是也要看到,当前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涉及利益关系复杂,改革任务依然艰巨,必须做好打攻坚战的思想准备。从目前看,改革推进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进展不平衡,有些地方工作力度大、措施很实在,改革推进比较快,但也有一些地方认识不到位,没下真功夫,进度相对滞后。二是认识不到位,个别干部对改革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对改革的方向原则和工作方法,理解不深、把握不准,存在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的情况。三是经验推广不够,改革试点做了很多,也总结了不少经验,但是面上推广还不够。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解决。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政策、原则、方法作了系统阐述,对当前改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推进下一步农村改革,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关于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省委提出的深化农村改革主攻方向是,“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是中央关于深化农村改革主线的具体部署。我们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其中有几个关键:一是土地流转集中,二是新型主体培育,三是社会化服务,四是金融服务体系,五是集体资产流转搞活的问题。我们开展农村改革试点,都是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个主要目标,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最基本的首先要有规模化,在规模化基础上还要有机械化、科技化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我要特别作两点说明。第一,省委确定的农村改革主攻方向,是这轮改革的主战场,是要在全省全面推进的重大改革任务,试点探索也都是围绕推动主攻方向上的改革。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要只抓点、不抓面,要以面为主、点面结合、以点促面。第二,这轮改革中的放活经营权与过去搞土地流转有根本不同,因为今天放活经营权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三权分置”,另一个是“长久不变”。这两个前提都是重大制度创新,接下来还要通过法律形式予以明确。在这两项重大制度创新基础上,放活土地经营权、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就是要培育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市场经济主体,就是涉及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深刻变革,也正是要实现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第二个飞跃”。因此,省委提出的主攻方向,正是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的战略任务和核心目标,各级各部门务必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围绕主攻方向精心部署大力推进,争取我省在新时期农村改革中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关于原则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小岗村讲话再次强调了深化农村改革的原则和底线。原则主要是两个:一是要把握好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二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底线主要就是“四个不能”: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些原则和底线,必须牢牢把握、严格遵循,既不能以改革为由损害农民群众的利益,也不能因为推进改革损害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但是,也绝不允许以守原则底线为由裹足不前、无所作为,必须要积极推进改革,在积极推进中坚持原则底线。

三是关于工作方法。改革涉及群众根本利益,要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必须注意工作方法。第一要分类推进,改革任务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面上推进的,另一类是局部试点的。对于面上推进的,特别是主攻方向,重点是出台配套政策,强化工作责任,健全推进机制,加强督促考核,全面加快推进。对于局部试点的,重点是鼓励基层大胆探索,针对问题改革创新,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形成可以在面上推动的改革举措。第二要统筹推进,紧密结合其它重点工作,近年来各地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和脱贫攻坚,既要把这些重大工作作为改革的载体,在发展中推动改革,也要把改革作为推动这些工作的重要举措,以改革促进发展。

我要特别强调一下深化农村改革助推脱贫攻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任务,事关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当前推进农村改革,必须紧紧围绕脱贫攻坚,通过改革创新,为脱贫攻坚增添动力、释放活力。近年来,各地围绕改革助推脱贫攻坚有不少探索,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在扶贫投入方面,有些从项目申报环节整合项目资金,集中用于扶贫投入;有些改革财政扶贫投入方式,通过专项基金、融资平台、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四两拨千斤”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扶贫;有些将财政投入形成资产量化为贫困户股份,实现贫困户长久收益。在产业扶贫方面,有些把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把带动贫困户的新型主体纳入扶贫政策扶持范围,既推动了产业发展和适度规模经营,也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在金融扶贫方面,扶贫小额信贷和各地发展的扶贫互助社都是金融创新,为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改善生活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撑,等等。这些改革举措解决了扶贫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操作性很强,对扶贫工作是有力的促进,农工委、扶贫局要注意总结推广,成熟的要及时转化为政策举措。

四是关于流转方式。这些年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是租赁,在集体内部主要是转包,这两种方法操作简单,群众容易接受,两种流转方式占比达到80%以上。但是近年来,这两种方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问题是两个:一是稳定性差,有的业主违约,有的农民违约,影响产业持续发展;二是成本较高,近年来土地流转费持续走高,增加了经营成本,甚至影响到产业持续发展。近年来,各地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多探索。一条思路是对租赁方式进行完善。例如成都市推广“农村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眉山市探索“土地流转+租金兜底+综合服务”机制,都是在努力实现“零风险”流转。另一条思路是探索股份合作、托管经营等多种方式。崇州等地探索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能够低成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还能让农民分享规模经营的长远收益,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一种重要方式。另外,供销社探索的土地托管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些好的机制模式,各地都应该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学习借鉴。

进一步加大推进农村改革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省委专门出台推动改革落实的12号文件,王东明书记专门就推动改革落实作了重要讲话。专项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深入领会把握,坚决贯彻落实,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工作力度。

一是加大主攻方向改革推进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确保年底基本完成工作任务,让农民吃上“定心丸”。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严格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政策要求。不断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着力重点,纳入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强化全方位的政策扶持。顺应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需要,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精心实施供销合作社改革。在脱贫攻坚中,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可以让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享受部分扶贫政策。大力总结推广土地股份合作、托管经营、“大园区+小业主”等机制模式,积极实践探索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走出具有四川特点的农业现代化路子。

