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案

2023-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品社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在爱的阳光下

1 家人的爱(2课时)

一、主题目标: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二、教学重点:

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为观察记录,学生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四、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

一、情景导课

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板书课题;家人的爱)

二、活动组织(是爱让我长大)

1 活动一:

1、引导学生年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2、参照6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 活动二:

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己做的事情,请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点的同学再向全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活动三:引导学生读一首小诗结束全课。我们一天天长大,辛苦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懂得家长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看8页、9页的几幅图。 活动二 这也是爱

1、分组讨论:结合课本第

8、9页图,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家长为什么做?妈妈不给孩子买新车,是为了什么?爸爸不帮孩子系鞋带,又是为了什么?奶奶让孩子自己做手工,是想让孩子怎样?爷爷为什么让孩子向爸爸认错?

2、经验交流:向同学介绍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说一说当时家长是怎样说的,自己是怎样想的,现在又是怎样体会的。

3、分组讨论:怎样才能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

4、教师小结:让学生懂得爱不仅是对自己的迁就,还包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同时也提示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事情动脑,勇于克服困难,犯错误要勇于承认,这也是对家长爱心的回报。

2、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父母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2、行为目标: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难点:落实行为目标,激发爱父母情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3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进行讨论

1、介绍问题背景: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探讨一件事,这件事想必曾经遇见过,这件事是这样的:一个四年级的大哥哥,在吃完晚饭后,爸爸妈妈因为还要到店里去干活,让他洗一下碗,他说:没空,我还要做家庭作业。要么给二元钱。

2、讨论:

3、你觉得这位大哥哥该不该讨这两元钱?为什么?

4、指名回答。

5、教师小结:家里的事,仅仅是爸爸妈妈的吗?确实,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

二、了解父母辛劳

(一)父母赚钱不容易

1、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吗?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回家后还要干什么吗? (1)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2)他们这样辛劳又为的谁?

2、小结: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呀,一元一角都来得不容易呀。

(课件出示图片:钱是这样赚来得)

(二)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父母亲为了我们,他们一方面努

4 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的爱。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她妈妈对自己的爱。

1、(课件出示)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

2、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3、同桌互说,指名说。(生病时,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从身边小事引导父母亲对孩子的爱。)

4、教师随机评价

5、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三、分担父母辛劳,关心父母

(一)我们可以怎样做

1、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现在我们长大了,成为了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报答爸爸妈妈呢?揭题关心父母

2、关心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使他们高兴?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4、归纳并板书:

(1)不让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让父母劳累,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

(3)不让父母生气,听从父母的教导

这就是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爱心,画爱心(半个,会说

5 并不表示会做)。

(二)我们是怎样做的

1、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事

2、学生回答,随机补画爱心。

3、节假日我们应该想到爸爸妈妈,但更多的是平平常常的日子。平时你又曾经做了哪些事,使爸爸妈妈很开心。回答一个补画一段,直到爱心画完。

4、因为我们的年幼无知,因为我们的淘气不懂事,我们曾经做了些傻事,使爸爸妈妈很伤心呢?你曾经做了什么?

5、教师评价:你很有诚意,老师相信你,你以后一定不会再让爸爸妈妈伤心了。

(三)我们又可以怎样做的更好

1、为了爸爸妈妈的微笑,为了我们的长大,我们可以做的更好,下列行为现在你做的怎么样?请同学如实对下列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2、反馈学生自我评价

3、表彰激励

夸夸我们班孝敬父母的好队员。

1)讲述孝敬父母的事迹。

2)发“孝敬”章。

四、总结谈话,课后延伸

同学们,关心父母,就要时时处处体谅,了解父母的需要和

6 要求,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尽量分担父母的辛劳,给父母带来快乐。老师愿每一个同学都能为父母献上一份真挚的爱。

3 来自社会的爱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心血,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2.通过观察了解,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3.让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从中体会到这也是国家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对自己的爱,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三、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社会上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

2.教师搜集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利的法律条文。

3.制作一段录音,内容为“一名普通教师的心声”

4.让学生课前搞一个调查采访活动,看看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快乐和烦恼。

7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我们周围充满着爱,有来自爸爸妈妈的爱,有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爱,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我们每天大部分生活在学校里。为了保证我们的健康、愉快地成长,学校中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呢?

2.板书:来自社会的爱

(二)学文明理

1.学校中的爱

(1)看图片,说说学校中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

(2)学校里还有很多部门,自由讨论:这里工作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和安全,提供了哪些服务?

(3)展示调查结果:说说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快乐和烦恼。

(4)让学生说说自己调查后的看法和感受。

(5)听老师诉心声,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内心世界,感受老师的苦与乐。

2.社会的爱

(6)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来自家人、学校的的爱,

8 也得到了来自大家庭的爱。出示图片,说说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

(7)根据日常生活的体验,说说自己从哪里感受到社会的爱。

(8)看图提问:为了给我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9)出示教师搜集的的社会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让学生感受自己所受到的关心和保护。

第二课时

一、拓展:

1.呈现学生的观察记录。

2.提示学生参考书上的范例,自己到生活中去观察。(一方面是通过观察,让学生更了解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社会事物的敏感性。

二、课外知识

1.出示我们国家有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和意识到我们的社会对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初步知道自己有保护自己的权利。

2.让学生了解得更多,出示教师搜集的有关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

3.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

三、总结: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家人、学校的爱,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爱,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长大为建设社会主义作出贡献,报答大家对我们的爱。

第二单元我们公欢乐

1 不一样的你我他

一、教学目标:

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并为此而骄傲。

二、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意识到每个人各有特点。 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三、教学难点: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四、教学准备: 彩笔、画纸

一些可以分类的东西。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0 活动一 我的自画像

一、导入:

古人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生活中的你我他该如何相处?友好相帮呢?

二、画自画像

1、课前活动

(1)、每一位学生自主为自己设计和创造一幅“自画像”,不要标出名字、照片或可以被辨识地特征。写上自己的兴趣、爱好、愿望、自己最骄傲的事情以及生活体验等。 (2)、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 (3)、学生悄悄的将自己的画像交给老师。

2、活动中:

(1)、老师进行自画像陈列。 (2)学生猜猜画的是谁? (3)、用笔写出名字。 (4)、谜底揭晓 活动后:

讨论:(1)、从同学们的自画像中来辨认其他同学,是简单还是容易?

(2)、哪些同学比较容易辨认,为什么? (3)、你对自己和同学有什么新发现?

(4)、能否在每位同学的自画像上,找出他们的特征?

11 思考:(1)、自己和其他同学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还有哪些不一样?

(2)、班里的同学有没有完全一样的和完全不一样?

小结:教师展示手中的小物品,总结说,花有别样红,人有形形色色,

物品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地方,也有闪光点,在一起学习 应互相帮助。

第二课时 活动二

我们一起享用

一、导入:果子大家吃才香甜,有福大家共享才快乐。今天老师分给每一组同学一个橘子。

二、活动开始:

发橘子,橘子上写了某一个同学的名字,老师观察这些得了橘子的同学的反应。

如果有同学把橘子分给其他同学吃了:

(1)、老师就请这位同学说说为什么要分给其他同学吃? (2)、问一问吃了橘子的同学的感受? (3)、

活动二 我们的想法一样吗?

一、导入:我们同学都喜欢动手做实验,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好吗?

二、请同学们看图

12 (1)、图上画有一个圆,请你想象图画的圆圈可能是什么?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发挥自己的想象,把画儿画完。

(2)、学生画完后,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想法。

你的画与别人的画一样吗?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3)、思考:“大家同时在圆上作画,为什么画的不一样? (4)、学生说一说

(5)、小结:人有千千万万,每个人的想法各有不同。即使有时看起来有一点相同,那时也只是有点相似。

三、我们继续来做个实验、我们分得丰富一样吗?

(1)、请同学将一批东西拿出来进行分类。愿意怎么分就怎么分?

如:按用途分

钢笔

方形

毛笔

圆形 笔

圆珠笔

形状

正方形

签字笔

梯形

铅笔

椭圆形

(2)、思考:为什么同学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四、讨论:在实际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大家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说来大家听一听。

五、小结:

13 同学们,我们心中应有他人,在我们孩子的世界里,大家都是同龄人,都处在同一个位置,因此,大家在一起相处就要听一听别人的一件和想法,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进步。

第三课时 活动三

我们共同来作画

一、导入:画画是大家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它不但能陶冶我们的情趣,锻炼我们的能力,而且还能激发我们对美的追求。我们这一节课一起来作画。

二、绘画活动

(1)、老师请每一位同学在花瓣和花叶涂上色彩。 (2)、画出一束色彩斑斓的花,进行评展。

三、同学们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最喜欢给花儿涂上什么颜色。

四、想象说话

假如:大家都只喜欢一种色彩,画出的花束会怎样?

五、思考:为什么世界上会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花儿?

小结:因为不同,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假如世界上只有一种色彩,世界会美丽吗?因此,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不同,发现了美丽。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们发现了差异,差异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美。请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去观察。 活动四 我们是班里的骄傲

一、引入:在我们班上有许多同学各有特点,在班上的活动中表现突出,才使我们班上的各种活动丰富多彩。

14 填树叶地活动

老师出示一棵没有树叶的大树,老师请每位同学在发给的一片纸树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优点,进行贴树叶的游戏。 学生介绍自己的优点。听得同学要求认真,做文明观众。

二、思考:为什么光秃秃的大树变得如此茂盛?

三、同学们发言,谈自己的想法

四、小结:同学们的共同努力,用自己的言行,为集体争光,才将大树装扮得如此美丽。正是由于每个人的独特性,才有了丰富的班级生活,并由此加深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理解。

五、夸夸我们班上的好孩子

同学们自由说说班上的好人好事,给以表彰。

2换个角度想一想 教学目标:

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地儿童。

教学重难点:引导孩子能了解他人地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和宽容。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准备:了解学生在生活重地困难和烦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假如我是他

一、导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共同完成一项工作,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

二、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谈谈当时的心情和情况。

三、提问:假如我们换角度想一想,结果会怎样?同学们进行讨论 。

讨论后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意见。

四、讨论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从讨论中明白从他人的心情、感受和想法出发。采用换位思考的判断和选择方式。

第二课时

活动二 了解人的情绪

课前准备:纸、剪刀、笔、胶水或浆糊等 活动过程:学生画出情绪化的脸部表情。

讨论:A、什么时候你感到骄傲?(高兴、愤怒、悲伤、孤单等)

B、你怎么知道他人感到悲伤。(生气、尴尬、悲伤、孤独、厌烦等)

情感体验:学生回忆同学交往中遇到的快乐事与伤心的事,并能讲述当时的心情。

五、小结:我们在生活中应尊重同学的选择,了解别人的心情和

16 感受,相互包容和理解。

第三课时 活动三:他为什么生气

活动目的: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和失误。

一、图上的事例

讲述图上的事例:李勇的妈妈下岗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李勇心里是什么心情?当同学们帮助他,他为什么不高兴?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场,体会李勇的心情和感受。

二、思考:

1、当自己的心情不好,或遇到麻烦时,自己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

2、如果别人在旁边议论自己,自己会是怎样的感觉?

