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负天下之不负你

2023-01-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宁负天下之不负你

第2篇:志行天下 不负年少

志行天下

不负年少

——2018年成人仪式暨高考誓师大会校长致辞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校

杨秀鹏

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三载春暖花开,如今见证成长。今天我们隆重集会为高2018级的同学们举行成人仪式暨高考誓师大会,在此我想对同学们说八个字:志行天下,不负年少!

三年前,你们刚迈步进入高中生活时,我曾向你们分享过当时网络上流行的一句极具情怀的话,就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那时我对同学们说“这句话说出来很洒脱,但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今天我重提这个话题是想在这里问同学们一句话:“世界这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

凭“什么”?我有几个观点想与大家共勉:

第一个观点是:志行天下乃立足之本。古语有云:“有志者事竟成。”这个“志”说的就是理想信念。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人是不足以行走天下的,因为他连“想去看看”的想法都没有。所以在高中语文教材《游褒禅山记》一文中,王安石才说:要达成某个目的需要“志、力、物”三者的共同支持,而“志”是首要的。因而,这个“志”是我们能去看看世界的根本。

第二个观点是:德字当先乃修身之境。古语有云:“厚德方能载物。” 这个“德”说的就是中国公民应具备的大德、公德与私德。所谓成人就是指你们从今起成为了合法的中国公民,那就要学会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守公德,就是要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这就是修身,修炼好自身才不至于在这大千世界里看花了眼,迷失了自己,真正成就屈原《离骚》中指出的“清醒”境界。

第三个观点是:力争上游乃处世之道。古语有云:“力拔山兮气盖世。”这个“力”说的就是拼搏和担当的精神。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没有拼搏精神无以成事,而没有担当精神则不足以成事。想要放眼看世界就要敢作敢为。人有了力争上游的决心和作为,才有可能达到杜甫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度。

而在眼前,“世界这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凭“什么”?在当下,首要凭的就是你们敢于在“高考”面前亮剑,去拼出个未来,不辜负这年少时光!将来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此,世界之大,哪里都去得!

因此,从今天起,全年级师生必须以备战高考为鲜明导向,坚决把学科思维训练摆在中心位置,抓住不放,务求实效。要坚持师生联动,坚持“平时为高考,高考当平时”的训练态度,扎实开展高考强化训练。坚持“考纲为纲、教材为本、能力为要”,严格教风学风考风。要创新训练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落实训练针对性,提升高考备战效率。在全年级开展“比学赶帮”活动,切实提高高考训练实战化水平,牢牢掌握能高考、高考胜的过硬本领。全年级师生要坚决贯彻学校党政指示,积极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作息,冲刺八十天,刻苦学习、科学训练,勇于战胜困难,勇于超越对手,坚决完成教委和学校下达的高考目标!现在我宣布:高2018级冲刺高考强化训练,开训!

第3篇:你不负语文,语文也必将不负你

——杨振瑜语文学习心得

(2013届1班,考取华东理工大学,高考语文127分)

一:我的语文学习之路

二:对语文阅读与写作的一点心得

三:对土豆的教学的感受与建议

(一)我的语文学习之路

对语文没有特殊的敏感,古诗句默写和大家一样都是抱佛脚过来的;常常上一句摇头晃脑着“黑云压城城欲摧”,下一句却顺嘴溜出“北风吹雁雪纷纷”。我的语文成绩起伏不断,在这条路上走的跌跌撞撞。到今天,回首自己的学习之路,总体感到高中语文的学习与初中没有什么不同,逃不脱古诗文现代文作文几块内容。但这框死的考点背后,我们能做的,确是很多很多。

(二)在这里有幸谈谈我对语文阅读与写作的一点体悟,这自然是很个人的感受,愿能成为老师或后来者的些许经验,抑或教训。

主要想说的是阅读。因为我相信,是一个人所读的东西决定了他/她如何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我将自己的阅读经历分为三阶段。

一开始我的战略战术完全趋向功利主义,曾直言不讳地请老师推荐 “硬”书。企图用西哲的警世箴言来武装自己、在800字的作文中凸显自己的“大气”。 那时看的书有《蒙田随笔》、《培根论人生》。 其中的一些章节我很喜欢,比如《论人的行为变化无常》。 但是,当我看了一段时间(《蒙》三册翻了一册半)后,便开始对这些严谨到拘谨的“谈XX”、“论XX”起了厌烦情绪。总觉得,“XX”的概念过于飘忽、过于宏大(很唬人啊),以至于它会让我在阅读的一瞬间感到醍醐灌顶,却太“硬”了难免产生“不接地气”之感;我可以引用它作为论据的点睛之笔,却不能实现整篇文章层次的提升,因为它不是我的东西。叔本华说:不要让你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我觉得,当时的我的心态可能太焦躁,不适合这些经典,就将它们暂时地束之高阁了。

