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编程加工实习总结

2022-04-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理论必须要与实践相统一,在繁忙的实习阶段结束以后,我们必然有很多的收获,也有一些遗憾,那么就要必要对实习阶段的工作、学习清凉进行总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控编程加工实习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数控编程加工实习总结

数控编程与加工总结

《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设计

总结

通过这次数控课程设计,我体会颇深,在这次设计中我做的是铣床,分组的时候是三人一组当拿到题目的时候,组员就开始进行任务分配,对于题目的分析我们组员各自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大家一起商榷怎么样的加工路线最为合理和节省时间;在此过程中我就感觉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课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 都是过去所学的基础知识不牢固,期间不停的翻课本查资料,和组员们探讨。我才发现其实最好的节约时间的方法就是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上课,把老师要将的重点在上课之前好好预习,这样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从而下课的时候就可以花很少的时间整理。

一番探讨之后,我就开始定下了自己组题目的一套加工方案,方案定好后就开始编程 在编程过程中我们感觉自己的的基本知识不扎实,所以不时的看自己的上课时候做的笔记,编好后我们把程序输入数控仿真软件中模拟出加工路线,加工路线出来后,在进行仿真之后 看一下加工后的模拟零件是否正确 ,在确定这些都无错误的情况下 ,我们把做好的课程设计发老师 ,让老师对我们的加工工艺及其路线的看一下是否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从这次课程设计中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学习数控是不容易的,课程设计需要冷静的思考和周全的大局观,任何小的瑕疵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设计

总 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从最初的选题,开题到计算、绘图直到完成设计,使我对零件设计与加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也了解了加工业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一个多月的毕业设计,使我对薄壁零件的加工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的任务是对该零件工艺分析,编制程序和加工。

本次课程设计让我系统地巩固了曾经所学过的课程,系统地巩固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数控编程》等许多课程。从零件产品图的绘制到产品的加工,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主要介绍了典型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数控铣削的工艺灵活性很大,加工方法多种多样。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认真学习,刻苦分析,查阅相关资料,最终做完了课程设计。根据图纸的具体要求,再结合实际加工的经验,制定出一套加工的详细方案。

总之,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综合了专业了知识,更是因为在设计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解答,完成了工艺的设计,我从中更认识到了自己不足之处,对于即将毕业的我来说,无疑是给了自己一个巨大的帮助,以便在近期内巩固所学的知识,为今后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设计

总结

为期一个星期的数控编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与同伴的探讨,相互学习与帮助所带来的深刻含义。

课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 都是过去所学的基础知识不牢固,期间不停的翻课本查资料,和组员们探讨。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咬咬牙还是坚持了下来,而且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几个星期几乎每个晚上都要做到很晚才睡,不敢有一丝的松懈,生怕一不留神前功尽弃。

从这次课程设计中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学习数控是不容易的,课程设计需要冷静的思考和周全的大局观,任何小的瑕疵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课程设计结束了,我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调整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第二篇:数控编程与加工总结

《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设计

总结

通过这次数控课程设计,我体会颇深,在这次设计中我做的是铣床,分组的时候是三人一组当拿到题目的时候,组员就开始进行任务分配,对于题目的分析我们组员各自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大家一起商榷怎么样的加工路线最为合理和节省时间;在此过程中我就感觉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课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 都是过去所学的基础知识不牢固,期间不停的翻课本查资料,和组员们探讨。我才发现其实最好的节约时间的方法就是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上课,把老师要将的重点在上课之前好好预习,这样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从而下课的时候就可以花很少的时间整理。

一番探讨之后,我就开始定下了自己组题目的一套加工方案,方案定好后就开始编程 在编程过程中我们感觉自己的的基本知识不扎实,所以不时的看自己的上课时候做的笔记,编好后我们把程序输入数控仿真软件中模拟出加工路线,加工路线出来后,在进行仿真之后 看一下加工后的模拟零件是否正确 ,在确定这些都无错误的情况下 ,我们把做好的课程设计发老师 ,让老师对我们的加工工艺及其路线的看一下是否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从这次课程设计中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学习数控是不容易的,课程设计需要冷静的思考和周全的大局观,任何小的瑕疵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从最初的选题,开题到计算、绘图直到完成设计,使我对零件设计与加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也了解了加工业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一个多月的毕业设计,使我对薄壁零件的加工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的任务是对该零件工艺分析,编制程序和加工。