3分享的快乐

一、 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3.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二)行为与习惯:

1.大家共同分享自己所有的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该活动。

17 2.熟悉班集体环境,能利用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与帮助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

1.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2. 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3.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过程与方法:

1.体验参与合作和分享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3.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4.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搜集资料:查找有关合作与分享的事例及现象。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18 活动一:从我们的“分享日”中,体会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1.提议为班挑选一个“分享日”。导入:课前大家都带了一两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来,我建议把今天定为我们的“分享日”。请拿着你的“最爱”,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板书:分享的快乐)

2.组织学生把带回的物品进行分类。

3.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解决问题:

“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1. 由物品的主人扮演讲解员,向同学介绍自己带回的物品。

2.观察、欣赏同学带来的物品。

3.分小组讨论:当别人欣赏你带来的东西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欣赏了别人的东西,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活动二:在“我们一起享用”中领会和运用道德智慧,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1. “分苹果”活动。(每个学生的名字打在电脑里,随音乐随机出现,音乐停时屏幕上出现谁的名字,谁就时幸运者。)幸运者的奖品是一个苹果。

2.看看“幸运者”或组里其他同学的反应。

3.如果这个同学把橘子分给别人,问问他为什么要分给别人。

19 如果这个同学自己吃了,问问他吃的时候的感觉及其他人的感觉。

4.引导体会:好东西仅仅自己享用,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更快乐。

5.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解决。(1).课件出示33页的图片。(2).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我们生活在一起,当碰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6.结合33页的事例,说说快乐拿出与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

分组讨论:别人口渴,同学忘记带学习用品,你看见了怎么办? 放学时下雨了,小刚没有带雨具,你怎样做? (1).把雨伞借给他。

(2).让他留在学校,自己到他家拿雨伞给他。 (3).两人共用一伞,送他回家,然后自己回家。 1.出示“分苹果”动画。

2.出示旁白“好东西仅仅自己享用,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更快乐。”

3.出示我们班的“分享日”图中“五星角”里的话文本,从中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第三课时

活动三:进行“设计活动大赛”,体会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享乐趣。 布置学生把收集到的邮票分类贴好。

20 把相片、报纸或书的图片分类贴好,并附说明。 让学生分小组用旧的橡皮泥、牙签做建筑物模型。 小组成果展示交流。

活动总结:出示问题,思考讨论。

(1).在设计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你是怎样学习的?(3).在你们的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从其他小组那里学习来的?(4).你们是怎样确定自己方案的主题的?分组把自1.己贴好的集邮或图片内容讲给同学听。

2.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综合形成新的想法。 3.小组先设计好方案,再合作搭建模型。 4.评出好的作品来展示。 5.讨论问题,交流想法。

活动四:故事配音朗诵。理解分享既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 1.听故事。请课前准备好的学生讲“盲人点灯”的故事。(教师播放图片,并配上音乐。) 2.组织、分配学生扮演角色。

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

1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行各业的

21 劳动者,特别是从事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初步感受他们的工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2、初步体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同生存的关系。

3、能在生活周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能讲述自己的调查结果和观察的感受。

活动准备:电视断片,学生课前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一天中为我们服务的行业有哪些,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收集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文字、图片、照片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看小品导入新课(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且有教育意义的小品段落让学生欣赏),提问:“你在看小品时心情如何,你知道是谁的工作让你如此开心快乐的吗?”旨在让学生从看电视获得快乐而感受到有许多电视工作者在为我们提供服务。从而揭示主题,在我们生活的的大千世界里,有许多人在默默为我们服务,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从而让学生结合自身说一说谁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

【活动二】汇报调查情况,拓展生活经验。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看看在一天中有哪些人为我们服务过,他们的服务给自己的一天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同学们在课前进行观察了解,可以将调查结果展现出来供大家借

22 鉴学习,调查报告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文字的、图画的、或者是表演。

2、小组活动:分组讨论平时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在为我们服务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查阅到的文字、图片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张小报,分组派代表向大家做介绍,在同学当中开展讨论,他们的工作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便利,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归类,使学生对社会的各行各业有一个整体的初步印象,从而初步感受到人们在社会中是相互依赖的,为下面一个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

【活动三】写写生活中所需的人,比比谁写得多。

1、借用书P40中图,看看这些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汇报还有哪些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服务以及他们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

2、小组合作,用一张纸写出为我们提供方便和服务的人们,比一比,看哪个组写得多(一定时间内),在全班展示,是学生对社会中的各行各业有一个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后面的教学作好相应的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到人们在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

23 的依存关系,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缺少哪一行都不行;

2、通过活动体验,认识到自己在射干后中的责任,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的精神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录像或课件,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分组模拟表演。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分组活动:初步了解劳动者之间的依赖关系

1、回顾上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的内容,写自己生活需要的人,使学生从自己体会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2、小组探讨:他们(各种劳动者)之间需不需要别人的服务?需要什么服务?说一说生活中没有他们会是个什么样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各行各业的支撑,缺一不可)?

【活动二】了解我们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工作

1、看电视片(选择环保人员、乃至失火场面、交通堵塞的路口、98的大洪水等场景)或讲故事,反向思考,假如没有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行业,我们的生活怎样。让学生体验人们这时的心情,他们此时最需要谁?失火如果没有消防队员;交通堵塞如果没有交警;在滔滔洪水中如果没有武警官兵,人们会怎么样?

2、小组讨论:假如没有了他们中的任何一种行业,我们

24 的生活会怎样?体会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劳动者?

3、结合前一节课,学生就各行各业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查,看一天的生活中各行各业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联系,特别是自己接受过那些服务,自己有为别人做了些什么事?并思考自己是别人需要的人吗?自己在社会中有什么作用?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设计主题社会中进行调查,并能将自己的调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录像或课件,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分组模拟表演。 【活动三】模拟表演

1、选择小伙伴即兴表演,互换角色谈感受。

2、全班自由组织同学模拟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角色的表演,是学生从中一会劳动的艰辛,老师巡回指导及时向同学们通报情况。

3、总结延伸。请学生表演并谈自己表演的体会。使学生从中自己也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增强主人翁精神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

25

2 阿姨叔叔辛苦了

活动目标:

1、通过对自己周围劳动者的观察和访问,体会他们劳动的苦与乐;

2、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学生调查自己的父母平时的工作情况;调查身边的劳动者,并作出调查报告;寻找身边劳动者的事迹、故事等。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一】 看看他们怎样工作?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平时几点钟上班、几点钟下班,在什么地方、如何去上班(使用什么交通工具),他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他们上班后的感受如何?旨在用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人推广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

2、调查采访

调查学生周围的其他劳动者。让学生课前自由的组成小组,并确立调查计划,准备好调查问题,并写好调查报告(用自己特有的形式展示调查结果,如文字报告、画画、图片、甚至是录像等),再确定调查对象时,最好选择学校内的校医、食堂工人、商店工作人员、门房或是学校附近的工厂、商店、餐馆、邮局、医院等。教师要提醒学生调查时注意安全。

(注:要上好这一课,必须走出教室,只有让孩子们融入到社会

26 之中,去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面对面地接触,去亲眼看到他们的劳动的辛苦,去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到他们劳动的辛苦,劳动的快乐,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尊重他们。)

第二课时

【活动二】寻找身边的劳动者

1、寻找身边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可以用照片记录,也可以画画,可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是小故事。分组讨论后,在班级交流后,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人默默无闻为我们作出了贡献,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2、交流谈感想,谈谈自己的理想,自己长大后要做什么工作?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说声“谢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初步渗透爱的教育。

3、初步学习运用观察、访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在同学中交流。 教学准备:

27

1、学生在课前准备短小的文艺节目。

2、调查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接受别人的感谢后的心情。了解生活中人们对别人表示感谢和尊重的方式。

3、准备相应的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体验谢谢

1、(CAI出示温馨和谐画面渲染课前气氛)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美的画面,接下来有一位同学将给我们带来一段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请事先准备的一个同学表演节目,同学鼓掌。)

师:(问表演的同学)你表演完后说了声……,你为什么表演完了要说谢谢呢? (学生回答)

师:(问鼓掌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要鼓掌?

2、师:是呀,当别人对你鼓掌对你表示鼓励时,你要说谢谢,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还要说谢谢呢?(出示课题) (老师适时引导总结板书:服务 帮助——需要谢谢)

3、CAI播放“感谢”画面。

师:看到这感人的一幕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呢?

师:是呀,一声声感谢温暖了人们的心,它象一座座沟通人与人

28 之心灵的桥梁,使我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二】调查采访 感悟谢谢

1、师:今天,五月二十日,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你们说谢谢了吗?

2、师:老师想知道你平时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说一说当别人对你说谢谢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是呀,当得到别人的谢谢时,你的心中特别高兴,也特别自豪,因为自己所做的事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其实不光是你,老师也是这样。那么工作在不同行业的叔叔阿姨每天都在为我们提供着帮助和服务,他们得到过别人的感谢吗?课前我们进行了调查,有的一个人进行调查,有的几个人小组合作调查,赶紧把你们的发现在小组内说说吧! 师:来展示自己结果的小组,首先要介绍自己的调查方法使什么?并用自己的话介绍调查内容和结果,在座的同学,都是评委。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星,看看哪一组夺星最多。 (学生汇报各组的调查结果)

(教师适时地总结板书:尊重 理解——学会谢谢)

3、师:调查的方法很多,结果的呈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今天刘老师还特地请来了一位你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阿姨,进行一场现场采访。要求你们的采访要跟我们今天的主题有关,而且设计

29 的问题要跟阿姨的工作有关,赶紧在小组设计一下采访提纲吧! (进行现场采访,模拟清洁工工作,谈感想)

师:(对阿姨)和同学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心理话要对我们同学说吗?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阿姨的心理话,看了刚才的调查报告,你们又有什么象说的?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三】情景表演 学会谢谢

1、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他也常常在说谢谢,你们看他真的会谢谢吗?

(CAI出示学生生活场景)

师:看了这个学生的生活片段,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分小组自己选择一个小片段表演出来。(小组活动,设计场景表演)

师;哪一组先来,学生表演老师适时地提问:为什么你会这样做呢?

2、师:看来我们对人表达感谢的方式还有很多种,你们还想到了什么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你内心的感激之情呢?(学生回答)

3、总结: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学会感谢,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动作,无处不闪现着爱的火花,让我们将这份爱不断传递,我相信,只

30 要有你有我有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生活中将处处充满亲切的问候和真诚的感激,让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充满爱的和谐家园中生活、学习!

(出示板书:传递真诚爱意 享受和谐生活)学生起读一遍。

4、课后延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表示感谢。

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 1学看平面图

教学目标:

1. 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

2. 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能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地点的位置。

3. 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能认识显示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课前准备:

(生)1. 收集各种平面图,尝试自己阅读,看看从平面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2. 去附近的公园、商店、医院、社区、学校……等处去查看平面图,并尝试根据平面图在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3. 彩笔

(师)1. 准备一张学生熟悉的地方的平面图

31

2. 准备一些写有XX平面图的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导入(谜底为地图)

1. 猜谜语

2. 师出示准备的平面图,请生说一说“它”叫什么名字?

二、学生交流活动

1.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些 地方看到过平面图。

2.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各种平面图,并简单说明在哪里找到的。

三、初识平面图

1. 你问我答认识平面图(学生根据自己想了解的平面图的知识问小组同学,或者问老师)

2. 自由组合,结合实践,研讨怎样看懂平面图

四、再识平面图

1. 师出示学生熟悉地方的平面图让学生认指,说一说

2. 学生互相“考一考”

3. 课后延伸(请生到这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32

一、游戏导入 (课前师将制作的卡片秘密发给几位学生)

1. 师假设要去某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地方,可以找我们认识的“谁”来帮忙呢?