这一段阅读经历给我的感悟——针对以高考为目的的作文——是:西哲典藏读本逻辑性较强,语言干瘦有力,可以积累一些精当的论点为作文增色。同时,我发现它给我带来了意外之喜:使自己原本冗长的表述变得紧凑了,更“词能达意”了。

第二阶段中我主要看了一些热销的随笔杂文,如《看见》、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龙应台和刘瑜系列,各以《亲爱的安德烈》和《送你一颗子弹》为最。这些颇具时代气息的文字独具穿透力,以感性温情、辛辣幽默、轻松晓畅的迥异风格“钉”住了这个世界。那些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关乎记忆与未来、个人与国家、制度与人性等等(是我们作文中常碰到的点)。 这无疑是我感到最鲜活的阅读时期。那生动的事件将他们的评说与我的看法连接在一起,使自己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片面走向多角度的立体。也是在那段时期,我的文字似乎变得比以前丰满,或曰更具个性。在《安德烈》的阅读里,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反问句、反问语气(这是我觉得龙应台的文字很具影响力的一个方面)也许在别人看来这种说法贻笑大方,可

我,自得其乐。

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高考恶战前夕啦,我开始看小说。看多了别人嘴里吐出来的观点,我很想自己挖掘故事背后的精神、教义„„当时看了有《三杯茶》和《活着》,在各种模拟卷的狂轰滥炸中“偷着乐”的感觉,唉,现在想来,怎么就那么乐呢?在最后那一两月里,我的文字风格已然成型,而小说又不能像名人名言一样独立成段、引用在你的作文里,那这高中最后的阅读有什么意义呢?它可能就没什么意义。可生活就是生活本身,哪能凡事要求什么“意义意义意义”。它给我带来的神经的松弛以及阅读的快感,是我最难忘的记忆。

当然还有报纸和网页新闻,一些同学扫一眼就能信手拈来,但我天资不佳,只好靠“阅读”来消化了。做一个新闻摘要的word文档,不时更新回顾素材、对与时代同行很有益处。

这就是我高中三年的阅读经历,说为三年,其实集中在高二下半年至高考,很惭愧自己那时才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好好利用高中三年的时间,将读书变为生活的一部分。

在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以后,写作就可以是信手拈来的东西。我觉得见识面广的同学往往不是担心没话说,而是想说的话太过多。因此,如何取舍、如何拼凑出一篇好的文章,这需要技巧的支持,对这,我就不鲁班门前弄大斧了。

(三)在这篇回顾的最后,我要谈谈谢老师的教学。

若要我给它打分,有五颗星我打五颗星,有一百颗星我打一百颗星。没错,我是他的脑残粉!

谢老师的教学水平过硬,这是坊间对他一致的认可。但做了他一年半的学生,在他的课堂、课后以及作业批改里,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到他的能力与用心。两点印象最深。

其一是他讲现代文。小谢讲解现代文绝不是孤立地谈一篇文章,他衍生开去的内容会像八爪鱼一样牢牢地吸住你。时而是故事,时而是相关的文选。我和他的课代表在高中阶段最喜欢的文章,便是他讲<《宽容》序言>时推荐的《光荣的荆棘路》。在课前他超精心的备课(不信去翻他每本书);在课堂上,他绘声绘色的讲解、丰富的肢体语言,绝对是您打消困意、瞬间HP满值的利器。

其二是他讲作文,这也是我在上面没有谈写作文方法的原因。他详细的模块训练必定能将如我一样曾经的“写作菜鸟”,打造成“作文so easy”小小读书郎。(略夸张,不开窍的我审题是硬伤。)

尾声,在下笔之前,谢老师“三令五申”地要求我别夸他、提意见。的确,很多人都会说“嗯,他的优点大家听说过我就不说了,我来提点不足之处„„”。偏偏我最烦这样的话,有优点为什么不说呢?于是,总结我啰啰嗦嗦的话就是:当你遇见一个好老师,你所要做的,是跟随他的节奏不掉队,认真踏实地对待学习,如此,语文也必将不负你。

希望这些琐碎的文字能于大家有益,哪怕一点点。

PS:为了避免打广告嫌疑,我得坦诚一点谢老师的不足,拖课万恶,我很不满!

