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长职责

2022-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教学科长职责

论高校教学秘书的职责、素质和作用

[摘 要] 教学秘书担负着高校教学管理职责,对提高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透过教学秘书工作内容,探讨其职责、素质及作用,以期为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 键 词] 高校;教学管理;教学秘书

[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不再单纯地需求人才,而是为其加上了新的限定词语,例如:创新型、复合型、一专多能等。面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新时期社会所需人才,成为高校改革的新命题。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学管理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教学秘书的职责

教学秘书服务于高校院、系教学管理工作,事务繁杂,时间节点明确,其主要职责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真施行上级教学主管部门的教学决策

主要包括按规定参加教学管理工作会议,领会会议精神,并积极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对于与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相关的文件及时传达和处理,其中需要教学秘书办理的,要及时、有效地完成。

(二)做好常规的教学管理工作

按照学校教学管理文件要求,协助教学主任,结合所在院、系专业特点,完成常规的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完善、课表的编排、教材的收订、考试工作等。参加相关教学调研活动、审查毕业生资格,安排毕业生论文相关工作,并做好与其他院、系的教学管理工作联络。

(三)教学档案管理

对于不同时间、不同事件的教学管理工作文件要及时的归档,妥善保存。包括上级教学管理部门下发的教学管理文件、不同时期的教学计划书、学生实习文件、学生成绩档案、科研立项书等,要认真整理,并分类保存。

二、教学秘书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科学的思想,创新的思维

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最直接实施者,要用科学的思想去指导自身的行动。宏观方面,要具备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崇尚教育事业;自身方面,应具备优良的品质,要以服务意识指导教学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要敢于创新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方式,以期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内涵,收获更好的效果,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知识内涵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

教学管理工作虽然繁杂,但不能定义为事务性工作。在工作中,需要广博的理论知识去支撑工作实践。首先,要具备相应的学科专业知识。一名教学秘书,必须对所在院、系的专业有所认知,熟悉学科架构、知识体系、人才培养计划,以便为领导提供更直接的教学管理意见。其次,要具备管理学知识。教学秘书要积极地学习相关的管理学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这样才能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按时保质地完成工作。

(三)较强的综合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秘书负责的工作内容较广,除了要用科学的思想指导实践外,还应当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首先,要保证每一学期、每一月份、每一教学周的教学事务有序进行,则需要具备统筹规划能力。其次,要与学校上级教学管理部门、同级教学管理部门及时沟通,避免工作漏洞,则需要沟通协调能力。第三,要完成教学通知、教学简报等教学公文的撰写,则需要具备文字组织和书写能力。此外,进行教学管理调研的科学研究能力,完成教学工作需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实用能力,也是一名高校教学秘书所必需的。

由于教学秘书所负责的教学管理工作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密切相关,所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环节,就如人体大脑的中枢系统,任何细微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因此,教学秘书面对繁杂的教学管理工作,应该保持耐心、细心、恒心,用全局意识把控工作,细致严谨,以保证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完成。

三、教学秘书的作用

(一)不是决策者,而是参谋者

教学秘书作为高校基层的教学管理工作者,直接面对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参谋者,而不是决策者。高校教学秘书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而不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参与教学改革,而不决定教学改革的内容。此外,教学秘书的参谋作用还体现在维持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中,可以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上级教学管理部门领导能够作出正确的应对。

(二)不是指挥者,而是服务者

教学管理工作的本质是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说,教学管理工作是服务于教学的。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工作者,不是指挥者,而是服务者,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基层服务者,教学秘书应积极发挥岗位的“上传下达”作用,及时将教学管理信息对上级教学管理部分、教师、学生进行传达,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清晰、明确的完成。

综上,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人才培养的新局面,教学秘书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以适应高校改革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为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郭凤臣.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基本素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教研版),2003(4).

作者:刘凯

第2篇: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设置与职责

摘 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需要一定的机构来实施和执行。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校内机构主要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教师发展委员会,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专职人员为主、专兼结合,教师发展委员会均系兼职人员。其基本职责是营造卓越教学文化,通过向教师个体提供咨询促进其教学发展、推进教学改革,并开展了全面、有针对性的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建设的经验可资借鉴。

关键词:教学发展;高校教师;机构;美国高校

20世纪60年代开始,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在美国引起广泛关注,各高校纷纷建立教师教学发展机构,以促进教师的教学发展。半个多世纪来,美国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机构不断成熟,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推动、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开始高度重视“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教育部也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作为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但对很多高校来说,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工作还刚刚起步,是在探索中前行,因此,了解、借鉴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建设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类型

有学者将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分为四类,即校内机构、高校教师发展专门协会、校外机构和高校教师发展工作者个人[1] ,本文所指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特指具体负责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校内机构。