2. 生拿着卡片走出来大声说“我——(某平面图的的名称)来帮忙,并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并导入下一个活动:(同学们现在都知道了平面图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信息,有了它的帮助,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某一地方的概况,而且还可以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正好,现在有二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二、帮忙设计游玩路线

1. 课件显示放大的动物园平面图(并配有二个小朋友的对话)

2. 学生分小组设计

3. 生汇报

4. 小组分角色模拟表演游玩的路线

三、说说你的发现:(如:指向标、动物图画图例、蓝色表示。。。为下节课自己绘制平面图铺垫)

第三课时 活动过程:

一、明确任务(画学校平面图)1-2分钟

二、学生自由组合到操场上观察、商讨、确定小组画图的方案(师到各个小组指导,提建议)(10-12分钟)

33

三、讨论:绘制校园平面图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回到教室,3分钟)

四、学生分组绘制平面图

五、各小组展示介绍

六、(延伸:回家按图向家长或其他的亲人介绍学校的情况)

2 校外探路

教学目标:

1. 观察、熟悉学校周边环境,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相关体验。

2. 正确辩认方向,了解路线图的作用,能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周边的路线路。 活动准备:

1. 师生收集学校周围标志性建筑或景观的照片、图片。

2. 学生准备彩色笔。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让我来考考你

1. 老师出示收集的学校附近的建筑物的图片、照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地方。

2. 学生相互考考对方。

二、“探路特别小队”在行动

34

1. 激趣,引出“探路特别小队”

2. 小组讨论,确定“探路特别小队”行动的方向及任务

3. 全班交流,完善小组方案,师相应指导或提出建议,

4.“探路特别小队”出发(带上纸、笔)

延伸活动:各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课作时间继续进行活动。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各小组整理“探路特别小队”活动资料

二、交流、汇报

1. 各小组汇报“探路”过程,并展示活动过程各种形式的记录资料或其他相关资料。

2. 小组自评、互评“探路”行动,并导入下一活动。

三、认识“路线图”

1. 学生自己读教材P62-63的路线图,说一说,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 合作学习,讨论并试着解答“读路线图”遇到的疑问。

3. 试一试、画一画自己“探路”路线图。

4. 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并讨论路线图的作用和画的方法,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教科书上。

延伸:让学生回家把自己“探路”的路线图画得更清楚。

35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准备:每个学生先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路(或其他大家熟悉的地点)

一、 看一看、猜一猜、评一评、改一改

1. 将每个人画的路线图放在一起,然后随意抽取几张图,展示给大家看。

2. 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3. 评一评:依据上节课总结的路线图的画法评一评。

4. 改一改:提出修改意见,或者上台改一改。

二、“探路小队”在行动——看图寻路

1. 学生自愿组合成小组,抽取一张路线图,并与图的“小作者”交流意见。

2.“探路小队”制订看图寻路方案。

3.“探路小队”看图寻路活动出发(各小组带着路线图从学校出发)。

三、“看图寻路”活动汇报

1. 各小队汇报自己实地探路与路线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 路线图的“小作者”根据意见修正图。

备注:学生第二节课课前赶回学校

36

3出行的学问

教学目标:

1. 尝试利用交通图选择简单的出行路线,学会看站牌、路牌,以及寻路、问路的一般方法。

2. 了解本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周边的交通线路和起始站、部分途经地、终点站的名称。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3.

知道乘车时要注意的安全和礼貌。

4. 知道问路的基本礼貌和要注意的事项。

活动准备:

1. 每人准备一张本地交通图。

2. 一张放大的局部交通图。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模拟活动:和小队去旅行

1. 帮他们出出主意

①设置出行情景(以教材提供的范例设置)

②以小组为单位,看交通图,讨论可以选择哪条路线,坐什么车。

③实地到街上看看站牌和乘坐的车的特征。

④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所看到的情况。

37

⑤将小组研讨的结果汇报。

二、 我们演一演

①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乘车时注意什么”和“假如不认识路怎么办”问题,先研讨,然后设计不同的情境,再表演出来。各小组可侧重不同的主题,如乘车秩序、乘车安全、乘车文明、问路。

②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大家评一评。

③归纳和总结。

三、 试一试制订一份出行计划

①师:暑假来了,爸爸妈妈准备带你到外地去旅游,你准备到哪里去呢?你能自己制定一份出行计划吗?试一试吧!

②学生制订计划。

③交流。

第二课时

准备活动:

1.根据教材的调查表让学生到学校或家庭附近找一找、看一看,了解本地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各路车(船)可以到达什么地方等,并填写在表上。

2. 找一找图片或画一画本地人们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自己家附近有哪些交通工具?它们能到达哪些

38 地方呢?起点与终点是哪里?

二、介绍、讲述自己乘某路公汽或其他交通工具的经历(单独一人的经历更好)。

第三课时

一、交流与展示

1. 交通调查表记载的情况

2. 介绍与展示记录表

3. 介绍其他地区人们常用的交通方式

二、画一画或演一演你常用的交通工具(备注:演一演可以自己与小伙伴创设情景,也可以动作模拟)。

三、“小小交通工具设计师”

二十年后,交通方式会是怎样的呢?请学生大胆想像,自己设计未来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可以画图,也可以文字说明)。

1. 学生设计。

2. 展示作品。

3. 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四、延伸活动

当一回小记者,调查、采访一下,这几年,你的家乡在交通方面有哪些新鲜事呢?

4马路不是游戏场

39 教学目标:

1. 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规则和常识。

2. 培养学生自学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

3. 使学生初步有归纳能力和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拍摄孩子出门时,父母叮嘱的场景。

2. 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图片。

3. 拍摄本地城市交通秩序录像。

4. 文字图片——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危险。

5. 收集有关交通事故事例(故事)统计数字。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播放孩子上学或单独出门时,家人反复叮嘱“路上要小心”的录像),问:这是为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二、师生讲述收集的交通事故故事。

1. 师讲述故事并问:这样的故事,你听过或见过吗?

2. 生讲述自己看到或听过的交通事故故事。

3. 师小结并导入下一活动环节。

三、大家来讨论

讨论的问题:(1和2)

1. 引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0

2. 能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3. 汇报讨论结果,师引导找出发生交通事故的最多原因。

四、走近触目惊心的数字和图片

1. 师出示本地有关交通事故的图片和统计数字

2. 生谈观后感

3. 把你对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意见,用你喜欢的形式(做安全警示卡、画安全警示漫画等)表达出来,然后在班上交流。

五、设计“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请学生结合前面所见、所感,开动脑筋设计有创意、有意义的交通安全公益广告——此活动可以延伸到课后,可以找小伙伴或家人合作。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玩“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让学生体会要遵守交通规则)

二、交通安全知识“小小擂台赛”(每个小组出一组题考其他组同学,比比哪组答对最多)

三、走近交通秩序情况实录

1. 学生介绍展示记录表(依据P74表格记录)

2. 老师放拍摄的交通秩序情景并导入下一活动环节

四、展示“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并评出最佳创意的公益广告,最有意义的公益广告

41

1. 请3-4组上台展示

2. 评选并导入下一活动环节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红领巾”安全特别小队在行动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红领巾”交通安全宣传行动。

2.交流、汇报。

3.各小组开始按商量的方式准备(A.可以办一期交通安全小报张贴到社区;B.发传单,宣传交通法规和交通小常识;C.表演节目《交通安全十不准》;……)。此活动可延伸一个月,让学生按活动计划去实践,活动完毕,进行总结、表彰优秀小组。

二、瞭望台——汽车的眼睛

42

第2篇:小学六年级品社三

小学六年级品社(下册)测试卷

一、填空题

1、 我国在()洲,东临()洋。

2、马塞族人属于()种人,阿拉伯人属于()种人。

3、古埃及人发明了()文字,古巴比伦人发明了()文字。

4、世界贸易组织的缩写是(),联合国的英文缩写是()。

5、 按性质分,战争可分为()和()。

6、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最小的国家是()。

7、 自然资源按是否再生或循环使用可分为()和()。

8、 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同样也是一只维护()的重要力量。

9、世界上()%的原始森林已经荡然无存,森林面积正以每天()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

10、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美国、法国、()英国、和()。

二、选择题

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美国B俄罗斯C中国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提出的。A邓小平B毛泽东C周恩来

2、 下列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是()A水B煤炭C 风

4、(),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A公元六世纪B公元六前世纪C公元五世纪

5、6月5日是()A世界地球日B世界环境日C世界森林日

6、保护环境是()的责任。 A环卫工人B每个公民C政府

7、三北防护林的“三北”不包括() A东北B西北C河北

8、二战中参战兵力超过了()A 1亿B 2亿C 3亿

9、最早种植棉花的是()A古中国人B古埃及人C古印度人

10、()年联合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A1997B 1998C 1999

三、 判断题

1、 中国越来越被称为世界工厂()

2、 二战中,中国参加了,也是非正义的()

3、 日本也是联合国的成员()

4、 和平鸽是和平的象征()

5、中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6、 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符号()

7、 计划生育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8、 海洋的最深处位于印度洋的马里亚纳海沟()

9、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

10、 中国人口已超过了14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四、 简答题

1、 请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2、古埃及人为人类做哪些贡献?

3、列举出三个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建筑名称。

4、我国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哪些贡献?

5、为什么说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

)

第3篇:品社三年级下期末试题

名姓号考级班校学2013——2014学第二学期小学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我会填(40分)

1、山东省的简称是____ __,省会是______,有______的美称。

2、我国的行政管理区域分为_____、______、_____三级。每个省级行政区域只有一个行政中心,我们称它为___ ___,自治区或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称________。

3、一般情况下,地图上用_____来确定方向。在有______的地图上,要根据_______来确定方向。

4、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说明称为_________。

5、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_______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6、家乡的名胜古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孔子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是中国历史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称为________。

8、“世界水日”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

二、判断题(30分)

1、在中国地图上我国首都都用红五角星表示。()

2、我应该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家乡做贡献。()

3、在交通地图上,可以找到通往全国各地的公路线和铁路线()

4、李清照是山东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

5、根据图例我们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6、我们的家乡从建国以来,就没有什么变化。()

7、建设家乡是大人的事,与小学生无关。()

8、我不愿意和经常受老师批评的同学交朋友。()

9、只有有特长的同学才能为班级争光,我没有特长,就不能为班级争荣誉了。

10、同学之间有矛盾要及时沟通,互相宽容。()

11、我们的班级是一个集体,我们的学习小组不是一个集体。()

12、香港和重庆都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13、香港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14、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15、让缺水的地方节约用水就行了,我们这里不缺水,我们不用节约用水。()

三、我会选(30分)

1、孔子是我们山东的历史名人,他创立了()学派。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2、下面属于春节习俗的是()。

A、用白面、大枣做成各种各样的面食 B、扎各种漂亮的花灯,舞龙狮C、赶庙会

3、潍坊的木板年画源于()

A、唐朝末年B、宋朝末年C、明朝末年

4、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说明称为()。

A、图例B、比例尺 C.地图D.指向标

5、下列名胜古迹不属于山东的是()

A. 大明湖B. 灵岩寺 C. 泰山 D. 圆明园

6、()山上有个仙人洞。

A、千佛山B、盘龙山C、泰山

7、学校组织春游活动,我()

A、应该积极参加B、没有必要参加

C、还不如在家学习,就不参加了D、和同学偷偷的早跑回来

8、被称为风筝之都的城市是(),每年的风筝节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外国友人来参加。

A、青岛B、烟台C、潍坊D、威海

9、在学校评比中,我们班没有拿到先进班集体的流动红旗。我们应该()

A、学习其他班级的优点,找自己的缺点,争取做得更好。 B、找学校领导,说明这次评比不公平。 C、无所谓D、灰心丧气,没有了信心

10、以下物品()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A、废报纸、碎玻璃、塑料 B、剩菜剩饭、一次性方便袋 C、废电池、桔子皮、香蕉皮等

第4篇: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目的要求: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

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活动:我是小导游。

第三课:浓浓乡土情

教学目标: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2.探索家乡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电子课件(1)各地区不同民族风情的画面

(2)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2.教师准备MTV

3.学生准备家乡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音像)

第一课时:调查活动

1.学生分成几个考察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解家乡文化中的不同方面。

2.通过观察家乡人们的一些生活现象(文化艺术),提出思考的问题。

3.根据收集的资料,按类别归类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课堂学习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教师用不同的方言向大家问好。

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

师: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一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

师:同学们,我们同是家乡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

二、了解家乡文化渊源

师:那你们知道家乡文化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吗?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了了解,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个别学生介绍,教师询问他是怎样了解到的,对于他的学习态度、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去追溯家乡文化的渊源。

(播放课件:家乡文化史)

师:从刚才的这一段资料片中,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师:勤劳智慧的家乡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并一代一代地继承发扬下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是什么样呢?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了活动小组,分别对我们家乡的音乐语言、舞蹈、戏曲及手工艺品等艺术进行了考查,要求大家制作一份《我眼中的家乡文化艺术》宣传册,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好,现在我宣布,家乡文化艺术节现在开始。

三、家乡文化节活动

师:下面,我们举办一个家乡文化节活动,各小组准备一下,分别展示具有家乡特色的文化艺术。

1.家乡语言艺术展示。(以说、唱的形式展示)

2.家乡音乐艺术。

师:我们家乡的语言说起来干脆有劲,我们家乡的歌曲唱起来也是嘹亮动听。课前老师进行了认真的搜集,找到了一首歌曲,就是根据家乡音乐中的一种加工创作的,老师今天把它带到课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感受它的魅力,好吗?(播放:有特点的家乡歌曲)

师:大家听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我们家乡还有哪些音乐艺术呢?谁能给我们再展示一段?