第4篇:你若不负光阴,年华当然不负你的散文

01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走了。

许多人并不懂科学、不懂物理。但是,都知道霍金。

他是了不起来的科学家,他不仅潜心研究出了天文学和物理学,他在世界各地传播和普及了科学知识。他让更多的人知道,在我们现在的宇宙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宇宙。

他是一名不同寻常的科学家。

他常活跃于娱乐圈及各大影视作品中。他参加音乐节并与当红歌手合影;在《星际迷航》中的电视系列剧《星际迷航:下一代》中饰演过自己,与爱因斯坦及牛顿一起打桥牌;并在美国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中“演出”,拯救剧中的小女孩;《生活大爆炸》中的精彩表现也让人印象深刻。

更令人佩服的是,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的他,思想却行走于宇宙。他的身影走遍世界,他的思想更是飞越了宇宙,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科学家,

霍金是科学界最耀眼的明星,他的见解,塑造了现代宇宙学,激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眼球。

他走了,他的科学理论与世界同在,他的思想依然会影响着世界。霍金让我们看到了他的非凡和不屈。

世界将永远不会忘记他。

0

2我认识一位学理工专业的女博士,她孩子刚刚一岁多,她利用休学带孩子这段时间,不忘给自己继续充电。

她忙里偷闲,在婆婆和老公的支持下,为更完美自信地驰骋于职场,更智慧幸福地经营于家庭,她参加了各种短期培训班。

烹饪班、妆容班、服饰搭配班、形象礼仪班等等。只要时间允许,她都不放弃来弥补自己空白的机会。

看到恬静、斯文、美丽的王女士如此拼博和执着。我不禁在想,都女博士了,还有如此强烈的求知欲,真是令人佩服。

在某些程度上,女人的智慧与她的气质是相辅相成的,智慧的高低,取决于她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素养及内涵的提升和培养。

人的一生,永远都不能放弃自己。

你所追求的追求,你所幸福的幸福,都将洒落在陪伴你走过的人生岁月里。

0

3我时常关注邓超和孙俪的微博。在他们的微博上,总会看到他们一家人甜甜的幸福和满满的爱。

曾记得,孙俪在拍《芈月传》时,邓超在微博上晒出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孙俪穿着剧中芈月的服饰,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只见桌子上铺满一摞一摞的剧本。邓超配文:芈月的日常。还发了三个抱拳的表情。

每一部戏,孙俪总是对剧本那么执着、那么认真。难怪邓超曾在微博中配图@孙俪:“剧本有我好看吗?”

许多人在羡慕孙俪人气的红和片酬的贵。然而,孙俪并不是一出道就是这样红和这样贵的。

我们刚认识孙俪时,她还是个怯生生的小姑娘。

当年海岩的《玉观音》选角,孙俪在试镜时才二十岁,还是个没演过主角的丑小鸭。到今天,孙俪的红和贵,是凭借着她对职业坚持不懈的拼搏和努力而赢得的。

因此,相对于孙俪的今天,成功的逻辑就显而易见了。首先,是她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才成就了今天,她人气的红和片酬的贵。

0

4我有一位文友,80后专职宝妈,自媒体写作者。

每天晚上,她把孩子哄睡后,总是写文到深夜,白天继续带娃。就这样,她一直在坚持,累并快乐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努力,在业内名气大增。她的名气和她的文字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这世上真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事情,所有人们看到的那些光彩照人的背后,都不知他们洒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功夫。

而这种努力,一定会让你有倍感欣慰的那天。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有些年轻人总是浮躁的沉不下心来,他们在抱怨、在迷茫。其实,这分明是自制力不强,因无所事事所表现出的消极思想。

