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教学设计说明

2023-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优质课教学设计说明

省级优质课参赛教学设计说明

§2.4等比数列

(第一课时)

卢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3.11

宋民友

§2.4等比数列(第一课时)

(人教A版.必修5)

本节课为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模块五第二章第四节 “等比数列”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问题诊断、预期效果等六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时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比中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材特点

有了数列和等差数列、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学习经历,等比数列概念的引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比中项就相对容易了。等比数列的概念是通过具体实例引入的,说明等比数列问题来自实践,便于学生接受。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忽略等比数列的项和公比的特点,要加强对项、公比的特点研究。在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比中项,是本节的重点,而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等比中项,让学生逐步挖掘等比数列内在的其它一些特点。

教材遵循“由特殊到一般” “观察比较”以及“归纳类比”的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教材地位与作用

等比数列是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想和之后的又一类特殊的数列,这类数列在今后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培养学生发现数的内在规律密不可分的,而且利用等比数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人

- 1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等比中项;等比数列的判断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利用等比数列的知识解决相应问题。 教学难点是: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

二、学法分析

教材的学习内容、《课标》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与学生的学习心理决定了本课时教材的学习方法是学生以多媒体辅助手段为依托,在自主探究或交流合作中,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贯彻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自主建构相应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

三、教法分析

本课时教法选择的基本追求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帮助引导下的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过程,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为此,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引导教学法是本课时教法的主要选择.这是由教材的学习内容、《课标》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以及上述的学法分析所共同决定的.具体操作过程为: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问题,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学困生发现问题,优等生解决问题,教师点拨,引导。最后由堂清练习、日清作业真正实现本节的学习目标。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为:学生首先自学相关内容,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自己解决他们能够解决的导学案上的内容,其次让讨论过仍有问题的学生提出问题,有其他小组来解决,如果都能够解决,说明效果很好。如果不能解决老师引导者来解决。下面进入典例分析,通过例题提高学生对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比中项的理解和认识,最后检测学生掌握、

- 34 -

第2篇:优质课教学反思

优质课听课反思

听优质教学课时促进新教师教学成长的重要途径,对刚踏入教学岗位的我们来说,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经过这几天的优质课听课,让我受益匪浅。每个老师上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亮点,这些都是我们新教师在课下值得去学习和探究的,对自身在教学上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听课,我总结了一堂好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 要积累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生命的学生,要学会掌握整个教室,包括学生的回答,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体验。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灵活应对,与学生有效地教学对话。

二、 要充分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

理解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好的教学设计是紧跟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清楚明白这节课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如何分配一节课,是否真正解决了这节课的目标,是否落实到了学生这都是关乎一节课的成败的。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总体水平如何,原有知识体系、知识水平都是上课前值得注意和关注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上课的思路,风格各异,但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要让学生在这40分钟的路途中有所收获又学得快乐,的确需要花一定的心思来备好这堂课。

三、 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课后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最有效的途径,对每一次课后总结全面,对原先的教学设计查漏补缺,更贴近学生,更有效地落实知识点。对自身的教学,自身的语言也作详细地总结,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学生无话可说,方式上可作进一步调整。反思可深可浅,可细节可全方位。我个人认为新教师需要学习、改进的内容太多,关键在落实,对自己有个定位,清楚目前最想提高什么,脚踏实地总会有进步。

第3篇:推敲优质课教学设计

《推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课前游戏热身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做游戏吗?这个游戏叫“快速反应”.比如我说“胖”。大家说“瘦”,和我反着说,我们开始吧。 师:高。 生:矮。 师:晴朗。 生:阴暗。

师:我站着讲课。 生:我坐着听课。 师:我面朝东。

生:我面朝西。(板书“东西”) 师:两个字合起来变成了一个新词,读“东西”,“西”变成了轻声。 师:(手拿粉笔)这是什么东西? 生:粉笔。 师:“东西”在这里指物。你一回到家,小狗亲昵地扑到你身上.你会说:小东西,一边去。这里“东西”这个词指什么呢? 生:小狗。 师:“东西”这里指动物。家里刚出生的小妹妹十分可爱,我们会亲切地说:小东西真惹人喜爱。这里“小东西”是指? 生:小妹妹。 师:“东西”这里指人。“东”“西”原本各指方向,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有另外意思的词语。汉字真奇妙,这一类的词语还有很多,愿不愿意再来看一个。 师:(板书“斟”)这个字读什么? 生:(zhen)斟。

师:大家看.我左手拿酒杯。右手拿酒壶。(做倒酒的动作)我在做什么? 生:倒酒。 师:“斟”也就是往容器里倒酒的意思。(板书“酌”) 师:李白有句诗是“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饮酒,这“酌”是什么意思呢? 生:喝酒,饮酒。

