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三峡

2023-03-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人教版初二三峡

人教初二语文三峡复习材料

《三峡》(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1、 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 ,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从。 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曦月:阳光,月亮。

襄: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献:山峰。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清荣峻茂 素;白色。旦;早晨。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的水。

4、 区别:

属:属引凄异(连续) 绝:久绝(消失)。 自三峡„„(从)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绝 献:极 自非„„(如果)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阻绝:断

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7、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

(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中心内容及结构:文章先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分写)

9、运用:(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异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11、欣赏:(1)你喜欢文中那一点?说出喜欢的原因。如;用词精当,趣;表愉快心情。或 引用渔歌起反衬作用。

(2)本文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选一点分析。

(如: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如: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

第2篇: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人教版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郦道元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

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正音: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ào) 属(zhǔ)引

哀转(zhuǎn)

三、研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矿襄陵

[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

[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讨论:“沿溯阻绝”,朗读的时候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 第3自然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 [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讨论:“清荣峻茂”,朗读时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 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畅读全篇。

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妙处。 讨论:文中描绘的三峡,与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峡相比,有什么特点?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五、品读课文,

体会文章“片言万语”的精炼,音韵的和谐,思路的清晰。

讨论:1.全篇只几百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柏:请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文章语言的精炼:

2.本文读起来具有音韵美,琅琅上口。你能发现作者是怎样营造这种效果的吗?找出文章中的对偶句和韵脚。

3。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或王命急宣”,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会怎么样?

六,熟读成诵: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第3篇: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设计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体验音乐亲切、活泼的特点,激起学习音乐的兴趣能准确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在歌声中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以聆听、默唱、模唱的方法唱会、唱准歌曲;通过在小组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了解学习中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了解和音乐相关的文化:知道三峡的地理位置、优美的风光巩固音乐知识:休止符、反复记号的正确使用

出示图片,用提问,谈话式导入使学生进入爱主题的环境,使孩子们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提问和图片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孩子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通过提问抢答,更加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技术支持的导入设计 导入语 时间 信息技术支持

一、 师生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长江之歌》

2、语言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学生:今天,老师带你们旅游让歌声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地方

吧!闭上眼睛一起出发!

【设计意图: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音乐文化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会唱的、并和新课内容相关主题歌曲做为导入歌曲,能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3分钟 在PPT课件中,先出示图片,生回答! 板书课题!

一、课件播放以《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为背景音乐的,一组以爱为主题的图片串联起的FLASH 作品

要求:找出FLASH中最让你感动的一个画面,说出让你记忆深刻的理由。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FLASH作品的播放,能极大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爱的激情,同时能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学生讲述看FLASH 的感受能增强学生对爱的理解,认识到爱的伟大力量,被平凡而又伟大的爱所感动,感染。

二、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长江之歌》

2、语言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学生:今天,老师带你们旅游让歌声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吧!闭上眼睛一起出发!

三、 学习新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1、初听歌曲:播放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A、老师:歌声把我们带到哪里去了?

学生:

B、老师:你眼中的三峡是什么样的 ? 学生回答:

C、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学生说,老师板书课题: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设计意图:感受三峡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多元的文化,建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2、复听歌曲:

带着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学习的歌曲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学生:【设计意图:通过复听,达到进一步对音乐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3、按节奏朗读歌词:【设计意图:体验歌词的内容,感受歌词的美,同时解决音乐知识:休止符、反复记号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4、老师范唱:老师想把这首歌曲献给你们,请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演唱的?

唱歌一定要保持端正的姿势、积极地表情、声音自然优美、气息流畅、口型圆润

5、学生张口默唱:

老师:老师知道同学特别聪明,我先请你们自己试着唱一唱,请用张口默唱的方法进行,用你的眼神、你的表情告诉我你在用心歌唱。

【设计意图:以激励尊重学生为前提,使他们充满信心的参与到歌曲学习中】

6、学生跟琴用“LA”模唱

7、唱歌词:请同学们填上歌词跟琴歌唱吧!讨论:你在歌唱中有什么困难吗?

