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特色幼儿园小结

2022-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一段工作完成后,或是一个项目结束后,回首工作与项目的过程,从中反思不足之处,可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因此,我们需要写一份工作报告,但如何写出重点突出的总结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美术特色幼儿园小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美术特色幼儿园小结

瑞吉欧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在“儿童学习的奇迹——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展览中,出自幼儿之手的各类题材丰富,手法多样的彩绘、涂鸦、拼贴、手工等创作作品,显示出幼儿独特的塑造技法、想象思维和创造力,受到各国参观者的赞叹。而这与瑞吉欧幼儿园别具一格的美术教育是分不开的。以“项目活动”为主要特色的瑞吉欧幼儿园鼓励幼儿运用图像语言来表达和交流。为此,它设立了具有颠覆性的艺术工作坊,配备了具有视觉艺术专业背景的驻校艺术教师,这便形成了瑞吉欧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特色。对瑞吉欧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进行研究,可以引发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

一、瑞吉欧美术教育与“项目活动”的关系

瑞吉欧的“项目活动”与美术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瑞吉欧幼儿园鼓励幼儿在进行“项目活动”的过程中,采用图像语言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感受[1]。同时“项目活动”成果展示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图像语言。图像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而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图像语言中包含着美术的因素,而“项目活动”的实施和成果的展示也包含着美术教育的因素。

二、瑞吉欧美术教育的硬件特色:艺术工作坊

(一)艺术工作坊:创作材料和工具的丰富性和自由表达性

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的创始人马拉古奇指出,艺术工作坊具有十足的“颠覆性”,幼儿在那里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以美术的形式对世界进行探索。作为瑞吉欧幼儿园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场所,艺术工作坊内摆放了多样的美术创作材料和工具,如珠子、珊瑚、贝壳、投影仪等。这些材料和工具由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和整理。多样化的收集渠道丰富了艺术工作坊的创作材料和工具,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艺术工作坊能够为幼儿的思维提供更新和更丰富的工具,并促使幼儿通过多种方式将不同的符号化语言结合在一起,以此激发更多的可能性。它使教师不再采用“教条式的理论”和“冗长而令人生厌的演讲”对幼儿进行教学,而是由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项目的探索,并自由选用丰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创造和制作,在此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认知与想法。

(二)艺术工作坊:全天开放性与全面覆盖性

“瑞吉欧方法认为,儿童的活动应该是连续的。儿童是依据他们自己对实践的感觉和自己的节奏在做计划和进行活动的”[2]。因此,瑞吉欧幼儿园没有事先严格设计好的一日活动计划表,教师将根据幼儿的需要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并鼓励他们长期从事一个项目。为了支持师幼长期从事某项活动,瑞吉欧的艺术工作坊是全天开放的。另外,瑞吉欧幼儿园艺术工作坊的布局是全面覆盖的。除了一个供所有人使用的大型艺术工作坊之外,每个班级旁都会设立一个小型艺术工作坊。艺术工作坊的全天开放性和全面覆盖性方便了幼儿的项目活动和创作,幼儿可以根据项目的需要随时进入工作坊内挑选各种资源进行探索和创造,他们也可以持久地待在工作坊内反复或持续从事某一项活动。这个长期的活动过程能够加深幼儿对项目的理解,培养幼儿专注的品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

(三)艺术工作坊:活动记录性

“在瑞吉欧学前学校中,记录的运用起着很大的作用,‘工作坊’就为记录提供了独特的场所”。 艺术工作坊具有丰富的创作材料和工具、记录设备以及专业的驻校艺术教师,幼儿在其中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这为教师观察并记录幼儿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3]。同时这里也是摆放和展示幼儿过去各项活动成果和相关记录的空间。工作坊内的记录全面、生动,它包括了每位幼儿的工作成果和教师对幼儿在美术探索与创作过程中的记录档案,记录的方式包括日记、表格、录像和照片等。 艺术工作坊的活动记录与分享向家长生动全面地展示了幼儿的作品成果和作品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增加家长对活动的认识和兴趣,促使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的讨论与实施中,从而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共育关系。此外,教师能够通过记录、交流和反思档案,实现自我成长,成为研究型教师。

(四)艺术工作坊:作品与记录展示的延伸性

艺术工作坊是支持幼儿创作并收集和保存幼儿活动记录的场所。幼儿的许多美术创作都源自于艺术工作坊。除此以外,瑞吉欧幼儿园将这些作品和记录的分享延伸到大厅、楼道、走廊、教室等处,在幼儿园的墙壁上展示幼儿的作品以及幼儿创作作品的过程记录,在幼儿园的各处空间摆放和悬挂着幼儿的项目成果[4]。这些作品与记录成为瑞吉欧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幼儿园环境增添了童趣性、艺术性和可读性。

三、瑞吉欧美术教育的软件特色:驻校艺术教师

(一)驻校艺术教师与艺术工作坊

驻校艺术教师与艺术工作坊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驻校艺术教师负责工作坊内材料和工具的收集工作。其考虑范围主要有常見的美术专业材料和工具,幼儿园所进行或未来可能进行的活动所必需的材料和工具,具有启发性的材料和工具,容易收集、安全且成本适宜的材料和工具,来源于自然的材料和工具等。其中一部分材料和工具由幼儿园统一采购,另一部分则由驻校艺术教师动员教师、幼儿及家长一起收集。在此基础上,驻校艺术教师要对这些种类繁杂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整理与分类,将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摆放于合适的位置,摆放应遵循易存取、秩序性和美观性原则。艺术工作坊内的材料和工具的收集和布置是动态的,驻校艺术教师会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

(二)驻校艺术教师与其他教师

瑞吉欧幼儿园强调幼儿用视觉语言的表征符号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其项目活动成果大多是用图像语言作为载体的。而一般的教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视觉艺术教育与训练,在此方面不一定擅长。因此,瑞吉欧幼儿园创造性地设置了专业的驻校艺术教师。驻校艺术教师是一个具有新颖性和原创性的角色,在传统幼儿园中,一般每个班只配备两位教师,很少有驻校艺术教师。 驻校艺术教师与其他教师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他们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驻校艺术教师能够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感的观察能力为每个班的教师提供指导和顾问服务,并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帮助其他教师寻找新的项目机会[5]。

(三)驻校艺术教师与幼儿

驻校艺术教师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与记录者,同时也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与指导者。驻校艺术教师观察并用海报、幻灯片、照片、录影带等方式详细记录幼儿在工作坊内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为幼儿建立档案记录。此外,驻校艺术教师并不是静态地观察幼儿的活动。他们会介入幼儿所进行的项目活动中,向幼儿推荐并介绍创作材料,帮助幼儿熟悉不同的美术知识和技巧,指导幼儿或与幼儿一起合作完成项目。最后,驻校艺术教师还会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解读,询问幼儿美术作品内容与意义,并将此作为幼儿档案记录进行保存[6]。

(四)驻校艺术教师与家长

驻校艺术教师会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艺术工作坊所需要的材料与工具,并允许家长与师幼一起进行材料的分类、整理以及艺术工作坊内的布置等工作[7]。另外,驻校艺术教师还会邀请家长参观艺术工作坊,观看幼儿的成果及其档案记录等。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家长可以充分了解幼儿园的活动内容以及自己孩子的发展情況,并配合驻校艺术教师完成幼儿美术教育工作,实现高质量的家园合作。

四、瑞吉欧幼儿园美术教育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增加材料与工具的收集渠道,给幼儿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和工具

瑞吉欧幼儿园十分重视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和工具。他们认为丰富的材料和工具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除了颜料、彩纸、剪刀等专业的美术材料与工具外,幼儿园还应给幼儿提供如石块、泥巴、干花瓣等来自大自然的材料与工具,以及废弃盒子、布头、过期报刊等来自社会的材料与工具。这些材料与工具的摆放应该便于幼儿取放。在材料与工具的收集上,幼儿园可以动员教师、幼儿及家长一起来进行。这可以赋予幼儿作为创作材料与工具提供者的权利,以此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关注和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养成节约的品德。同时,家长的参与可以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解和热情。