(学生展示活动)

3.家乡戏曲。

A、学生先介绍。

B、教师播放家乡剧片段。学生谈感想。

4.家乡的手工艺品。

A、生展示照片、图片,并配以解说以及学生自制的手工艺品。

B、师:感谢这些同学,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精美的手工艺品,看得我眼花缭乱。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件我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做得当然比较的简单,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一起去瞧一瞧民间艺人的杰作吧!(出示手工制作的录像)

C、师:这么多的工艺品,你喜欢吗?家里有吗?(体会,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美,这美又装点了人们的生活。) 5.家乡舞蹈。

师:我们的家乡人不仅心灵手巧,还能歌善舞。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家乡的舞蹈艺术。

A、学生介绍家乡的舞蹈种类。

B、播放摆手舞的场面。

C、师生共同感受愉快的摆手舞。

师:我发现,好多同学都被这热烈的场面所吸引,被这欢快的舞蹈所感染,家乡的孩子们,来,让我们一起溶入家乡的音乐,一起跳起家乡的舞蹈吧!

四、交流体会,升华情感。

师:今天,通过学习交流,我们看到了勤劳朴实的家乡人,他们乐观向上,辛勤耕耘,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艺术,让我们赞叹,让我们佩服。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的问题,有许多的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学生交流,谈感受)

五、全课总结。

师:谁不眷恋生我养我的家乡土地,踏一方土,饮一江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予了我们每一个人智慧和力量。你们瞧,在我国,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创造,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灿烂的文化,每个人绽放的笑脸,每个人唱出的歌声,都表达出了浓浓的乡土情。

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 第一课:吃穿用哪里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研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基本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

3.知道农、牧、渔、林的生产都是农业生产。 4.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家乡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增强对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的时令性的真实感受。

教学设计

第一教学流程(课前准备)

请学生在课前通过询问家长、网上查询等方式调查了解:

1我们当地农村主要生产哪些农产品?

2我们餐桌上的食品,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

3了解家乡的一种农作物,在什么季节播种,什么季节收获?

第二教学流程

一、追根寻源──日常用品找“老家”

1.通过童谣引入课题。

学生根据提示:(1)人每天饮食、起居需要„„(2)学习需要„„(3)出行需要„„在书上列出所需用品

2.请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列出用品的名称。

3.请学生给生活、学习需要的物品分分类,帮它们找找“老家”。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列出的物品是从哪里来的。

(2)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分类,说理由

二、到农村去看看──不同的农产品

1.教师依次出示图片,增加一幅林业的图片,让学生明白:农业(种植业)、牧业(养殖业)、渔业(水产养殖)、林业(造林营林)都是农业生产。(教师可以补充讲讲副业)

通过交流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书上相应图片旁写下:农业、牧业、渔业、林业。 2.引导学生着重了解种植业。种植业主要包括: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作物的生产。

教师出示关于种植业的一些图片,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了解种植业的内容。

三、了解家乡的农产品

1.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分组选择一种家乡的农产品,在班上介绍这种农产品的特点及其生长的环境。

2.利用苹果和柑橘的对话,引导学生了解农产品的种类会受自然条件影响。

教师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农谚,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会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3.激励学生为家乡的农产品打广告。设计广告词。

四、总结

第二课: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

教学目标:

1、 通过认识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变化,认识生产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革新和发展。

2、 从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中,知道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通过认识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变化,认识生产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革新和发展。

教学难点:知道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课前准备:调查、访问

1、 让学生针对电视机进行小调查。

2、 让学生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自己熟悉的产品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

3、 问问父母或产品销售人员,这些产品为什么会不断变化更新。

教学流程:

活动一 找一找电视机的变化

活动目标:让学生知道产品是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而变化的。

1、在课前我们就针对电视机做了一个调查,收获一定不小吧,现在就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的收获吧!(学生分小组交流调查结果,师巡视和学生一起交流)

2、设计问题和学生交流:

3、你们家换过电视机吗?那么你们家换的是什么电视机呢?又是因为什么换电视机的呢?是现在这个电视机好呢?还是以前的好?但你想过没有以后还会换吗?

4、大家可知道我们最早用的电视机是什么样的吗?你们家里有吗?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5、观察、调查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出示课件,黑白电视机的图片)你们觉得以前人们看着这种电视机会怎么想呀?

6、(出示课件,彩色电视机的图片)把电视机换成彩色的,这下大家该满足了吧?为什么呢?这么说还想换更好的了?看来大家的需要在不断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7、据我所知,现在更多的人换上了环保的低辐射电视机,不伤眼睛的液晶电视机,还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等离子电视机。(出示课件,各种电视机的图片)看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机也越来越好了。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师小结: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东西是不是也越变越好,越来越高级呢?

活动二 找一找其它产品的变化

活动目标:从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让学生知道生产的发展也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1、让学生读读教材上几个小朋友的讨论。

2、小组讨论产品为什么会不断变化。除了这些东西在越变越好外,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在发生变化呢?小组讨论讨论,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发现(学生开始讨论,教师积极参与和学生共同讨论)生说自己所发现的东西:如手机、房子、书包、文具盒等等。每小组得出一个结论。

总结:

同学们很会发现,说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通过了解电视机的发展变化,知道了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发展变化了。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把你想说的写在教材“我的总结”栏目里!

课后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认为教师在设计调查问题时应注意多样化,使学生能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调查访问。应注意强调学生自己的真实感受,在让学生讲述自己身边的变化时,应让学生多说,使学生在具体的事例中感受、体验到位。

第三课:生活中的各行各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身边生活的调查,了解社会生活需要各行各业,并明白它们与工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

2.了解社会生产部门中的各行各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并认识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行各业也在不断变化着,相应地,人们会随着行业的变化,可以变换行业。

3.引导学生运用调查了解的探究学习方式,了解和思考社会现象。

4.让学生感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课前准备:

1.给学生分发调查表,让学生了解家里或周围的人正在从事的行业。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生成话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论一个话题:生活中的各行各业。看了这个话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师相机归纳小结:生活中有多少行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他们的工作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师:今天,我们就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探讨。

二、唤醒生活记忆,拓展生活经验

(一)他们为我做什么?

1.感受一天中有多少行业的劳动者为我们辛劳

师:刚才同学们问了,生活中有多少行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

我们不妨从一天的生活说起,今天早上你们吃了什么?

(学生交流早上吃的早餐)

师:早餐真丰富!当你手捧香浓的牛奶,品尝可口的小菜时,你有没有想过,它们经过多少人的手才到我们手里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当我们还在睡梦中时,有多少行业的劳动者已经开始了忙碌?

2.观看录像(出示课件)

晚上在路上各种车辆在行驶;

很多奶点的工作人员开着小型车进配货场领奶,从大车上卸奶,装到小车上;

送奶员来自己的牛奶供应点领牛奶,骑上自己的三轮车送奶;

送奶员到达自己服务的小区,保安查他的证件,允许他进入小区;

送奶员把牛奶放进了奶箱;

环卫工人清理垃圾;

蔬菜批发市场呈现出忙碌的景象;

运菜的人在赶路;

运菜的人把菜摆在摊点上;

小区内清洁工把扔在外面的垃圾放进垃圾箱;公路上,洒水车在洒水,清洁工在扫街道。

3.交流讨论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观看录像的感受)

师: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好!

4.说自己日常生活

师:从白天到夜晚,还有哪些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请说一说你亲身经历的事。

(学生可能会说,我们穿的衣服先有农民种棉花,再由工人纺纱织布,然后裁剪,最后做成衣服;还有人运到商场,有人卖衣服,然后我们的爸爸妈妈去买;在学校不懂的问题,教师会教我;有的同学家离学校很远,他们坐车来学校,司机会帮助他们;出去游玩时,导游会给我们讲解,安排路线;邮递员给我们送报纸,让我们了解很多信息;我们住的房子先由设计师设计,然后由建筑工人修建楼房,还有装修公司的工人来我家装修„„)。

师:生活中有这么多不同行业的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我们试着把这些不同的行业分分类。

5.学生填表

(学生在书上填表)

师:同学们,你们想对这些默默为我们付出的人说点什么吗?请闭上眼睛默默地在心里说吧!

(学生虔诚说心里话)

(二)反思思考:假如„„

师: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行业的人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忙碌着。也许我们并没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有多重要,假如有一天,他们都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选一个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学生交流,他们可能会说假如农民都不种地了,全世界的人都吃不到粮食,有钱也买不到粮食,都会饿死的;假如自来水厂的工人停止劳动,我们就会没水洗澡,没水喝,都要渴死了;假如所有的警察都不上班了,我们的生活会是一团糟;假如所有的医生都不上班,病人会痛死的;假如学校没有老师,我们会没文化,也不会从老师这里懂得做人的道理;假如没有解放军保卫我们,就不会有幸福与和平„„)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师:是的,我们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三、挖掘课程资源,进行访问活动

师: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中,有的我们经常见面,却很少关注他们;有的我们满怀好奇,却没办法见面。你们想不想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一)确定沟通方法

师:有什么办法?

(学生交流:采访、打电话、写信、上网发E-mail)

师:想不想现在就去采访?

师: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模拟的小队采访活动

(二)讨论活动计划

师:要保证采访成功,要制定采访计划

(媒体出示小队采访计划,学生讨论分工)

师:小记者们,出发吧!

(学生分组到教师办公室、学校餐厅、校园、门房、商店采访)

交流采访收获

师:请每组派一位同学上来介绍你们组采访的情况

(实物投影访问记录,学生汇报采访情况)

师:通过采访活动,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采访后的感受)

师:我们一起大声地为辛勤工作在不同行业的人们说声:“谢谢你们!”

四、问题拓展延伸,走向生活

师:同学们,活动进行到这儿,你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交流,师归纳:有这么多行业的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师:今天的活动虽然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相处是长久的。在生活中,让我们面带微笑,带着问题去面对每一个劳动者。我们还要努力学习,今后更多地参与社会、关注社会,让拥有的知识和本领去创设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 第一课: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

1.使学生知道一些常见的交通运输设施。

2.使学生知道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爱护交通运输设施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交通运输以及交通运输的设施。

(2)使学生知道几种交通运输的特点。

教学难点:什么是交通运输以及交通运输的设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情景导入

我们都到公园或郊外玩儿过,那么我们是怎么去的呢?

(坐汽车、坐火车、坐船、坐飞机)

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没有码头,没有机场,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会怎么样?它们还能正常工作吗?

(学生讨论,教师给予肯定。)

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没有码头,没有机场,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就不能带我们去我们想要去的地方了。我们的生活就会遇到很多的不方便。我们把它们叫做交通运输设施,那么大家都知道哪些这种交通设施呢,你仔细观察过它们没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描述一下你熟悉的交通运输设施呢?

2.复习导入

大家想一想什么是交通运输?你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对学生回答给予肯定,总结)

过渡:大家说的都很好,可是要完成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的交通运输任务,必须要依靠一定的交通运输设施,你都知道有哪些交通运输设施呢,大家把想到的写在纸上,看看谁写得最多。

板书:交通运输的设施与方式

二.新课

1.待学生写完(或说完)后,请他们和书上“说一说”中所列的交通运输设施相对照。对于那些所列的交通运输设施多于书上的学生,可请他们对书上的内容进行补充,并予以表扬。

2.让学生选择一项自己最为熟悉的交通运输设施进行简单描述,主要侧重在外观形态方面。

(对学生回答予以肯定,并相应补充。)

3.那么大家能把这些交通运输设施分下类吗?