本次课程设计让我系统地巩固了曾经所学过的课程,系统地巩固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数控编程》等许多课程。从零件产品图的绘制到产品的加工,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主要介绍了典型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数控铣削的工艺灵活性很大,加工方法多种多样。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认真学习,刻苦分析,查阅相关资料,最终做完了课程设计。根据图纸的具体要求,再结合实际加工的经验,制定出一套加工的详细方案。

总之,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综合了专业了知识,更是因为在设计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解答,完成了工艺的设计,我从中更认识到了自己不足之处,对于即将毕业的我来说,无疑是给了自己一个巨大的帮助,以便在近期内巩固所学的知识,为今后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为期一个星期的数控编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与同伴的探讨,相互学习与帮助所带来的深刻含义。

课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 都是过去所学的基础知识不牢固,期间不停的翻课本查资料,和组员们探讨。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咬咬牙还是坚持了下来,而且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几个星期几乎每个晚上都要做到很晚才睡,不敢有一丝的松懈,生怕一不留神前功尽弃。

从这次课程设计中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学习数控是不容易的,课程设计需要冷静的思考和周全的大局观,任何小的瑕疵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总而言之,课程设计结束了,我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调整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第三篇:数控加工与编程实训总结

实训总结

转眼间为期2周的数控加工与编程实训已经结束了,经过2周的实训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回想实训这几天我确实有很大的收获。在指导老师们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实训任务,从总体上达到了实训预期的目标和要求。这次实训给了我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锻炼机会,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我的数控操作能力,我进一步从实践中认识到数控的重要性。

实训中我学会了特种加工、华中数控车床、铣床的基本操作,但在实际动手加工的时候,很多问题都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更加加深了各种知识的了解,在自己加工时,使我对对刀,参数的设置,编程的要求,工艺,还有在加工中的各种操做,以及刀补的建立,还有各种参数的修改,以及各种量具的使用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通过这次实训我明白了在以后的工作中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行。实训就是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及时对实践能力的培训,又是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延伸。

在这2周的实训中,我学到的许多知识、技术及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我相信这些收获会在我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训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实现自我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转眼间我期望已久的实训周已经过去,经过一周的实训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回想实训这几天我确实有很大的收获。在师傅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圆满完成了实训任务,从总体上达到了实训预期的目标和要求。这次实训给了我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锻炼机会,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我的数控操作能力,我进一步从实践中认识到数控的重要性。

这次实训我学会了华中数控车床、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但在实际加工中又反应了许多学习上的不足。通过这次实训我明白了在以后的工作中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行。实训就是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及时对实践能力的培训,又是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延伸。 再通过于师傅的交谈中,了解了当即时代数控加工在工厂中的重要性,特别是未来工业。师傅还帮我们分析了数控在模具加工方面的主要运用,数控加工模具的工艺流程以及加工编程方面的技巧。

总之,本次数控实训确实比以前提高了水平,尤其在实际操作方面和编程方面。遗憾的是时间有些短,通过实训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说程序的编制还不熟练,加工工艺方面还有待提高,实践经验还比较欠缺。今后要虚心学习,继续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以后一定会弥补这些不足.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第四篇:《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期中考试

姓名

学号

班级

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1.机床在自动运转状态下,按下“机床保持”按钮,则机床的所有功能都停止。

2.编制程序时,程序段号最好连续序号。

3.程序的内容由若干程序段组成,程序段由若干字组成,每个字由字符和数字组成。

4.G01起作用时,其进给速度按系统默认值运行。

5.