(二)关注美术教育与幼儿生活的联系,充分利用自然和社区资源

日常生活是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瑞吉欧幼儿园不将美术教育的教学空间局限于园内,而是关注美术教育与幼儿生活的联系,并运用生活中直观的事物直接对幼儿进行教育。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会带领幼儿到自然和社区中去,鼓励幼儿直接对实物进行考究,并在此基础上让幼儿自主创造美术作品。因此,我国幼儿园应将美术教育与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空间上,除了在幼儿园室内进行美术教育外,还应充分利用自然与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以此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

(三)提升幼儿美术活动的连续性和探索性,加强美术活动和其他活动的联系

瑞吉欧幼儿园注重幼儿美术教育的连续性,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进行自由的探索和创造。我国幼儿园在进行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也应注意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创作,而并非要求幼儿在给定的时间内赶制出一幅作品。幼儿园美术教育应关注幼儿的探索与创作过程,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与工具,并在此过程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建构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另外,瑞吉欧的美术创作是与项目活动密切联系的,这使得幼儿的美术作品具有知识性、丰富性和创造性。根据我国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的特点,教师可加强美术活动和其他领域活动的联系。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以某个主题为中心,使五大领域的活动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美术创作的相关背景知识,提高创作的水平,也可加深幼儿对这一主题内容的系统且深刻的认识。最后,教师还可以将美术活动与游戏联系起来,让美术活动成为游戏的一部分。例如幼儿要玩小超市和小餐馆的游戏,教师就可以协助幼儿运用美术的形式创作出各类商品和食品。在此创作过程中,活动更有情境性和目的性,幼儿也会更加积极地投入活动中。

(四)注重幼儿作品的记录、保存与展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

瑞吉欧幼儿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成长,教师需要观察并记录幼儿的行为、活动及其作品成果,并为每一位幼儿制作成长记录档案。我国幼儿教师应认识到幼儿是一个正在发展且具有无限潜力的主体。教师应多表扬幼儿的进步,并注重对幼儿作品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以便形成幼儿美术作品的成长记录档案。此外,教师还可将幼儿的作品摆放在幼儿园的墙壁、楼道、走廊等处进行展示。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运用幼儿的美术创作来美化幼儿园,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五)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

瑞吉欧幼儿园强调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瑞吉欧的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有着较高的参与度,这使得家园能够相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国幼儿园应该重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明确自己在幼儿美术教育工作中无法替代的作用,指导家长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家庭美术教育,并促使他们乐于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幼儿园可以通过成长档案、汇报演出和家长开放日等方式,面谈、电话和微信等途径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在园参加美术活动的情况,从而加强家长与幼儿、家长与教师的互动,促使家长更好地支持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工作。如幼儿园可以定期举行亲子美术活动,引导家长和幼儿合作完成一些美术作品,让家长感受到亲子活动的乐趣和意义,并帮助一些家长摈除因为没受过专业美术训练就认为自己没办法对幼儿进行家庭美术教育的畏怯心理,从而培养他们在家庭中进行亲子美术教育的信心。

(六)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成为幼儿美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研究者

瑞吉欧幼儿园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也强调教师的作用,教师和幼儿是一个互动关系。我国幼儿园的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意识,通过给幼儿提供丰富创作材料和适宜的创作技法,引导和启发幼儿进行自由的表达,参与并协助幼儿进行自主创作,成为幼儿美术活动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幼儿的活动过程和作品成果进行记录、反思和研究,成为研究型教师,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以此更好地指导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帮助家长进行家庭的美术教育,并将自己的成果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和公众分享,真正做到为幼儿的美术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虞永平,王春燕.学前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95.

[2] (美)Joanne Hendrick编著.学习瑞吉欧方法的第一步[M]. 李季湄,施煜文,刘晓燕,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

[3][6] 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7-38,128-129.

[5] (美)卡洛琳·爱德华兹, 莱拉·甘第尼, 乔治·福尔曼编著.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 尹坚勤, 王坚红, 沈尹婧,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1.

[4][7] (美)路易丝·博伊德·卡德威尔著.把学习带进生活:瑞吉欧学前教育方法[M].刘鲲,刘一汀,译,方俊明,审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11-12.

作者:万历

第2篇:“亲亲自然”理念下开发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之门径

摘 要:美术创新多渠道,亲亲自然园中笑,特色课程新天地,山水一体画缭绕。“亲亲自然”理念下开发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研究是一项比较繁杂的工程。我们要秉承“以幼为本”的教育新理念,想孩子美术创作所思,给幼儿美术构思所需,解儿童美术设计所惑,积极营造了“亲亲自然”理念下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开发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优化美术课堂生态结构,帮助幼儿树立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让他们驾驭美术创作之舟在汪洋大海里乘风破浪。

关键词:亲亲自然;特色课程;美術活动;课程资源;创新思维

构建“亲亲自然”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体系是新课程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要求教师通过美术特色课程总目标的确立,不断优化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结构;同时,通过“亲亲自然”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美术游戏、园内的美术文化建设等美术课程框架实施,逐步完善乡镇园本特色的美术课程,诱发幼儿对美术产生好奇心,美术综合素质同步发展。笔者凭借优质教育资源交流平台,就如何践行“亲亲自然”理念下开发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浅谈一些收获,以达抛砖引玉之愿景。

一、“亲亲自然”理念下开发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研究的内涵

自然一般指无边无际的自然界,从基本粒子到浩瀚宇宙都属于自然界的范畴, 主要包含物质世界与物质宇宙。本文中的自然就是指现实生活中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亲亲既是幼儿正确对待自然的态度,也是幼儿了解自然、分析自然和亲和自然的门径,本文的“亲亲”是指进入的现场和情境,让孩子们在观察自然现象中获得新的创作信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形成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的理论基础,我们要紧密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和认知需求开展教育活动,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美术教学情境,立足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自然资源中的美术因素,引导幼儿运用丰富多彩的美术手段表现现实生活世界,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归于生活和自然。

二、开发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幼儿教师毕业于中等或高等师范院校,但美术专业的很少,也没有经过专业性美术训练,他们美术教育方面的素养不够扎实,不可能达到专业美术院校培养出来的水准,在美术教学中往往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即使部分教师通过自学掌握了一些幼儿美术知识,但还是不能满足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发展趋势。因此,无论从师资的美术专业素养分析,还是从配备教师的数量与流动性方面考虑,幼儿园本身很难具备自己研发美术课程体系,也不能顺利完成“亲亲自然”理念下开发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研究的目标,可见,本课题研究是构建幼儿园特色美术课程的必然要求和前提条件。

三、“亲亲自然”理念下开发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的研究价值

1.全面贯彻《纲要》精神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滚滚推进,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革新途径,而新《纲要》的实施为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创造了条件,实施课程“园本化”是幼儿园落实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美术特色课程既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幼儿教育改革总目标的一种手段。但是,目前部分幼儿园在美术教育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成人化的倾向,不利于诱发幼儿对美术产生好奇心。因此,构建一套符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是践行新《纲要》的具体表现。

2.大力开发园本课程资源的需要

实施“亲亲自然”理念下开发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研究是深化课程“园本化”建设的需要,是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利于走出传统化美术教育的“围城”,促使更多孩子走向自主创新与全面发展之路。

3.培育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师专业发展既是“胜任教学——发展教学——创造教学”的过程,又是优化园本教学资源、提升创新教学能力的过程,开展园本美术特色课程研究不仅有利于幼儿加深对大自然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四、“亲亲自然”理念下开发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的具体措施

1.借助课程游戏,激发幼儿美术兴趣

美术是幼儿比较喜欢的特殊语言,是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美术活动游戏化是新时代幼儿教育改革中不可缺少的形式,正如新《纲要》明确指出:只有创设丰富多彩的艺术游戏化氛围,才能让幼儿享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因此,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师幼互动、联想想象等途径游戏化入手,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1)内容游戏化,培养幼儿的参与热情