如可提示学生在“说一说”中所列的可以移动的交通运输设施旁作个记号。或

问:那么大家说这些交通运输设施哪些是固定的,哪些是可以移动的?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

正象大家说的,交通运输设施分为两类,一类是固定不变的,如铁路、公路、车站、码头;还有一类是可以移动的,如火车、汽车、飞机、轮船。

板书:交通运输设施

固定的:铁路、公路、车站、码头„„

移动的:火车、汽车、飞机、轮船„„

4.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二十三页内容。

那么大家从你的亲身体验中说一说交通运输设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要是没有这些交通运输工具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呀?

(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选代表说,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要给予鼓励。)

5.总结:交通运输设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它们是完成交通运输任务的保证,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保护交通运输设施。

6.出示[演示:交通运输方式]边演示边提问、讲解

交通运输任务的完成,是离不开一定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大家想一想,都有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呢?

板书:方式

提示学生回答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四种方式,并配合演示。

运输方式有这么多,那么大家知道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吗?

请大家做书上第二十五页的“做一做”,说一说你是如何选择的,并说出选择的理由。

(对学生回答给予评价)

7.大家说的都很好,同学们所说的理由实际上就反映了这些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演示)

过渡:各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交通运输任务,要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有时一次交通运输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通力合作,就象运动会上的“接力赛”一样。

8.出示[演示:交通运输接力赛]边演示边讲解

将林区的的木材运往城市就不能只依靠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我们总是要用汽车把木材从林区运到火车站,再通过火车把木材运到城市。

从北京到大连去,就可以先乘火车到天津,然后再换乘海轮到达大连。

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可让同学讨论)

总结:像这样靠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通力合作来完成一次交通运输任务,我们就说是交通运输“接力跑”。

第二课:交通与我们的生活

设计思路: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重视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够,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现代的学生有必要掌握一些乘车乘船的必要知识和交通安全的知识。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身素质,为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打基础。

活动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习查阅简明交通图,学习独立乘坐公共汽车和电车,知道乘火车和轮船需要注意的问题。

2、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懂得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3、知道从事交通运输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指定组长,布置每组要收集的资料。

①第一小组收集乘车、乘船的有关资料。

②第二小组收集交通标志及相关法规。

③第三小组收集有关文明乘车的资料。

④第四小组收集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

⑤第五小组收集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⑥第六小组收集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犯交通规则的情况。

2、分小组讨论资料来源(有困难的教师给以帮助)。

①可以从书上,或请教家长(老师)获得资料。

②有条件的学校或个人,可以上网查询相关资料。

③学生可用拍照,或自己动手画自己见到的交通标志。

④教师可以帮学生联系交警,学生通过采访交警获得资料。

⑤学生也可以有组织的到路口去观察。

3、调查排练时间一周,期间教师检查学生收集资料情况,指导学生,帮学生确定汇报形式(如有困难教师可适当给学生提供资料,指导排练),及汇报准备情况。

①用讲故事的形式向大家汇报。

②用课件向大家介绍各种交通标志。

③同学可以用表演的形式向大家介绍文明乘车的资料。

④可以用表演或问答的形式向大家汇报相关的交通法规。

⑤如有条件可以请交警给大家讲一讲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⑥请同学们看交通图,选择乘车路线。

⑦汇报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犯交通规则的情况。

⑧教师根据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安排好汇报顺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

1、交通运输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那些方便?

2、如果没有交通运输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谈话: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重视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够,它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二)、学生汇报:

1、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资料。

①学生介绍乘车、乘船的有关知识。

②播放视频“车中的危险”。

2、学生介绍各种交通标志及相关法规。

①学生用课件或图片介绍各种交通标志。

②学生介绍相关的交通法规。

3、学生介绍文明乘车方面的资料。

①学生表演小品“在公共汽车上”。

②学生讨论。

4、学生介绍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请学生分析他们违反了法规中的那些条款。)

5、交警介绍中小学生常出现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6、学生介绍在街头实地调查车辆和行人违犯交通规则的情况。

(三)、师生小结:

提问:

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忽视交通法规,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发挥交通运输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展示成果,资源共享:

把学生收集的种交通标志的照片,交通事故的图片,交通法规的相关条文等放在展览角供同学参观学习。(评出最受同学欢迎的资料,最佳个人和最佳小组。)

第三课:从古到今话交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知道车、桥、路、船的变化历史。

2、根据查找的资料,探究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探究中使学生了解从古到今交通发展过程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1、预习教材60-63页,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成六个小组,参考教材提示的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搜集资料。分组情况:

陆上交通小组(一至四组):分别查找有关路、桥、陆上交通工具(自行车组、机动车组)发展变化的资料。

水上交通小组:查找有关船的发展变化的资料。

空中交通小组:查找有关热气球、飞艇、飞机等飞行器发展变化的资料。

2、教师准备相应课件与资料。

三、教学过程

活动

1、由现实生活中交通运输工具的变化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并感受到交通的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课前布置了让大家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及身边其他人所经历的交通工具的变化。同学们,都整理好了吗?

(学生汇报采访结果,教师适当鼓励、点评)

小结:就如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今天的交通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舒适。

活动

2、分组谈交通的发展史

师:正如我们刚才谈到的一样,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交通设施,交通工具都经历了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故事。

师:课前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成了六个小组。分别从陆上交通、水中交通、空中交通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方面进行资料查找。

要求:按交通方式发展演变的顺序整理查到的资料。在了解资料的基础上,找到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并以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概括后请把小标题和具体时间填在表格里,并商讨如何把资料展示给大家。

开始交流整理小组的资料,学生组内整理交流。

教师的适当点播:

1、正如这位同学说得那样,我们今天正在研究的以太阳能、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是我们未来交通发展的方向。但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今天,我们虽有了这么多的车,但人们用得最多的还是自行车。这是为什么呢?

2、再好的车,也需要宽阔平坦的道路,我们来听一下关于道路的发展史。

3、但再好的路,也有遇到河的时候,我们要想过去就需要——桥。

4、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请大家看一下。边放图片边讲解。这是木桥,后来人

5、那有没有不用走路、过桥的交通工具呢?船。

6、最后一组介绍什么。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跟老师从古到今话交通,同学们讲到了天上的飞机,陆地上的车。水中的轮船。(边说边板书)现在老师讲讲地下的地铁,大家都坐过吧!最早的地铁出现在1860年的英国,在开通的第一年,就运送了650万人。我国的第一条地铁是1969年建成的北京地铁。地铁为缓解地面的交通压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还有埋在地下的管道运输。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聪明的中国人在四川用竹子做成管道运送天然气和卤水熬制食盐。同学们请看图片,现在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石油和全部天然气*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正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让学生看板书)

大家看,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天上有飞机,水中有轮船,路上有汽车、火车、自行车,地下有地铁、管道运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

活动

3、研讨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变化

师:通过以上各组同学的展示,使我们了解了交通从古到今走过的轨迹,但此时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变化呢?请大家结合我们查到的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1、因为人类勇于创新,有了梦想就永不言弃。

2、因为人类勇于创新,有了梦想就永不言弃。就拿我们船来说吧,虽然,第一艘蒸汽船被称为“笨家伙”,但人们没有放弃。

3、是人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桥的故事,可能对大家有所启发。茅以升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1934年春,他担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以周密的勘测和精湛的设计,拿出了比当时铁道部顾问、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既好又省的方案。从1935年春正式开工起,他创造性地使用造桥方法,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建成了长1453米,高71米的钱塘江大桥。这一壮举显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中国人民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4、因为人类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自行车刚发明时,只能用脚蹬地前进„„

5、人类有一种献身精神。从人类有了飞行的梦想,就有无数人付出了汗水、心血乃至生命,才有了飞机的发明。

活动

4、课后引伸,为下节课做准备。

师:正如同学们说得那样,我们一起了解了交通的历史。交通发展的历史,是古人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的。我们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请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交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你的改进方法。在下节课时展现给大家。

板书设计

从古到今话交通

空陆海

立体交通网

管道运输

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 第一课:通信连万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

2.使学生懂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离不开通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通信”及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难点是通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学生订阅的报刊、信件、电报单、生日贺卡、半导体收音机、儿童玩具电话机、儿童玩具无线电对讲机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在这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有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各行各业。在前面的两个单元里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交通运输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通信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师: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有许多的事情告诉别人,或是别人有事情或信息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可以亲自面谈的,可是有些事情由于路途遥远或是时间的原因无法面谈。这就需要利用通信手段来解决。我们打个电话、写封信或拍封电报,这就是通信——“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教师:你们知道常见的通信方式都有哪些吗?

学生:(学生讨论)寄送信件、发行报刊、打电话、拍电报、听无线电收音机广播、看电视„„。

教师: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通信方式不断地走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像传真。卫星通信、电视电话等。

教师:(把报刊、杂志、信件、贺卡、明信片等展示给同学们)你们都经常阅读什么报纸,订阅哪些杂志,收到过别人寄来的信件和贺卡吗?

学生:《人民日报》——可以知道很多国内外大事;

《广播节目报》——可以了解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送的节目内容;

《中国少年报》——可以了解到全国小学生的各种活动。

教师:我们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可以了解到很多新闻和国内外大事,可以增长很多的知识,互赠贺卡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教师:(手持半导体收音机)你们每天都听无线电广播吗?收音机里每天都播送什么内容?

学生:少儿节目、天气预报、新闻与报纸摘要„„

教师:每天看电视,最爱看什么节目?(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听广播、看电视、打电话、拍电报这也是通信,此外还有我们平时接触不多的传真等。

教师:观察图中都是什么通信方式。

学生:(看图叙述。)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这些通信设施,将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我们现代社会生活是离不开通信的。

我们通过这些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可以非常快地看到、听到全国的和世界各地的新闻。有的当时就可以听到、看到。你们可以举一点这方面的例子吗?

学生:卫星转播的奥运会、亚运会、各种大型体育比赛。

教师: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好像把地球都缩小了,好像把我们和遥远地方的距离都缩短了。我们是“在通信中了解社会”了。

教师:在通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遵守相关法律)

教师依据板书归纳总结全课,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一、传递信息就是通信

二、现代生活离不开通信

信件、报纸、电话、电和广播、电讯„„

三、在通信中也要遵守法律

第二课:从烽火台到互联网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和特点;知道近代以来通信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小结的主要内容,并能有条理的表达大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点:古代通信的特点和方式

教学难点:古代通信到近代以来的通信变化即如何体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启用电脑点击图片一,提问:画面反映了什么内容?(提示:烽火狼烟)。

2.教师点击电脑,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画面反映的又是什么内容?(提问:电波或电信号的声音,反映信息传递的快速。)

3.讲述:以上两组画面反映了通信在人类社会中的变化。导入新课。

(二)新课传授:

讨论交流:

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②除了烽火狼烟之外,古代还有哪些通信手段? 第一,古代的通信方式为依靠人力、畜力传递信件实物的邮政通信。第二,擂鼓传信和飞鸽传书。(教师追加提问“擂鼓传信传递什么信息,飞鸽传书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古代通信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燃起烽火点燃狼烟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当时社会最为快捷的通信方法,可以说是现代预警信号的前身。那么在我国还有哪些传递信息的方法。在国外,古代的人们又是怎样进行通信的?

提示从通信工具、业务种类、传递的速度与数量、传递的内容四方面进行。

教师小结过渡:古代通信靠人力、畜力完成传递速度慢、数量少。传递的主要信函等实物没有民间的通信,多是官方通信,那么近代以来通信出现了哪些变化?

出示不同年代通信速度对照表,学生讨论。

(三)探究活动:

1.过去的电话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今天出现了哪些电话,有什么用途?