8、处理歌曲: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鼓励他们体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快乐,以及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态度得到老师的尊重,价值观也在非常自然的情况下得到深化和升华】

9、巩固歌曲:接龙、对唱

(学生讲述看FLASH 的感受感受三峡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多元的文化,建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音乐文化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会唱的、并和新课内容相关主题歌曲做为导入歌曲,能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这是一首具船工号子风格的歌曲。号子是民歌的一种体裁类别,是人们从事劳动是演唱的歌曲,节奏感强,基本上一个音唱一个词,旋律流畅、朗朗上口、易学易唱。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每个乐段由一个乐句的衬词和两个乐句构成。歌曲从旋律上看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至十一小节可看成是第一部分,总体感觉旋律相对较平缓:十二至二十三小节可看成是第二部分,总体感觉旋律起伏较大。歌曲旋律中多为4/4拍为主,其中穿插有这处2/4拍。第一乐段开始的衬词,好象是船工的号子声把我们带到了宽广的三峡大江上。后面的乐句旋律较平稳、流畅,整体感觉较统一。第二乐段也是由两个乐句构成,

开始仍然是一个乐句的衬词旋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后面出现了歌曲的最高音5,色彩一下子明亮起来,配以歌词内容的演唱,把歌曲的情绪推向了高潮。在结束句倒数第二小节中,二分音符之后用了一个四分休止符,声断气连的演唱方法使歌曲显得更加亲切,突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生分小组将歌曲创编动作并演唱,教师利用录像的形式,将各小组的表演录制,每个小组选取一名评委进行打分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的去展示自己。 表演、进行展示 演唱要求与细则

听音乐,以音乐视频为背景让学生根据音乐,进行情景的演示。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表演、进行展示 小组之间交流,上台表演,掌声鼓励。

第4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作为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有不少是对大自然旖旎风光描述,但本文的重点则是放在与“水”紧密相关之处,这是《水经注》与其他山水游记重要区别之所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只用不到四分之一的篇幅直接勾勒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而用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空灵肃杀。在夏水一节,作者重点突出的是“沿溯阻绝”造成的水“疾”,并未描绘自然景色。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多媒体教学。以优美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视听想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2、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模仿运用。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①反复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利用资料翻译全文。②预习课后练习,准备与同学交流。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内容、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简介,赏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情调。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学生感知三峡之美。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以视频解说导入。板书文题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 专书,但内容非常简略。郦道元搜集了他自己游历各地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有很高价值的地理学专注,而且是一部散文佳作。课文选的是总写三峡的一段,是全注的精华所在。三峡,指的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视频朗读

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及节奏。教师提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多媒体显示:

阙处 quē素湍tuān属引 zhǔ曦月 xī飞漱shù沿溯 sù郦道元lì重岩叠嶂 zhàng

2、指导学生读文,学生感受其美

(1)教师提示朗读要注意的地方

多媒体显示: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故/渔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2)学生试读

要求:放声读文

(3)学生互读课文方法:同桌两人,一人读一人听,纠正错误读音,各读一遍

(4)、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5)、朗读比赛:小组分或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进行,以激发学生的读书的积极性。

3、解释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方法:分小组进行讨论,每小组讨论一个文段,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意见综合到一处,遇到问题集体解决,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大声说一遍

多媒体显示其内容(略)

4、说三峡之美

你能说出三峡最美之景是什么吗?

想不想用画笔把三峡最美的景画出来或用自己的话把它描述下来吗?

同学们分组合作,再读课文,理解句意,并施展自己的才能,泼墨弄文,展现这美丽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5学生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区分下列划线的词 沿溯阻绝()或以钱币乞之()

绝巘多生怪柏( )或王命急宣()

(2)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反复诵读赏析,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力、表达力;选择关键词语,指导学生根据词语提示背诵课文;拓展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

一、课文回顾

多媒体播放图片

二、检查词语的积累情况

研讨与练习二

三.研讨赏析课文

问题探讨,多媒体显示:

(1)、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各体现了什么特点?

(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5)、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6)、作者描写“猿声”的作用是什么?

(7)、作者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方法:

1、

2、

3、

4、

6、7题学生默读课文独立完成,5题同桌讨论完成

四、说话训练

以“从__文句中,我感受到____美。”的形式赏析课文。

方法:同桌讨论,抽查结果。

五、体味作者的感情

多媒体显示:

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请结合文章试做分析。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

明确:作者描绘三峡奇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如写群山连绵,高耸入云,体现了作者欣赏赞叹的情感。他惊叹自然的神奇,盛赞夏日三峡的奔放美,春冬之时的清幽美,秋日三峡的凄婉美,“良多趣味”作者直抒其怀,体现其独特的审美观。特别是秋日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凉,读来使人不觉潸然泪下,那悲凉的渔歌,使人觉得作者是在叹人生多舛,百姓艰难。总之,步入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似乎也走出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六、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七、拓展阅读