为促进教师的教学发展,美国的一些高校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主动地投入教师教学发展,改善教师教学,创建了以促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为目标的专门机构,如教与学中心、教师发展委员会、教师发展办公室等,密歇根大学1962年设立的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是美国的第一个高校教师发展机构[2] ,也是高校设立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专门机构之始。20世纪70年代中期时,全美已有275所高校设立了教学发展中心[3]。时至今日,几乎每所美国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师教学发展机构,这些机构的类型主要有中心类、办公室类、学会类、项目类、委员会类、基金会类和个人类等。如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内教师教学发展的机构就有麦格雷教与学中心、学术办公室、人力资源处、写作中心和预备教师中心(Teacher Prep Center)等。索莱尼等人对美国300所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调查表明,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类型如下[4]:

从表1不难看出,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多样化,以中心类机构和委员会类机构为主,专兼机构并存。多数高校重视教师教学发展,并通过设立不同类型的专门机构来推动教师教学发展,这其中,中心和委员会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54%和12%,而信息交换组织作为教师教学发展的初级机构,虽不足以承担起教师教学发展的重任,仍有4%的高校设立。同时,由教师个人自主组织和实施教学发展的高校占高校的19%,提示这些高校对教师教学发展工作还不够重视,教学发展机构不够健全。从表1也可以看出,在研究型和博士学位授予大学中,设立教与学中心类机构的占72%,在综合型大学中,相应的比例为51%,说明这两类高校高度重视教师教学发展,教学发展机构的独立、组织化程度高,在学校机构体系中有专门机构。

二、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人员构成

20世纪70年代,高校校内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刚成立时,其人员规模不一,最少的只有1位,最多的达16位,平均4.3位 [5]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人员规模不断扩大,人员配备逐渐齐全。

目前高校校内教师教学发展机构主要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教师发展委员会,在人员构成上,差异较大。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美国高校负责教师教学发展的最主要机构,研究型和博士学位授予大学、综合型大学中更为常见,其名称为教师发展中心、教学发展中心、教学研究中心、卓越教学中心等。这些中心一般由主管学术的校领导如校长或副校长直接负责,有些学校的校长或副校长甚至直接兼任中心领导,如普林斯顿大学的教与学中心主任就由副校长直接兼任。也有一些学校的中心主任从对教学和学习研究有一定成就的教师中选拔,如康奈尔大学卓越教学中心的主任就是由有经验的教师发展研究权威担任。高校教学发展中心一般由1名主任、1名副主任或主任助理、1~2名其他工作人员、若干名兼职研究生助理及1名秘书组成[4] ,比较大的中心还设项目协调员、技术协调员、教学发展顾问等。以密歇根大学学习和教学研究中心为例,目前有正式工作人员23人,其中执行主任(由副教务长兼任)1人,管理主任1人,戏剧艺术主任1人,多文化教学与学习协调员1人,项目管理人员12人,教师发展顾问(专业人员)7人。以上人员都具有博士学位,是各学科教学的专家。此外,还有包括办公室秘书、财务管理员、项目协调员、主任助理及项目助理在内的9名辅助人员。所有这些人员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被分配在管理工作、专业工作和辅助工作三类岗位上,为中心的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效力。

但索莱尼等人的研究表明[4]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以新手居多,50%以上的中层以上管理者进入教师教学发展这一领域的时间少于5年,其中甚至包括一些中心主任、副主任和主任助理,而工作年限在15年及15年以上的,多是教学发展顾问(33%),具体情况见表2。

教师发展委员会也是美国高校校内负责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机构,其在文理学院中比较常见,设有委员会类教师发展机构的文理学院占全部文理学院的26%。教师发展委员会由委员会主席、副主席或教师发展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很多研究型高校同时设有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教师发展委员会,教师发展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科教师的需求,教师发展委员会一般由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优秀教师组成,人数为6~人,如布朗大学的教师委员会由18人组成,而达特矛斯学院则只有8人。一些小型高校没有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类的专门机构,其学校的教师教学发展活动主要由委员会承担,以凯尔文学院(Calvin College)为例,教师专业发展委员会有主席1人、工作人员4人、学术主任及设计人员2人、学生代表1人,与教学发展中心的人员不同,教师发展委员会的所有成员都不是专职的,他们只是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作为委员会委员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提供服务。

不难看出,美国高校教学发展机构有人员齐备、专兼结合的特点。其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人员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教师发展委员会的人员系兼职人员。应该强调的是,不管是专职人员还是兼职人员,都热心教师教学发展,根据需要各司其职,共同为教师教学发展服务。

三、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职责

从职责上来说,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除了具有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改善教师教学技能的职责外,还承担着支持教师学术研究、促进教师成长和进步的重任,其主要工作围绕这些职责展开。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研究表明[5] ,高校教学改进中心(Instructional Improvement Center)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教学工作坊、教学研讨班、创新性教学方法试验、帮助教师计划校内课程、通过准备合同或基金建议获取校外经费、计划和出版教材。