师:原来,两个字都和酒有关,那组合在一起是“斟酌”。还是“喝酒、饮酒”的意思吗? 生:“斟酌”是指仔细思考事情,文字是否适合或者可行。

师:两个各有意义的字组合在一起组成新词之后.意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引出课题

师:想不想再看一个?(板书“推”) 师:这个字读“推”.左边是提手旁.和手有关,我们来用手做做“推”的动作。(板书“敲”) 师:谁来表演敲门?(指名一位学生来表演) 师:大家真是有礼貌的人。 “推”和“敲”两个都是表示动作的字,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新词.我们一起读。 生:推敲。 师:“推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这个词语什么意思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写“推敲”意思的段落)(学生读课文,找到了第8自然段) 师:(出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让我们一起读.了解“推敲”的意思。 (学生齐读)

三、初读课文,生字检查

1、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赋予了推敲这样的含义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了解推敲的由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注意适当合理地停顿。

2、 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

( 课件 出示 : 尚 驴 妥 醒 闯 貌 韩 簇 恕 辆 )

师 :这些生字,老师还没教,有人敢试着认一认吗 ?

( 学生齐读 )

2 . 师:看样子,读生字难不住你们。下面看词语 。

课件出示 :

① 和尚 即兴 吟哦 斟酌 冲撞

② 簇拥 避让 兴致 思索 宽恕

师 :这次,老师提一个更高的要求要边读边想象。看看脑中会想起什么,自个儿先读读。

师 :谁来读第一组词语 ? 齐读你看到了谁呀? (教师相机板书 :贾岛)

师 :那么,谁来读第二组呢?齐读你又看到了谁?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板书:韩愈 )

四、人物拓展

1、谁来说说通过刚才的阅读课文,你对贾岛有哪些了解?(出示贾岛的资料,苦吟诗人)

2、韩愈

五、初读课文

1、那么这两位诗人谁是课文的主人公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完成屏幕上的题目,并思考每一道题对应的是课文的哪些段落

2、课件出示 : 读课文填空

① 贾岛去拜访 (

) ,不巧的是(

),便写了(

)。

② 他对诗句中究竟是用(

)还是用(

)犹豫不决,甚至在大街上(

),结果冲撞了(

) 。

(

)和贾岛一起商量,(

)认为还是用(

)字好。

3 、师 :把这三小题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大家自个儿读读。待会儿比比谁能不看大屏幕就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就能把课文读短,就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做到心中有数。

六、精读段

1、2

1、了解了故事的大概以后,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品味。刚才了解人物生平时,我们就已经发现,贾岛因为早年家中贫困,迫于生活困苦,出家当了和尚,真是由于与韩愈的相遇才使得他还了俗,当了诗人,那么这件事的起因是怎么样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2、生交流,相机板书:访友不遇,触景作诗。 贾岛根据访友经历,写下了一首什么诗?生:《题李凝幽居》

师:(板书《题李凝幽居》)“幽居”是怎样的居所呢?请你再读课文,标出有关“幽居”的句子。

(学生读书,标画句子) 生: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说明李凝的家很偏僻.不好找。可能在大山深处。 生: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说明周围很静。

师:贾岛敲朋友的家门会怎样敲?小鸟睡得如何啊?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轻轻的敲门声就能惊醒睡得很沉、很香的小鸟,说明周围的环境十分安静。

师:我们从《题李凝幽居》的第一句诗来看一看。(出示: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这就是李凝家的周围环境,请你读一读,有什么体会? 生:李凝家周围邻居很少.很荒凉。

生:去李凝家的路上长满了草。说明很少有人走动。 师:这样一个偏僻的,宁静的地方就被称为“幽居”。《题李凝幽居》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就是写李凝幽静的居所。现在你能不能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融入到读书中去呢?请自由练习。 (生自由练,指名读)

七、精读段3 师:贾岛访友不遇.触景生情.即兴写成了一首小诗,在返回长安城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第3自然段。

师:(出示: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体会贾岛此时的心情。 生:贾岛心里犹豫不决,不知道用哪个字好。 生:贾岛苦苦思索。

师:你能读出贾岛犹豫不决的心情吗?(生渎) 师:如果你写完文章,交给老师后,是不是还想着文章中的司句吗? 生:想的时候不多。

师:贾岛却反复思考,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你从这个地方看出贾岛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贾岛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 生:贾岛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 生:贾岛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师: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这句话。(生齐读) 师:能把诗写得押韵合辙就已经不错了,却还要为一个字苦苦思索。他是怎样思考的呢?请你找到句子读一读。 师:谁来演一演贾岛。