幼儿虽然生活经验欠缺,认知发展水平有限,但往往目睹周围物体后会产生制作或绘画的好奇心,教师在选择美术内容游戏化时,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积极挖掘趣味化的游戏资源,既可以选择《帮洋娃娃串项链》《有趣的葫芦娃娃》等制作内容,也可以选择《爱游泳的小鸭》《给小花猫喂鱼》等绘画内容,但所选的内容必须充分体现游戏性。

例如:笔者在组织中班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时,先让幼儿用吸管吸少量肥皂水用力吹,无数小泡泡在空中飞舞;然后,笑容可掬地提问:“你每一次吹出了多少个五颜六色泡泡啊?你如何把它画下来?”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即拿起蜡笔画出了千姿百态的小泡泡。这样的游戏化活动,不仅满足幼儿的猎奇心理,而且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2)互动游戏化,挖掘幼儿的创作潜能

美术游戏化活动是教师与幼儿互动合作的过程,我们只有把游戏和美术教学有机结合,才能挖掘幼儿的美术创作潜能。

例如,笔者在引导幼儿画小鸡时,先开门见山地展示自编的儿歌:“一小一大两圆圈,插上树枝变小鸡。”然后让孩子们反复诵读与感悟,他们顿时豁然开朗,胸有成竹地画出了栩栩如生的小鸡。

游戏带给幼儿无穷的乐趣,完全与《纲要》倡导的审美教育要求相吻合,正如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先生指出:“在大自然氛围的影响下,儿童通过外部环境和主体的交互作用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可见,教师只有让幼儿一直置身于趣味化的游戏之中,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美术创作的灵感。

例如:笔者在开展《给小鸭子筑篱笆》的美术活动时,就安排孩子们一起参与“狼狗和小鸭”的游戏:为了预防狼狗的入侵,小鸭(全体幼儿扮演)邀请爷爷(老师扮演)构筑了坚不可摧的竹篱笆,一道牢不可破的篱笆墙挡住了狼狗的去路,小鸭欢呼雀跃,安然无恙。这个小游戏营造了趣味盎然的师幼互动氛围,让孩子们切身感悟游戏化美术活动独特魅力。

(3)想象游戏化,拓宽幼儿的创作空间

大班幼儿虽然具有一定的绘画经验,但还是离不开教师的科学引导。因此,我们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绘画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美术创作的星空中展翅翱翔,从而完成比较理想的美术制作任务。

例如:笔者在组织《龟兔赛跑》这一美术活动时,先让幼儿口述这一故事情节,然后想象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有的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设想出兔子睡觉、做梦和别开生面的情景;有的孩子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构思出乌龟胜利后欣喜若狂、兔子失败时泪流满面的场景。由于孩子们的思路千变万化,因而创作的美术作品也妙趣横生。

五、注重环境创设,营造美术特色课程氛围

俗话说:“环境塑造人。”班级环境、园所环境、绘画区域空间的建立,都有利于营造美术特色课程的氛围,每一堵墙可以表达儿童的情感,每一个角落可以传输艺术的魅力,注重环境创设,促使幼儿开发智力、提升想象和操作能。

1.创设优雅的专用绘画环境

幼儿专用美术创作室是幼儿学习美术的主阵地,教师只有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创作材料与自然景物,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美术创作热情,并通过各自的绘画与制作方式完成创作任务,并拓宽创新空间。

2.创设趣味化的专题墙环境

幼儿园设置涂鸦乐园和接受挑战的场景,为幼儿开辟了嬉戏玩耍的新天地,美术创作兴趣倍增,幼儿既可以利用植物种子、枯草、树苗、花卉等自然材料进行美术制作,也可以与教师一起完成专题墙的布置。

3.创设形象化的区角环境

园内的每一个教室、每一个楼层都可以安排方便幼儿操作的美术活动区域,我们要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创设形象化的区角活动环境,并提供相应的活动材料,供孩子們通过独立思考完成创作,从而满足了幼儿美术自主创新之需。

4.创设整体化的美术环境

美术教育空间虽然是有限的,但务必充分利用各层楼梯走廊、墙面、地面,鼓励、引导幼儿共同参与创设生活化的美术教育环境,让他们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找到美术创新的契机。当然,也可以借助充满童趣的儿童作品来装点环境,并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参与环境布置,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真正享受生活化美术创作活动的欢乐。

六、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萌发美术创新火花

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应该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我们要不断强化课程“园本化”的实践,积极构建“亲亲自然”理念下开发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逐步形成“亲水、亲地、亲自然”的美术特色。

1.走进自然,构建轻松愉悦的美术动态氛围

大自然无边无垠,幼儿只有走进大自然,才能欣赏万物的形状、质料、色彩和线条的美,才能在摄影、写生、创作过程中享受美术的魅力。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有心人,发动幼儿和家长一起去收集创作材料,为孩子们通过想象完成精美作品的制作服务。诸如包装盒、废旧报纸、空瓶子、小木棍和砖瓦等都是不错的材料,只要精心设计与制作,就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走进生活,构建主题教育活动的艺术氛围

美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素材是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有利于构建主题教育活动的艺术氛围。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主题活动的优势,循循善诱地引导幼儿一起参与创设充满趣味的美术环境,并饶有兴趣地投入到丰富的想象空间,独立制作精美的美术作品。

3.走进节日,构建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氛围

传统节日是喜闻乐见的日子,欢度佳节必须进行适度的环境布置,我们只有让幼儿主动步入节日美术活动的殿堂,才能切实感受生活的乐趣,才能构建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氛围。

例如:笔者经常组织幼儿与家长一起参与《父母一起欢庆“六一儿童节”》《端午节包粽子》《我爱春联》等美术创新活动,从而拓宽了幼儿美术创作视野,也培养了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文化的道德情操,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美术创新多渠道,亲亲自然园中笑,特色课程新天地,山水一体画缭绕。“亲亲自然”理念下开发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研究是一项比较繁杂的工程。我们要秉承“以幼为本”的教育新理念,想孩子美术创作所思,给幼儿美术构思所需,解儿童美术设计所获,积极营造了“亲亲自然”理念下幼儿园美术特色课程开发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优化美术课堂生态结构,帮助幼儿树立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让他们驾驭美术创作之舟在汪洋大海里乘风破浪地航行。

作者:陆冬燕

第3篇:本土特色美术教育资源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闪光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本土文化资源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利用本土资源,积极引导幼儿通过各种幼儿园主题活动来表达独特的美术气息,以此展现幼儿丰富的内心世界,真正做到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总结艺术,又作用于实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还可以让幼儿从家乡文化资源中感受到艺术美与生活美,从而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本土特色美术教育资源在幼儿园主题活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本土特色   美术教育资源  幼儿园  主题活动

《幼兒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教师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本土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生活与学习空间,鼓励幼儿积极探索,激发认知兴趣,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此外,《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强调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更多艺术形式与作品,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看或一起参与传统民间艺术与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及捏面人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带幼儿去美术馆、剧院及博物馆等地方欣赏文艺表演与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幼儿园教育要回归幼儿生活,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一、营造良好的地方特色文化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现代美术教学理论与精神培养方法等提出了要求,即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全面利用周边环境的作用力,比如人、事、物等,积累文化内涵,以此实施幼儿美术教学,丰富幼儿美术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调动幼儿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此,教师可以将本土地域范围中的教育环境与自然资源相结合,然后通过美术作品展示在幼儿面前,让幼儿对美术学习具有全新的认识,并进一步感受和体会家乡情怀,理解家乡文化,初步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如在设计班级主题墙面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竹子、芦苇、树枝、丝瓜瓤、茶籽壳等本土文化资源。又如在创设幼儿园走廊环境时,教师可以利用稻秆、棉花和各种藤草制品等悬挂于空中作为吊饰装点环境;再如教师可以收集各类豆子、果壳、树叶等作为班级区域角操作材料,从而全面体现本土环境的特色。

二、挖掘本土文化艺术资源

萍乡市莲花县具有许多人文古迹和民间工艺,花塘官厅与路口明清古民居等就可以作为美术教育资源,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活教材。正是因为花塘官厅与路口明清古民居的结构与装饰历史悠久,幼儿可以从中感受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深入挖掘我国传统人文精神。