索莱尼等人的研究表明[4] ,各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机构虽然人员规模不同,但肩负的主要职责和提供的核心服务基本相似,具体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在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机构中,承担营造卓越教学文化职责的占72%,提供个体咨询的占56%,推进教学改革的占49%。也就是说,营造卓越教学文化、通过向教师个体提供咨询促进其教学发展、推进教学改革是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基本任务。但不同类型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职责有不同侧重点,如文理学院的教师教学发展机构较其他类型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更注重营造卓越教学文化(82%)和推进教学改革(60%),研究型和博士学位授予大学的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更重视满足教师的不同教学发展需求(27%),社区学校的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更关注如何支持院系目标(17%)。

具体而言,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教师教学发展委员会的职责稍有不同:

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而言,其在学校中地位特殊,几乎不承担行政管理的职责,也完全独立于学校的人事决策部门,其主要职责有二:其一,向教师提供促进其教学发展的服务。如斯坦福大学教学中心的使命在于推进教师的优质教学和学生的优质学习,具体包括确保教学与研究一样被教师所重视、提供培训与资源以支持优质教学、推进有效教学的观念并将之深入贯彻在教学实践中[6]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通过设立不同的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围绕这些项目开展丰富的活动,为改进教学做出努力。如为新进教师提供入职培训、职业定位,为中年教师解决职业困惑,交流教学经验;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书籍资料、教学技术支持;开展教学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设计教学目标等。这些中心还对教师的个人发展及教学环境的改善提供支持。再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学和学习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提供咨询服务、促进教师发展以及管理与教学相关的奖项、资助130多个学术部门和80个研究单位的1582个全职教师和500个兼职教师等,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主要工作包括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与学活动、设立多样化的教师激励项目等[7] 。其二,搭建支持性平台,在科研等方面向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8] ,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很多中心都设有专门的资源中心,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丰富的资源,并提供帮助和指导。如普林斯顿大学麦格雷教与学中心就设有路易斯教学技术部,为各项教师教学发展活动提供技术和多媒体支持。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教师申请科研经费提供帮助,中心除为教师提供各种外部经费和基金信息外,还为教师申请资助提供咨询服务、基金申请参考指南,成功申请范例等。此外,中心还为教师的交流合作提供机会,如通过设立教学午餐会,为教师提供没有专业、级别、学科限制的公平交流氛围。有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还为校际教师交流提供支持,如哥伦比亚大学为纽约各大高校教师提供习明纳的机会,并组织校际联合项目,加强本校教师与其他高校之间的交流。

就教师发展委员会的职责而言,这些委员会都十分重视承担教师教学发展与院校发展相结合的职责,这在文理学院和社区学院尤为明显,并直接在其教师发展委员会的功能中得到体现。为行使这一职责,这些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有二:一是分配教师教学发展基金,二是开展教师教学发展活动[9] 。委员会将其经费分配给教师,用以支持其教学研究、课程设计等。委员会开展的教师教学发展活动重点集中在专门项目上,如教学技术发展、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以凯尔文学院教师专业发展委员会为例,该委员会负责开展的教师教学发展的主要活动包括[10] :(1)确定教师教学发展的需要,评价教师教学发展的建议,并设计项目与提供服务以满足教师教学发展的需要;(2)评价现在的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如果需要的话,向教师工会提出修改建议;(3)评价教学发展基金的使用情况,提出修改建议;(4)向大学预算管理者提出有关优先考虑教师发展的建议。

四、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建设的启示

根据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建设的实践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建设具有以下启示:

1. 建立健全教师教学发展机构

美国高校重视教师教学发展,设立了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并以这些机构为依托,开展了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工作,其教师教学发展卓有成效。自2011年底以来,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国部分高校也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待完善。因此,各高校应进一步提高对教师教学发展重要性的认识,还没有设立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高校应当借鉴美国高校建立教师发展机构的经验和国内其他高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院校自身特色,尽快设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专门负责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同时,借鉴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以专门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类机构和委员会类机构为主,还有其他机构,专兼机构并存的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发展的现实情况,应让学校更多的部门、教师个人甚至校外机构参与进来,作为教师教学发展的兼职机构,配合、支持、补充、辅助专门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合作开展教师教学发展工作,促进教师教学发展。

