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与中职数控专业转型发展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几年,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 全球工业技术体系、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为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再工业化”发展战略: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新一代机器人”, 德国“工业4.0”计划, 欧盟的“2020增长战略”等, 都将智能制造技术作为核心。2015年5月,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 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同样也强调了智能制造的重要性。显然智能制造已是世界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中国制造2025》提出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大重点领域。新工业革命加速推进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应用, 这无疑将给人力资源的布局带来影响。研究显示, 用机器人替代人力可以使制造业的成本降低50%。而这个数字已超过了将制造环节工作外包给低人工成本国家和地区所节约的成本。所以, 现在已经有跨国企业把工厂从发展中国家转移到了东南亚、非洲, 甚至回迁到发达国家。据了解, 我国的机器人使用也呈现出爆发增长的态势。例如, 富士康江苏昆山工厂引进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之后, 员工已经从2013年的11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5万人, 广东的很多工厂也已被称为“无人工厂”。

技术的进步, 实现了少量知识型员工对传统劳动者的替代。一方面, 这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另一方面, 低技能者将面临失业风险。这就对作为经济结构供给侧四大要素之首的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迎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 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制造业“自动化”培养了大量技能型人才, 如何适应《中国制造2025》、如何适应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需求, 是摆在各中职学校面前的新课题。

1 教育理念转型

我们的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观点, 把人才分工和人才培养分为:技术工人、技师、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科学家, 认为培养技术工人、技师、技术员的就是低层次的教育, 培养工程师、科学家的就是高层次的教育, 拿人才的社会分工框定教育层次的高低。以致于社会少数人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认为职业教育似乎属于“次品教育”, 使职业学校的师生感觉低人一等, 缺乏社会认可和基本尊严。

近年来, 国家投入巨资, 通过实施“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很多中职学校建设了新校园、高标准的实训基地等, 办学条件明显提高。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所说的, 别把职教变成第二座“独木桥”。正所谓“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行”就是类型, “状元”就是高层次, 每个类型中都有顶尖人才, 为什么要把自己看低了呢?相关数据显示, 目前, 欧盟46个国家、东盟11国都建立了资格框架。我们过去是8级, 8级技工相当于副教授的工资, 比工程师的地位还高。

所以, 通过对中职学校“培养一流的劳动力大军”的精准定位, 通过面向大众、面向平民, 强化学校功能、打通职业教育与所谓精英教育的办学体系, 让学生自由地、有尊严地在各类教育层次中选择和转换, 从而逐步打消偏见。

2 中职学校要消除“技术恐惧症”

随着智能化的深入, “机器换人”愈演愈烈, 但“无人工厂”不是没有人, 智能制造不是不要人的制造。一些中职学校认为“机器换人”后, 我们的数控专业学生将被机器取代了, 没有培养的必要和信心了。也有一些中职学校觉得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等特别高端, 职教不行, 我们的数控专业培养不了相应人才, 得让学生读本科, 这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为“技术恐惧症”。

相关数据表明, 当前人才需求结构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 欧洲职业培训机构预测, 高技能人员占比将从1996年的21%提高到2020年的31%, 初级技能人员占比将从33%降到19%, 但是中级技能人员比例大体保持在50%, 并不会有很大调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高中教育阶段的职普比, 数据显示, 奥地利有75%的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比利时的这一比例为72.8%, 芬兰为70%, 意大利、卢森堡、瑞士等国也都在50%以上。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是45.7%, 欧盟平均为52.7%。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未来职业教育都要移到高中后进行呢?相关调查显示:工业机器人对应的岗位包括现场编程、生产线维护和改进等七大类, 如果以100个人为单位, 那么现场编程大约10个中职毕业生就能胜任, 总体算下来需要中职生的岗位占24%、高职生49%、应用型本科生27%, 并没有达到全要本科的程度。同样, 3D打印的设备操作、应用等工作中职生就可以胜任, 高职生可以做通用零件工艺技术开发、设备技术维护等工作, 应用型本科生则可以进行复杂零件、工艺技术的开发。

职教专家姜大源认为, 升级版的职业教育, 应等值而不同类。不管是全日制学历教育, 还是在职培训, 都能在国家资格框架下达到相应的资格层次, 不能千军万马再过第二个“独木桥”。未来的职业教育不能“职前教育一条路走到黑”, 而应该是一种职前职后融通的、开放的体系, 职业教育不能是断裂的教育, 要使每个人都有上升的空间, 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输送出去, 根据个体的需要决定是否再回来接受教育。

3 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 相比美国、德国、日本等还有较大差距, 特别数控技术类专业, 技术性非常强, 实训设备昂贵, 作为西部地区学校, 无论是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 与东南沿海地区也存在较大差距。所以, 我们必须与企业深度合作, 充分发挥行业的优势和作用。

3.1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数控专业与本区域企业合作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学生实习、学生的定向培养、技能培训与鉴定等, 技术合作、实训基地共享、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了一定进展。而企业真正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开发等方面还比较欠缺。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 学校与企业的需求与期望存在偏差。第二, 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前提, 不愿为学校做太多公益。第三, 数控技术领域技术更新快, 学校的课堂没有跟上企业的生产。第四, 政府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行业协会, 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服务意识还不够。第五, 校企合作缺乏法制的有效保障。

3.2 促进校企合作的对策

一是通过法律法规形式明确各方的责、权、利。明确推进校企合作所涉及的学校、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使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制度和机制有效运行。企业为学校提供课程开发、技术更新、实训基地共享等服务;学校优先为合作企业提供优质毕业生等。

二是建立企业、学校、政府、行业等多方面合作信息互通和有效的对接机制, 真正实现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五个”对接, 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而且不仅职教需要如此, 其他学校的相关专业都应该这样做。

三是明确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应鼓励校企合作, 并给予企业接收实习学生和在实习设备以及实习生补贴等方面的税收优惠, 挖掘和开发校企在人才培养、创新研发等方面的共同需求。利益和需求的一致性才能保证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4 实行中职与高职、中职与应用本科教育衔接, 提升培养质量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精神, 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进一步构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作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示范中职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先后与高职院校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本科院校重庆文理学院签订对口贯通“3+2”、“3+4”分段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协议, 首批“3+2”学生已于2016年9月完成了中职阶段学习, 通过转段考试升入高职学习阶段。

本着促进按需发展, 强强联合, 衔接培养, 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原则, 双方加强课程体系衔接, 将共同开发和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及本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作为试点主要任务。通过联合行业企业, 研究确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 细化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 构建中高等职业及本科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应保持前段教育课程的相对独立与完整, 重点加强前段教育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深化后续教育课程改革, 增强后续教育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 真正提高数控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总之, 中国“智造”将中职数控专业推到了改革最前沿。“机器换人”是历史的必然, 需要我们中职教育在固本强基的同时, 向“高层次”延伸, 但并不是否定“中低层次”, 而是在合理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 充分满足社会对各层次人才需求。只有这样, 中职数控专业才能稳步发展, “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 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和社会文明程度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摘要:在制造业从“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的大背景下, 本文围绕中职数控专业如何适应智能制造的发展, 从一个专业课教师的视角阐述了本专业改革发展思路, 为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中国制造,中职,数控,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制造2025十大产业撑起制造强国“中国梦”[N].经济参考报, 2015.

[2] 丁晓燕, 于茜.中国制造2025中职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商业经济, 2015 (10) :162-163.

[3] 周晓春, 刘淑焕.面对中国制造2025中职教育的思考[J].北方经贸, 2015 (08) :264-264.

上一篇:基于知识转移的供应链企业间信任行为研究下一篇:城乡统筹视角下的规划用地分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