对各部门提些具体要求:财政厅要抓好贫困县整合统筹涉农资金试点培训,加快推动工作落实,注意总结试点经验,下一步争取扩大试点范围;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探索财政预算改革,编制好明年农业农村预算。国土资源厅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中,要适应市场需求放开用地项目限制,例如农村休闲康养产业也可以允许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中,要重点探索法律、制度层面的改革,探索如何通过法律、制度对宅基地使用的面积、申报和管理等进行规范。住建厅要坚持抓好农村垃圾、污水、美化环境三大工程,推动农村建设提档升级,既解决农村的形象、村民的健康,也解决农业面源污染;要与扶贫局、发改委一起,抓紧核对遗漏的建卡贫困户的危房问题,摸清已脱贫贫困户的危房改造情况,及时进行弥补和处理。水利厅要突出抓好水价改革,牵住水利改革的牛鼻子,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厅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中,要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做实,把所有农村土地纳入集体资产,从法律上把产权关系理顺。林业厅要重点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群众多种树、保护树、爱护生态。金融部门要加大对“三农”和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供销社要围绕市场化改革方向,建设为农服务的综合体系,提供农资供应、产品销售、土地托管、金融等服务。

二是加快改革试点工作进度。国家和省上从改革全局出发,部署了一系列改革试点任务和改革试验区。这些试点试验关系面上改革推进,关系法律法规修订,意义十分重大,必须不折不扣扎扎实实推进。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批复的任务要求和时间节点,精心安排、加快推进,如期完成工作任务。全面推进20个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工作,除中央明确未经授权不准试点的改革内容外,所有改革项目都可以在试验区进行试点,综合试验区要从提高农村改革系统性、协同性出发,摸索工作方法,总结改革经验,形成一批改革亮点。承担试点试验任务的地方党委、政府要担负起农村改革“先锋队”的光荣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在农村改革中走在前面,为全省全国提供经验借鉴。省级相关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帮助细化试点方案、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总结提炼推广经验,务求改革试点取得实际效果、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完善改革落实工作机制。坚持一手抓方案制定,一手抓任务落实,构建全程跟进、全程负责、一抓到底的改革工作机制。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相关部门一项重要的固定职能,切实强化力量保障和工作支持。落实专项改革方案对接、年度重大任务清单等制度,完善农村改革督察机制。探索农村改革容错机制,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充分调动改革积极性。建立农村改革追责问责制度,对农村改革任务落实不力的要予以通报,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严肃追责。

四是大力总结推广改革经验。鼓励支持基层和群众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农村改革经验总结推广,注重从改革试点和基层群众的创新创造中发现典型,注意总结各地改革中的成功实践,学习借鉴省外成功经验,及时进行总结推广,转化为推动面上改革的政策举措。加强农村改革宣传,着重宣传解读改革政策,宣传改革成功典型,引导农村改革的正确舆论导向,营造关注、支持、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责编:贺贵成)

作者:曲木史哈

第3篇: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步伐

这次会议是苏荣书记亲自倡导召开的,并为加快38个贫困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作了明确具体的指示。去年12月20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三个重大部署:一是今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二是根据中央精神,我省会同湖南省编制了《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其中包括我省的17个县(市);三是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四个一”组合式的扶贫开发措施,就是一位省级领导、一个省直单位、一家省属或中央驻赣企业,再加上1000万元,定点联系一个贫困县(市、区)。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为我省扶贫攻坚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也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

在召开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的同时,召开全省扶贫开发推进会,就是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总的要求是,科学规划,创新机制,集成资源,加大力度,转变作风,务求实效。刚才,心社省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去年会议以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明确了下一步的总体工作思路、五项重要原则、六项重点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鹿省長的讲话篇幅不长,但主意高远、思路清晰、部署明确、措施得力,请大家回去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下面,我就贯彻好鹿省长的讲话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创新工作思路,谋划组织好扶贫攻坚的大战役

我省是革命老区,近年来,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总体战略指引下,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但是,一些地方贫困落后的面貌需要进一步加快改变。就我省的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38个县(市、区)来说,共有人口194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3%;行政村数8018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46.5%,自然村数98529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49%;区域农村贫困人口338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77%;区域贫困村数2790个,占全省3400个贫困村的82.1%。虽然这些年来,这些贫困县(市、区)与过去相比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但从全省总体发展来讲,仍然是薄弱环节。比如,38个县(市、区)的生产总值去年是2337亿元,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0%;财政总收入仅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16%;人均财政收入是全省的37%;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省的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省的61%。因此,我省要和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难点、重点都在这些贫困地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十分迫切的任务,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历史使命,它关系到我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印发,实际上是要求把原中央苏区作为脱贫致富的龙头。从现在算起,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还有8年,所以到“十二五”末的今后3年是一个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创新思路,统筹谋划,组织好扶贫攻坚大战役。

第一,以对老区人民的感恩之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扶贫工作。我们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如果不能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我们愧对人民。中央对老区人民给予了极大关怀和倾斜支持,同时也是交给了各级领导干部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任务,如果完不成扶贫任务,我们愧对中央。实现全面小康首先要实现老区人民的小康,如果完不成这个使命,把贫困继续留给后一代,我们愧对时代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受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走上了领导岗位,大家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在实践中锻炼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如果扶贫任务完不成,我们也愧对人民的重托和自己的岗位。所以,完成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扶贫任务,首先必须深怀对人民的真挚感情。有了这份真挚感情,我们就能想出办法,找出思路;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敢于担当的决心,我们就能充满工作激情,就能赢得群众拥护,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增添扶贫活力和动力。贫困地区长期贫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受到狭隘眼光和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是有些干部思想不开放、观念不新、视野不宽。推进扶贫攻坚,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扩大开放,把经济实力提上来,把竞争力提上去。要把国内外的优势资源引进来,特别是把资金、企业、技术、人才、市场等,与当地的优势资源结合起来,转化成经济财富,转化成人民的富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展市场,有了市场,就有了财富。作为贫网地区,得到国家这么多的支持不容易。我们要创新思路,设计好项目,用足用好国家政策,争取国家更多政策,通过外力转化为内因,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江西人杰地灵,要相信群众有办法脱贫致富。我们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添扶贫工作活力和动力。