幼儿通过观察、欣赏与写生古建筑,了解了古建筑的特征,也认识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艺术美。在幼儿感知古迹美的同时,教师需要合理选择、全面利用、整合改进,紧扣幼儿审美发展情况与发展时机,让幼儿进行线面写生,在写生中感受古迹线条装饰美。

古迹可以让幼儿切身观察建筑的结构,在观察中找到写生的规律,所以教师要根据审美创新要求,深入挖掘、提取和完善教育资源,让美术教育展现本土特色。在一幅幅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幼儿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还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而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创作兴趣,为幼儿创设广阔的联想空间,鼓励、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绘画能力。

三、充分挖掘本土民族特色资源

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民族特色资源和民俗活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验民俗活动的趣味性。

教师将本土特色民俗活动引进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有利于幼儿从小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感染,提升民族自豪感,还能增强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民俗活动是教师挖掘美术教育的活教材,比较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有助于幼儿将实际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通过美术方式表现出来。如舞龙灯、包粽子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都可以作为美术活动的题材,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观察、欣赏这些活动,感受节日氛围,加深幼儿的记忆。

在节日活动的氛围中,幼儿会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情景,并在交流和探讨中获取美术活动构图、配色等相关内容,懂得分工合作完成美术作品。幼儿在相互探讨中精炼想法,并获得新的想法,从而完善了作品画面,创作出了舞龙灯、赛龙舟、放烟火等美术作品,有效提高了幼儿的创作能力。

幼儿不同想法的呈现就是美术作品,所以教师不能采用技能训练的方式束缚幼儿的创作思维,而应该有效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解决幼儿“不知道画什么”“不知道怎么画”的问题,拓展幼儿的创作思维,为幼儿今后的美术创作奠定良好基础。

四、充分挖掘本土自然资源

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活教材,隐藏着无数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大自然,向幼儿展示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唤起幼儿对自然美的观察、探究与求知欲望,让幼儿产生将它们画下来的冲动。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幼儿进行美术教学活动的前提,所以在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探究、认识、想象与感受,让他们通过独特的方式进行表达,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

加登内认为:“在幼儿的审美和艺术活动中,只有他的情感生活变化了,那么他便以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艺术过程中。”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收集材料。春天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油菜田、桃花园、茶园写生绘画;夏天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荷园观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美景色,并引导幼儿写生;秋天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欣赏黄菊,收集枯叶、枝丫、棉花和芦秆等材料进行手工拼贴活动……这样一来,幼儿能充分感受大自然,并将自己的所见所想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出来。

此外,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本地特有的红色文化标志。如“莲花一枝枪纪念馆”“农民将军甘祖昌故居”“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在参观过程中,一幅幅真实、形象的历史画面直接展现在幼儿面前,幼儿会通过各种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具有幼儿自身的特点,也是幼儿审美情感的萌芽。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与生活中的美,重视与幼儿的交流探讨,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形成审美情感,进而在兴趣的驱使下,调动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教师应将幼儿的发展视为一个整体,正视目标之间、领域之间的有效融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教师要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活动的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所以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创新能力为培养重点,将美术教育活动与角色扮演游戏相结合,创设美工活动区域,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实现玩中学、乐中学、做中学和模仿中学的教学目标。

如幼儿园可以组织开展“莲花县美食一条街”主题活动,教师依据游戏需求,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幼儿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的食物。有的幼儿将纸巾搓成糍粑,有的幼儿用彩泥制作成血鸭,有的幼儿用吹塑纸制作成粽子等,大班的幼儿还会在这些食物上标记价格进行售卖。

在大班开展“特色织品”活动时,教师可以投放稻草、渔网、竹编织品等材料,引导幼儿用稻草等材料制作出草裙、草鞋、竹篓等物品。在编织过程中,幼儿不仅学到了编织的基本方法,还创作出了手工作品,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这些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实现了美术教育活动与创造性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的有效结合。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各阶段的教育模式都在积极改革创新,希望通过改革创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因此,幼儿园应充分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发挥本土文化教育价值,扩大幼儿美术创作空间,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展现幼儿的个性特征。

参考文献:

[1]胡恩.醴陵陶瓷艺术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長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胡委.有效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探索[J].速读(中旬),2017,(12).

[3]郭怡麟.有效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探索[J].甘肃教育,2016,(5).

[4]舒燕芳.本土资源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8,(1).

[5]刘惠萍.浅谈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美术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新课程:上,2016,(12).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保育院)

作者:刘虹

第4篇:幼儿园美术特色小结

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初步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欣赏力和表现力;逐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操作能力,初步熟悉并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及用法;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自由地表现对生活的感受。

一、开发早期智力是指导幼儿绘画的首要目的

日本的一位研究幼儿美术活动的专家板光彦认为:“幼儿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全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 的一种手段。”比如画一幅画,首先是对所画对象的细致、敏锐的想象力,画画的孩子敢于大胆地把自己所看、所记、所想的尽可能完满地表达出来,这是一个人创造能力的表现。另外,画好一幅画需要双手与身体及手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需要有使用绘画工具的能力,认识色彩的能力,完整地认识与表达事物的能力,需要耐心、恒心,需要快乐的心情和对美的体验,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如果总是口头教训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其效果是比较差的。从这一点讲,绘画就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活动。一个能够自己面对实行写生的孩子,当他从随意的画画和制作过渡到能比较客观地去表现的时候,当他从要大人指点过渡到敢于自己大胆去创作的时候,他的自主能力自然就加强了;当他们能做到

1 自己比较有条理地去收拾用具的时候,他们的独立性也就增强了。让敢于大胆地去画,让孩子更加细心去画,让孩子画画时有始有终,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画中的问题。总之,这一切都有助于培养孩子胆大心细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在幼儿绘画发展的黄金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毫无疑 问,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不少妨碍幼儿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做法。比如教师一般先出示示范画,再示范画的方法,然后幼儿依葫芦画瓢画出与教师示范画的内容、形式和色彩相同的画。这种方法虽然能通过绘画的过程发展幼儿的绘画技能,使幼儿掌握绘画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但是这种方式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就是容易造成儿童画的模式化、概念化,使儿童在画画时产生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阻碍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把幼儿从被动模仿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由想象,让幼儿画其所爱,画其所想,使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从而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线索作为孩子思考的起点,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例如中线索的提供,即向幼儿展示事物的一部分,引导幼儿想象事物的其他部分,然后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的余地,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虽然我们是小班的孩子,还处于模仿的阶段,但是我们也会给

2 孩子提供一些半成品的范例,让孩子有空间自己加以想象;此外,我们的美术活动多以故事情节来导入,如花儿打电话、毛毛虫、学游泳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可爱的人物、动物形象,孩子们对绘画活动更有兴趣了。

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必须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想象和创造的基础和源泉,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 乏,这对幼儿的思维想象和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具体的材料让幼儿依赖,很难令幼儿想象,进而去创造。因此,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才能使想象和创造有更大的空间。大自然是美术表现的丰富源泉,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触摸、多尝试,从而达到发展幼儿感官、丰富孩子生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丰富想象的目的。例如,让幼儿画以《美丽的花》为题目的画,首先把孩子带到户外,让孩子们观察各种各样的花的形状及色彩,给孩子讲解花的名称,鼓励孩子大胆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花,然后,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爱的花。这样的幼儿绘画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果用传统模式,幼儿就有可能只会画教师教的一种花的画法,作品就可能出现模式化的倾向,内容贫乏。因此感性认识是想象和创造的基础和源泉,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必须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四、正确认识儿童画

“你胡涂乱抹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画得一点都不像,难看死了。”只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标准,给人才的

3 培养带来一个又一个的失误,伤透了一些孩子的心,由于幼儿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但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要知道,儿童画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不像”的画正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产物,正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而正是这种游戏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画与成人画相比尽管表现形式和技法无法相提并论,但其纯真、质朴的童趣则是成人画所不及的。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幼儿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应该遵循他们年龄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们的心理特征。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只有孩子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做到了敢想、敢画,才有可能画出真正的儿童画。总之,本学期从孩子们的绘画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图形的组合,线条的流畅度,画面的完整性及色彩的运用上都较第一学期有明显的进步,孩子就象一张白纸,就看我们的老师如何运用我们手中的笔来加以改造,变成一幅美丽的画。我们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第5篇:美术特色小结