2. 完善人员配备,实行专兼结合

美国高校教学发展机构有专职人员,并且人员齐备,最多的达23人。同时,还有辅助人员,实行专兼结合。其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人员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教师发展委员会的人员系兼职人员,教师发展中心的主任往往由主管学术的副校长甚至校长担任,专职人员尽管工作经历不很长但通常有过教学经历或至少做过助教,具有博士学位,甚至是学科教学专家,借鉴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建设的经验,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完善人员配备、实行专兼结合非常必要。高校在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供机构保证的同时,要提供人员保障,既要选派主管教学或人事的校领导直接负责、领导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又要配齐、配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人员,配齐是人员足够,满足教师教学发展的工作需要,配全是指办公室工作人员和服务者、教育科学专家、学科教学卓越教师等都要配备,也要实行人员的专兼结合,根据需要聘请各学科的教师。

3.明确职责,开展全面、有针对性的教师教学发展工作

尽管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职责稍有差异,如普林斯顿大学麦格雷教与学中心的核心职责在于帮助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开展在普林斯顿的教学工作,为本科生的成长和成熟提供支持,国王学院卓越教学中心的主要使命在于推进教学改革,支持优质教学和教学学术,促进教师教学发展,但大多十分明确,其基本职责是营造卓越教学文化、通过向教师个体提供咨询促进其教学发展、推进教学改革,我国高校教学发展机构也要明确支持和服务教师教学发展、促进教师教学卓越的职责。

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为了帮助不同需求的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教学卓越,向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全面的、人性化的服务,主要有咨询指导、习明纳、工作坊、教学激励、教学评价、教学培训等,如普林斯顿大学麦格雷教与学中心提供的教师教学发展主要以项目的方式,分别面向全体教师、研究生助教、中年教师、新入职教师、非英语国家教师等开展,主要有教学磋商、工作坊、教师培训、个别咨询、研讨班、教学午餐会、周年晚宴、教学评价、教学策略工作组、期中教学反思、提供教学资源与信息、提供《教学手册》指导等方式。借鉴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开展全面、有针对性的教学发展工作的经验,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开展教学培训、教学咨询等工作、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要求,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该做到两点:一是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发展活动。如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提供教学咨询、举办教学工作坊、教学研讨班等,为教师提供一个融洽、公平、自由的教学交流、教学探讨的平台,为他们认识解决教学难题,分享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创造机会。二是针对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服务。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教师提供帮助和指导,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在研究、了解不同教师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开展面向不同需求教师的教学发展活动,使每位教师得到所需要的教学服务,进而促进他们的教学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延宇.高校教师发展——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61.

[2] Center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EB/OL]. http://www.crlt.umich.edu/aboutcrlt.

[3] Gaff J G. Toward faculty renewal[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75

[4] Mary Deane Sorcinelli,Ann E Austin, Pamela L Eddy& Andrea L Beach. Creating the future of Faculty Development—Learning From the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M]. United States: Anker Publishing, 2006:38.

[5] Kent Gustafson and Barry Bratton. Instructional Improvement Centers in Higher Education: A Status Report[J].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1984,7(2): 2-7.

[6] Mission Statement[EB/OL]. http://ctl.stanford.edu/ General/mission.html. (下转第84页)

[7] 姜竹青,姚利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学和学习中心”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3(23):60-62.

[8] 王春玲. 美国高校教师研究[D]. 北京师范大学,2005:23.

[9] Lunde J P, Healy M M. A guide to faculty development committee: goals, structures, and practices [M]. Bolton. Massachusetts: Anke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01:252-256.

[10]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115.

[责任编辑:周 杨]

作者:曾粤 姚利民

第3篇:开放教学资源管理与课程教师的职责

摘 要: 近几年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开放教学理念得以广泛传播。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共享性使得教学过程不再局限于课堂,促使学生必须主动获取知识;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功能弱化,而作为课程管理者的角色功能却必须加强,尤其在以下几方面:评估课程资源状况,合理制定课程实施计划;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组织有效教学模式;监控学生学习进程,改进学生评价机制。

关键词: 课程管理;开放教学;课程建设

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相继实施了一系列“质量工程”项目,使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质量工程”重要内容之一的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抓好课程建设不仅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几年后,我国高校在相关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管理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形成了多层次的、网络化的、开放的精品课程体系。更多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开放和共享,促成了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对任课教师的角色转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更多地向课程管理者转变。在新型师生关系中,任课教师的首要角色应该是课程教学过程的管理者,评估课程资源状况,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监控,通过有效评价机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 开放式教学环境

在教育全球化、科技化的背景下,知识共享促进了开放理念的传播。在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呈现出了信息时代的特点——科技化、全球化、共享化。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起源于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络课件开放计划(简称OCW,网址:http://ocw.mit.edu/OcwWeb/web/home/home/index.htm),它的目标是用10年的时间把MIT几乎全部的、在教学实践中使用的总共2 000多门课程的资料制作成网络课件分批放在互联网上,供全球任何地方的任何学习者免费使用。这些课件的主要信息包括主讲教师的信息、课程讲义、教学大纲、阅读书目、作业、教学方式等,并提供一定的搜索和反馈功能。从OCW网站得知,到目前为止,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将超过1 900门课程公开于网上。