2.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回答进行归纳。

3.师生共同总结:过去的电话有话筒(听筒)、话机、话线、电线、很笨重,不能携带。只能听到声音。现在,有录音电话,电话有录音机的功能;可视电话,在打电话时能够看到地方,听到声音,拉近了打电话人的距离;传真电话有传真机的功能;电话现在可装分机;无线移动电话、携带方便,可打电话、发收短消息、存储信息、照相等多种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4.师生畅想未来的通信还会有哪些变化。

第三课:小窗口 大世界

一、学生实态

在城市中,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广泛地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传媒,对各种媒体的操作方法已经基本掌握,他们能够从各种媒体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众多的媒体中,学生接触较多的有电视媒体、广播媒体、广告媒体等类型,但在这些媒体使用的能力上,不同的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许多学生对媒体使用的选择上还有一定的误区,老师应当更多地给学生一定的导向。另外,在学习的方法方面,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小组合作预习、调查生活的方法,若要顺利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就要善于调动和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并引导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和调查方法,丰富发展他们的认知,理解和感悟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二、教科书分析

本课题是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主题三“小窗口,大世界”的第1课时,既要让学生了解大众传媒的概念,对各种不同的传媒进行初步介绍,又要让学生学习怎样在生活中利用各种媒体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不仅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传媒世界的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感受强烈的时代气息,激发他们探究传媒世界的愿望,进而进一步运用传媒。教材的编排提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前必须要充分地感知生活、了解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体验、合作、交流等途径来探究自己身边的传媒世界,使学生感受到信息传媒在生活的重要性。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学生准备

1、班级学生自由组合成8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利用课下时间查找有关传媒概念的资料。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电视、广播、书报、广告、杂志、网络等媒体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这些媒体的作用,并查阅相关媒体资料。

3、将学习小组收集的资料以各种形式在课前整理消化,以备课上交流。

教师准备

1、摸底调查,知道学生对各种媒体的认知水平和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喜好。

2、收集各类传媒的资料,了解学生信息的来源。

3、提供搜索资料的门户网站。

4、春节晚会《千手观音》片断、歌曲《老鼠爱大米》、可口可乐广告图片及广告歌曲等传媒资料。

四、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大众传媒,以及大众媒体的种类;

2、使学生知道通过大众媒体这个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

3、了解传媒对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意义,要学会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各种媒体,学会从电视、书籍、杂志、网络等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五、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课前准备,阶梯攻关

2、组内合作,回忆经验

3、广谈体验,争论疑义

4、课内调查,归纳整理

5、交流生活,解决问题

6、提出目标,评价自我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梯攻关

师:小小窗口感知大千世界,了解传媒,感受精彩,今天老师将同学们一起聊一聊有关大众传媒的话题。教师出示课前阶梯攻关目标:

1、什么是大众传媒?

2、生活中有那些我们熟悉的媒体?(要求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组的调查结果写出所知道传媒的种类,越多越好)

学习小组根据预习情况选择不同难度进行知识攻关。

(二)组内合作,回忆经验

1、师:下面进入生活测试目标,生活测试目标主要是要考察同学们的观察力,以及生活实践能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固定答案,但是要求同学们回答过程中,必须要联系自已的生活实践做答,下面每个学习小组有20秒钟时间选择决定自己的测题选项。

2、学生选择不同生活测试题,小组合作,回忆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三)广谈体验,争论疑义

教师从三个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媒体的传播,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播放网络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师提出问题:请问这段音乐你最早是在什么地方听到的?你能说出这首歌最初是通过哪种传媒来进行推广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小结)

2、教师提出有关广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学习小组合作解答。

3、学生总结媒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内调查,归纳整理

1、师:现在无论广播电视,还是书刊网络,各种媒体都和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多姿多彩的媒体世界中,哪些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受到大家欢迎呢?让我们做个课堂小调查吧。

2、学习小组调查同学们喜欢的电视广播节目类型、报刊书籍类型,有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填表。

3、学生自由总结自己喜欢此类型媒体的原因。

(五)交流生活,解决问题

1、师:随着大众媒体的普及,看电视、报纸、听广播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们是怎样利用身边的媒体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生活聊天室,一起聊聊吧!

2、出示问题:昨天,社会老师给我们讲了航天英雄杨立伟叔叔与神舟五号的故事,我们特别感兴趣,想了解更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可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到这些资料,同学们,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3、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4、师生对话,教师引导学生

(六)提出目标,评价自我

1、教师布置新任务,出示问题:

问题一:我家终于要买电脑了,可是爸爸妈妈却不知道哪种品牌最好,同学们知道吗?你们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呢?

问题二:最近我们要到郊外去野餐,可是总担心天气不好,如果万一下雨了,那多扫兴呀,这可怎么办呀?

2、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回答。

3、小组对课堂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4、教师总结。

第四课:从看电视说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选择健康电视内容进行娱乐的能力,能合理安排时间。

2、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传媒。

3、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

教学重点: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传媒。

教学难点: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喜欢)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多媒体播放一些精彩的电视栏目片头)。

师:平时你们都喜欢看哪些栏目?为什么?

二、看电视的风波

师:我有一个小侄子,他也跟你们一样,喜欢看电视,尤其爱看《蓝猫淘气3000问》,可爸爸不让看,怕影响学习,只有周末才让看。他因此很苦恼,你能帮他想办法吗?

师:你们的主意都不错,我一定转告他。

师:你们也有类似的苦恼吗?

生1:爸爸怕我眼睛近视,不让我看。

生2:奶奶叫我离电视三尺远。

生3:他说得不对,应该是三米远。

师:对,我们看电视一定要注童保护眼睛,不要离电视太近,也不要看得太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本,了解一下大人对我们看电视有哪些不同的意见。

(师生共同看课本,教师在大屏幕上指导)

师:看了他们的意见,你有什么想法?

师:大人的哪些意见我们是可以接受的?

(板书:控制时间、内容健康、合理安排时间)

师:看电视并不是一无是处,你能说说都有哪些好处?

师:你看电视时和家长争执过吗?怎么解决的?

师: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你能针对看电视的话题去询问哪些问题?

师:我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有好多问题要问,请你们帮他问一问。

三、采访活动

采访要求:3--5人自由组合,从电视内容、看电视时间和怎样合理安排三个方面选一个话题进行采访,注意填写好采访时间、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

(伴随轻快的音乐,学生们现场采访听课的老师。)

汇报采访结果:

第1组:我们采访的是看电视的时间要求,结论是40分钟以内。

第2组:我们采访的是电视内容的选择,知道了只看适合小朋友看的一些栏目,少看或不看成人动画,也不看方言剧,因为对我们学习普通话有影响。

第3组:我们采访的是允不允许孩子看电视的话题,答案是支持、限制。

第4组:我们采访的是合理安排时间的话题,答案是在课余时间看。

四、拟订协议

师: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让我们开阔视野、放松心情,生活还真离不开!如果你们和家人有什么争执,可以拟一份协议。(多媒体展示一份阅读课外书的协议样本,学生草拟。)

同学之间交流自己拟订的协议。老师随机抽取典型的协议,师生共同评析。

展示协议:

(1)甲方与乙方看电视的时间规定;

(2)甲方和乙方看电视时把一个节目看完才能换;

(3)甲方可选择哪几天晚上看电视;

(4)电视内容必须对自己有益;

五、拓展总结

师:同学们拟订的协议真不错,希望你们回家以后同父母共同协商后再履行。除了看电视以外,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大众传媒吗?

生:网络、广播、报刊、杂志„„

师:说得好!那你们应该怎样选择呢?

生1:要选择内容健康的,因为网络里有暴力等不好的内容。

生2:要控制时间,注意用眼卫生。

生3:要合理安排时间,课余再去阅读。

师:今天老师很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我们知道了要尊重父母,学会了选择内容健康的电视节目,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

师:祝你们健康快乐成长!

第5篇:四年级品社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哺育我成长的家乡

课题:第一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家乡的名字,名字的演变来历。

2.学会使用图例,方向标,比例尺等工具在地图上找出家乡的位置以及相邻的省份。

3.通过访问,调查家乡的来历等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2.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学准备:1.资料

2.调查家乡名字的来历。 课时:40*2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叫什么名字吗?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二.让学生阅读自学,要求每提出1-2题自检题,向同学们提出检测,予以评价。 三.讨论,交流。

1.家乡的名字---我的家乡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西宁市被称为“金夏都”。

2.调查:家乡名字的来历: 青海----境内有青海湖而得名 湟中----指湟水流域 西宁----位于宁夏之西

3.在地图上认识自己家乡的位置。 〈1〉介绍地图知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2〉找出家乡青海省的位置,用笔划出轮廓,用“_”线划出家乡周围的省,自治区等.在地图上指一指。

检测:介绍我的家乡的位置,以及周围的省,自治区等。 作业设计:一.填空。

1.我的家乡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宁被称为(金夏都)湟中有闻名中外的佛教圣地(塔尔寺)。

2.青海因其境内有(青海湖)而得名。湟中位于(湟水流域)而得名。西宁因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以西)而得名。

二.说说自己的家乡位于祖国的什么位置?相邻的省市有哪些? 教后反思:

课题:第二课我的家乡风光好

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地理知识,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2.通过了解,展示家乡的风光,体会家乡的美丽。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喜欢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4.学会收集,整理,分析社会信息。

教学重难点: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知识。 2. 展示家乡的风光,体会家乡的美丽。

教学准备: 1.收集想象风光的图片,资料,课堂交流。 2.根据图片,文字资料编写一段家乡浏览导游词。 课时: 40*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说起家乡的风光,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光,山川壮丽,文化古老,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美不胜收.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美景吧!

1.学生自学课文,了解第7页的六幅图,请去过这些风景区的同学介绍那里的美景。

2.分小组说说自己家乡的美景名称,指点给同学们听,说后生生评价.。 二.家乡美景展。

1.收集家乡美景的图片,也可以自己绘画。

2.学生用收集到的图片,做粘贴板,展示。

3.师在活动中给予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三.我是小导游。

1.学生收集有关景点的资料,图片。.

2.编写导游词,写在教材10页的空白处。

3.设计“家乡三日游”的旅游表,填写在第9页表格中。

4.分小组在组里展示。 四.演讲----我爱家乡的***。

1.可以是家乡的某一山某一水,也可以是家乡的某一景物.。

2.内容,地点,景色特点,为什么喜爱,抒发喜爱之情。

3.演讲后进行评价。

作业设计: 1.你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自然风光?请你把它们写下来或画下来。

2.编写一段游览家乡的导游词。 教后反思:

课题:第三课家乡的四季变化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交流等多种途径,了解家乡气候的主要特征。

2.知道在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同。

3.体会气候特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了解家乡气候的主要特征知道在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同。 教学准备: 1.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知道在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同。

2.收集想象四季变化的资料。 教学课时: 40*3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在不同的地区,四季的气候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下面同学们了解一下(师介绍)。

1.我国的气候特征。

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季风气候显著。

2.我国的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南方和北方普遍高温.夏季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这样的气候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3.请同学们谈一谈各自了解的一些气候和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介绍家乡的四季。

1.课前学生收集自己家乡一年四季的气候资料。

2.说说自己家乡的气候特征。

3.小组交流家乡的四季,见书12页,结果填表。 三.小调查

1.了解不同季节的生产活动,展示13页的四幅图.请学生谈谈图上的内容,自己了解的农业生产活动.学生发言,教师补充讲解。

2.给学生介绍“春耕”“夏管”“秋收”“冬储”活动的录象片,具体情况。

3.分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产活动不同?

4.出示14页的四幅图,请学生说说图的内容。

5.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查资料,询问大人等多种途径了解自己的家乡一年四季的生活有哪些不同.气候有什么特征。

作业设计:我的家乡一年四季的气候特征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生产活动是(春)耕,(夏)管,(秋)收,(冬)储。 教后反思:

课题:第四课家乡物产知多少

教学目标:1.知道家乡的主要物产有哪些?

2.体会家乡物产与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的关系。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的发展献技献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2. 家乡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准备:1.收集我国有名的物产的资料。

2.准备家乡名优特产实物。

3.请同学战事家乡的名优特产。 教学课时: 40*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不同的家乡,自然环境不同,物产也不同.你知道自己的家乡主要有哪些物产吗?这节课我们学习第4课“家乡物产知多少”?