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读诗 ,思考,回答,明确:

《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文章的第二层与这首诗的

一、

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层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层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八、课堂小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崇山峻岭,有奔腾的长江黄河,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有秀丽的园林风光。《三峡》是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作者描述了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使我们从中受益匪浅。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三峡》,摘抄精彩词句

2、写一段文字描述家乡的美景或你所游历过的山川名胜。

3、喜欢绘画的同学可以根据课文画一幅三峡风光图。

板书设计:

 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高峻美

 三峡夏——夏水襄陵乘奔御风 奔放美

水春冬——素湍绿潭悬泉瀑布 清幽美

秋——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第5篇:人教版初二四字词语

四字词语意思及造句

1.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造句:那是锐不可当,无坚不摧的。

3.月明风清:月光明朗,清风微动。形容美好的月夜.清:清爽

造句: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4.转弯抹角: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造句:他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从不转弯抹角。

6.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造句:在草花中我们虽然是微不足道。但我们的花色却算是紫色代表。 5.荡然无存: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造句:使民国政制荡然无存,澔澔新邦,悬为虚器。 2..张皇失措: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造句:不管风浪多大,他也不会张皇失措的。

7.大庭广众: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造句:这是秘密的事,他敢在~之下喧扬起来?

8.长途跋涉: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造句: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六回:“岳夫人道:„……怎敢劳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9.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造句:我从此认得笑庵,不是饭颗山头,穷愁潦倒的诗人,倒是瑶台桃树下,玩世不恭的奇士了。 10.风尘苦旅: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辛苦。

造句:年轻信客上路后,一路上都遇到对老信客的询问。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

11.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造句:就是钩头耸背,低眉顺眼,一副死板板的脸相的所谓„好孩子。

12.生死祸福:人生中的出生、死亡、灾祸、祥福。有涵盖人生世事的意思。 或:泛指人生中的各种遭遇。

造句:生死祸福是每个人一生中必备的经历。

13.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造句: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

14.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无与伦比;绝:没有。伦:同类。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造句: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15.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17.雅俗之别:高雅和低俗的区别。

造句: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18.销声匿迹: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造句: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销声匿迹。

19.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造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16.重峦叠嶂: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造句:阿尔卑斯有的是重峦叠嶂,怎么看也不会穷。 造句: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20.风雪载途:风雪载途;形容气候恶劣。

造句:一路风雪载途,使得他们对这趟旅行十分不满。

22.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造句: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21:周而复始:周:环绕一圈;复:又,再。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造句:季节的春夏秋冬,植物的生长荣枯,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23.相安无事: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造句:难民母子相安无事地在史太太家里住了两天两夜。

24.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造句: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25.在劫难逃: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造句:在劫难逃,于是形成了绝对的敌对。

26.五彩斑斓:形容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造句: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

27.啸聚山林:指反抗反动统治而聚众起事。 造句:我这伙好汉,非比啸聚山林之辈。

28.束手无策: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造句:梅飏仁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听了师爷的话说甚是中听,立刻照办。

29.物竞天择:物竞:生物的生存竞争;天择:自然选择。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原指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30.无动于衷: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造句: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必要顺应著那时势的,才能够生存。

造句: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31.变化多端:端:头绪。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造句:旧朋友是变化多端,几乎是不剩一个了。

32.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造句:君须听取:怕日薄西山,易生愁阻。

33.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造句:但以刘日薄西山,乞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

35.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造句:作者别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

37.情郁于中:情感积聚在心里

造句: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38.自出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造句: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

39.人头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词,意思是说人非常多。 造句: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

40.眼花缭乱: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造句:匡大被他这一番话说得~,浑身都酥了,一总都依他说。

36.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造句: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己。 41.令人惊骇:让人不敢相信而感到害怕。

造句:这一暴行本身已令人惊骇,无需再加以渲染。

44.铸剑为犁:销熔武器以制造务农器具。

造句:漫长的人类历史充斥着血腥的战争,与此同时,爱好和平的人民又不断发出铸剑为犁的呼唤。

45.伤痕累累:很多伤疤,也指物体损伤后留下的痕迹;形容人心理和身体受过很多伤。

造句:弄的自己伤痕累累. 46.识文断字:识字。指有一点文化知识。 造句:你看,先父是个举人,我自幼就识文断字。

47.草木萌发:就是植物发芽,比喻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造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48.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造句:尤其是谈她自己的儿女,那真是绘声绘色,细致入微,没完没了。