2012-2013年金色摇篮幼儿园美术特色小结作为幼儿美育重要手段之一的美术活动,不仅要传授给幼儿一些技能技巧,还应充分重视萌发幼儿对美术的情趣,通过美术活动,充分表现幼儿的情感,满足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造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培养小班幼儿的美术兴趣,可以使幼儿尽早跨入美术大门,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幼儿追求健康向上的高尚情操。然而,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走向新环境,其绘画发展水平正处于“涂鸦期”,他们的生理发育不够完善,而且加上幼儿的手部肌肉力量不够、灵活性差,所以不能有力地完成精细动作。所以,在最初阶段,我们只是让幼儿先尝试着画一些简单的点和线条(包括横线、竖线、斜线、曲线等)。然后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在慢慢发展到画各种比较简单的图形(包括圆形、方形和三角形)。尽量让幼儿画一些大快面的图形。还有就是在玩色活动时,也只让幼儿用手指来按点子。通过一学期的锻炼,幼儿的进步是很大的,对于简单的图形,他们都能很好的表现出来,还能在简单图形的基础上加以变形,使之成为另一个图形。

此外,幼儿在认知方面的水平还不够全面。此时,幼儿不能像大孩子那样,正确处理画的整体和局部、形象和色彩以及画的构思和表达等比较复杂的关系。如有一次,我让幼儿画苹果,因为我事先认为幼儿对于苹果肯定是很熟悉的,所以对于苹果的色彩我并没有着重指出,后来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的孩子把苹果画成了蓝色、黑色和咖啡色,这时我窗子意识到虽然幼儿对苹果经常接触,但在真

正绘画时,他们就不会去考虑太多的因素,而是只凭着自己兴趣来选择颜色。在我发现我的失误后,我也没有指责幼儿,只是在讲评时,我说也许是幼儿看到了不好的苹果是这种颜色的,并鼓励幼儿下次画个好吃的苹果,新鲜的苹果,幼儿也很乐意的点头表示同意。

还有就是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不够稳定。小班幼儿对美术活动有其天性的爱好,常常感到新奇有兴致,但由于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经不起挫折,因而幼儿学画的效果不能以成人的心态去评判,而要看是否体现了幼儿的天真实在的情感。尤其是当幼儿的作品不能令人满意时,切忌批评斥责,以致泯灭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因此,开展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的出发点,就是要根据幼儿成长的特点,注意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爱好兴趣为基础,以表现幼儿的真实情感为依据,以陶冶他们的爱美情操为根本,尽力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天真的创造力和朴实的审美素质。在课程设计上,就是要根据上述要求,多创造机会让幼儿亲自感受实物,多启迪他们自身的想象,使被动的灌输性的技能学习,变为主动的积极的学习和感受,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在情景化的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根据幼儿易将美感与情绪体验相联系;喜爱鲜明艳丽而不注意色彩协调的美感以及直接以动作、语言与表情这些直观的行为去表达自身的情感态度等特点,可以把游戏活动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以激发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如《苹果树》《造房子》《放烟火》《挂彩灯》等等的一系列活动,幼儿在有趣的故事及游戏情景中慢慢认识了一些

简单的绘画技巧及图形,而在操作时,因为有了情景的导入,每个幼儿都画得很投入、很认真,使呆板的课堂演变成尽情发挥的地方,让幼儿能快乐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绘画的兴趣,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实物观察启发幼儿感知自然

常规的教学方法是由老师示范、幼儿仿画,而有的幼儿就是不会动手,效果不太理想。小班幼儿画的小草,往往是草尖笨拙,笔划单调,缺乏生命力的美感。于是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引导幼儿实地观察小草的长势与形态是必要的。回到教室后,给每个幼儿发一两根实物小草,指导幼儿边观察,边用笔将小草描绘出来。同样地,先让孩子在太阳底下观察肥皂泡的样子和颜色,再让幼儿画出的泡泡就有大有小,有高有低,还有五彩缤纷的色彩呢。通过指导幼儿对实体物的观察体验,增强了幼儿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三、营造环境激发幼儿创作热情

幼儿的美术创作需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所感受的事物用其特有的天真表现出来。如画圆的东西,可以在教室里放上各种圆形的物品,让幼儿一边找一边来画,由于美术活动气氛宽松,形式灵活,使孩子们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在以后的活动中,时常让幼儿拿出一些有新意有动感的画来。如用图形组合粘贴房子的活动中,我们就提供给孩子多中形状的屋顶。这样,孩子在组合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更多创造生成的空间。

四、举办画评引导幼儿追求成功

对孩子们的作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孩子作业,教师给评价,其弊端是幼儿只知道画的让老师不满意,却不知道自己的画不好在哪、好在哪,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幼儿扬长避短,追求成功。对于每一份作业,尽管显得稚嫩甚至滑稽,但却凝聚了每个幼儿认真的努力和真挚的情感,因此,定期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点是必不可少的。在评点时,可以先听听各个幼儿的看法,再由老师当着所有幼儿指出画的可取之处,并给予鼓励表扬,还可以挂上墙,让幼儿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辅导幼儿绘画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这一步训练虽说容易,但往往做起来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时刻注意调整自身所处的地位,细心地去了解每个幼儿的潜在能力,大胆地做出新的尝试。科学地评价每位幼儿的作品,并做出随机记录。愿我们的儿童能够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

第6篇:小一班美术活动特色小结

用艺术激发孩子的潜力

小一班美术活动特色小结

小一班 顾祯燕

“不言教令,顺其自然”,是我们在“3-6指南”学习后,对于幼儿艺术教育最大的感悟和改革。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童画家,他们的潜力无穷,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适时的引导,就能成为一个创意无穷的小艺术家。让孩子接触到各种材料,营造自由、鼓励的气氛,创造机会帮孩子拓展眼界,美术特色活动就会成为孩子最能发挥艺术才能的地方。

通过一个学期的美术特色活动开展,我们有了很多收获和感悟,那就让从开展美术特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对教师的发展以及对课程的推进三方面来谈谈我们的收获。

对幼儿的发展

一、玩色,探索感性的斑斓世界

孩子们生来就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他们眼中的世界五彩缤纷,绚丽斑斓。在我们班将玩色作为班级美术活动的特色,经过一个学期的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对色彩有强烈的感受力,使用颜色的时候很大胆,常常让我们和家长惊讶不已。

法国印象主义大师塞尚说:有丰富的色彩,就有完美的形式。色彩是直接影响心灵的力量,感情越丰富,对色彩的感觉就越敏锐。

孩子们都喜欢玩色,因为色彩的性质跟水很相似,是无形的,可以流动的,这让他们很轻松、很自由,不受约束地感受色彩之间的晕染关系。例如:

1、对折印画

好像变魔术,只是让纸张翻一翻,小滴的颜料就变成大片色彩,相互交融,编织出千奇百怪的画卷,总能令人眼前一亮。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初步认识了对折的概念,学习了对边折的技巧。通过滴一滴、印一印,孩子在感受颜料质地的同时观察颜色相融出现神奇变化。孩子对色彩的探索也在这潜移默化中悄悄地进行着。

2、滚珠印画

滚珠印画也是孩子们的最爱之一,作画的过程还是很好的手眼协调的运动。看小小的珠子灵巧地在颜色中滑行,画出美丽的轨迹,纸上留下一条条穿梭交织的线。当然我们也可以制造一点小难度,可以同时好几颗珠子一起玩,滚动的同时会出现不同的肌理效果,颜色相混也会有非常有趣的变化。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色彩这么重要,色彩对孩子有什么益处?玩填色游戏的方法好不好?给那些固定的颜色填色,会禁锢孩子的思维,跟玩色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南辕北辙。美丽的色彩可以刺激孩子视觉的发展,引起孩子认知事物的兴趣,产生探索欲望。