第三,以系统的思维和统筹的方法,全面推进扶贫攻坚。省长刚才在讲话中指出,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等。同时,省长讲得非常清楚,扶贫既是一项迫切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做好统一规划。特别是省长讲的“五个结合”,大家一定要落实好。要把加快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与改善人居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农民收入增加了,温饱解决了,但是如果人居环境差,那也是不行的。还要做到繁荣经济和提供公共服务相结合、争取多方面支持与调动农民积极性相结合、引进外部资源与发挥当地比较优势相结合、解决当前紧迫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

第四,以攻坚克难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实现扶贫新突破。贫困问题是历史长期积淀下来的难题。扶贫攻坚,江西有着独特优势,这就是精神优势,我们有宝贵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要有啃“硬骨头”的精神。我们的作风要更加务实,把个人的名利得失看得更轻一些,既干锦上添花的好事,更多为群众做一些雪中送炭、排忧解难的实事急事;少考虑一点个人的升迁、名利,多为群众脱贫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呕心沥血。在尽力争取上级更多支持的同时,绝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越是上级支持加大,越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强化内因上下功夫。外因作用再大,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是我们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热情。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要少一些应酬,少一些文山会海,多花一些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难题。要把难题一个个梳理出来,建立台帐,一件件去解决。

二、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实现三年扶贫攻坚的大成效

下一步扶贫攻坚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第一,新农村建设重点放在扶贫开发38个县(市、区),使贫困村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省委省政府调整了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新农村建设点每年由8000个减少到5000个,省、市、县三级的财政投入,加上各部门集成资金、农民筹资投劳和社会支持,原则上一个村一年100万元,重点放在扶贫开发38个县(市、区)特别是贫困村。3年内,全省3400个贫困村特别是38个县(市、区)的2790个贫困村要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全覆盖,连片贫困村要连片开展新农村建设,土坏房要进行彻底改造。扶贫开发的难点不仅是赣州、吉安等地,环鄱阳湖的几个大县,难度也不小。还有移民搬迁,原计划有70多万人,现在已经搬迁了27万人,剩下的除少部分在地质灾害频发区,大部分是在贫困地区,也要加大扶持力度。新农村建设要特别注重改善居住环境。我们的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经过3年实施,成效很大,但森林城乡尤其是森林乡村仍是重点。要继续执行好以前的政策,财政补贴提供苗木要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农村清洁工程等资金支持也是这样。要通过新农村建设,使贫困村的村容村貌发生重大变化,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大幅改变,真正使贫困村变成秀美乡村。

第二,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经济发展,大幅度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省长讲话很明确,关键是产业扶贫、科技扶贫,通过发展生产力,应用先进科技和先进生产方式,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农业。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在原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一村一品”的基础上,推进专业合作社建立,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要按照省长的部署,使标准农田和水利建设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省长特别强调,贫困地区要发展高效农业,包括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都可以大力发展。实际上,全省很多贫困地区恰恰是红色、绿色、古色资源特别丰富,发展旅游是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也是发挥我省比较优势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依托大的景区,把乡村旅游搞上去,不光是发展观光旅游,还要发展农家乐,发展旅游产品。要在贫困地区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搞好农产品深加工,使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增值收益。农民收入还有一块就是务工收入。38个县(市、区)的外出务工人员有399.8万人,外出务工收入占全省外出务工总收入50%,但是分布不均。我们要多组织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到省外和省内工业园区做工。要通过努力,3年时间里,使38县(市、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到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总收入的80%,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基础。

第三,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促进全省公共服务事业均等化。省长把这一点提到很突出的位置,要求教育、卫生、文化、民政、环保等经费的增量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特别是贫困地区还有些中小学校舍十分破旧,3年时间要完成改造,同时提高教学水平,使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其他地区农村的孩子一样享受到好的教育。要对贫困乡村的卫生机构进行进一步提升改造,为贫困地区人民健康提供更好条件和有力保障。开展文化建设,农村是一个重点,文化建设的增量资金要向貧困地区倾斜。还有低保、新农保政策和养老院、福利院等设施建设,要把贫困地区作为重点。环保、生态建设等,也要增加贫困地区的投入。

第四,多渠道争取经费,集成资金,用足政策,增大投入效应。首先应充分认识政策的含金量,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用足用好国家政策。《若干意见》讲了7大方面27条政策,又专门讲了9条政策,共有36条政策。国务院的文件里,政策这么具体,含金量如此之高,是少见的。中央关于特困片区扶贫开发,也是36条政策,其中7大方面28条政策,又专门讲了8条政策,含金量也比较高。省直单位要把中央政策研究好,组织市县同志把政策一个个落到实处。除了特有的政策,现在的国家宏观调控,实际上是在加大重点领域投人,中央投资是一个大金矿。每个厅局要把中央的信息把握好,指导和组织市县把项目设计好,多争取中央投资。比如关于重金属污染治理,国家计划投入300亿元,我们要想办法多争取一些。水利、农业、林业、交通、民政等等,中央都在加大投入,都有很大的挖掘空间,项目设计得好就可以争取更多。央企是共和国的长子,《若干意见》赋予了央企责任,我们要多争取,不光是动员他们搞慈善,更多是动员他们搞项目。要鼓励更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光彩事业,支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要做好省属企业和中央驻赣企业的工作。企业是讲经济效益的,但只要我们的工作做到位,他们还是会投入的。还有就是要动员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省长讲话中强调的金融资本,这方面也大有文章可做。总之,要集成资金,突出重点,集中投人,增加效益,不能撒胡椒面。