49.迥然不同: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造句:那公子朔虽与寿一母所生,贤愚迥然不同。

50.交头接耳: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造句: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51.亭台轩榭: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

造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52.青松翠柏:翠:青绿色,碧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43.丰功伟绩:丰:大。伟大的功绩。

造句: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造句:公墓那里一片青松翠柏,夜鸟凄惨的叫着,婆婆的背影孤单单的摇晃着,走进公墓那里,嚎啕大哭。

53.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造句:慨然而咏„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第6篇: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运用百花园(3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在蓬勃曼妙的青春岁月里,有过多少美丽动人的故事,有过多少刻骨míng(

)心的深情,有过多少艰苦zhuō( )绝的奋斗,有过多少温馨甜mì(

)的时光,那永世难忘的一幕幕,如诗如画,如歌如叹, róng(

)汇一首激情澎湃的情春之歌。 1.铭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涓涓清泉,是一道风景;

,夜色旖旎,是一道风景,碧如丝绦,是一道风景:大千世界,异彩纷呈。

A、东风裁柳 B、小荷初露C、皓月当空 2.B C A

3.古诗文默写。(10分)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

,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6)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讯不至,心情迫切的两句诗是

(8)我们常引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

”来强调一个人应不受环境影响,保持崇高的个性节操。

3.(1)山山唯落晖(2)少壮不努力(3)波撼岳阳城(4)日暮乡关何处是(5)草色入帘青(6)会当凌绝顶(7)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8)出污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4.经典小说的不朽,有时就在于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阅读小说,就是阅读人物。请从《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小说中任意选取一个人物形象,仿照以下句式,写出你对“他(她)的阅读感受。(3分) 例句:阅读武松,从他的“景阳冈打虎“中,读出了他的英勇无畏。

仿句:

4.要求结构相同,表述得当。例如:阅读祥子,从他的“风雨拉车“中,读出了生存的艰难。 5.随着甲型H1N1流感2009年在全球范围内大爆发,人与动物的关系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爱护自然、保护动物的必要性,八年级(18)班决定举行以“动物——人类永远的朋友”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10分) (1)卞凯要参加主题演讲会,下面是他找到的两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后,用两个四字词语帮他把后面的演讲词补写完整。

材料一: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是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背无辜烧死。

材料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神学家、医生以及伟大的人道主义史怀哲曾说:“除非你能够拥抱并接纳所有的生物,而不只是将爱心局限于人类而已,不然你不算是真正拥有怜悯之心。”

演讲词(节选):当

成为现代社会共同的道德标杆,当

成为文明时代共同的心理法则,那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势必更为亲密、和谐。(4分)

(2)下面是本次活动主题辩论会展示的材料,请仔细阅读后面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2009年9月18日,中国首部《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在京发布。建议稿中,专建议“对虐待动物致死者追究刑事责任”。消息一公开,立即引来了一片质疑声。

“在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一些贫困地区的人的福利都还没有完全解决,何谈动物的福利?”

“眼下,部分人还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却给动物搞福利,未免太‘奢侈’了吧?”如果辩论会以材料中的“质疑声”为反方观点,请你作为正方辩手发言。(50字左)

5.(1)怜悯生命

敬畏生命 (2)示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兄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试想,如果连自身的身存都遇到危机,何谈太平致富?(言之成理即可,答案不要求统一)。

二、拓展阅读芳草地(50分)

(一)(17分)

“希特勒橡树”要不要砍掉

○1在波兰小镇亚斯沃,最近发生了一件事。

○21942年4月,希特勒在53岁生日时作为礼物,把一棵橡树苗装在一个用纳粹旗帜包裹的盒子里运抵该镇。当时的纳粹占领当局为栽种树苗举行了盛大的仪式,两年后,纳粹军队在苏联红军的进攻下败退,离开时对该镇进行了清洗,但这棵橡树躲过了灾难幸存至今,如今,它枝繁叶茂,高达12米。

○3「A」亚斯沃镇政府考虑砍掉它,“以消除该镇与希特勒的任何联系。”但镇政府的拔树计划引发争议,部分当地居民认为这棵橡树没有伤害任何人,也没有犯下任何罪行,因此请求当局保留这棵树。

○4亚斯沃镇政府的做法恐怕是大多数政府的考虑。波兰在二战期间饱受纳粹德国的蹂躏,从民族感情上看,让一棵希特勒赠送的橡树活着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或者把它砍掉,或者将它陈列在博物馆里警示后人,这是通常的做法。「B」但是问题在于,砍掉这棵树,是不是就能砍掉亚斯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痛记忆,是不是就能够让亚斯沃人从此走出希特勒的阴影?