感叹迷茫的人,他一定是无聊的。无聊时往往会做无聊事。

殊不知,当你在玩游戏、刷朋友圈、无聊的不能再无聊时,人家却在学习、在充电、在加班,在拼命。然后,人家考上研了,加薪了、升职了,而你却依然在无聊和抱怨中原地踏步。

不要在拼搏的年纪去选择安逸,不要在拼搏的时候只知道抱怨。把抱怨的时间留给行动,你一定会神清气爽、信心百倍地奔向你所追求的信念和拼搏中。

请记住:机会总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年龄段,你若不负光阴,年华当然不负你

第5篇:天下良师之责任

“天下良师之责任” 暑期师德学习体会

金清镇中心小学徐雪兵

8月25日上午,我们每年的暑期师德培训专题报告会邀请了深圳创宏教育管理顾问公司高级讲师任涛教授来校作“天下良师之责任”专题报告。报告会上,任教授围绕着《天下良师之责任》这一主题进行报告:分别从教师的定位与工作价值观;教师的执行力,沟通能力,创新精神;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维;教师工作的评价体系建立的一些思路;危机管理与持续发展观等五个方面作了生动具体的阐述。并对老师是做什么的、老师应具备的品质、老师应具备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报告会内容丰富,材料详实;开放式的课堂,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不时和台下教师进行互动,使整个报告会气氛融洽、活跃,会场上不断暴发出阵阵掌声和欢笑声。报告会结束后,我觉得受益匪浅,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尊重学生 每一位大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把学生平等看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努力进取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今后要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实效性,团结协作,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更加科学的方法,投入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做一个有责任的幸福的教师。

第6篇: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云南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 10财务一班 毕建琴 学号:201014403256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室有洼,径尺„ „即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室虽小,但含天下之事;事虽小,亦含大事之影!《礼记·大学》记载“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事小,如一室之治;平天下事大,如天下家国为。然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自身之不修,何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养,对他以后的人身道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管理者自身具备的品质,是由他主导的相关企业和领域的根蒂。由此观之,在“管理者应注重自身的管理”这一说上,古今之说,中外之言,便不谋而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的作者彼得·德鲁克曾任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型企业的顾问,而管理学,则是他一生的主要研究对象。

通常情况下,和管理有关的书籍基本上都是讲如何管理别人,但本书讲的却是如何让管理者管理自己,使管理者本身变得更加卓有成效。正如德鲁克在本书前言中所指出的观点“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别人从来没有被验证过,但管理者却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是一本告诉大家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书籍。 谁是管理者?是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称得上是管理者?德鲁克在本书中对管理者的定义远远超出了我们一般理解的范畴。一个知识工作者也许并没有处于一个企业或机构的最高管理层,但是他却影响着一个组织的绩效和结果。这样的知识工作者在我们的社会中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中,德鲁克也称这些知识工作者为管理者。一个管理者不管是在企业工作,还是在医院,在大学,或者是在部队工作,他必须首先要去“做正确的事”。做到卓有成效是知识工作者在一个组织中的一种特殊技能。不仅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做到卓有成效,其他各组织的管理者也必须要卓有成效。德鲁克认为,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如下习惯:

第一, 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

时间是一项限制性因素,任何生产程序的产出量,都会受到最稀有资源的限制。而在我们称之为“工作成就”的生产程序里,最稀有的资源,就是时间。时间的供给没有丝毫的弹性,时间的供需没有价格可资调节,也无法绘制边际效用曲线,时间也没有替代品。但是对这项最特殊的、无可替代的和不可或缺的资源,绝大多数人却都以为可以取用不竭。有效的管理者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

第二, 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大多数的管理者重视勤奋,但忽略成果。他们耽耽于怀的是:所服务的组织和上司是否亏待了他们,是否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他们抱怨自己没有职权,结果是做事没有效果。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所谓有效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及其影响; (2) 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对上司、对同事和对下属; (3) 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 第三, 发挥人的长处。

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之抓住缺点和短处是干不成任何事情的,为实现目标必须用人之长。任何人都必定有很多的缺点和短处,但是我们可以设法使其不发生作用。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运用每一个人的长处,共同完成任务。

第四, 精力集中与主要领域。

管理者越是想做重大的贡献,越是需要有更长的“整块时间”。正因为面对的事物太多太杂,才需要特别专心。一次只做好一件工作,恰恰就是加快工作速度的最佳办法。

第五, 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

所谓决策,通常不是“是”与“非”间的选择,最多只是“大概是对的”与“也许是错的”之间的选择。有效的决策人通常必先假定传统的衡量方法并非适当的衡量方法。我们之所以需要一项新决策,正表示过去的衡量方法已经不适于今天了。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先要学会管理好自己。德鲁克的管理理念都必须落实到“实践”上来,因为管理是实践。管理者必须把学到的理念诉诸实践。因为,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第7篇:

上一篇:动物流行病学调研报告下一篇:沼气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