(一位学生走上讲台,眯着眼,做着“推敲”的动作) 师:大家看他有没有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演出来呢? 生:他做了推敲的动作。但是没有“吟哦”。 师:你能来演一演吗? (这位学生一边做着推敲的动作.一边念着“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走来) 师:你的声音很洪亮,同学们注意,贾岛在“吟哦”,声音能不能这样大呢?请你再演一演。 (学生这次声音低下来,表演得逐渐到位) 师:大家想不想演一演?那大家来演长安城的人。大家看到这比比划划、念念有词的贾岛,你会怎么做呢? (生做笑状) 师:(对演贾岛的同学)贾岛,你已经进长安城了,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长安城的人都笑话你呢。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你怎么都不知道呢? 生:我在专心想着诗里的一个字,其他的我都没注意。

师:谢谢你,请回。请大家也同到现实中来,作为学习这篇课文的学生.你们笑话贾岛吗? 生:我们不会笑话他,反而应该佩服他。 师:你们佩服他什么呢? 生:他学习很专注,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生:他写文章很认真,一点不满意的地方都反复思考。 师:请大家带着佩服的感情再渎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师:贾岛就是这样一个在治学上严肃认真,专注沉迷。精益求精的人,所以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他不是一次作诗一丝不苟,而是一生如此啊。(板书“苦吟诗人”) 师:他曾写过这样一句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让我们一起渎这句诗。两句诗苦思了3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之后不禁眼泪长流啊。它饱含了作者多少心血和辛苦,寄托了作者多少希望和热情啊。

其实历史上,像贾岛一样的诗人还有很多,比如同时期的唐代诗人卢延让写的《苦吟》中这样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平生为人喜欢细细捉摸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希望我们也像他们这样严谨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那么故事的另一个主角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下节课冉来学习。

• 作业: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 朗读、背诵《题李凝幽居》这首诗。 • 搜集有关推敲的小故事。

推敲

东西

贾岛:访友不遇

触景作诗

一字斟酌

“苦吟诗人”

斟酌

韩愈:

第4篇:信息技术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学科组 xxxx 信息技术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二课 获取图片

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学科组 xxxx

学习目标

◆掌握获取图片的几种方法。 ◆掌握浏览与选择图片的方法。 ◆学会合理的整理图片素材。

学习重点

◆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获取图片的方法。会整理获取的不同类别图片。

学习难点

◆怎样用不同的方法获取自己需要的图片。

学习媒体

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环境,数码照相机。

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伙伴合作学习方法。

学习课时

◆本课用一课时

师生互动学习过程

引入课程

从使用图片引入本节课内容:如何获取图片?

教师综合学生回答并说明:各种获取图片方法的途径与局限性(用数码相机演示)。

一、从网上下载图片

从上网时查找图片引入下载图片的内容。 教师:怎样下载图片呢?先看我的操作。

多媒体广播教学:建立文件夹并从网上下载图片的操作方法,边操作边讲述方法。

特别提示:下载图片时,注意版权,不要非法复制、传播有著作权的

第 1 页 图片。

学生活动1:应用教师讲述的方法和教材的操作提示在网上下载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网站,或者使用百度图片、谷歌图片来搜索,保存时注意图片格式。

学生活动2:小组内、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下载的方法技巧,交流下载的图片类型与得失。

教师活动:巡回观察指导学生操作,并对有操作困难的小组、学生单独指导方法。

二、浏览与选择图片

教师设问:从网上获取的图片,有些可能不符合我们的意图,还有些需要与其他同学分享,那么怎样浏览选择图片,怎样整理呢?下面,同学们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参照课本的操作提示,完成本节的学习。

学生活动:小组内、小组之间,对成员下载的图片进行教材操作提示中的整理、浏览等操作。

教师活动:巡回观察学生操作,指导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特别提示:养成及时保存文件的习惯。

教师广播教学:使用图像管理软件ACDsee管理图片的基本操作。 学生活动:尝试用ACDsee来管理图片。

三、制作图片

刚才获取图片的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几种,那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结合小学学习过的内容,说说你的方法。

还有那些方法和途径!

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和学生共同说出各种方法。并就扫描获取图片提示(点到即可)。

教师活动:演示用画图软件和金山画王软件制作的图片,使学生知道处理图片的软件不止一款。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适用的软件。

学生活动:尝试用金山画王软件绘制图片并保存。

四、小结本课的收获和操作上的得与失。

第 2 页

第5篇:《散步》优质课精品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3、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1min)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而和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多么幸福的时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散步)

(二)、读文生情、感知意境美(10min)

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勾划出生字新词,并读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列词语,然后回答老师的提问。