自从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开放课程运动以后,各国高校及国际教育组织均开始以各种形式展开了对教育资源的建设、开放与共享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有更多的教育机构建立起类似的项目,如英国开放大学的“开放学习”计划,荷兰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计划,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协会的“服务于自主学习的多语言开放教育资源(MORIL) ”计划等[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敏锐地意识到开放教育资源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从该运动产生之初就密切关注其发展情况,并成功推动了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

(一) 开放教育资源含义

开放教育资源的具体概念在2002年首次提出。2002年,在巴黎由Hewlett基金会资助的“开放课件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影响”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定义是:“免费的公开提供给教育者、学生、自学者的,可反复使用于教学、学习和研究的数字化材料”[1]。资源开放的目的是有助于学习者更好更容易地接受教育,并且此处的教育主要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同时资源不仅指支持教师进行教学的资源,也指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

(二) 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推动了任课教师的角色转变

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并于2007年批准将国家精品课程内容按照规定上网,向全国免费开放,由此真正做到精品课程共享。目前,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汇集国家级精品课程4 000门,全国高校广大教师和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享用优质教育资源。

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简称CORE)也于2003年10月成立。CORE的宗旨是促进国际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CORE引进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国外大学的优秀课件、先进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等资源,应用于中国的教学中。CORE始终坚持公益的原则,大力推崇资源共享的理念,为中外学习者提供高质量、免费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习者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CORE网站是提供优质免费教育资源的双语网站,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了方便和机会,网站上汇集了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及与开放教育运动相关的内容和信息。其中包括:以MIT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大学的2 000多门开放课件,国外大学课件视频及其他视频资源,链接了上千门国内精品课程网站,大量国外大学网站及相关网站链接等。

开放教学理念的形成及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共享性使得教学过程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者的学习也不再受课时和教学进度的严格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学习进度,也可以通过网络就某一内容向自己欣赏的老师请教、展开讨论,或者观看网络教学视频。因此,相当丰富的课程资源的网络化与共享使得开放式教学环境形成,并在开放教学理念下师生关系发生变化,教师和学生角色发生转变。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习成为一种高度个人化的行为;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功能弱化,而作为课程管理者的角色功能却必须加强,把实现学生价值最大化(学生知识、素质与能力的极大提高)作为其管理成效的最终目标。

二、 课程与课程管理

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教与学来实现,而教与学的纽带就是课程。完整而系统的课程体系形成一个专业的基础,并决定所培养出的人才的特征。课程不仅反映学校实力,也是体现其个性的基点。

(一) 课程的含义

当谈起“课程”一词时,通常想到的是某一本书或者“学校规定的讲授内容”等这样浅显的理解,却难于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实际上,“课程”一词来源于拉丁文词根,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赛《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2]。的确,甚至目前都还有很多教师认为课程就像标准的场地,学生在上面跑向终线,获得学分,拿到文凭。当前,一种更容易被人接受的定义是:课程是课程内容和有计划的学习经验,这一定义既包含了课程的教学内容,又包含了课程的教学计划,更强调了课程实施的目的实际上是学习者最终要获得计划内或者计划外的知识和方法[3]。也就是说课程的管理者和实施者们应该以“促进有效学习的产生,实现学生价值最大化”为首要目标[4],因而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制定不同的课程实施方案。

(二) 课程管理含义

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任何一个教育机构管理者的核心任务,而课程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课程的常规管理涉及课程的质量管理、课程的分类管理以及与课程相关的师资状况、教材建设、教学条件等的总体评估。

有效的课程管理源于教育者对课程概念及其价值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具体来说,课程管理的范畴涉及课程方案的制订、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的组织实施、学生的选课指导、学分的认定与管理、课程的评价、学生的成长指导、教学改革与研究等诸多方面[2,5]。

(三) 任课教师的课程管理者角色

在课程管理中,任课教师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但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学校在谈到课程管理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教师的重要角色。不仅如此,很多教师自己也没有真正领会课程的含义,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课程管理中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事实上,教师才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再好的课程设计和课程目标,如果离开了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都形同虚设[6]。教师成为课程管理的主体,参与课程方案的制订、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的组织实施、个性化学生培养计划制定、学习效果评价、教学改革与研究等诸多方面,不仅仅是课程教学的实施者、知识的传播者,将对课程实施目标即学生知识、素质与能力的极大提高的实现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尤其,在课程建设成为基础,课程资源极大丰富,及其开放的教学环境下,教师能否有效地参与课程管理,能否有效地整合多方资源、实施个性化教学计划,是实现课程目标首要解决的问题。

