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螺钉种植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研究

2022-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颌前突患者需大量内收前牙以改善面部突度,对后牙支抗控制要求较高,支抗控制是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承受正畸力量,矫治效果理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口腔正畸科7例上颌前突患者的资料,男3例,女4例,年龄18~30岁,平均年龄20.3岁,无牙槽骨吸收现象及牙周病史,且:(1)病例资料完整。治疗前后清晰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全口曲面断层片、记存模型等。(2)全口曲面断层片清晰,无牙根重叠和弯根及牙髓治疗的牙和埋伏牙。(3)拔除第三磨牙的病例,每侧以相同力值采用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治疗过程中口腔卫生情况良好。(4)无外伤史及正畸治疗史。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自攻型微螺钉种植支抗矫治。

1.2 方法

首先拔除上颌第三磨牙,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矫治初期将微型种植体(自攻型)植入推磨牙侧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长7mm,直径1.5mm。将种植体头部与尖牙之间用结扎丝结扎,待弓丝换至0.019×0.025不锈钢丝,2周后于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置NiTi推簧,力值1.96N,推磨牙向远中。当磨牙关系变为稍偏近中时停止推移。然后取出种植钉,根据上牙列拥挤度及前牙的覆盖情况决定是否新植入种植体,以增强支抗解决拥挤和/或深覆盖。先推第二磨牙向远中,再以同样方法推第一磨牙。每4周复诊1次,术后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含漱3d,预防创口感染。

1.3 测量分析方法

每位患者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定位测位片,测量矫治前后牙颌组织的变化;所有定点测量均由作者在一段时间内完成,所有项目均测量2次,时间间隔为2周,2次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时第一磨牙平均远中向移动4.2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建立磨牙及尖牙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侧面型得到改善,面型较理想。牙齿的移动方式主要为倾斜移动。远中移动磨牙5~7.2个月,平均5.7个月。(表1)。

3 讨论

推磨牙向远中移动开拓牙间隙是正畸临床较常用的方法。国内外正畸医师在临床上多采用少拔牙或不拔牙的矫治原则。为了获得稳定的关系,以推磨牙远中移动开拓牙间隙的方法较多应用。在传统的口外力推磨牙远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了多种方法[1,2],近年来种植支抗技术的发展为磨牙远移提供了新的思路。

微种植体支抗系统具有术式简单、植入部位灵活、可即刻加力等优点。种植体均未发现任何松动,保持良好稳固度。表明磨牙侧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可作为正畸支抗近远中移动牙齿。

口内装置对第一磨牙的移动效果优于口外装置[3]。单独推一侧磨牙比双侧同时推移动效果好,依次推单颗磨牙比整体推效果好[4],对于牙性或轻度骨性Ⅲ类错牙合,可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第三磨牙牙胚存在),远中移动第一磨牙,或拔除第三磨牙,依次远移第二和第一磨牙。磨牙远移时支抗的控制尤为重要,临床上成功的矫治离不开稳固的支抗为前提,如不能很好的加强支抗,不但磨牙向远中移动困难,还将引起前牙的唇向移动使前牙覆盖加大,甚至影响美观。

关闭间隙阶段笔者采用一根0.019×0.025的平直弓丝,采用滑动法移动牙齿至间隙关闭,正畸牵引力值不宜过大,在150g左右,为了减小滑动移动时的摩擦力除采用较硬质的主弓丝外,还应充分排齐整平牙列,笔者更换0.019×0.025的方弓丝再整平半个月后才加力移动牙齿。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每个托槽和带环上予置了一定的轴倾角和转矩角,减少了弓丝上各种弯曲的弯制,采用滑动法移动牙齿,如何保证第二磨牙远中平行移动,防止近中倾斜、近中扭转和舌侧倾斜,是治疗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种植体支抗以1.96N初始力内移动磨牙,获得了4.2mm的位移的效果。以腭平面作为参考平面,观察到上颌磨牙无显著伸长,7 例患者无一例治疗后出现开牙合,即使治疗前覆牙合较小者,治后覆牙合并未见减小。

引起种植体失败的是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炎症,患者应平时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需要压低的磨牙的牙槽骨高度,与邻牙的关系,牙周状况都要考虑周全。

加载种植体亦发生微小移动,平均移动0.74mm。可能由于植入部位为上颌牙槽骨骨皮质较薄,在持续载荷作用下与周围骨组织间发生了微小移动,而产生位移。认为正畸种植体支抗可提供充足机械固位,具有良好初级稳定性,植入后经很短愈合期或无愈合期即可加载[5,6]。但其是否像传统修复种植体一样可以达到绝对稳定,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结果说明即刻加载的微螺钉种植体发生一定程度的微小移动。

研究表明,上颌部种植体能够在承载临床正畸力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并起到了理想的强支抗作用。同时植入上颌部种植体作为一种有创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需严格选择适应证,以提高成功率和矫治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微螺钉种植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微螺钉种植支抗对安氏Ⅱ类患者,前牙深覆盖及深覆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上颌磨牙远中移动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患者前牙覆颌覆盖关系和Ⅱ类磨牙关系改变,以及面型凸度的改善程度。结论 微螺钉种植支抗结合滑动直丝弓技术可以远中移动磨牙,并且有效而稳定,维持牙弓的连续性。

关键词:微螺钉种植支抗,滑动直丝弓,磨牙

参考文献

[1] Sfondrini MF,Cacciafesta V,Sfondrini G.Orthod Craniofacial Res[J].2002,5(2):114~126.

[2] Karlsson I,Bondemark L.Angle Orthod[J].2006,76(6):923~929.

[3] Bondemark L,Karlsson I.Angle Orthod[J].2005,75(5):699~706.

[4] Kinzinger GS,Wehrbein H,Gross U,et al.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J].2006,129(3):407~417.

[5] 周炜,宋应亮,李德华.种植体骨结合稳定性测量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22(6):803~806.

[6] CostaA,RaffainlM,Melsen B.Miniscrews as orthodontic anchorag e:A prelim ina ry report[J].In t J Adult Orthodon O rthogna th Surg,1998,13(3):201~209.

上一篇:浅析设计形态学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下一篇:企业报记者如何做到常写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