信服 嫩芽 分歧 取决 拆散 委屈 粼粼 一霎时 各得其所

1、散步的时间?——初春

2、散步的地点?——田野

3、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

4、散步中发生了什么?——分歧

5、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6、谁来解决分歧?——我

7、我想如何解决呢?——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8、最后是如何选择的呢?——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根据上面的回答,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明确: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概括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可以概括为: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板书) (三)、简介作者与创作背景。(2min)

作者为什么要写散步这件小事呢,它究竟表达了人间的什么情感?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作者和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师简介作者和文章的创作背景)

作者想通过此文呼吁人们捡回失落的亲情,多关心自己的亲人。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个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

(四)、分析人物、品味人性美(10min)

刚才大家说到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

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呢?(孝顺善良)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板书:“我”:孝顺善良) 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样一个人呢?(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奶奶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段落或语句。(板书:母亲:慈爱亲切)

师:文中对妻子、儿子描写的不多,但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维护着家的温馨和谐。请同学再来说一说你对妻子、儿子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板书:儿子:聪明乖巧)

师:从文中看,妻子很贤良,是位慈爱的妈妈和孝顺的儿媳。对丈夫温顺有理,对婆婆尊敬有加,对儿子关怀倍至。在她身上也渗透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板书:妻子:温柔贤惠) 师总结:本文无论写谁,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一种永恒的情感:亲情。(板书:亲情)并由亲情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

(五)、研读赏析、揣摩语言美(10min)

我想老师不用问,也知道同学们的心灵已经被触动了。下面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找出最能触动你的句子,并谈一谈为什么会被触动。

1、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

2、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

3、齐读最后一段,感悟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 “我和妻子”正是人生的中年,要背负起赡养老人,抚养下一代的责任。实际上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孩子的爱护。一个家庭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体现出作者对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板书:以小见大、以轻衬重)。

4、从这一家的散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间真情?

(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中年人的责任感;尊老爱幼;一家人的和谐幸福。)

5、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让这个种美德在自己的身上绽放光彩。)

(六).总结全文,表达祝福:(1min)

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七)、布置作业

1、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2、将这一过程及感受写成一篇短文。

第6篇:美术优质课教学反思

美术《团扇》一课教学反思

本课以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精华的团扇为学习内容,进行欣赏、评述、设计等活动.我在教学设计上,先让学生欣赏团扇,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扇文化,领略扇面画的艺术魅力,从作品形式美的角度进行简单的评价。设计并剪出团扇的形状,结合适合纹样图案的基本格式安排扇面,并运用绘画、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完成整节课的教学。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学会了怎样去欣赏作品。从外形到内在,以及历史背景。怎样将这一节课上得生动一些成了我思考的主要方向。

一、情景导入

教学一开始,我用课件播放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同时参照教材的前导语配上解说词,营造情境,在古文化的氛围中进入教学活动。说扇知扇环节先让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团扇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说说对团扇的认识,同时我也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师生共同学习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二、欣赏为主,探讨学习

接下来进入对教材中团扇作品的欣赏,我先提出赏析要点,如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分组,每组重点讨论一件作品,最后师生一起交流评析结果。赏扇评扇环节应注重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剪扇画扇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合理安排画面,

装饰扇面的方法则描绘、剪贴均可。作品完成后,布置了一个展示台,提示学生用白色或黑色的皮纹纸折成一个支架,把团扇作品摆放在支架前进行展示,采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学延伸可让学生在课内欣赏部分折扇及其扇面画,课后我鼓励学生用教材提供的特殊材料和方法尝试做一把团扇。本课以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精华的团扇为学习内容,进行欣赏、评述、设计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我所上的这节课,事先让学生自己在家里准备一根筷子,让家长帮忙把筷子劈开一点.在学习过程中,重点以欣赏为主,做手工为辅。我们美术课业内容分为三部分:绘画、手工、欣赏。以往的课堂多数以前者为主,这次我选择了后者。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课件展示、课前资料的查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并且从探讨中发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如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每组重点讨论一件作品。在最后的课堂小结中,学生都谈出了自己的学习感受,可见,欣赏课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最后的制作中,有的同学能完成作业,有的同学这时团扇只是做出了基本形,有的同学还没有进行添画形象和装饰, 还有简易苍蝇拍,这几个学生还演了一段苍蝇拍的广告.你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他们的表现力!我想,如果前面的欣赏分析中,我再紧凑一点,这节课,学生的制作就会更充分了。

这节课,如果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自己搜集更多关于团扇的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以便于课堂上的交流。再就是团扇素材比较少,老师应当准备质量高,画面、音效考究的课件,精致的画面配上高雅、轻松的古典音乐和的清脆的童声,创设出优美的情境,会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民族古老扇文化的魅力。还有就是教师在讲述扇文化的时候可以把一些故事、传说、名人轶事等穿插在教学活动中,更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上一篇:经理行政助理实习报告下一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