二、玩材料,触摸让认知变立体

触觉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感受。触觉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探索环境的重要方式。触觉的探索为幼儿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让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立体、更加形象。孩子们把自己的眼睛看到的,自己的身体感受到的东西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孩子们积极、好奇、渴望参与活动,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他们会摸摸这儿,碰碰那儿,用自己的小手去感受不同的材料、质地、纹理。在我们班,我们会利用很多身边的材料,让孩子们体验不同的触觉感受,动手操作,更好地认知、理解。例如:

1、海绵印画

捏一捏柔软舒适,压一压富有弹性,如此松软的手感为创作带来了更大的享受,可以随意造型,很简单的上色,却留下不一样的斑驳纹理。在作画的过程中孩子们一边熟悉着海绵的特殊质地,一边观察海绵蘸取颜色后留在纸上的特殊肌理。

2、绳画

柔软的滑行,轻巧的跳跃,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中伸缩自如,在纸上留下美妙的印记。麻绳柔软的特殊质地让孩子们感受着与画笔作画截然不同的触觉和效果。他们体会着绳子作画时的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方向留在画上的纹理效果,同时感受着不同的线条,对线条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3、蔬菜印画

蔬菜水果也可以画画。有些蔬果被切掉的部分往往是作画的好材料,它们的形状、颜色、质感都不同,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绘画工具。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在玩的过程中认识各种蔬果,观察蔬果在画纸上留下的自然纹理。同时熟悉拓印,感受拓印时的力度,如何使边缘完整,这些对于孩子都是有益的体验。

对教师的成长

通过“3-6指南”的学习和美术特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作为教师,对于我而言最大的成大在于对幼儿美术教学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一、在美术创造时,给予孩子营造轻松、自由的环境

孩子的天性就是很容易被吸引到一个过程中,而不是去关注某个结果。顺其自然,从小让孩子享受艺术创造的过程,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创作环境,感受颜料、纸、材料和自己的手的关系,手上都是颜料,自由的摸索,说明他有机会自由探索这些材料。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能真正感觉到身边的材料,自己也变成了材料的一部分。下次当他们接触到别的材料的时候,不会惧怕,会更大胆地去尝试如何使用它们,而更多的可能性就从那儿诞生。孩子天生就有创造力,如果在幼儿时期孩子能有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并得到鼓励和肯定,这种创造力在成年之后依然鲜活。

二、在欣赏幼儿作品,不要只用眼睛看,更要用心听,用心感受

不要用“像”和“不像”来评价孩子的画。其实,幼儿作品中最优秀的,或者说符合他们心智发育程度的画大部分都有点乱,但如果你了解幼儿画画的方式和特点,或者你愿意倾听他想要通过画表达什么,你就能从这个乱中看出生动、创见和灵气。 所以说,孩子的画是用来听的,孩子的画没有好坏,因为他们是用心在画。孩子画画就像游戏,不要把它当成一种专业技术看待。不要过分强调技巧,而要注重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孩子的画总是有那么多的偶然,因为那些偶然也带给我们很多惊喜。当他们开始操作时我们会是一个观察者,当然在开始之前一定要有足够充分的准备工作,接着只是在必要时给他们一股推动前进的力,靠着他们自己的努力前进的每一步都那么踏实,并充满了探索精神和满满的自信。

对课程的推进

一、转变了美术教学的理念

二、丰富了美术特色活动的形式

三、积累了美术特色活动的经验

艺术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去发现、观察、想象、动手,从生活中发现艺术,感受艺术带来的快乐,让我们通过美术特色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玩创意,享受艺术。虽然,并不是每个孩子将来都会成为一个艺术家,但艺术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快乐和满足,可以丰富孩子现在和将来的生活。让我们带领孩子一起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

第7篇:幼儿园中班组美术特色总结

作为幼儿美育重要手段之一的美术活动,不仅要传授给幼儿一些技能技巧,还应充分重视萌发幼儿对美术的情趣,通过美术活动,充分表现幼儿的情感,满足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造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刚从家庭走向新环境,其绘画发展水平正处于“涂鸦期”,他们的生理发育不够完善,而且加上幼儿的手部肌肉力量不够、灵活性差,所以不能有力地完成精细动作。所以,在最初阶段,我们只是让幼儿先尝试着画一些简单的点和线条(包括横线、竖线、斜线、曲线等)。然后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在慢慢发展到画各种比较简单的图形(包括圆形、方形和三角形)。尽量让幼儿画一些大快面的图形。还有就是在玩色活动时,也只让幼儿用手指来按点子。通过一学期的锻炼,幼儿的进步是很大的,对于简单的图形,他们都能很好的表现出来,还能在简单图形的基础上加以变形,使之成为另一个图形。

此外,幼儿在认知方面的水平还不够全面。此时,幼儿不能像大孩子那样,正确处理画的整体和局部、形象和色彩以及画的构思和表达等比较复杂的关系。如有一次,我让幼儿画苹果,因为我事先认为幼儿对于苹果肯定是很熟悉的,所以对于苹果的色彩我并没有着重指出,后来在

幼儿绘画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的孩子把苹果画成了蓝色、黑色和咖啡色,这时我窗子意识到虽然幼儿对苹果经常接触,但在真正绘画时,他们就不会去考虑太多的因素,而是只凭着自己兴趣来选择颜色。在我发现我的失误后,我也没有指责幼儿,只是在讲评时,我说也许是幼儿看到了不好的苹果是这种颜色的,并鼓励幼儿下次画个好吃的苹果,新鲜的苹果,幼儿也很乐意的点头表示同意。 幼儿对美术活动有其天性的爱好,常常感到新奇有兴致,但由于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经不起挫折,因而幼儿学画的效果不能以成人的心态去评判,而要看是否体现了幼儿的天真实在的情感。尤其是当幼儿的作品不能令人满意时,切忌批评斥责,以致泯灭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因此,开展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的出发点,就是要根据幼儿成长的特点,注意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爱好兴趣为基础,以表现幼儿的真实情感为依据,以陶冶他们的爱美情操为根本,尽力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天真的创造力和朴实的审美素质。在课程设计上,就是要根据上述要求,多创造机会让幼儿亲自感受实物,多启迪他们自身的想象,使被动的灌输性的技能学习,变为主动的积极的学习和感受,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在情景化的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根据幼儿易将美感与情绪体验相联系;喜爱鲜明艳丽而不注意色彩协调的美感以及直接以动作、语言与表情这些直观的行为去表达自身的情感态度等特点,可以把游戏活动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如《苹果树》《造房子》《放烟火》《挂彩灯》等等的一系列活动,幼儿在有趣的故事及游戏情景中慢慢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及图形,而在操作时,因为有了情景的导入,每个幼儿都画得很投入、很认真,使呆板的课堂演变成尽情发挥的地方,让幼儿能快乐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绘画的兴趣,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实物观察启发幼儿感知自然

常规的教学方法是由老师示范、幼儿仿画,而有的幼儿就是不会动手,效果不太理想。小班幼儿画的小草,往往是草尖笨拙,笔划单调,缺乏生命力的美感。于是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引导幼儿实地观察小草的长势与形态是必要的。回到教室后,给每个幼儿发一两根实物小草,指导幼儿边观察,边用笔将小草描绘出来。同样地,先让孩子在太阳底下观察肥皂泡的样子和颜色,再让幼儿画出的泡泡就有大有小,有高有低,还有五彩缤纷的色彩呢。通过指导幼儿对实体物的观察体验,增强了幼儿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三、营造环境激发幼儿创作热情

幼儿的美术创作需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所感受的事物用其特有的天真表现出来。如画圆的东西,可以在教室里放上各种圆形的物品,让幼儿一边找一边来画,由于美术活动气氛宽松,形式灵活,使孩子们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在以后的活动中,时常让幼儿拿出一些有新意有动感的画来。如用图形组合粘贴房子的活动中,我们就提供给孩子多中形状的屋顶。这样,孩子在组合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更多创造生成的空间。