当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完成后即可进行正式加工。

6.数控车床加工螺纹时,进给速度需用F指定。

7.在FANUC系统中,数控车床用G99指令指定每转进给量。

8.标准粗牙普通螺纹M20的螺距为2.0mm。

9.机床控制面板由CRT/MDI面板和操作面板组成。

10.2.5坐标机床是表示机床具有两个直角坐标轴和一个旋转轴。

11.对刀就是使刀位点与刀架参考点建立尺寸联系,并将此值在加工前输入到数控装置,供加工中自动计算刀补用。

12.主轴顺时针旋转运动方向(正向)是指按照右手螺旋确定的进入工件的方向。

13.数控车床编程时,一律假定工件静止,刀具相对运动。

14.数控机床是用数字信息实现加工自动控制的机床。

15.重复定位精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重复进行同一动作时得到的一致性程度。

16.所谓插补就是在工件轮廓的某起始点和终止点之间进行“数据密化”,并求取中间点的过程。

17.FMS是表示柔性制造单元。

18数控机床是在普通机床的基础上将普通电气装置更换成CNC控制装置。

19.G代码可以分为模态G代码和非模态G代码。

20.插补运动的实际插补轨迹始终不可能与理想轨迹完全相同。

21数控机床编程有绝对值和增量值编程,使用时不能将它们放在同一程序段中。

22.不同的数控机床可能选用不同的数控系统,但数控加工程序指令都是相同的。

23.机床的切削速度就是指机床主轴转速。

24.G00、G01指令都能使机床坐标轴准确到位,因此它们都是插补指令。

25.数控机床按控制系统的特点可分为开环、闭环和半闭环系统。

26.点位控制系统不仅要控制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准确定位,还要控制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路径。

27.通常在命名或编程时,不论何种机床,都一律假定工件静止刀具移动。

28.在铣削加工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般切削厚度比车削加工要大。

29.程序段的顺序号,根据数控系统的不同,在某些系统中可以省略的。

30.绝对编程和增量编程不能在同一程序中混合使用。CIMS是一种制造哲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加工(

)零件,宜采用数控加工设备。

A.

大批量

B

多品种中小批量

C

单件

D多件

2.

通常数控系统除了直线插补外,还有(

)。

A.正弦插补

B

圆弧插补

C

抛物线插补

D双曲线插补

3.

确定数控机床坐标轴时,一般应先确定(

)。

A.

X轴

B.

Y轴

C.

Z轴

D.A轴

4.

开环控制系统用于(

)数控机床上。

A.

经济型

B.

C.

精密

D.高档

5.

数控机床加工依赖于各种(

)。

A.

位置数据

B.

模拟量信息

C.

准备功能

D.

数字化信息

6.

数控机床的核心是(

)。

A.伺服系统

B.

数控系统

C.

反馈系统

D.

传动系统

7

圆弧插补指令G03

X

Y

R

中,X、Y后的值表示圆弧的(

)。

A.起点坐标值

B.

终点坐标值

C.

圆心坐标相对于起点的值

D.圆心坐标相对于终点的值

8.固定循环指令中,P用来指定暂停时间,P0.5表示(

)。

A.暂停时间0.5秒

B.暂停时间500毫秒

C.暂停时间0.5毫秒

D.格式错误

9.(

)是机床上一个固定不变的极限点。

A.机床原点

B.工件原点

C.换刀点

D.刀位点

10.所谓(

),是指刀具的定位基准点。

A.换刀点

B.对刀点

C.刀位点

D.起刀点

11.在FANUC系统中,一般采用英文字母(

)作为程序地址。

A.O

B.P

C.L

D.N

12.以下(

)指令为模态代码。

A.G01

G02

B.G04

C.M00

D.M06

13.运行程序时,方式选择开关置(

)位置。

A.AUTO

B.EDIT

C.MDI

D.ZERO

14.在程序中插入字,先输入要插入的字,再按(

)键。

A.DELET

B.INSRT

C.ALTER

D.CURSOR

15.在FANUC系统中,设定主轴转速控制的是(

)指令。

A.G96

B.G97

C.G99

D.G98

16.