2.使学生明白,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物产。

3.先让学生把家乡的物产列出来,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把列出的物产进行归类,最后总结出家乡的物产有哪些。 二.小调查:家乡的物产。

1.采取的方式有:去图书馆看书,可以上网,可以产地调查。

2.分类调查后,将结果填入教材第17页的表格中。 三.家乡名优特产知多少。

1.学习课文前让学生收集家乡的名优特产。

2.介绍特点,用途。

3.介绍家乡的名优特产。

4.它们为什么出名? 四.怎样让名优特产更有名?

1.我的金点字

2.设计广告词

作业设计:我的家乡农产品有()()等,矿产品有()()等。林产品有()()水产品有()()畜产品有()()等,名优特产有()()等。 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课题:第五课居民与饮食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民居的特点,探究房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画出家乡独具特色的民居。

2.了解家乡饮食的特点,实地品尝独具特色的家乡小吃。

3.通过学习,探究家乡的民居,饮食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家乡。 教学重难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全国各地具有地域特点的传统民居的图片资料。

2.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传统民居和饮食方面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3.上我国饮食文化方面的资料,调查各地饮食的不同特点。

4.品尝并归纳家乡风味小吃的特点,尝试制作某种小吃。 教学课时: 40*2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通过长期的生活,家乡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居和别具风味的饮食.这节课我们学习民居与饮食。

二.1.首先要求同学们将事先收集的有关祖国各地居民的图片资料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2.通过交流资料,了解各处民居的特点和具体形成的原因。

3.学生回报交流学习成果。

4.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交流学习收获。 三.探究房子的秘密。

1.将学生收集的各种家乡传统房子的资料汇集在一起。

2.说说家乡住房的特点。

3.为什么这样建?有哪些优越性? 四.天南地北话吃饭。

1.导入:同学们,你们爱吃什么饭?

2.学生交流,并注意倾听。

3.你们刚才听到学生们说到爱吃的饭时,是否发现了什么规律?

4.引导学生了解饮食的地域差异。 如:南方以米饭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

南方以水产蔬菜为主;北方以肉食面食为主。

5.明确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造就了人们饮食习惯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主要食品以及其形成原因。 五.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

1.首先,请同学们介绍地方名小吃。

2.请同学们下去后品尝后感受。 作业设计:填空:

1.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居民以(窑洞)作为住宅,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西南部的居民住的是(竹楼)。

2.不同的家乡,因为(气候)不同,(物产)不同,(饮食习惯)不同,食品和风格各不一样。

3.我知道北方生产(小麦),以(面食)为主,南方生产(水稻),以(米饭)为主。

4.我们家乡的著名小吃很多,有(牛肉干),(酿皮),(烤羊肉)等。 教后反思:

课题:第六课家乡的方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体味家乡人对方言的情感,明确方言与家乡人生活的关系。

2.通过将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说方言的利与弊,正确认识方言,学会正确应用普通话。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进行各地方言的了解调查活动,收集相关的方言资料。

2.学生收集家乡方言,土语,记录下来。

3.家乡地方戏曲或方言节目录音录象资料。 教学课时: 40*2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乡音最美,乡音最亲,乡音是故乡印在家乡人身上的烙印.说到家乡,家乡的方言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家乡的方言。 二.了解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明确利弊。

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的各种节目,引导学生观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交流谈话:同学们,你们是否喜欢家乡的方言,谁会说家乡的方言,大家说方言时有什么感受。

3.学生体会家乡方言的特点。

4.体会方言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方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5.师生总结家乡人与方言的关系:方言存在与人们的生活,根植于家乡人的生活,带来家乡人相互交流时的归属感和亲切感,欣赏方言节目时的痛快感和认同感.这是方言对人们生活中有利的一面。

6.引导学生说(交流),说方言在生活中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7.师生归纳:方言不利于广泛的交流,特别是在与外地人的交流中,很多时候可能会因为交流不便,耽误事情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三.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

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

2.纠正自己语言中的方音。

3.完成教材29页的填空。 四.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

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

2.其他地方的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让自己学好普通话。 作业设计:一.填空。

1.不同的家乡,有着不同的(地方语言),人们把这种地方(语言)叫做“方言”,(方言)在交流中,既(随意)又(亲切),但是在(对外交流中),就会出现(很多麻烦)。

2.(地方戏)一般是用方言演唱的。 二.你认为说家乡话好呢还是说普通话好? 教后反思:

课题:第七课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方戏剧,曲艺和各种民间工艺,学会欣赏这些民间艺术,在欣赏中感悟家乡人的心灵手巧。

2.在了解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感悟其美妙和艺术性,培养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3.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初步掌握一种民间艺术。

4.树立要为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民间艺术做贡献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初步了解山东的本土文化。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整理家乡地方戏剧,曲艺资料,教师将其展示给学生。

2.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家乡地方戏剧,曲艺文学,图片资料,并学习其中一种,做好表演的准备。

3.师生共同收集家乡民间工艺的各种实物,图片,文字资料。

4.引导学生走访家乡的名艺人,了解家乡民间工艺的产生,制作过程,尝试制作一种工艺品。

教学课时: 40*3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家乡最美,它的魅力无处不在,而民间艺术是呈现家乡给我们的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各种民间艺术是当地人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创造的,它不仅绚丽多姿,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具有教强的艺术性,它是家乡人聪明才智的结晶,是家乡人心灵手巧的体现 .我国的许多民间艺术在世界上都十分有名。 二.欣赏民间戏剧,曲艺。

1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戏剧,曲艺图片。

2.学生将自己欣赏的感受谈出来,感悟其魅力所在。

3.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收集的各种民间戏剧,曲艺资料。

4.师生共同交流,探究民间戏剧,曲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我来演一演。

1.教师引导学生课余学习家乡民间戏曲。

2.请会各种家乡戏曲的学生进行表演。

3.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感受家乡戏的魅力,了解其特点,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引导学生相互学演,学唱家乡戏曲。 四.家乡的民间工艺。

1.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各种工艺品图片。

2.师生将课前搜集的各种工艺品图片欣赏,并相互介绍。

3.通过展示活动,你了解了什么?感悟到什么?体会到什么? 五.走访家乡的名艺人。

1.师生共同介绍家乡著名的民间艺人。

2.引导学生访问附近的民间艺人,如农民画家,乔应菊。 六.动手实践。

1.自己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民间工艺做介绍。

2.小组合作,动手制作喜爱的工艺品。

3.将作好的工艺品展示给同学们。 作业设计:一.填空。

1.民间艺术包括(地方曲艺)和(民间工艺),它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深受家乡人的喜爱。

2.我知道的家乡的戏剧曲艺有(藏戏)(平弦戏)(眉户戏)(皮影戏)(花儿)等。

3.我知道的家乡的艺人有(侯喜春)(杨占祥)(华松兰)(雷有顺)(张文武)(乔应菊)。 二.家乡的民间戏剧曲艺有哪些? 教后反思: 课题:第八课家乡民俗探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各种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民俗的形成,流失与演变情况。

2.列举家乡民间特色活动,列举本地现实存在的陈规陋习,分析其对人们的不良影响。

3.了解迷信的骗人本质,认识迷信的危害性,从思想上,行动上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学会用科学战胜迷信。

教学重难点:认识迷信的骗人本质及迷信的危害性,学会用科学战胜迷信。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民俗活动的声像,文字,图片资料。

2.准备模拟民俗活动。

3.走访身边的老人,查找相关资料,收集一些民俗的形成,发展,演变的资料,并作好资料整理记录。

4.观察记录身边的迷信活动。

5.为揭开迷信活动的外衣准备资料。 教学课时: 40*3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教师:不同的家乡,有着不同的民俗,这些民俗有的寄托着思念,有的表示祝福,有的为了祈盼,有的图个吉利„„我们家乡有哪些民俗呢?这些民俗有什么来历,又是怎样演变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家乡民俗的秘密吧! 二.走进丰富多彩的民俗。

大家都喜欢过年,请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过年?

1.说一说年的来历。

2.过年有哪些习俗:贴春联,挂红灯,放鞭炮,包饺子,吃饺子,拜年,收压岁钱,穿新衣服。

3.让学生相互交流各种传统节日的不同习俗,体味这些习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然后合作填写教材上的表格。 三.探索民俗的秘密。

1.家乡的习俗是怎么来得?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习俗?激发学生探究习俗秘密的兴趣。

2.引导学生进行探秘活动,A.确定目的

B.寻找方式

C.确定探秘的时间

3.注意活动的要求事项。

4.归结探秘的收获(明确各种习俗的含义,体会民俗与家乡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四.用科学战胜迷信。

1.认清迷信的嘴脸。

2.揭开迷信的外衣(蒙混,含糊,魔术,物理,化学现象)。

3.用科学战胜迷信。

A.自己不参与迷信活动。

B.学好科学知识。

C.宣传科学知识。

D.劝告身边的亲人,不要参与迷信活动。 作业设计:一.填空

1.不同的家乡,有着不同的(民俗)

2.我国的传统节日有(

)(

)(

)(

) 二.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三.春节有哪些习俗? 教后反思:

课题:第九课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事迹,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够造就不平凡的业绩的道理。

2.学会小组合作,调查和访问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3.喜欢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以他们为榜样。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感受用文字或其他方法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1.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照片,事迹。 2.准备一个采访本或者录音机。 教学时间: 40*2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家乡,涌现出许多优秀人物,他们为家乡和祖国作出了贡献,为家乡和祖国争得了荣誉,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 二.夸夸我的家乡人。

1.阅读教材49页资料,引出自己家乡的名人。

2.按照学生所收集到的人物分组,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一名在全班交流。

3.根据交流的资料,填写教材50页的表格,主要事迹可写在下方的空白处。 三.名人就在我们身边。

课前安排我们身边寻访著名人物的事迹。

1.选准要访问的对象。

2.做好访问前的准备。

3.进行访问。

4.整理访问资料。

5.进行交流。 四.我们是家乡未来的骄傲。

谈谈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为家乡做贡献。 作业设计:一.填空:

1.家乡有哪些名人(宗喀吧),(寇从善),(莫如志)。

2.我知道的身边的名人有(马复兴),(路万元),(乔应菊),(莫延玉)。 二.了解家乡名人的事迹。 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发展中的家乡

课题:第十课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的变化。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乡人观念的变化。

3.学习调查问题的方法,并能与大家交流调查结果,分享学习成果。

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5.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家乡家庭生活,家乡环境,家乡人的观念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搜集新旧生活用品的实物或者图片。

2.准备反映所在地区发展的记录片或者影音资料。 教学课时: 40*3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1.阅读,理解教材内容。

2.交流课前调查填表内容(在书上59页,62页,66页)。

3.师生互动,评价。 一.我家的生活变化对比表。 过去现在

衣颜色款式单一而且打了补丁,要穿好几年.

色彩款式新颖,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新服. 食粮食缺,杂粮多,蔬菜肉少,营养不足.

细粮多,肉菜油蛋丰富,营养充足. 住土结构房子,居住条件差.

砖混结构的高楼多,居住条好. 行以步行和骑自行车为多,很少乘车.

公交,出租,小轿车多,出行方便. 用电器少,只有收音机,做饭用火炉,洗衣用家用电器多,电视,VCD, 搓衣板,用具粗糙,数量少.