○5处理历史遗产是一件有技巧的工作。「C」它处理的不仅仅是一棵树、一座墙或者一间房子,它是在历史和现实中间给当今的社会寻找一个定位。换句话说,处理历史遗产就是对现实的定位。尤其是对于战争中受伤害的民族来说,战争的历史遗迹常常会勾起仇恨。要让民族心理走出这种仇恨,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历史遗迹统统消灭。毕竟这些遗迹作为细节,是每一个民族成长的一部分。

○6更多的时候,对于负面历史遗产的保存和妥善处理更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将负面的历史也作为国家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存放起来。比如德国在保留大量的二战遗迹的同时,还在2003年决定在希特勒总理府的遗址上修筑一座犹太人纪念馆,以祭奠当年在纳粹大屠杀中不幸遇难的600万无辜犹太人。

○7没有人会选择忘记历史,但是怎么记住历史,需要人们在坚守和宽容之间做选择。人们宽容一个战争遗迹的存在,其实正是坚守一种不能忘却的信念。因此,对于波兰的小镇来说,这棵树实际上与小镇受伤害的历史记忆联系在一起。「D」与其砍掉,不如注明;与其遗忘,不如牢记。因为这棵希特勒的橡树更是小镇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留住这棵树就让更多的人能够记住这棵树背后有一段不应该发生的悲剧。

○8小新闻有大意义,波兰的命题不仅仅只困惑波兰人,其实在多数遭受战争侵害的民族,人们至今或多或少还能够在记忆深处找到这棵“希特勒的橡树”。从物质上消灭这棵树并不难,但是在心灵中给这棵树找到一个恰当的共同位置,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选自2009年《读者》第17期) 6.文中加横线的「A」「B」「C」「D」四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句;修改意见:(3分)

7.你觉得第○6段中提到的“犹太人纪念馆”与我国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意义相同吗?为什么?(5分)

8.结合全文,说说文末“在心灵中给这棵树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是一个怎样的位置。(4分)

9.假如你是亚斯沃镇的一位居民,请你根据文中相关内容,写出一段劝阻当局砍树的话来。(力争写出文采和情感,60字左右)(5分)

6.「A」应把句号放在引号的外面。 7.不相同。“犹太人纪念馆”的意义是提醒德国人永远铭记本国法西斯主义者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以免重蹈覆辙;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意识是提醒中国人民牢记历史的屈辱,发愤图强。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8.其实,人们宽容一个战争遗迹的存在,正是坚守一种不能忘却的信念,理解了这一点,也就找到了存放“这棵树”的位置。

9.示例:的确,我们应该牢记希特勒的罪行,但我们有必要因此而迁怒于一颗树吗?树是无辜的!更可况,树的存在不正是一种永恒的提醒吗?

(二)(17分) 太阳在发怒

编译/全志钢 朱逸

①千万不要被太阳那圆乎乎黄橙橙的可爱外表给迷惑了。实际上,它的脾气可大了!从2008年开始,一股无名之火在它心中翻腾——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早在2008年一月份就报告说,他们观察到了太阳活动新周期内的第一个太阳黑子,并将其编号为10981,它位于太阳的北半球。别以为这只是少数天体物理学家需要操心的事情,你、我、他乃至全人类都可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的影响。比如,人造卫星可能会从天上跌落下来,或者变成一群没头的苍蝇;航班的飞行员可能在降落时再也接收不到导航指令;许多国家的电力供应可能出现大面积的故障;输油管道可能会变成漏勺;更甭提你的手机了,它很可能会变成聋子兼哑巴„„ ②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早就知道太阳的脾气就像是过山车,每9-14年(平均为11年)就会发生一次周期性的爆发。新一轮的爆发从2008年开始到2012年,其剧烈程度将会是50年来最疯狂的一次„„ ③太阳的愤怒都有哪些表现呢?首先它的表面会发生喷发。地球上的火山喷发与太阳的喷发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后者喷发出来的是充满能量的粒子(如质子)和波(如X射线、无线电波)。而每一“团”的喷发都相当于500亿颗轰炸广岛的原子弹的爆炸!尽管我们和太阳相距1.5亿公里,但这丝毫不影响太阳喷发的威力。每一次太阳喷发后,如果这次喷发的方向是朝着我们的,不消几分钟,我们的地球就会遭到倾盆大雨般的X射线和无线电波的袭击,以及质子风暴的扫荡。而这些家伙正是电子芯片的天敌„„另外,有的时候,喷发还会将围绕着太阳的太阳大气层的一部分喷射出来。设想一下,100亿吨的电离气体——即我们所说的等离子体——以700万公里的时速喷向太空。在这团等离子体中,还存在着太阳磁场。这足以扰乱一切依靠电流运作的东西„„