数控系统所规定的最小设定单位就是(

)。

A.

数控机床的运动精度

B.

机床的加工精度

C.

脉冲当量

D.

数控机床的传动精度

17.在数控机床上,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刀具材料是(

)。

A.高速钢

B.陶瓷

C.硬质合金

D.金刚石

18.一般数控车床X轴的脉冲当量是Z轴脉冲当量的(

)。

A.1/2

B.相等

C.2倍

D.4倍

19.数控机床的Z轴方向(

)。

A.平行于工件装夹方向

B.垂直于工件装夹方向

C.与主轴回转中心平行

D.不确定

20.数控机床不适合加工以下(

)类零件。

A.多品种小批量

B.单品种大批量

C.形状结构比较复杂

D.精度要求高

21.数控车床的进给方式分每分钟进给和每转进给两种,分别用(

)指定。

A.G96、G97

B.G97、G96

C.G98、G99

D.G99、G98

22.FANUC系统数控车床(

)指令用来指定主轴转速的单位是rpm。

A.G96

B.G97

C.G98

D.G99

23用于机床开关指令的辅助功能的指令代码是(

)。

A.F代码

B.

S

代码

C.

M代码

D.G代码

24.一般数控车床X轴的脉冲当量是Z轴脉冲当量的(

)。

A.1/2

B.相等

C.2倍

D.4倍

25.数控机床的F功能常用(

)单位。

A.

m/min

B.

mm/min或

mm/r

C.

m/r

D.A或C

26.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时是由(

)来控制的。

A.数控系统

B.

操作者

C.

伺服系统

D.反馈系统

27.

绕X轴旋转的回转运动坐标轴是(

)。

A.A轴

B.

B轴

C.

Z轴

B.Y轴

28.

用于指令动作方式的准备功能的指令代码是(

)。

A.F代码

B.

G

代码

C.

T代码

D.M代码

29.世界上诞生的第一台数控机床是(

)。

A.数控铣床

B.数控车床

C.数控镗床

D.加工中心

30.(

)是数控机床的中枢和核心部分。

A.输入装置

B..控制介质

C.数控装置

D.驱动装置

三、分析题(共40分)

1、数控车削加工,在确定零件的定位和夹紧时应注意那些问题?(10分)

2、

简述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0分)

3、如图所示零件,试分析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加工程序。(20分)

第五篇: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数控机床诞生在二十世纪( )年代。 (A)40;(B)50;(C)60;(D)70。

2. 数控机床绕X轴旋转的回转的运动坐标轴是( )。 (A)A轴;(B)B轴;(C)C轴;(D)D轴。 3. 插补运算程序可以实现数控机床的( )。

(A)点位控制; (B)点位直线控制; (C)轮廓控制; (D)转位换刀控制。 4. 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称为(

)。

A、基准统一原则

B、互为基准原则

C、基准重合原则

D、自为基准原则 5. 一般而言,增大工艺系统的( )可有效地降低振动强度。

(A)刚度; (B)强度; (C)精度; (D)硬度。

6. 铣削外轮廓。为避免切入/切出产生刀痕,最好采用(

)。

(A)法向切入/切出

(B)切向切入/切出

(C)斜向切入/切出

(D)直线切入/切出 7. 在数控铣床上用ø20铣刀执行下列程序后,其加工圆弧的直径尺寸是( )。

N1 G90 G00 G41 X18.0 Y24.0 S600 M03 D06 N2 G02 X74.0 Y32.0 R40.0 F180(刀具半径补偿偏置值r=10.1) (A)Ø80.2; (B)Ø 80.4; (C)Ø 79.8; (D)Ø79.6。 8. 机床夹具,按( )分类,可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组合夹具等。

(A)使用机床类型; (B)驱动夹具工作的动力源; (C)夹紧方式; (D)专门化程度。

9.主轴转速n(r/min)与切削速度v(m/min)的关系表达式是(

)。 A、n=πvD/1000 B、n=1000πvD C、v=πnD/1000 D、v=1000πnD 10. 通常用球刀加工比较平滑的曲面时,表面粗糙度的质量不会很高。这是因为(

