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法大作业

2023-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社会保障法大作业

【社会保障法课程作业】

一、 名词解释题

1、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关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也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享受权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社会保障法是调整以国家和社会为主体,为了保证有困难的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以及特殊社会群体成员的基本生活,并逐步提高其生活质量而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是指在社会保障活动中,社会保障法调整人们行为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3、社会优抚:是针对军人及其家属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

4、社会保险: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法律为基础,在权力与义务的一致性原则下,通过政府、企业、劳动者个人的共同筹资,为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提供经济收入补偿,使其能够在年老、疾病、伤残、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造成的社会生活问题面前仍然能够维持基本生活,以保障社会安定与持续发展的社会互助制度。

5、养老保险:是政府通过立法的制度性安排,以权力与义务一致性为原则,在劳动者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或达到法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后,为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建立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

二、 解答题

1、 社会保障法有哪些渊源?

答:(1)宪法;(2)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3)有关社会保障的法规;(4)有关社会保障的规章;

(5)规范性文件;(6)条约;(7)习惯法;(8)判例法。

2、社会保障法的立法理念是什么?

答: (1)生存权保障理念;(2)社会连带思想;(3)社会平等思想。

3、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有哪些分类?

答:(一) 根居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的不同进行分类:

1.社会救助法律关系;2.社会保险法律关系;3.社会福利法律关系。

(二)根据各种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中各方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1.国家和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授权关系;2.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公民间的给付关系;3.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用人单位间的强制履行义务关系;4.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与托单位间的委托和管理关系;5.受托单位的公民间的给付关系;6.社会保障争议关系。

(三) 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性质进行分类:

1.行政性社会保障法律关系;2.平等性的社会保障法律关系;3.仲裁和诉讼法律关系。

4、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哪些?

答: (1)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主体;(2)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内容;(3)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客体。

5、社会保险的特点有哪些?

答:(1)强制性。社会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人员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2)互济性。社会保险是政府为其社会成员提供的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3)储备性。社会保险的参加者按规定缴纳费用作为基金,储存待用。(4)补偿性。社会保险给予参加者的物质帮助,仅限位于收入损失的补偿,即只有当被保险者在遭遇风险时,受益人才有权得到给付。(5)社会性。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很广,只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同地我、不同行业中的人员乃至全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所以它具有稳定社会的功能。

6、社会优抚法的立法原则有哪些?

答:(1)优待抚恤与精神褒扬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优抚与其它社会保障子部门的最大不同,在于其肯有强烈的政治性。国家通过立法确立的优抚对象和优先内容,不仅仅 物质上的优待抚恤,而且带有强烈的精神褒扬倾向,并希望通过物质上的优遇和精神上的褒扬,在全体公民中树立起英雄形象和学习榜样。(2)待遇优厚的原则。社会优抚给付标准的制定,就绪贯彻待遇优厚原则,具体讲,给付标准不低于或秒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3)社会

优抚资金的三方负担原则。三方负担指以国家投入为主体,社会选集为辅助,家庭出资为补充。(4)待遇的层次性原则。针对不同的优抚对象,实施保障层次不同、标准有虽的优抚措施,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措施。

7、我国社会保障争议法的体系构成有哪些?

答:(1)社会保障争议调解法;(2)会保障争议仲裁法;(3)社会保障争议行政复议法。

第2篇:华南理工《 社会保障法 》课程作业

【社会保障法课程作业】

一、 名词解释题

1、社会保障法

社会保障法是国家为了保持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制定的,保障因年老、疾病、失业、灾害、伤残或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和其他社会成员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对这个定义应把握以下三方面:

(1) 由国家制定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依照法律规定建立起来的制度,是由国家强制实施的。

(2) 社会保障法是保障“因年老、疾病、失业、灾害、伤残或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和其他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

(3) 社会保障法是各种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形式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法,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社会保障的规范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关于社会保障的规章、决定、指示等规范性文件以及最高法院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解释等。

2、社会保障法律关系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是指因社会保障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是社会保障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社会保障关系的存在是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产生的事实前提,社会保障关系经法律调整以后,就成为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这就是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也可以说,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是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人们社会保障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实质是政府与国民之间就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障依法产生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关系。其中最基本的法律关系,是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公民之间形成的社会保障给付关系。给付关系的实质是一同合同约定关系,即国家通过立法,约定给予符合法定要件的公民以各种社会保障给付.给付关系是一种平等主体间基于合同约定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但这种合同约定又有其特殊性,体现为国家依据行政权利单方面作出的,是一种授意约定。所以,给付关系是一种国家依据行政权利作出授意约定,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依法履行授意约定的关系。

3、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 , 提供确保 一定生活水平的资金和服务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上述有关优抚保障的界定:

(1) 优抚保障是宪法及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对以现役军人和退伍军人为主的优抚对象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根据有关法律和政策的规定,优抚保障制度的对象包括:①烈士家属;②牺牲、病故、失踪军人家属;③革命伤残军人;④现役军人及其家属;⑤退伍、复员、转业军人;⑥军队离、退休干部;上述六类优抚保障制度的对象一般统称为优抚对象。