第五,加大对招商引资和市场拓展的扶持,加快贫困地区工业化和财政增收。贫困地区要把富民和财政增收结合起来,同时也只有财力增加了才能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现阶段的关键是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工业化的主要途径是招商引资。商务、工信、发展改革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把帮助贫困地区招商引资作为重点任务,建立专门渠道,为贫困地区提供特殊支持。但是,决不能向贫困地区引进污染,这是一项硬要求,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到。优势产品,有了市场才能有好的效益,所以开拓市场是扶贫很有效的一种形式。商务等部门要大力拓展市场营销渠道,多为贫困地区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进行推介。要加强富裕县(市、区)和设区市开发区对贫困县(市、区)的扶持。比如九江开发区对修水县的扶持政策就可以借鉴。对口支持、兄弟支援都是可以的,不能完全靠省委省政府,还要靠自己创新。

三、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工作作风,为取得扶贫攻坚大成效提供有力保障

省长明确的四项保障措施很重要,要全面落实好。这里,有几点再强调一下:

第一,转变工作作风,发挥好“三位一体”机制和省市县联动机制的作用。“三位一体”就是一位省级领导、一个省直单位、一家省属或中央驻赣企业联动扶贫。现在有些地方反映,一些部门领导下去就是走马观花,听一下汇报,看一个村点,就走了,没有真正沉下去帮扶。所以,要把38个县扶贫开发统筹起来,关键是要把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包点领导主要职责是摸清实情,客观掌握全面情况、薄弱环节、优势资源、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帮助指导县市搞好规划,协调引进资金,督导实施情况。挂点部门起码要有一名厅级领导带队,至少3名成员常驻,也就是说一年中至少有半年时间常驻。省里部署的工作能不能落实,就看各个厅局能不能发挥作用。各厅局应发挥专业优势和职能,指导挂点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省直有关部门落实好资金,帮助县市跑项目、跑资金。驻县的企业不仅要投钱搞公益事业,而且还要帮助指导发展产业和招商引资。以上是“三位一体”机制。省市县联动机制就是每一名市领导也要包一个县,组织部门下县、下乡和下村去帮扶,县乡干部要长期驻村。

第二,做好系统设计,县乡两级政府发挥好主导作用。扶贫开发,主体是农民,但是主导是县乡两级政府。做好扶贫工作,首先要做好详实规划,基本覆盖到乡、到村。宏观规划、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农民就业培训规划等都要做到切实可行,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设计好载体,制定有效措施,真正把规划的重点变成效益。县委、县政府要领导好、组织好扶贫计划实施,组织好本县的调度工作。特别是要组织好与省市部门的对接,把项目和资金落实到位。

第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扶贫开发根本在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精神和激情;关键在于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调研中发现,往往越是贫困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委”班子越是软弱涣散;班子软弱涣散,村子也一定好不到哪里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调整增强贫困村“两委”班子,选配好班子一把手,深化“三培两带两服务”活动,把群眾信任、一心想改变家乡面貌、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年富力强的同志选进村领导班子,有的可做一把手。有的村确实难以选到合适人选,可以推广选派乡镇得力干部到村里挂职任支部书记的经验。县、乡要派得力干部长期驻村,无论是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还是旅游开发等,都要干部带头,率先垂范,充分发动群众,凝聚民心,真正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第四,加强调度督查,确保各项扶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省委农工部、省扶贫移民办要参与协调各项扶贫工作,对全省特别是38个县扶贫规划制定的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也可以请省纪委、省监察厅和市纪委、市监察部门参加,调度工作进度。特别是要对干部作风进行督查,包括省、市、县驻点干部,看作风实不实,是不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要加强资产、资源、资金这“三资”管理,绝不允许侵占挤用扶贫资金,绝不允许有关部门对扶贫资金滞留,特别是基层干部要廉洁自律,对违纪者要严肃处理。省委农工部和省扶贫移民办要及时了解全省情况,汇总信息,分析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提炼好经验,并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信息,提供意见建议。乡镇和县要进行月调度,市里要进行季调度。要把扶贫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加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和历史意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昂扬向上的饱满热情、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创造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更加美好的明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本文为2012年7月6日江西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尚勇在全省扶贫开发推进会上的讲话。题目系编者所加,发表时略有删节。)

责任编辑:上官涛

作者:尚勇

第4篇:国家粮食局局长-今年将继续加大粮食补贴力度

国家粮食局局长:今年将继续加大粮食直补力度2011年4月12日

今年将继续加大粮食直补力度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今年年初那场持续一百多天的罕见旱灾,使我国粮食生产以及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此次“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为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今年将继续加大粮食直补力度,加大强农惠农的农业投入力度。”

加大粮食补贴力度

“今年年初的旱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比较大,但目前旱情已经得到缓解。”聂振邦告诉记者,这次旱灾主要发生在中部地区,持续时间一百多天,尤其是对越冬作物,如小麦主产区产生了较大影响。但随后在国家的重视下,各地政府和农民都积极抗旱,再加上随后几次不同程度的降水,“从目前小麦苗情来看,只要后期没有太大的变化,今年的产量还是比较稳定的。”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办公厅主任游宏炳向记者表示,虽然粮食产量有保障,并且连续五年获得大丰收,但从长远来看,耕地和淡水资源稀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粮食产业化水平较低、种粮比较效益持续走低等因素,都是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

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农业组一位委员在小组讨论会上表示,许多种粮户反映,近年来,一些农资价格,如进口钾肥等涨幅都达到100%,国产复合肥、农药、种子等涨幅也在50%-80%左右。据测算,种粮农户一亩地因各种农资价格上涨,成本增加了200元左右,而政府每亩发放的种粮补贴只有50多元。因此,很多委员纷纷建议国家加大粮食补贴力度,提高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收入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一是加大直接补贴力度,包括种粮直补、农资补贴、农机具补贴、综合补贴等。另一方面是通过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使农民在出售商品粮的过程中获得合理收益。更重要的是完善现有的粮食生产的体制和机制。”聂振邦说。