)造成的。

A、行距不够密

B、步距太小

C、球刀刀刃不太锋利

D、球刀尖部的切削速度几乎为零

11. 在磨一个轴套时,先以内孔为基准磨外圆,再以外圆为基准磨内孔,这是遵循( )的原则。

(A)基准重合; (B)基准统一; (C)自为基准; (D)互为基准。

12. 绝大部分的数控系统都装有电池,它的作用是(

)。

A、是给系统的CPU运算提供能量,更换电池时一定要在数控系统断电的情况下进行

B、在系统断电时,用它储存的能量来保持RAM中的数据,更换电池时一定要在数控系统断电的情况下进行 C、为检测元件提供能量,更换电池时一定要在数控系统断电的情况下进行

D、在突然断电时,为数控机床提供能量,使机床能暂时运行几分钟,以便退出刀具,更换电池时一定要在数控系统断电的情况下进行

13. 以下提法中( )是错误的。 (A)G92是模态指令;(B)G04 X3.0 表示暂停3s;

(C)G33 Z F 中的F表示进给量 (D)G41是刀具左补偿。

14. 在立式铣床上利用回转工作台铣削工件的圆弧面时,当找正圆弧面中心与回转工作台中心重合时,应转动(

)。

(A)工作台

(B)主轴

(C)回转工作台

( D纵向手柄 15. 在数控加工中,刀具补偿功能除对刀具半径进行补偿外在用同一把刀进行粗、精加工时,还可进行加工余量的补偿,设刀具半径为r,精加工时半径方向的余量为△,则最后一次粗、精加工走刀的半径补偿量为(

)。

( A)r+△

(B)r (C)△

(D)r+△ 16. 铣削加工时,为了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Ra的值,应该采用(

)。

(A)顺铣

(B)逆铣

(C)顺铣和逆铣都一样

(D)依被加工表面材料决定。 17. 在如下图所示的孔系加工中,对加工路线描述正确的是( )。

图1 孔系加工路线方案比较

(A)图a满足加工路线最短的原则; (B)图b满足加工精度最高的原则;

(C)图a易引入反向间隙误差; (D)以上说法均正确。 18. 设H01=6mm,则执行G91 G43 G01 Z-15.0后的实际移动量为( )。

(A)9mm; (B)21mm; (C)15mm; (D)11mm。 19. 孔加工循环结束后,刀具返回参考平面的指令为:( )

(A)G96; (B)G97; (C)G98; (D)G99。 20. 圆弧插补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规定于( )有关。

(A)X轴; (B)Y轴; (C)Z轴; (D)不在圆弧平面内的坐标轴。 21. 在G41或G42指令的程序段中不能用( )指令。

(A)G00或G01; (B)G02或G03; (C)G01或G02; (D)G01或G03。 22. 闭环进给伺服系统与半闭环进给伺服系统主要区别在于( )。

(A)位置控制器; (B)检测单元; (C)伺服驱动器; (D)控制对象。 23. 工件的一个或几个自由度被不同的定位元件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 )。

(A)完全定位; (B)欠定位; (C)过定位; (D)不完全定位。

24. 数控机床有不同的运动形式,需要考虑工件与刀具相对运动关系及坐标方向,编写程序时,采用( 原则编写程序。

)的(A)刀具固定不动,工件相对移动;

(B)铣削加工刀具只做转动,工件移动;车削加工刀具移动,工件转动; (C)分析机床运动关系后再根据实际情况; (D)工件固定不动,刀具相对移动。

25. 砂轮的硬度取决于(

)。

(A)磨粒的硬度

(B)结合剂的粘接强度

(C)磨粒粒度

(D)磨粒率

26.滚珠丝杠副消除轴向间隙的目的主要是(

)。

(A)减小摩擦力矩

(B)提高使用寿命

(C)提高反向传动精度

(D)增大驱动力矩 27. 采用球头刀铣削加工曲面,减小残留高度的办法是(C )