④波、粒子、磁场、这便是一整套的必杀技!幸好,我们的地球拥有一个磁层。它像一个磁性的金钟罩,保护着我们的地球免遭来自太空的袭击。它能驱散太阳发射的大部分带电粒子。看清楚,是大部分,但不是全部„„我们的磁性金钟罩最终还是会饱和,而将太阳发出的一部分暴徒放进来,好在溜进来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它们已经足以在地球上和地球周围的太空中制造麻烦了!以人造卫星为例,我们来看看它们在上一次太阳活动峰年中的遭遇吧。 ⑤这一幕发生在2003年10月的

28、29和30日。一阵太阳风袭击了地球的向阳面,世界的几大空间机构同时都拉响了警报:超过60%的在轨人造卫星的运行都出现了故障,甚至有两颗人造卫星彻底失踪。这种情况造成的混乱是巨大的。想想这些卫星所承担的功能就知道了:通信、GPS定位、天气预报、出于科学或国防目的的地球观测„„ ⑥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短短几分钟,大量的质子就穿越了太阳和我们之间的1.5亿公里的距离。这些亢奋的家伙从地球的磁极(也就是地球磁层的薄弱环节)鱼贯而人、窜入了地球的轨道。随即,它们便轻而易举地打进了卫星搭载的电脑内部。它们的造访改变了卫星电脑电子元件的状态 „„比如,高层空间(在那里,平静地运行着GFS卫星、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的电子会发生剧烈的加速运动,变成所谓“杀手电子”。这些杀手电子会侵入卫星的电脑,烧坏它们的电路,为电子的大量释放创造条件,而我们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选自《青年文摘》2009年第9期)

10.选文说明的内容是

,作者写作本文意在

。(4分)

11.选文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12.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太阳分摊给是怎样袭击人造卫星的。(4分)

13.本文的语言风格有怎样的特色?试举例分析。(5分)

10.太阳活动带来的太阳黑子、太阳风等给地球造成的巨大危害

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争取做好防范,减轻损失。

11.作比较、列数字 说明太阳表面喷发产生的能量之大以及可能对地球造成的侵害之大。 12.太阳风带来的大量电子在几分钟内穿越地球的磁极,打进卫星搭载的电脑内部,改变了卫星电脑电子元件的状态,造成卫星故障。

13.运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幽默。例如开头用说“它(太阳)的脾气可大了”,把穿越地球磁极的质子称作“亢奋的家伙”等,都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三)(16分)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1濯清涟而不妖

○2亭亭净植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下面几句话都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下面几种鲜花,请从中选一种,依照例句,用托物言志发方法造句。(2分)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备选鲜花:

(1)兰花

(2)菊花

(3 ) 梅花

(4)红杜鹃

仿句:

18.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3分)

14.○1洗涤○2立、树立或竖立○3少

15.○1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2爱牡丹的人,当然 就很多了。

16. (1)我们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作者是否不喜欢听音乐?(从“调素琴”可以得出否定的回答。)“调素琴”跟“丝竹之乱耳”有什么区别?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态度。(2)作者这种写法颇似“一字褒贬”,文中只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此外别无贬词,但从“宣乎”一语却可以看出他对世风的鄙视。 17.略。 18.略。(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

三、生花妙笔硕果林(40分) 19.根据要求作文。

爱,是对人对事物很深的感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无比芳醇的精神体验。自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我们就被周围的人爱着;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也开始爱着周围的人或事物,爱着生活、社会、自然,慢慢地理解了爱的多种多样和爱的丰富内涵。爱是什么呢?哦,爱不仅仅是简单的口头表述,其实自己、亲人、师友、其他人的某种言行的背后就是一种爱啊„„

请以“有一种爱叫

”为题,在横线上补充文字使题目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内容充实,要有真情实感。

○2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上一篇:大学生医保办理流程下一篇:人身财产安全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