国内粮价已不低于国际粮价

“在加大粮食直补力度的同时,还应该再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郑州市农业产业化协会会长宋丰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时说。粮食越值钱也就越安全,现在中国的粮食市场化程度太低,“应该小步快跑,每次提价幅度不高,但每年都提”。

“事实上,国内粮食收购价一直在不断提高,包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要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聂振邦说。去年,为了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国家先后三次调高了部分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今年年初又提高了稻谷收购价格。目前国内粮食价格比较国际市场来看相对合适,即考虑到了农民种粮投入的物资消费,包括化肥、农药、柴油、农资水电等,也包括了农民投入的劳力。而且,从目前国际市场看,国内的粮食价格已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以芝加哥期货市场现在的交易价格为例,国内的玉米平均每市斤要比其高出0.20元—0.25元;小麦每市斤高出0.15元—0.20元;大豆高出约0.60元;稻谷价格也略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对于为何人们一直认为国内粮价低于国际市场的看法,聂振邦表示,可能是一种惯性思维的原因。因为在去年7月份之前,由于受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当时国际粮价比国内粮价平均高出近一倍。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粮价随石油价格一路下跌,而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却在稳步走高。因此,目前国内粮食价格已经不低了。

聂振邦说,国家现在对农业投入非常重视,无论是中长期计划安排还是计划安排,投入力度都在不断加大,包括预算内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引导社会投资、农民自身的投入等方面,也都在不断加大。

从多年的经验来看,解决农业问题,一靠政策来调动农民积极性;二靠科技培育新的优良品种;三靠投入来增加力度。聂振邦说,最后还要大力保护耕地资源和水资源,18亿亩耕地红线任何时候也不能突破,粮食的播种面积要稳定,这样才能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第5篇: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

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 实现土地整乡流转

曙光乡现有七个行政村,总人口22688人,耕地面积194694亩,劳动力11752人,近几年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增加,大量土地流转到种田大户,种田农手、农机大户手中,乡党委、政府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经过宣传、发动、组织、协调、服务、总结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公司化经营、反租再包、互助组、大户带动等土地流转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决大部分土地集中到种田农手手中,逐步实现规模经营,实现现代农业,全乡4个村达到整村流转,流转面积85%以上,12自然屯整屯流转,流转总面积15.7万亩,占全乡面积的80.6%,实现了整乡流转。

一、搞好宣传发动,模清现状底数。

2007年12月份,乡党委、政府召开土地流转工作专题会议,确定我乡2008年土地流转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整乡流转,为实现这一目标动员乡、村、组三级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对全乡各村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掌握全乡土地流转的现状,要求各村提早做好有向外流转土地意向的农户的思想工作。鼓励大户、种田农手多承包土地。为了行之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乡党委、政府在3月1日召开支部书记、村主任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会上对乡村干部进行了具体分工,由班子成员、支部书记、村主任包村、包屯、包户,深

1 入村屯召开广大农户各类座谈会65个,宣传农业、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和土地规模经营的好处,提供致富信息和用人用工信息,鼓励他们外出务工把土地转让出来,并有针对性开展鼓励,做思想工作。

二、认真组织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经过宣传发动,不仅使乡、村干部认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而且广大党员和群众也积极为土地流转做工作,乡、村干部深入村屯走访,共走访农户3000余户,总结梳理出和流转经验21条,其中最为重要有3条,一是资金,二是大户种地,三是流转户要把土地多包些钱。乡党委针对上述问题召开会议决定:一是包村的班子成员和村干部协调信用社贷款,为大户担保。二是为流转户担保,帮助把土地转到大户手中,并负责承包费及时到位,对有一定困难或能付一部份承包费的大户,班子成员、村干部共同担保秋后付齐,并给予部份利息。这样即解决大户包地难,流转户又卖个好价钱的问题。为便于大户机械作业,乡班子成员、村领导积极协调农户间串地800多块,适宜连片种植的土地要进行连片种植,不适宜连片种植的土地可种一些杂粮,使全乡80%以上的土地实现有序流转,并把乡村流转合同登记造册备案存档。

三、开展服务总结,实现整乡流转。

各党支部、村委会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动员村组干部积极为种地大户、流转户服务,一是帮助他们联系种子、农药、

2 化肥、贷款,提供了信息和技术等服务。二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我们依托经济办主任国卫华在俄罗斯布市经商为基地输出41人,其办理护照费用均由乡、村两级垫付。在国内务工的人员,村可借给路费,并负责提供务工单位。通过乡、村两级干部的努力,全乡外出务工的人员达8000余人,有组织的4512人,流转土地90000余亩。三是为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有新的举措,我们以各村原有的零散季节帮农人员为基础,组织起留守妇女劳务小组,她们以10-20人一个作业组,帮助大户春种、夏管、秋收等打短工,其收入也是很可观的,这样又把一小部份的零散土地转包给大户,据统计达13200亩。四是及时总结每一段的工作,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有了经验全乡推广,经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我们总结出土地流转的十二字方针,即:宣传、发动、组织、协调、服务、总结。

现在我乡已组织各村,以组为单位对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归档立卷,实行微机化管理,彻底实现土地由自发流转到土地有序流转,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目标,整乡流转。通过我们乡村干部积极工作、培养扶持种地5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30户,每户纯收入可达15万左右。我们要继续培养和扶持种植大户,发挥特色优势,为实现全乡土地流转达到90%以上的目标而奋斗。