DVD,电脑.做饭用电饭锅,洗衣用洗衣机,用具新,精致,数量多. 我们的家庭生活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国民经济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因而,家庭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家乡面貌的变化。

1.交通环境变化。 主要交通线路从哪里开往哪里 铁路青藏铁路,从西宁开往拉萨 普通公路

高速公路湟中至西宁

镇区内有哪些线路的公共汽车?它们的其止点?途径哪些站点? 线路其止点途径主要站点

1路莲湖公园------南门

2路莲湖公园-----塔尔寺

2.生活环境的变化。

(1)过去我们县镇的南西两山是荒山秃岭,现在山坡上长满了绿树。

(2)过去我们县镇的房子又破又乱,街道也很窄,现在县城统一规划,盖了新房,街道也拓宽了,七八层的高楼到处都是,广场多了,购物场所也多了。

说说你家乡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那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过去我们家乡的山是荒山秃岭,现在山坡上长满了绿树.去我们县镇的房子又破又乱,街道也拓宽了,七八层的高楼到处都是,广场多了,购物场所也多了.这些都是因为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好,是家乡人民勤劳致富,不怕吃苦的劳动换来的。 三.家乡人观念的变化。

过去-----家乡人死守田园,不重视教育,文盲多,消费观念低。

现在-----许多人搞家庭副业,重视教育,消费观念和健康观念提高。 作业设计:一.填空。

家乡的发展,离不开家乡人民(观念)的变化.(家乡人观念)的变化,促进了家乡的发展。 二.我们的家庭生活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三.家乡人的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后反思:

课题:第十一课让家乡环境更美好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绿色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重难点: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2.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调查:家乡的环境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环境对家乡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会这样?

1.我们周围有许多污染环境的现象存在,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2.学生交流自己关于环境污染产生原因的观点。 二.环保资料交流。

1.阅读教材70页的文字资料。

2.交流学生自己收集到的环保资料。

3.教师总结。 三.家乡的环保活动。

1.阅读71页插图以及文字说明,使学生明白,政府和人民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治理家乡的环境。

2.谁还知道国家和当地政府为保护和改善家乡环境实施了哪些措施和行动? 3.知道的填在72页教材上。 四.我为家乡环保提建议。

1.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家乡的环保离不开你我他,面对家乡的环保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2.学生自己交流你的好建议。

3.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4.同学们把自己的好建议写在教材73页空白处。 作业设计:一.填空。

1.我的家乡在祖国的(西部),现在国家和家乡人民正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

2.现在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许多地区降水量(越来越少).这种趋势在未来30至50年还要持续.这样的气候会使(沙尘暴)越来越多。

3.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却排在88位,已补列入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4.因我国北方缺水,而南方水资源丰富,所以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5.这一工程分别从长江的(上游),(中游),(下游)分三条线向北方调水。 二.随着家乡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却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请举例说明。 答:缺水,沙尘暴,垃圾污染,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为什么会这样? 答:土地干旱和沙尘暴天气的出现和人们乱砍树木,开垦农田有关.空气污染与工厂排放的浓烟和汽车的尾气有关.水污染与许多工厂把有毒的废水排入河里有关.垃圾污染使街道上苍蝇乱飞,味道难闻。

这样的环境对家乡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这样的环境中家乡人不能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还会带来疾病,危害健康。 三.你知道国家和当地政府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实施了哪些措施和行动? 答:我知道国家正在实施“三北防护林”和“南水北调”工程.当地政府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引水上山等各种措施,治理家乡的环境。 教后反思:

课题:第十二课家乡的明天什么样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2.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畅想家乡美好的未来,愿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激发学生为祖国,为家乡的美好前景而奋发图强的光荣使命感。

4.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增强学生为家乡、祖国的美好前景而奋发图强的光荣使命感。 教学准备:1.搜集家乡未来发展规划和目前正在实施的规划情况和资料。

2.为歌颂家乡,歌颂祖国的飞速发展变化排小节目。

3.学生准备彩笔和纸张。 教学时间: 40*2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不同的家乡,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划。在家乡人的努力下,我们家乡的明天会怎样呢? 二.家乡未来的规划。

1.说说家乡未来的规划图。

2.你听了后有什么想法?

3.小结:我们的家乡正发生着飞速的变化,可以想象家乡的未来将会是多么的美好,作为家乡的主人,祖国的主人,我们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们要从小树立为家乡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三.为家乡的发展出金点子。

1.家乡的大发展,关系着你我他,祖国的大发展,大家想办法,我们来为家乡发展献一计,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努力创新,我们来比一比,谁设计的点子最好最有价值。

2.学生自己设计金点子。

3.学生交流金点子。

4.评价各小组的点子,评出金点子,银点子,铜点子。 四.我为家乡绘蓝图。

1.畅想家乡的未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绘家乡的美好明天。写一写,画一画。

3.全班交流为家乡绘制蓝图。 五.大家一起唱。

1.欣赏并演唱<在希望的田野上>。

2.在本班表演自编的小节目。歌颂家乡,歌颂祖国。 作业设计:一.填空。

1.不同的家乡,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划)。

2.现在国家和家乡人民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 二.你希望家乡的未来是什么样?请画下来或者写下来。 教后反思:

第6篇:小学三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了解在生活周围的劳动者,知道他们的劳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2、体会劳动者付出劳动给我们创造的幸福和快乐,让学生懂得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激情导入

1、出示谜语;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谜底()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吗? 那好,老师就朗诵一首诗让你们猜一猜谜底是什么?注意听哦,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你们想不想夸夸蜜蜂呢?(想,学生自由说。生

1、蜜蜂会采蜜。生

2、蜜蜂活泼可爱。生

3、蜜蜂很勤劳。)

师:你们说得真棒。

是啊,蜜蜂每天早早就飞入百花丛中忙碌,很勤劳,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蜜蜂一样忙碌的人。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我们把视角集中在“清晨”,说一说谁在为我们忙碌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投影展示并板书: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

让我们一起朗读一遍课题。

二、感知劳动

活动一:寻找劳动者

1、师:同学们,每天你们家里谁起的最早,他在干什么?除了他还有谁为我们忙碌?(指名说)

过渡:仅仅在家里就有那么多人为我们忙碌,我们真是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啊!早餐吃得美美的、饱饱的,赶快背小书包上学吧!咱们一起来唱《上学歌》(放《上学歌》一起拍手唱起来)

2、边唱边放上学途中各劳动者忙碌的图片。在上学途中你又看到哪些小蜜蜂在忙碌呢?(学生说)

同学们真是有心人,让老师刮目相看!

在上学路上居然发现了这么多忙碌的小蜜蜂,那么在熟悉的校园呢?

3、(课件出示学校的图片)

我们到了,瞧,这就是我们的学校。在学校,你锐利的双眼又发现了哪些小蜜蜂呢?举手回答,比一比哪个学生表现最积极。

生1:我看到了值勤的老师和同学在欢迎全校师生。 生

2、我发现了每天开大门的爷爷。 生

3、我发现了许多同学在打扫卫生。

4、我发现了有的老师在教室里组织学生读书,有的老师在批改作业或是认真备课。

表扬:哇,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竖起大拇指) 活动四:

4、同学们,除了我们一路上看到的,你平时还发现了哪些为我们忙碌的人?学生回答(同学们真棒,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老师过渡:以上这些都是忙碌在各行各业的“小蜜蜂”,为了我们生活的安宁、幸福,他们坚守自己的岗位,任劳任怨地工作,真的是太勤劳了!板书:勤劳

活动二:看不见的“手”。

过渡: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怪现象(课件出示) 你能揭开谜团吗。(生讨论,再举手回答)

在生活中还有这种怪现象吗? (指名同学说) 课件出示手的图片。

师小结:同学们,生活中的这些怪现象都来自于一双双忙碌的勤劳的手,这双手虽然看不见,却能时时感受到他的存在。

活动三:没人为我

过渡:劳动者用双手创造了一切,才让我们拥有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让我们像花儿一样在阳光下幸福的成长。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假如有一天他们停止了工作,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各抒所见)出示图片

学生自由说:如果没有(

),就会(

)。 活动四:角色置换

同学们说的真好,没有这些辛勤的小蜜蜂,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多少年后,我们也将走向社会,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假如有一天,你成了他们中的一员,那么又回怎样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职业讲述自己的故事。

1、小组讨论

2、上台讲述

评:交警

老师相信你一定是个出色的交警;清洁工

真不愧为“城市的美容师”;农民

相信通过你的勤劳,我们会吃到更多新鲜的蔬菜。

三、拓展延伸,感恩行动

1、通过刚才的讲述,相信你会和老师一样更加敬佩,更加感谢在各行各业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们,他们值得我们尊重。(板书:尊重)

那么,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尊重这些劳动者?(指名说)

2、尊重劳动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应该落实到行动中去。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说遇到下列情形怎么办。

我们的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 还有一些名言也表达了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看大屏幕: 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米尔 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卢梭

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马克思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劳动的名言?(指名说) 过渡:所有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尊敬,他们的劳动最光荣,(出示课件劳动最光荣)有一个光荣的节日属于每一位劳动者,你们知道是哪一天吗?(“五一”国际劳动节),下面让我们献上一首歌,送给天下所有的劳动者。播放《劳动最光荣》

四、总结升华 内化情感

课堂小结 :是呀,正是有了这许许多多蜜蜂式的劳动者,不断输送养料,我们才能坐在教室里开心地学习,在生活中幸福地成长。当我们享受这一切的同时,别忘了对辛勤的劳动者说一声:您辛苦了,谢谢您!同时,我们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誓言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谢谢大家!

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陶铸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

要工作,要勤劳:劳作是最可靠的财富。——拉·封丹

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苏霍姆林斯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了解在生活周围的劳动者,知道他们的劳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2、体会劳动者付出劳动给我们创造的幸福和快乐,让学生懂得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激情导入

1、出示谜语: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谜底()

2、学生猜谜语。

3、指名夸夸蜜蜂。

4、引入课题

过渡: 是啊,蜜蜂每天早早就飞入百花丛中忙碌,很勤劳,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蜜蜂一样忙碌的人。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我们把视角集中在“清晨”,说一说谁在为我们忙碌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投影展示并板书: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

让我们一起朗读一遍课题。

二、感知劳动

活动一:寻找劳动者

1、师:同学们,每天你们家里谁起的最早,他在干什么?除了他还有谁为我们忙碌?(指名说)

过渡:仅仅在家里就有那么多人为我们忙碌,我们真是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啊!早餐吃得美美的、饱饱的,赶快背小书包上学吧!咱们一起来唱《上学歌》

2、边唱边放上学途中各劳动者忙碌的图片。在上学途中你又看到哪些小蜜蜂在忙碌呢?(学生说)

在上学路上居然发现了这么多忙碌的小蜜蜂,那么在熟悉的校园呢?

3、(课件出示学校的图片)

我们到了,瞧,这就是我们的学校。在学校,你锐利的双眼又发现了哪些小蜜蜂呢?

4、同学们,除了我们一路上看到的,你平时还发现了哪些为我们忙碌的人?(指名说)

老师过渡:以上这些都是忙碌在各行各业的“小蜜蜂”,为了我们生活的安宁、幸福,他们坚守自己的岗位,任劳任怨地工作,真的是太勤劳了!板书:勤劳

活动二:看不见的“手”。

过渡: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怪现象(课件出示) 你能揭开谜团吗。(生讨论,再举手回答)

《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教案设计

石井小学

张立芹

在生活中还有这种怪现象吗? (指名同学说) 课件出示手的图片。

师小结:同学们,生活中的这些怪现象都来自于一双双忙碌的勤劳的手,这双手虽然看不见,却能时时感受到他的存在。

活动三:没人为我

过渡:劳动者用双手创造了一切,才让我们拥有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让我们像花儿一样在阳光下幸福的成长。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假如有一天他们停止了工作,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各抒所见)出示图片

学生自由说:如果没有(

),就会(

)。 活动四:角色置换

1、 假如有一天,你成了他们中的一员,那么又回怎样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职业讲述自己的故事。

2、小组讨论

3、上台讲述

三、拓展延伸,感恩行动

1、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尊重这些劳动者?(指名说)

2、感恩践行

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说遇到下列情形怎么办。

3、赞美劳动者

(1)出示名人名言,学生读

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米尔 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卢梭

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马克思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劳动的名言?(指名说) (3)为劳动者献一首歌《劳动最光荣》

四、总结升华 内化情感

课堂小结 :是呀,正是有了这许许多多蜜蜂式的劳动者,不断输送养料,我们才能坐在教室里开心地学习,在生活中幸福地成长。当我们享受这一切的同时,别忘了对辛勤的劳动者说一声:您辛苦了,谢谢您!同时,我们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自己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誓言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

勤劳

尊重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