三、 教师作为课程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传统上,高校的教学管理包括课程管理,主要由教学委员会、教务处以及各院系领导干部负责,教师作为课程的管理者,主要职责在于参与或实施课程大纲制定、教学进度制定、知识传授、考核与成绩评定等。然而,在开放教学环境下,随着课程资源的不断丰富,学生基于网络的互动性、自主性学习不断加强,任课教师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得到强化,并赋予这一角色一些新的管理职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评估课程资源状况,合理制定课程实施计划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供给主体,但是随着网络资源的日渐丰富与快速更新,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大大加强,在新知识的获取上近乎与教师同步。通常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课程内容,学生都能在网络上便捷地获取。甚至于,有的同学还更愿意接受网络上其他教师的讲课视频或讲义,更乐意与其他专家或同学通过网络远程在线交流。这就出现了任课教师在新形势下应该教什么,如何教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教师首先应该对学生加强资源获取与整合技能的传授与培养,然后对课程的资源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实施计划。教师对课程资源状况的正确评估是很重要的,只有教师清楚了解了不同资源的分布情况、不同资源的质量情况,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获取资源,才能够合理制定课程实施计划,才能够有针对性地传授网络上难于获取的知识,从而组织起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 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组织有效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环境下,学生获取课程资源的机会都是相同的。此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影响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是新形势下任课教师的重要职责。此外,适应新形势的教学组织模式也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在网络上获取课程的各种资源,对资源进行加工整合、消化吸收,需要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分工合作进行。任课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专长及发展倾向,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自愿组成团队,帮助确定团队负责人,协调成员分工。使每个学习团队都能自我管理,成员之间互相激励、互相学习、互相弥补不足,达到每个学生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得到个性化发展的目的。

(三) 监控学生学习进程,改进学生评价机制

在开放式教学环境下,学生必须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过程必须随着学生学习矛盾而展开,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居于主导地位,但教师的重要作用却并没有被削弱,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除了要精心设计好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外,还必须监控学生学习进程,灵活应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拓展延伸学生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并做出及时评价。教师必须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通过将学习进程、学习效果与教学计划、目标相对比,了解存在的差距并找出原因,最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确确实实保证每位学生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这时,还应该改进传统的以学习活动结果为重要依据的学生评价机制,教师必须担负起通过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将发展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职责。发展性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性评价不是一种局部的、割裂的评价,而是整体的、全面的评价,突出综合性、体现个性化[7]。诊断性评价的功能不在于甄别和选择,而在于诊断和激励[8]。任课教师必须亲自参与评价的设计与管理,通过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学习、成长记录。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发展功能,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激发自我发展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 村,王 曾.开放教育资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7):88-90.

[2] 米德伍德.课程管理[M].吕良环,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203-215.

[3] 施良方.课程定义辨析[J].教育评论,1994(3):44-47.

[4] 刘 强.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播者向课程管理者转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56-59.

[5] 史 晖.课程管理者:高中新课程对教师的角色期待[J].语文建设,2005(8):4-6.

[6] 顾永清.高师院校教师角色定位综述[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5):65-67.

[7] 范云欢.网络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工具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65-67.

[8] 史晓燕,赵 华.“个案诊断式”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探索[J].成人教育,2008(1):38-40.

(责任编辑 朱漪云)

Duties of the Teachers as Course Managers in the

Environment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LAI Yushu, XIONG Yan, TAN Zefu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000, China)

Key words: course management; open teaching; course construction

作者:赖于树 熊燕 谭泽富

第4篇:实践教学管理科科长岗位职责

1.负责制订、实施实践教学建设规划和实验人员的培训方案。

2.负责全校实验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检查。

3.负责实践教学的管理及评估的组织工作。

4.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工作。

5.负责实践教学基地设备的登记管理和维修工作。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5篇:工程科科长(副科长)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工程科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包括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施工安全、计划统计、计量支付、定额管理等。

2、组织本部门人员分析、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一般技术难题,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3、组织编制标后施工组织设计,并指导、监督其实施。

4、确定作业指导书的需求,下达编制任务,审查、审批作业指导书。

5、依据有关现行国家标准和经批准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

设计变更、作业指导书等组织技术交底。

6、负责对不合格品的调查、分析、分类、分级,主持较大不合

格品的评审,确定处置方法。

7、确认项目部对统计技术应用的需求,收集应用结果,并上报公司相关部门备案。

8、监督项目部在交付前采取适宜措施,对工程产品作好防护,督促办好交付手续及做好交付记录。

9、督促按时完成统计工作,并及时汇总报公司领导。

10、组织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检查和督促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推行目标管理,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制。