(A)减小球头刀半径和加大行距

(B)减小球头刀半径和减小行距 (C)加大球头刀半径和减小行距

(D)加大球头刀半径和加大行距 28. 数控系统所规定的最小设定单位就是( )。

(A)数控机床的运动精度; (B)机床的加工精度; (C)脉冲当量; (D)数控机床的传动精度。 29. “G01”指令码,在遇到下列何一指令码在程序中出现后,仍为有效: ( ) (A)G00; (B)G01; (C)G04; (D)G03。

30. 当用G02/G03指令,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圆弧编程时,下面关于使用半径R方式编程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整圆加工不能采用该方式编程

(B)该方式与使用I、J、K效果相同

(C)大于180°的弧R取正值

(D)R可取正值也可取负值,但加工轨迹不同。

二、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在机床接通电源后,通常都要做回零操作,使刀具或工作台退离到机床参考点。( ) 2. 退火的目的是:改善钢的组织;提高强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 ) 3. 适宜镗削的孔有通孔、盲孔、阶梯孔和带内回转槽的孔。(

)

4. “G02”与“G03”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为切削凹圆弧,后者为切削凸圆弧。( ) 5. 高速钢刀具用于承受冲击力较大的场合,常用于高速切削。( ) 6. 在镜像功能有效后,刀具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实现镜像指令。( )

7. 当用G02/G03指令,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圆弧编程时,圆心坐标I、J、K为圆弧终点到圆弧中心所作矢量分别在X、Y、Z坐标轴方向上的分矢量(矢量方向指向圆心)。( )

8. 在轮廓铣削加工中,若采用刀具半径补偿指令编程,刀补的建立与取消应在轮廓上进行,这样的程序才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 9. 数控机床适用于单件生产。( )

10.用端铣方法铣平面,造成平面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铣床主轴的轴线与进给方向不垂直。( ) 11.采用顺铣,必须要求铣床工作台丝杠螺母副有消除侧向间隙机构,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 12. 在铣床上加工表面有硬皮的毛坯零件时,应采用逆铣切削。( )

13.在轮廓铣削加工中,若采用刀具半径补偿指令编程,刀补的建立与取消应在轮廓上进行,这样的程序才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

14.加工中心是一种带有自动刀具交换装置的数控机床。( ) 15.盲孔铰刀端部沉头孔的作用是容纳切屑。( )

16.对于同一G代码而言,不同的数控系统所代表的含义不完全一样,但对于同一功能指令(如公制/英制尺寸转换,直线/旋转进给转换等)则与数控系统无关。( )

17.数控回转工作台不是机床的一个旋转坐标轴,不能与其它坐标轴联动。 ( ) 18.铣削过程中,切削液不应冲注在切屑从工件上分离下来的部位,否则会使铣刀产生裂纹。( ) 19.同组模态G代码可以放在一个程序段中,而且与顺序无关。( ) 20.G04 X3.0表示暂停3ms( )。

三、简答题 (每小题7分,本题共28分) 1.数控加工的特点有哪些?试简述一下其加工原理。 2. 在数控加工中,一般固定循环由哪6个顺序动作构成? 3.

简述绝对坐标编程与相对编程的区别。 4.

数控加工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是什么?

四、编程题(本题22分)

1. 该零件的毛坯是一块180mm×90mm×l2mm板料,要求铣削成图中粗实线所示的外形。 2. 写明所用刀具和加工顺序。 3. 编制出加工程序。

第六篇: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数控自动编程

浅谈《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本文从中职教育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出发,结合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索了《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数控加工;教学改革;理实一体化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面向生产现场的实用型课程。目前我国制造业已广泛使用数控技术,而制造业中应用型技术人才,尤其是掌握了数控应用技术高级技能型人才极为缺乏。因此,搞好《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对促进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是集中精力以较少的课时建构理论体系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中,增强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及时补充,动态调整,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先进性和对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的反映。