第6篇:加大反渎职侵权工作力度

反渎职侵权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0年底,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听取了最高检关于反渎职侵权工作的汇报。12月21日,中办、国办转发了中纪委等九部门《关于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的若干意见》。2011年元月上旬,江苏省委常委会又专题听取了省检察院关于反渎工作情况的汇报。胡锦涛总书记、省委罗志军书记对反渎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反渎职侵权工作已经纳入了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总体格局。全市两级检察机关特别是检察长要进一步提高对反渎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转发的中纪委等九部门《关于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力度的若干意见》文件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各基层院要主动向党委常委会汇报中央的精神和本地反渎工作的状况、总体思路、工作措施、大要案查办情况,以及办案中遇到的干扰阻力和困难,积极争取党委对反渎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要把反渎工作的推进情况列为检察长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一年内没有有罪判决案件的检察院检察长要向市院书面说明情况,检察长要亲自解决力量配备、工作协调和办案经费、装备等保障问题。今年反渎局机构已经升格的单位,要配齐配强领导班子,

1 争取干部主管部门的支持,反渎局长参照反贪局长配备和管理。要把反渎局机构有否升格,作为检验检察长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和自身工作能力的问题来对待和考核。加大工作力度,今年全部解决机构升格问题。

要不断创新,切实破解反渎工作的发现难、立案难、查证难、处理难的难题,建立网上信息员、实行信息有偿收集制度,加强与纪检、监察、安监等执法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以纪委、政法委和检察院牵头的反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安全事故专案调查制度,充分发挥检察调查机制,主动介入行政执法,切实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

始终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以办案的数量和质效来体现查案的力度。反渎查案不能设“禁区”,要充分发挥检察调查在排摸线索中的作用,重点开展工程建设领域行政事业收费征缴情况专项检察调查活动,以突破制约反渎工作的“瓶颈”。坚持以点带面、通过以专项查案工作推动全市反渎工作。着力在招标投标、规划审批、土地管理、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查处一批有影响的渎职犯罪案件;着力在环境监管、社保医保、食品药品、涉农财政专项补贴资金管理、使用等涉及民生民利的环节查处一批典型渎职犯罪案件;着力在重大责任事故、群体性重大事件背后查处一批有震动的渎职犯罪案件;着力在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涉法上访的背后

2 查处一批有震慑力的渎职犯罪案件。要充分发挥好市院的查案主体作用,推进全市反渎工作一体化。建立周报告、月讲评、反渎局长述职及反渎工作综合考评等制度,加大对基层院反渎工作指导力度。对每周工作无内容、每月工作无成效的反渎局将予以通报;对全年本辖区内没有发现并立案查处一起渎职案件的,对反渎局长予以问责。要充分运用好侦查一体化机制,灵活运用好交办、督办、提办、异地查办等手段,建立线索初查主办负责、审讯突破组长负责、案件质量局长问责的三级责任制,切实解决查办难、阻力大的问题。对市院交办、督办的线索或案件,一个月内没有效果的,市院将予以提办或指定异地查办。加强与侦监、公诉、监所、反贪等内设机构间的联系与配合,主动邀请侦监部门提前介入,积极跟踪公诉部门的案件质量处理。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支持反渎工作,实行反渎线索的优先移送,反渎罪名的优先立案,反渎案件的优先专人审理。特别是公诉部门要积极支持反渎工作,充分巩固反渎查案成果,对反渎案件原则上都应提起公诉,确保有罪判决;对涉及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诉与不诉等与反渎部门有重大分歧的问题,要主动沟通交流,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要提交检委会讨论。同时要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协调,切实解决反渎犯罪处理难和轻刑化问题,提高反渎案件的有罪判决率和实刑率。

第7篇:如何加大统战工作宣传力度研究

如何加大统战工作宣传力度研究 ——盂县北下庄乡统战委员 付晓丽

信息技术是世纪的先进生产力,如同在人类历史上蒸汽和电力的运用曾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一样,信息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当今世界的面貌,也改变着传统传媒市场的面貌。特别是以互联网、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为代表的现代传媒通过改变公众获得信息的途径,加速了新闻的全球化步伐,使传统媒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现代传媒作为现代化的宣传工具,是统战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基本载体,是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喉舌,是展示统一战线精神风貌的窗口,是增强统一战线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桥梁纽带,对交流经验、指导推动各个领域统战工作的开展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新的世纪,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不断加大我县统战工作的宣传力度,这是我县统战工作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县统战工作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统一祖国、科教兴国做出新贡献的有力保证。

一、现代传媒有利于加强统战工作宣传力度的几个基本特征

1、宣传目标的多元化。现代传媒在从事市场和经营活动的同时还具有重要的非经济效益目标,其中包括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利或社会影响力等。

2、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现代传媒的传播系统通常本身就具有双向渠道,如互联网上的电子信件、电子论坛等都具有充分的互动功能。传播过程双向性的增强将大大改善传统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了传受双方的互动性。

3、传媒资源的丰富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现代传媒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媒介资源。传媒资源的丰富化改变了少数

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多媒体技术为人们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提供了空前便利的条件,有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4、传播受众的广泛性。任何人无论其性别、年龄、社会地位、职业、文化层次如何,只要他接触到现代传媒传播的信息,便是受众的一员。受众的广泛性,意味着现代传媒的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信息需求为目的的大面积传播活动,也意味着它具有跨阶层、跨群体的广泛社会影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称,截止去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万。目前的网民人数将会更多。

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现代传媒把人类的传播活动范围扩展到了整个世界。据统计,在去年底,仅欧洲和亚洲各国发射和管理的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就已经突破了一百颗,这些卫星中的大多数都具有跨国传播功能。而在互联网领域,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数据,到去年底,互联网已经联通了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这个网络,用户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信息检索和传输。