四、举办画评引导幼儿追求成功

对孩子们的作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孩子作业,教师给评价,其弊端是幼儿只知道画的让老师不满意,却不知道自己的画不好在哪、好在哪,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幼儿扬长避短,追求成功。对于每一份作业,尽管显得稚嫩甚至滑稽,但却凝聚了每个幼儿认真的努力和真挚的情感,因此,定期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点是必不可少的。在评点时,可以先听听各个幼儿的看法,再由老师当着所有幼儿指出画的可取之处,并给予鼓励表扬,还可以挂上墙,让幼儿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辅导幼儿绘画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这一步训练虽说容易,但往往做起来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时刻注意调整自身所处的地位,细心地去了解每个幼儿的潜在能力,大胆地做出新的尝试。科学地评价每位幼儿的作品,并做出随机记录。愿我们的儿童能够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

第8篇:幼儿园中班美术特色教学计划

中二班美术特色教学计划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像力、思维能力。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幼儿园的生活游戏等等,都是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的。

通过第一学期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美术方面非常有天赋,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都很强,尤其是对泥工这一方面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学期我们会从粘土、绘画、手工这三方面发展幼儿的艺术能力,使之成为我班的一大特色。

一、粘土

粘土制作是一种通过自己构思、想象,利用一些简单工具和五颜六色的泥制作成各种手工作品。他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注意力,还可以培养他们认真、耐心、细致和手眼协调并用的好习惯。班级自开展彩泥活动以来,幼儿的泥塑特色成效已显现。我一直清晰地记得一句话: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作为教师,如何在幼儿的泥塑世界里,引导和激发幼儿发现美。 在《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即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这一原则。幼儿园泥塑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教育的内容之一,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幼儿的美感已成为班级教育的一个目标。

在幼儿泥塑的过程中,幼儿从揉、捏、搓、压等粘合彩泥的过程中,幼儿体验到了捏泥的快感和游戏感。彩泥本身也蕴藏着色彩美,线条美,造型美,彩泥的趣味性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孩子尽情的玩彩泥,从生活中最熟悉又让幼儿感兴趣的物体开始制作。

从立体到平面。由于幼儿的苏思维是直觉的半逻辑思维特点,因而很少出现“胸有成竹”的状况,大多数是在行动中“迁想状物”。在泥工活动中,幼儿将在手中团、搓、捏、压,随着粘土的变长,他们会联想到“小棒”的形象,随着粘土的变圆,他们会联想到“皮球”“圆宵”等形象。 泥工与绘画结合。在进行幼儿泥工教学的同时,我们根据泥塑作品内容的不同,将泥工和绘画相结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幼儿对泥塑的基本特征掌握较好。同时在已经有了捏泥的基础上,幼儿能将泥工的作品一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也通过绘画的基本步骤,幼儿能自己制作出平面的泥塑作品。更大程度上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这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促进的作用。幼儿在泥塑的创造过程中,能真正体会到创造性活动的愉悦,享受着成功的快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孩子们上个学期的已有水平,进一步提高作品的难度。能通过自己的独立观察,大致了解作品制作的过程。在通过教师重点步骤的讲解从而自主的学会捏制。

2、能主动和小组同学进行探究,完善作品,合理的利用色彩制作出好看的作品。

3、探讨创设良好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主动获得浅显的捏至知识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学习中区探讨,去尝试,培养他们认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兴趣。

(二)教学内容:

蔬果类、动物类、植物类、美食类、物品类

总之,在班级开展粘土手工制作,幼儿能够将心中美好的事物通过粘土的制作,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让思维产生兴趣,对于生活中的美,幼儿的关注逐步从无意到有意,对美的探究更主动。如果说,童年是一幅画,幼儿的粘土特色就是画中色彩墨线勾勒的最美风景。

二、绘画

绘画是幼儿的自我表现,是儿童的一种游戏,儿童把绘画作为他们游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伴随儿童成长,反映儿童的天性,表现儿童思维活动,是儿童用语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在反映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同样促进着儿童心智的成长,会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 教学目标:

1、愿意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对绘画活动感兴趣并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2、会用多种作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3、会使用多种常见的线条和简单图形表现生活中想画的东西。

(二)教学内容

风景类、建筑类、蔬果类、食物类、动物类、植物类、物品类、抽象类、综合材料类。

三、手工

“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

手工制作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和手眼脑协调能力都有很大的意义。

(一) 教学目标

1、锻炼、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发现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潜能,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主动思考的能力,让幼儿在不断探索中学会主动学习。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幼儿做完的作品拥有的不仅是作品,更有着满满的强烈的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

折纸、剪纸、创意手工、粘贴

2018班级:中二班 教师:何玉倩 年3月11日

第9篇:幼儿园园本美术手工特色教案(多篇) 特色迷人的风景

折纸:美丽的小船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制作各种各样的船,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纸,还有各种各样的作画材料,启发幼儿在做完各种各样的小船后,再运用剪贴、绘画等组合方法来进行,让大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有创作的空间。

2、在折一折、做一做、玩一玩中,训练幼儿手、

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图片、录象带。糖纸、废旧报纸、各种颜色、形状的纸。各种绘画材料、水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船。

1、先让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录象和现实生活中的船,让他们系统浅显地观察了解小船的外部特征。

2、让幼儿说说小船的特征,还有用处。

32

3、激发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

4、先让幼儿用纸折最简单的小船。

二、折纸小船 。

1、先出示各种小船,引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折纸示意图,让幼儿看折,学习用对折、三角折等方法折成小船。

3、培养幼儿折纸兴趣和初步的相互合作能力。

4、评价。

三、折纸美丽的船

1、出示各种各样的小船,引起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运用折叠、涂色块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小船。

2、让幼儿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最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评价作品

四、玩小船 。

1、先让通过折一折,折出各种各样的小船,然后让幼儿把小船放在水中玩一玩,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3、让幼儿了解小船在水中的一些沉浮现象。

4、让幼儿讲讲你折的小船在水中怎样了?

5、评价。

33 线描画:弯弯的小河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知水流动的特点,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大胆的表现。

2、通过曲线表现画面的过程,充分感受线条的艺术美;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和艺术创作的成功感。 教学准备:

场地布置:小河,河中各种石头,录音机; 教学具:各种蜡笔,卡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游戏。

我是水妈妈,你们是谁呀?(水宝宝)今天水妈妈要带水宝宝到小河里去游泳呢!宝宝们快来吧。

(二)自由探索,丰富感性经验。

1、提出游戏规则。1)我们来到小河边,哎呀,河里有什么?(圆石头、方石头)宝宝们动动小脑筋想想,我们跳下去游泳时,怎样游才 34 能既不撞到石头,又不撞到其他水宝宝?

2)今天,我们要从岸的这边一直游到岸的那边。如果你觉得游了一次还不够,就可以游上岸,从岸的旁边走过来,来到开始的地方再游一次,好吗?

1)教师语言提示:“妈妈慢慢地游呀游,哎呀,碰到大石头了,怎么办?”(拐个弯,继续往前游) 2)幼儿游戏:游泳2——3次。

(三)游戏结束,讲解绘画方法,幼儿操作。

1、讲解绘画方法。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将游戏过程进行创造性再现,大胆流畅地画曲线。

3、教师讲评,结束活动。 1)看到水宝宝游泳你会想到什么?

2)那些水宝宝最聪明,会绕过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向前游泳。

35 手印画:夏天的风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手印画表现夏天的树,用添画描绘夏天的风景,用暖色表现炎热、用冷色表现凉快。

2、能根据自己对夏天的认识,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作业,体验集体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观察了解夏季特征和周围生活环境的相应变化。

2、每组一张大图画纸,在适当位置画好树干。

3、油画棒、绿色颜料、毛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提问:小朋友,夏天到了,你们看到夏天是怎么样的?人们在夏天里穿什么衣服?干什么事?怎样才能凉快些?用什么颜色可以表现出夏天的炎热?什么颜色看上去凉爽些?