11、负责项目施工的计量支付及定额管理工作,对内要开源节流,对外要争收节支。

12、协助项目总工编写竣工项目的施工总结,并按档案要求完成资料收集归档工作。

13、完成领导布置的其它生产任务。

第6篇:安全科长职责

在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所分管的工作负安全领导责任。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及劳动保护政策法规,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 、认真落实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参与编制安全管理措施计划,协助起草和修订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和定期安全检查。

3、深入车间各生产线,指导安全员工作,掌握安全生产情况,调查研究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督促检查车间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协调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

4、监督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经常巡回检查;对车间出现的重大伤亡、消防安全等各类事故,应组织调查,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呈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

5、监督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防尘、防毒和防静电装置、机械和电气联锁装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定期安全检查、校验工作。

6、协调相关部门对特种设备的登记取证工作,对特种作业人员登记和作业监督管理。制止违章作业,遇有严重险情,有权暂停生产,并报告领导,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协调公司内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督促特殊工种、特殊岗位持证上岗;负责员工安全教育,拟定教育计划,制定管理办法,监督检查各生产线开展安全教育的执行情况,搞好车间安全工作。

8、对违反安全条例和有关安全技术劳动法规的行为,经劝阻制止无效时,有权越级上报安监部门。

9、副科长除负责自己的工作外并协助科长工作。

温州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

2011年9月29日

第7篇:科长职责

财务科科长

1、认真组织并监督直属库相关部门和人员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规定和办法,组织制定与财务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及规定,并监督实施,负责财务部门全面工作及日常工作的管理。

2、负责组织财务人员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做好财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3、参与制订直属库的生产经营方针和策略,参与或审查相关业务合同的制定,负责直属库预算的审核。

4、负责各种原始凭证的审核以及各种报表的审核工作,并对会计报表、决算报告和有关资料所提供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负责。

5、参与制定符合企业特点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组织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制,并负责财务人员的考核工作。

6、负责与农发行、分公司、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单位的信息沟通,掌握和安排各项资金的使用,确保企业正常经营。

7、负责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和会计人员工作变动的监交工作。

8、组织财务人员学习业务技术、学习现代化管理方法,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

9、做好价格、内控、清欠及其他管理工作;参与投资项目的研究论证和主要经济合同、协议的审定和签订。

10、组织直属库资金管理工作,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11、组织直属库预算管理工作,及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工作,为直属库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12、组织直属库资产管理工作,掌握资产动态情况,保证资产保值增值。

13、组织建立直属库内部结算体系,合理开展纳税筹划工作。

14、组织财务部门内部控制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全面符合内控要求。

1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仓储科科长

1、严格执行总公司、分公司、本直属库的各项规章制度。

2、在库主管副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仓储管理的全面工作,以“两个确保”为根本,完成好科室工作。

3、本着生产服从安全的原则,做好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

4、抓好作业管理,协调各部门科学合理安排仓储工作。

5、审核本科室采购计划。

6、做好仓储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和总结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7、定期(每半月一次)或不定期进行粮情检查、监督和考核。

8、主管全库的熏蒸、通风、出入库工作。

9、负责组织计量器具的定期检定、组织计量工作并确认计量器具的可靠性,对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10、做好本科室全面预算的信息反馈和分析工作。

仓储科副科长

1、配合科长完成本科室各项管理工作。

2、落实各项储备粮管理制度,确保达到总公司、分公司规范化管理要求。

3、组织有关人员对库存粮食定期进行检查分析,每月一次召开粮情分析会。

4、负责通风、熏蒸、出入库等作业的现场监督。

5、严格执行粮食出入库制度,指导各环节做好出入库工作。

6、定期检查仓储设施,及时提出维修计划。

7、负责仓储检查的组织和落实工作,及时发现隐患,确保储粮安全。

8、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确保零事故。

轮换购销科科长

1、负责轮换购销科全面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本科室人员贯彻实施有关储备粮轮换业务的政策法规及规章制度。

3、负责完成直属库核定的轮换购销经营指标和工作考核指标。

4、负责直属库轮换计划的申请与执行工作,负责储备粮收购、销售中有关手续办理工作。

5、负责与购销客户的联系工作,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及时协调处理购销业务中的各类问题。