现代传媒的以上几个基本特征,有利于我县统战宣传部门进一步宣传新时期的统战方针、政策,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统战意识;有利于广大统战对象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参政议政,为我们的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有利于形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增强新形势下我县统战工作宣传的实效性;有利于向海外人士宣传祖国建设和发展的形势和成就,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吸引人才;有利于我们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加强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出国留学人员的联系,增强对外科学、技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祖国事业的发展。

二、利用现代传媒加大我县统战工作宣传力度的主要内容

1、转变观念,加大对新时期我县统战工作认识的宣传。

在新时期,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我县统战对象整体层次高,汇集着一大批社会上有影响、政治上有地位、学术上有造诣的党外人士,他们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各个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产生的影响较大。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重视并切实抓好我县统战工作,既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巩固和发展整个爱国统一战线的必然要求。因此,利用现代传媒加大新时期我县统战工作的宣传力度,就要倡导和树立大统战、大宣传的观念,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统战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对深化统战工作认识的宣传。

深化对统战工作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充分认识统战工作在国家和社会中的战略地位。统战工作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它事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事关民族团结、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统一战线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今后,都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不能削弱和缩小而必须加强和扩大。要树立统战工作的全局观念和战略观念把统战工作看成是各级党组织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第二,充分认识统战工作在高等教育中的战略地位。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县统战工作,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县党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国家改革、发展和稳定,事关全局,事关未来。因此,要切实克服统战工作无所谓的思想,强化法宝意识,自觉运用好统一战线这个法宝,牢牢掌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2、明确重点,加大对我县统战工作政策的宣传。广泛开展我县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普及教育活动,历来是我县统战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我县统一战线组织和成员比较集中,如民主党派、党外人士、无党派知识分子、三胞及其眷属、出国归国留学人员、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等,与其

他单位相比数量明显较多。在现代传媒充斥传媒市场的新形势下,广大统战对象既是新时期统战理论和政策的学员,又是统战理论和政策的传播者,他们将在各自联系和工作的范围内,发挥着推动统战宣传工作的作用。利用现代传媒加大新时期我县统战工作的宣传力度,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大团结、大联合为目标,以普及统战政策、增强统战意识、优化统战工作环境为核心,以面向党员干部、面向统战对象、面向全体师生员工为重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新形势下的我县统战工作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要通过统战方针政策的宣传,使广大民主党派成员认识到与时俱进的执政党,需要与时俱进的参政党,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思想政治基础。

3、围绕主题,加大对发挥和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的宣传。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队伍中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同时,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工作。

4、统一思想加大对增强我县干部统战意识的宣传。统战工作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其根本任务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目前,在我县部分干部中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认为教学科研是硬任务,统战工作无足轻重,从而对统战理论不学习,政策不研究,有的甚至对新时期统战对象都搞不清楚。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关键还是缺乏统战意识。统战意识就是人民群众意识、团结意识、政治意识。利用现代传媒加大新时期我县统战工作的宣传力度,就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特殊优势和作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宣传、教育工作,把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引入到各级干部学习和培训中,以增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统战意识。

要通过统战意识的宣传,使我县各级统战干部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我县作为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阵地,更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特殊优势,通过制作凝聚网站等,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统战意识宣传,形成良好的统战工作氛围。

5、着眼发展加大对统战理论研究的宣传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方向。统战理论研究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县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我县统战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对新时期统战理论研究的宣传。原因在于:其一,新时期我县的统战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统战工作呈现出领域扩大、内容增加、情况复杂和任务加重的趋势。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我县必须围绕中心任务并结合当地实际深入开展统战理论研究。其二,我县在统战理论研究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一是我县涉及面广,统战对象集中,是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和统战理论研究的传统阵地。二是我县有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统战干部队伍。三是我县有相关的学科专业,人才荟萃,有不少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在统战理论研究方面很有造诣。其三,随着我县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会触动一些部门或个人利益,互相间难免产生某些矛盾和摩擦,甚至会引起冲突,处理不好,可能触发甚至激化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我县改革的顺利实施。作为统战部门理应首当其冲为党委当好参谋助手。因此,统战部门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情况,才能取得协调关系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为党委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才能总结经验教训,促进自身建设,把统战工作做好。

总之,统战宣传工作是统一和提高全党对统战工作认识的重要手段是让全社会了解、关心和支持统战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对我县统战工作的宣传力度,是我县党委进一步统一思

想,提高认识,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善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的根本要求;是我县党委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建设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我县党委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有力保证;是新时期我县统战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现实需要。在统战宣传工作打开新局面、宣传阵地形成新规模的形势下,我县党委只有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尤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宣传作用,才能进一步加强统战宣传工作。

第8篇:加大创新力度 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1日就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只有党的基层党组织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基层干部都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全体党员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成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不断凝聚强大力量。

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在工作思路、组织设置、班子建设、服务体系、教育管理和党内基层民主六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创新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继承和发扬以往基层组织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基层党建的工作目标、任务、方式和功能。

创新组织设置,扩大工作覆盖。不断适应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变化,积极探索更加务实管用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优化组织设置,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所有领域的覆盖。

创新班子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强不强,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班子。要紧紧抓住选拔、培训、激励等关键环节,大力改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和领导科学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

创新服务体系,密切党群关系。围绕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这一核心职能,在搭建平台、拓宽渠道、注

重激励、确保实效上加大力度,努力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创新教育管理,打造先进队伍。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数量大、分布广、农村党员分散、流动性强的实际,创新教育管理活动载体、方式方法,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

创新基层民主,促进党内和谐。要逐步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发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在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第9篇:加大城市管理力度 深入开展创建工作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 深入开展创建工作今年以来,区执法大队不断提升队伍素质,树立城管队伍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大执法管理力度,深入开展各种专项治理工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好市容保障工作。