2、掌握性内容。

对与实践应用结合紧密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解剖,反复

强调。例如:在工厂中为能与工人师傅交流,就必须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掌握数控机床基本程序编制方法和数控系统、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等等。

3、了解性内容。

了解性内容主要是理论性较强、实际工作中原理应用较少、更多应用其结论的教学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公式推导一律从略,主要强调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影响因素和实际应用。

4、拓展性内容。

根据数控技术的发展实际和市场的需求,逐渐删除了陈旧的知识,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引进课堂。可以增加开放式数控系统、电主轴、直线电机、并联机床等方面的有关数控技术的新内容。有力地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5、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妥善处理好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关系。理论教学以具备数控加工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以编程基础知识和典型数控设备编程使用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以项目实训为载体,着重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理论知识穿插于每个项目的准备知识中,确保教学

中理论先行,实训操作紧随其后的项目化教学的要求,使加工实训与课程内容完全融合为一体;理论教学既围绕实践教学环节中对理论的要求,又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生产案例的讲解,实践教学紧紧围绕劳动部数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开展实训,满足双证制的要求,形成既符合教育教学普遍规律又兼顾生产现场操作规范的较完整体系,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学练并重,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等多种方式方法。结合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的特点,教师可将课堂转移到数控加工技术实训室,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面对真实的设备和真实的产品,做到真实的“境”;在专业实训中将理论课教师和实践教师的身份合二为一,做到真正的“双师”;将企业的生产任务作为教学任务,让学生加工企业产品,做到真实的“品”;从而让实训学生在真实的生产情境下做到将理论付诸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结果验证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只动嘴不动手的教学状况,提高了实训教学的质量。

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演—练—评”教学方法。把“讲”

融合到实训教学中,即在演练之前讲解理论基础知识、设备原理、功能结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教室“讲”、用多媒体“讲”,像在介绍自动编程内容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同学们能在计算机上直接看到自动编程及模拟仿真加工的全过程,对于抽象的数控机床结构的讲授则采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可以在实训车间对着真实设备“讲”,如:数控编程章节中,对于坐标系定义、对刀概念、刀具补偿、固定循环等内容,教学时采用边讲边操作、直接面对机床讲课的手段,使所讲的内容直观、具体、容易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一讲,说一说,给学生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练一练,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死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起来。讲、演、练后的每一环节主要采用点评与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点评即在单项项目进行后,教师用口头提问、答辩等方式进行评定成绩;测评即在学生完成相对综合项目后,教师事先出好试卷进行现场测试。采用“讲-演-练-评”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岗位职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标志是既达到高等学历教育水平,又达到高级操作技能水平的“两高”水平;表现形式为既获得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又获得高级操作技能等级证书的“两高”证书。

为适应这种趋势,必须要设计好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以及综合评价体系。教学计划将行业标准同高职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现“双证书”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就业的准确定位,也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因此我们将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改为理论知识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模式,采用职业技能鉴定的方式对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了层次化的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即“课题技能考核———项目过程考核———综合技能考核———课程最终考核(评价)———职业资格鉴定”。

在项目考核中,每个项目都基于工作过程设计了项目考核评价表,内容包括工件加工、基本操控、安全文明生产、工艺合理、程序编制、完成时间、合作性及其他安全文明生产项目。综合任务的测试具有岗位工作任务的针对性,紧紧围绕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设置有回转体零件、平面轮廓类零件及曲面类零件的综合任务测试题。在课程的评价过程中,突出项目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教

师评价与企业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其团队合作精神,实现了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评价。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最终培养出适应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素质良好的技能人才。

由于数控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也始终处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得到最大的能力提高,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在此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通过这些努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资源和设备,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仍将积极实践与探索,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书法,张南乔,张淑兰.机床数控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5(6). [2]王颖,秦松祥,李曙生.数控编程与操作.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探讨[J].机械制造与研究,2008(9). [3]王道宏.数控编程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上一篇:数学仪器管理工作计划下一篇:税票业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