6、负责轮换购销经营网络体系建设。

7、负责组织本科室日常工作,负责科室内部岗位职责分工及人员协调工作。

8、负责完成好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任务。

轮换购销科副科长

1、协助科长完成直属库核定的本科室购销经营指标和工作考核指标。

2、协助科长做好轮换购销经营工作,及时办理相关购销手续。

3、负责协助科长做好购销经营网络体系建设。

4、负责本科室各类工作信息的编写工作。

5、加强与客户联系,积极拓宽购销渠道,加强市场信息调研,及时掌握粮食长势、价格变化等情况。

6、负责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发运、接收等临时工作任务。

综合科科长

1、负责抓好综合科全面管理,带领人员完成部门工作。

2、负责日常行政事务管理,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协调好各科室的工作。

3、负责公文材料的审核把关,抓好政务信息工作。

4、负责基建投资工作,做好工程申报、预算审计、工程合同签订、验收材料整理等工作。

5、负责车辆管理工作。调配日常工作派车、核准油耗、监督做好车辆投保、维修报批等工作。

6、负责后勤保障安全工作,完善各项安全工作预案,组织安全演练。

7、抓好科室创建清正廉洁,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保证部门无违法犯纪工作。

8、负责人事管理工作,包括人员招聘、调动、考核、工资、解聘等工作。

9、负责科室预算管理,拟定预算项目,严控费用开支。

综合科副科长

1、协助科长做好综合科全面管理工作。

2、负责工会及与地方相关事务办理等工作。

3、核定劳动保险缴费基数,熟悉劳动保险的各项政策,及时、准确、足额缴纳员工各项劳动保险费。

4、负责企业生活设施的管理与维修工作。

5、负责卫生检查,包括办公楼、宿舍及库区各卫生区。

6、负责企业安全值班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加强警卫人员的管理,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7、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库内文体活动,丰富员工文化生活。 后勤组组长

1、负责员工食堂管理、来客接待与物品采购工作。

2、负责物品采购工作。严格履行采购手续,做好大额物资的询价报告。

3、负责公务用车,保证行车安全,保持车辆整洁。

4、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和要求并监督本单位安全管理工作。

5、协助编制本单位安全目标计划,经批准后监督执行。

6、监督并配合有关部门搞好职工安全教育、学习。

7、经常深入现场,掌握安全生产情况,发挥安监人员作用,制止违章行为。监督劳动保护用品、设施的发放和使用。

8、及时向本单位反馈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信息。

9、参加事故调查,及时做好事故原因分析、统计,找出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防范措施,监督整改。

10、做好本单位外包工程和临时作业人员的审查与安全管理工作。

第8篇:医务科长职责

医务科长岗位职责

关闭

1、在院长领导下,根据医院工作计划,结合医疗、医技工作实际,定期拟定医院医疗业务工作计划,经院长、副院长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定期总结医疗工作现状和对策,报院领导作为决策依据。

2、经常督促、检查医疗工作制度、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和医疗、医技人员工作职责的贯彻执行情况,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做好科室间的协调工作。

3、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标准和评价检查办法,报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4、及时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组织讨论,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院技术委员会审理。

5、了解或参加临床医疗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组织协调重大急重危病人的抢救、疑难病人讨论、重大手术讨论和审批、院内外会诊工作。

6、督促、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管理工作。

7、组织对全院医疗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工作。做好资料的整理和保存。

8、组织实施对基层医院的技术指导工作和临时性院外医疗任务。

9、全面负责本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1.在院长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全院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拟订有关业务计划,经院长、副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深入各科室,了解和掌握情况。组织重大抢救和院外会诊。督促各种制度和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采取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4.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组织讨论,及时向院长、副院长提出处理意见。

5.负责实施、检查全院医务技术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协助人事科做好卫生技术人员的晋升、奖惩、调配工作。

6.负责组织实施临时性院外医疗任务和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工作。 7.检查督促各科进修和教学科研计划的贯彻执行。组织科室之间的协作,改进门诊、急诊工作。

8.督促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和管理工作。

9.领导医务科及所属人员的政治学习。抓好病案统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

1.在科长领导下,拟订有关业务计划,组织实施。

2.协助科长组织重大抢救和院外会诊。 3.深入各科室,了解和掌握情况。督促各种制度和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采取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4.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组织讨论,及时向科长提出处理意见。

5.负责制定全院医务技术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计划并监督检查。

6.协助科长落实临时性院外医疗任务和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工作。

7.督促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和管理工作。

8.负责医疗责任险投保及理赔、保外就医鉴定等其它工作。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第9篇:财务科长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做好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

2、按照《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归的规定,认真贯彻有关财经政策。建立健全我院财务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拟定办理会计事务的各项具体办法及相关流程。

3、贯彻执行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收入“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规定,按照物价局统一收费标准,合理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4、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加强对单位预算决算报表的审查,并按时报送有关部门。

5、按规定进行财务监督。严格制止违反财经纪律、法规的行为。 参与经济合同签订前的测算和调查研究。

6、按时清理债权、债务,防止拖欠,严格控制坏账;严格财产物资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7、加强医院绩效考核、成本核算工作的管理,增强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

8、负责对本单位会计人员的上岗培训及在职期间继续学习教育,搞好会计人员工作考核。

9、制定下级岗位描述,界定下级工作。

10、副科长协助科长完成科室工作。

上一篇:小学治理有偿补课总结下一篇:病句辨析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