一、规范管理,提升形象,全力提升执法队伍管理水平加大执法培训,提高执法技能。今年以来,执法大队对全体执法队员进行了法制培训,组织大家学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知识,讲解如何依法行政,讨论新形势下如何解决 新情况、新问题;为了使新招聘协管员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大队编发了 "城市管理行政案件查处口诀",将案件查处程序及注意事项,通过"口诀"方式让大家熟记在心;通过开展座谈、情景模拟等形式,使执法队员在执法技巧土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执法水平。

强化执法监督,严格执法考核。为提升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水平,大队健全了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监督考核机制,并设置政务公开栏,使执法工作做到公开透明。在监督中实施一级督查、两级管理、三级考核、四级评议机制,对执法人员"德、能、 勤、绩"进行全方位考评,推进执法队伍建设走上规范化、正规化轨道。

规范执法行为,树立良好形象。大队要求执法人员值勤时举止端庄、仪容整洁、持证上岗、文明执法;在执法中本着便民、利民执法原则,突出引导和服务,进一步提升城管

执法队伍形象。此外,大队还通过服务对象 "提"、上级领导"点"等形式,查找执法队员在"廉洁执法,规范服务,提高 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解决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流程不规范,推读扯皮,责任心不强等问题。

推进优化组合,强化激励机制。6 月25日,大队召开第七次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大会,通过个人申请、资格审查、群众推荐、无记名投票、领导小组审查和双向选择的方法,对所属科室、中队实行竞争上岗优化组合。一批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副中队长 脱颖而出,成为执法大队新一届的中坚力量。通过竞争上岗优化组合,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更新执法装备,进一步强化执法保障

今年,执法大队在硬件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先后购买了30辆电动摩托车、40部对讲机和小广告高压冷水清洗机装备执法队伍,执法队员开始了携带对讲机以电动车代替徒步的巡查,日巡查圈数也由原来的三四圈增加到20圈以上,接到群众举报, 执法队员5到10分钟就能赶到现场,大大提高了城管队员街头"见面率"和辖区内违章行为的"处置率"。

三、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治理活动

深入开展小广告、小张贴专项治 理工作。为治理小广

告、小张贴,大队购买了高压冷水清洗机,抽调专人分成两个班次,从早6时30分至晚9 时30对小广告、小张贴实施不间断 巡查、冲洗,截至目前共清理小广告、 小张贴27000余处,申请停机号码 285个,批评教育163人次,处罚后申请复机号码87个,扭送3名非法 小广告张贴者到派出所。通过近几个月的连续作业,使城市"牛皮癖"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坚决制止私搭乱建活动。大队进一步加大对私搭乱建行为的巡查力度,今年共查处私搭乱建109处,拆除42处,完善手续50处,属市规划建设行为6处,向市里协调解决11 处。今年5月初,市遏制办下达拆除通知书,责令限期拆除五岳路洛阳锦都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院内的改造施的厂房。据查,该处的改造行为系洛北乡为解决周边居民买菜难而建的临时农贸市场。由于原五女家村农贸市场的拆除,直接造成了附近约7 万居民的买菜难问题,由此产生的五岳路、五女家路占道经营问题也多次 被附近居民投诉和有关媒体曝光。针对以上情况,大队积极与市相关部门沟通汇报,协调解决这一问题。

加大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沿途 抛洒的治理力度。大队与全辖区38 多个施工工地签订了《行为规范责任书》和《文明运输承诺书》,在交警的配合下,联合市城管局相关部门联合 执法,暂扣、处罚违法车辆27台次; 治理路面轻微污

染50余处(次)、治理路面严重污染4500多平方米。今年4月份,王城大道连续两天被不明污染物染成红色,大队专业执法中队、市城管监察二大队与交警部门联手,从王城大道陇海立交桥头一直到王域大道九都路口,每个路口都设置 了监测点,对所有可疑货运车辆进行严格检查。经过近一个月的日夜奋战,终于在4月25日凌晨3时许截获抛洒污染路面的车辆,找到污染源,消除 了市民的恐慌情绪。大队执法队员不畏艰难、敢打硬仗的的工作作风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扬和肯定。

开展店招店牌集中整治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7月初,大队对辖区内所有的破损、旧污店招门头进行逐一清查,共清查出破损店招店牌156处,要求商户进行更换,清理 出旧污影响市容的门头店招270处,要求商户立即予以清洗干净。

配合法院实施执行工作。今年,执法大队通过综合整治,有效遏制了占道经营蔓延的势头,但有个别商户依然我行我素,拒不改正违法行为,仍然违法占道经营,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出行。为了加大对屡次违规拒不改正商户的处罚力度,大队协助区法院对全区57家商户实施了强制执行,其中店外占道经营41家,随意设置户外广告9家,店外占道烧烤 7家。

深入开展城市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大队印发了5000份

《垃圾查处情况登记表》实行治理工作日汇报制。近期,由于商户装修、改建施工较多,执法队员积极商户沟通协调,对于门面装修堆放垃圾的商户以说服教育为主,对于乱堆乱倒生活垃圾,执法队员积极协调社区服务站人员、商户和环卫工人,及时清运。共清理乱堆、乱放、乱倒垃圾900余处,协助环卫部门清理垃圾1100余处,使城区环境卫生面貌在较短时期内有很大的改观。

加强城市管理日常工作。大队按照程序和要求及时办理12319域建 热线550件、各级督办3000余件、12345市长热线95件、市政府连线 公众处理笼5件,办理满意率达到 100%。春节过后,大队组织执法队员集中清理了春节对联1300余幅,治理违规经营的早餐点27处,清理治理店外堆放869处,拆除破损广告 317处,清理电子闪光牌和灯箱139 个,取缔露天烧烤摊点15个。

上一篇:小学语文触摸春天说课下一篇: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