幼儿根据老师的提问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小组对夏天的认识和体验,并选出一个幼儿发言。

教师总结: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夏天的树叶很大很密,看上去很凉爽。夏天人们穿得很少,喜欢在大树下乘凉、吃西瓜。红色、衬衫、橙色看上去比较暖,可以表现炎热;蓝、绿色看上去比较冷,可以表示凉爽。

36

2、交代要求,引导作画,师指导。

教师:今天我们每个小组来合作画一幅画。我们以前学过手印画,想想我们的小手象不象一片夏天的树叶,我们今天用手涂颜料来印画树叶,再添画夏天的风景。每个小组自己画,先商量好画什么内容,画的时候还要注意颜色是不是符合夏天的特征,怎样画才能使画面更漂亮。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在合作画中互相商量,真确选择夏天风景的颜色,并保持画面清洁,集体完成任务。

3、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出幼儿作品。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画面谈谈夏天的风景以及对夏天的感受。

活动延伸

开展“西瓜品尝会”或进行“玩水”等夏天的活动

37 水彩画:快乐的节日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欣赏节日的环境,培养孩子关注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趣。

2、继续巩固幼儿连线的技能,鼓励幼儿用多种颜色表现的丰富多彩。

3、体验国庆节的欢乐气氛,以及用绘画表达过节的乐趣。

活动准备:

范画一幅,幼儿人手一份水彩笔和纸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问:我们放假的时候,过了一个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国庆节)你们在节日里看到了什么?(彩旗、灯笼、唱歌、跳舞等),节日里到处都装饰的漂漂亮亮的,充满了欢歌笑语,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你们高兴吗?

二、观察幼儿用书,交待活动内容。

38

教师:“你们想把自己在节日里看到的美丽景色画下来吗?(想)那等下老师就来教你们画快乐的节日,好吗?

三、教师示范作画

用各种鲜艳的颜色画美丽的气球和彩旗,还可以画上自己和好朋友。最后添画上小花和小草、大树等。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选多种颜色装饰气球和彩旗,涂色时要按同一方向涂

2、引导幼儿大胆用色,注意正确的画画姿势。

3 、鼓励幼儿大胆添画。

五、展示评价部分幼儿作品

39 水彩画:我喜欢的风景区

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学过的绘画技能,表现熟悉的风景区的景物特征,培养幼儿表现美的能力。

2.激发幼儿热爱优美环境的情感。

准备

1.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旅游风景区的图片、照片。在美工角布置“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展览。 2.彩笔者干。

3.配套幼儿用书1.2我喜欢的 风景区人

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观赏花美工角布置的展览,边看边议论:(1)你知道这些地方吗?(2)你去过哪些景区?什么地方的景物最美?

2.教师引 导幼儿观赏幼儿用书1.2中的儿童画《游长城》、《清凉的沙漠》、《游乐园》。启发幼儿讲出画面内容、构图及色彩。如《游长城》画面上的长城又高又长,伸 向远方;人物和景色鲜艳美丽; 40 画面表现了小作者喜欢长城。热爱长城的情感。

3.教师提问:你喜欢的风景区是什么?请幼儿讨论,并在幼儿用书1.2画页 按自己的意愿作画。 教师提示幼儿面建筑物时注意线条有力、表现建筑物的稳固,造型美观。使用多种颜色,并能深、浅搭配。

4.教师与幼儿共同观赏, 41评议小朋友的画。

线描画:迷人的风景

活动目标:

1、欣赏美丽的树叶,感知树叶色彩和线条的美,学画各种形状的树叶。

2、了解各种装饰树叶的手法,能用不同的点、线、面装饰树叶。

3、在彩色叶面上细心地装饰,注意不画到叶片的外面。

活动准备:

黑色勾线笔人手一支,剪刀人手一把,制作一颗没有叶子的树,彩色纸若干张,不同表情的脸谱。

活动过程:

一、歌唱《小树叶》,引出主题。

老师弹歌曲前奏:“听,这是哪首歌曲的音乐呢?”

“小朋友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把《小树叶》唱一遍,好吗?”

提问:“谁是树妈妈的孩子?”

二、让幼儿回忆秋叶的特征。

42

师:“前一段时间,小朋友都去看了秋叶,谁来说说你看到的秋叶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讲了很多,秋天的叶子有黄色,有绿色,有红色。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有的圆圆的,长长的,尖尖的。有的像小手,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小针,秋天的叶子真美呀!

三、出示光秃秃的树,激发幼儿绘画的欲望。

出示树:“今天老师带来一张树妈妈的照片,大家一起来看看,树妈妈身上现在只有什么呀?”

师:“树妈妈的孩子离开了它,树妈妈比较孤单,心里也非常难过,它非常想念自己的孩子,老师知道大一班的小朋友都是有爱心的孩子,你们能动动小脑筋想想办法来帮帮树妈妈吗?”

四、让幼儿欣赏叶子的不同装饰。

五、幼儿操作活动,教师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步骤:先画叶子的形状——装饰叶面——剪下装饰的叶子

六、展示作品。

教师小结:小朋友,你们给树妈妈送来了这么多的漂亮孩子,你们看它现在多高兴呀!

43

手工:百花盛开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折(六等份折、八等份折)、卷、剪的方法把圆形纸做成花朵。

2、会认真观察制作流程图,仔细粘贴花朵,保持作品的完整。 l 活动准备:

1、春天背景图。

2、 T制作流程图、范作。

3、大小不同的圆形纸人手三张,绿色长方形纸(一大一小)。

4、油画棒、记号笔、剪刀人手一份。 l 活动过程:

1、出示春天背景图,请幼儿讨论春天的景色。

(1)这副画面展示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觉?

(2)春天百花盛开,真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把这美丽的景色搬到我们班级来,让我们的教室也到处鸟语花香。

2、展示制作好的花,结合 T课件引导幼儿一起研究制作方法及过程。 (1)幼儿观察,讨论花由哪几部分组成。

这朵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呢?每一个部分又都是怎么做成的呢? (2)根据幼儿的讲述,展示 T课件,帮助幼儿掌握制作流程。 44 1)花瓣:由三层花瓣组成,每片花瓣用圆形纸折成六等份或八等份, 然后用记号笔画出花瓣的形状,剪下后由大到小交错粘贴在一起(粘贴花的中心部位,不贴死),最后用油画棒添画上花蕊。 2)花茎:用大的绿色纸卷成细长条,用胶水粘住接口处。 3)叶子:将记号笔将叶子的形状画下,然后用剪刀剪下来。 4)最后将各部分用胶水贴合在一起,一朵花就完成了。

3、请幼儿根据制作流程图制作,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仔细观察制作流程图,会根据流程图独立制作,帮助个别有困难的

幼儿完成作品。

(2)鼓励幼儿设计不同形状的花瓣和花蕊,力争和别人做得不一样。 (3)提醒幼儿保持良好的操作常规,将纸屑放在纸篓里,学具用完后放回原处。

4、请幼儿将完成的花贴在班级瓷砖墙上,共同欣赏有创意的花朵,表扬有进步、有创新的幼儿。

45

折纸:美丽的鱼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圆形纸折各种各样的鱼身、鱼尾及水草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看图折纸的技能,巩固折、压、拼贴的技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有关鱼的碟片。

2、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圆形蜡光纸若干,蓝色背景图5张。

3、小鱼、水草图示2幅,示范图1张。

活动过程:

一、看碟片,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你们知道谁生活在水里吗?

2、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碟片提醒幼儿仔细观察鱼的颜色、形状及水草)

3、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它长得什么样?

二、引导幼儿欣赏观察示范图。

1、老师做了一幅图,你们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

2、你们知道这幅图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46

三、引导幼儿看图折纸。

1、你最喜欢哪条鱼,它是怎么折出来的?请你把这条鱼的图示找出来。

2、老师示范第一种折法

3、小鱼喜欢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们还喜欢在水里捉迷藏呢!那水草怎么折呢?

4、水草折好后是一段一段贴上的

四、提出合作要求。

1、有的小朋友折要折很长时间,那怎么办呢?

2、小朋友先折鱼,最后大家一起合作折水草

五、幼儿作业。

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创造性地折出不同的鱼、水草。

六、讲评。

1、幼儿相互评价作品。

2、老师表扬合作好的小组。

47

上一篇:社区宣传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经典诵读演讲稿用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