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护理进展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糖尿病肾病, 简称DN, 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临床较为难治, 且是使患者发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的常见原因[1]。据报道, 因糖尿病肾病导致患者发生尿毒症从而造成患者死亡的人数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30%左右[2], 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因此,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合理治疗及护理已成为临床医学研究重点之一[3]。该文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进展进行讨论, 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从而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1 糖尿病肾病的易感因素

1.1 遗传因素

近年研究表明,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发病因素与遗传有关。若家族中有I型糖尿病肾病患者, 其兄弟姐妹若患有糖尿病, 则其兄弟姐妹在多年后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几率累积高达71.5%, 若家族中未出现糖尿病肾病患者, 则其他患有糖尿病的亲属出现糖尿病肾病的几率为25.4%[4]。

1.2 环境因素

糖尿病肾病患者最主要的发病因素为高血糖, 而其他环境因素则只起到辅助或加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作用。若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 患者体内肾脏组织中会出现局部激素或发生细胞因子异常表达, 从而使患者体内积聚肾小球系膜基质以及增厚基底膜增厚[5]。患者若同时发生高血压, 可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起到进一步加速的作用, 而糖尿病肾病病情也可对患者起到增高血压的效果,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威胁人类健康。

1.3 其他因素

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肾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为患者体内出现高凝状态, 而例如患者日常蛋白质摄入过于增加、患者发生脂代谢紊乱以及患者有吸烟习惯均可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起到加速作用[6]。

2 糖尿病肾病临床护理

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糖尿病肾病, 则对患者的肾脏会造成快速损害, 且目前临床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手段, 大多数患者在发生糖尿病肾病后较短时期内即可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2,7]。因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及时的早期护理措施, 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 延缓患者肾脏的损害。

2.1 控制血糖

对糖尿病人进行血糖的严格控制, 是临床上预防糖尿病人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最有效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可采取多方面措施, 如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进食指导, 计算患者每日总摄入热量, 指导患者在每餐进食前进行血糖的测量, 若发现血糖异常, 应及时进行饮食调整甚至药物治疗[8]。若患者糖尿病情严重, 可给予胰岛素长期治疗以控制患者血糖含量。

2.2 药物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是需要终生坚持的, 因此部分患者易出现依从性较差, 甚至排斥治疗等情况。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按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必要时可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配合治疗的积极性进行调节[9]。

2.3 预防感染

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差, 易出现微血管痉挛、皮肤抵抗力较差以及局部出现微循环障碍等情况, 而大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易发生各种感染[10]。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必要的指导, 包括督促患者每周进行一次沐浴, 讲究个人卫生, 贴身衣物勤更换等, 从而保持糖尿病肾病患者表面皮肤的清洁度, 防止发生相关感染。同时可对患者进行足部护理, 对患者足底进行按摩, 促进患者全身血液循环, 从而增强免疫力。

3 糖尿病肾病护理干预

3.1 心理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大多对疾病相关知识并不了解, 甚至认为糖尿病肾病是绝症无法治愈, 从而产生消极、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 而此类情绪可使患者体内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多, 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发生兴奋, 最终使患者体内生成或输出较多的葡萄糖, 增高患者血糖含量[11]。而负面情绪也可导致患者不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耐心讲解糖尿病肾病相关知识, 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病情, 以及明白将要进行的各项治疗与护理措施的目的, 从而消除患者焦虑、消极、恐惧等负面心理,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12]。同时可指导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患者进行治疗, 给予患者及其家属适当的自信心, 从而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3.2 饮食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进食原则应以少食多餐为主, 且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个人体质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饮食中若摄入的蛋白质不足, 则会产生负氮平衡情况, 而蛋白质摄入量过高, 会引起患者体内肾小球的高灌注、高滤过现象, 加重患者病情, 加速患者肾脏器官的损伤[13], 因此,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控制饮食中蛋白质的目的在于降低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 减少患者尿蛋白水平、肌酐清除率以及肾功能下降速度, 从而对患者肾功能恶化起到延缓作用。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检测正常时, 每人每天每公斤体重应摄入1~1.2 g蛋白质;若患者检测可知微量尿蛋白时, 每人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0.8~1.0 g蛋白质;若患者发生严重低蛋白症或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 则不必对其进行蛋白质摄入量的控制[14]。患者日常饮食中摄入蛋白质食物应尽量选择动物蛋白, 避免对其摄入植物蛋白。此外, 由于食盐可起到增高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含量的作用, 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还应在日常饮食中控制钠盐的摄入量, 避免胰岛负担加重[15]。

3.3 运动护理

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当运动, 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运动量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决定, 活动形式应以缓慢为宜, 不宜过于疲劳, 如行走等, 且运动量不宜过大, 遵循循序渐进的运动原则, 切记突然加大运动量。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运动的时间应选择在注射胰岛素30~90 min内进行, 或在患者用餐后1 h内运动[16], 研究表明, 在午餐进行完成后1 h运动可达到最佳效果。若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2 h后, 不可过多进行运动, 以免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

3.4 健康教育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对进行初次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应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 包括胰岛素的注射方法以及计算方法等, 并告知患者注射胰岛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17]。若患者病程较长, 则健康教育侧重点在于如何防控相关并发症, 同时应包括计算患者日常饮食量等内容, 使患者明白均衡饮食的意义, 同时掌握自身调节饮食的方式方法, 更好的对自身病情进行控制。在临床上, 具体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 应根据患者文化程度以及实际病情选择健康教育的侧重内容[18]。

综上所述,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控制血糖、药物护理、预防感染、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等各项护理措施, 可使患者达到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从而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临床较为难治, 且是使患者发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的常见原因。因此,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合理治疗及护理已成为临床医学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进展进行讨论, 包括糖尿病肾病的易感因素、控制血糖、药物护理、预防感染、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等各项护理措施, 为临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从而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护理,进展

参考文献

[1] 陈莉, 杨艳霞.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22) :188-189.

[2] 孟俊华, 李榕彬, 张晓静, 等.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新进展[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0 (8) :831-833.

[3] 曾金萍.糖尿病肾病患者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 2010 (12) :174-175.

[4] 郭小舟, 林兰.糖尿病肾病遗传因素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 2010 (12) :10-13.

[5] 刘军祥, 苏红卫.2型糖尿病肾病环境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4, 27 (4) :330-331.

[6] 刘月薇.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9 (10) :31-32.

[7] 王焕利, 陈磊鑫.糖尿病肾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 (1) :109-110.

[8] 李妙玲.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 2012, 11 (1) :20-22.

[9] 张爱, 徐玲, 贾在金.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30) :4-6.

[10] 郝咏梅, 韩立荣.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并发症27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3) :72-73.

[11] 王焕利, 陈磊鑫.糖尿病肾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 (1) :109-110.

[12] 王海英.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22) :20-22.

[13] 刘海萍.糖尿病肾病早期饮食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3) :118-119.

[14] 闫芳, 陈继兵.219例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09 (1) :110-111.

[15] 伍秀梅, 张晓娟, 龙伟玲.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辩证施膳及护理[J].当代医学, 2012 (9) :149-150.

[16] 应蓉, 蔡杏娟, 戈少红, 等.运动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2002 (1) :12-14.

[17] 聂贞.药物配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20) :178-179.

[18] 张海燕.糖尿病肾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9) :285.

上一篇:煤炭开采对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害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下一篇:化工管道设计中的自然补偿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