(2) 优抚对象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国家和人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有的因伤病而身体致残,有的甚至牺牲了生命,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生活做出妥善安排和给予特殊照顾是责无旁贷的。因此,优抚保障的待遇水平一般来说是比较丰厚的,原则是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略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对于牺牲或致残的优抚对象,国家还要给予他们及其家属带有社会补偿性质的更为优厚的抚恤待遇,以体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3) 优抚保障的方式不仅是提供资金保障,包括国家抚恤和补助、群众优待等;也提供服务保障,包括国家提供的优抚事业单位和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社区兴办的光荣院等服务设施,还有范围更广泛的群众性“军民共建”和“双拥”活动等等。

(4) 优抚保障还带有国家和社会对优抚对象的无私奉献给予特别褒扬的意义。通过优抚保障,尤其是“军民共建”和“双拥”活动,使军队和人民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优抚保障还可以使优抚对象更具革命荣誉感,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达到鼓舞军队士气,巩固国防的目的。所以说,优抚保障是构筑我国的万里长城的一块重要的基石。

4、社会保险

所谓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设立的,以劳动者为保险对象,以劳动者的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特殊事件为保险内容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5、养老保险

所谓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二、 解答题

1、 社会保障法有哪些渊源?

答: (1) 宪法

(2) 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

(3) 有关社会保障的法规

(4) 有关社会保障的规章

(5) 规范性文件

(6) 条约

(7) 习惯法

(8) 判例法

2、社会保障法的立法理念是什么?

答:生存权思想、社会连带思想是支持社会保障法成立的基本理念,此外,社会平等思想、慈善思想等也是支持社会保障法成立的重要理念。

3、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有哪些分类?

答:(一) 根居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的不同进行分类:

1. 社会救助法律关系.

2.社会保险法律关系.

3.社会福利法律关系.

(二)根据各种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中各方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1. 国家和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授权关系.

2.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公民间的给付关系.

3.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用人单位间的强制履行义务关系.

4.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与托单位间的委托和管理关系.

5.受托单位的公民间的给付关系

6. 社会保障争议关系.

(三) 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性质进行分类:

1. 行政性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是指,当事人有一方是行使权力的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

为依法建立和监督执行社会保障制度而行使权力与其它法事人之间所发一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 平等性的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是指,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均处于平等的地位,相互间存在着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存在行使权力的行政机关一方.

3.仲裁和诉讼法律关系是指, 为处理社会保障争议仲裁机构和法院与争议当事人这间发一的关系.4、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哪些?

答: (一)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主体

(二)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的客体

5、社会保险的特点有哪些?

答:

(一)强制性。

社会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人员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

(二)互济性。

社会保险是政府为其社会成员提供的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

(三)储备性。

社会保险的参加者按规定缴纳费用作为基金,储存待用。

(四)补偿性。

社会保险给予参加者的物质帮助,仅限位于收入损失的补偿,即只有当被保险者在遭遇风险时,受益人才有权得到给付。

(五)社会性。

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很广,只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同地我、不同行业中的人员乃至全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所以它具有稳定社会的功能

6、社会优抚法的立法原则有哪些?

答:

(一)优待抚恤与精神褒扬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优抚与其它社会保障子部门的最大不同,在于其肯有强烈的政治性。国家通过立法确立的优抚对象和优先内容,不仅仅物质上的优待抚恤,而且带有强烈的精神褒扬倾向,并希望通过物质上的优遇和精神上的褒扬,在全体公民中树立起英雄形象和学习榜样。

(二)待遇优厚的原则。

社会优抚给付标准的制定,就绪贯彻待遇优厚原则,具体讲,给付标准不低于或秒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三)社会优抚资金的三方负担原则。

三方负担指以国家投入为主体,社会选集为辅助,家庭出资为补充。

(四)待遇的层次性原则。针对不同的优抚对象,实施保障层次不同、标准有虽的优抚措施,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措施。

7、我国社会保障争议法的体系构成有哪些?

答:1.社会保障争议调解法

2.会保障争议仲裁法

3.社会保障争议行政复议法

第3篇:社会保障学作业

论述题:

一、结合实践试述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

答: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广泛领域。在政治上,社会保障既是各种利益集团权力较量的结果,同时也是调整不同利益集团、群体或社会阶层利益的必要手段,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表现不同的政治功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保障具有一般的政治调节功能外,还特别促进了社会成员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的地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保障亦强化了国民对现存制度的依赖意识,同时对调节不同社会阶层的政治冲突和促进政治秩序的长期稳定并维持其整体正常运营,发挥着特别重要的政治作用。现代社会保障在工业化国家之所以成为党派斗争和政党政治、民主竞选中的重要议题,正是社会保障具有不容忽略的巨大政治功能的体现。

在经济领域,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尤其显著。在第一层次上,社会保障有效地调节着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社会保障水平愈高、规模愈大,意味着国家在公平方面的强制力愈强;反之,若社会保障水平愈低、规模愈小,则意味着国家在公平方面的强制力愈弱;而社会保障对公平与效率的合理调节,则是保持水平的适度与可持续发展。在第二层次上,社会保障调节着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它通过资金的征集与待遇的给付,在不同的受保障对象之间横向调节着收入分配,在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之间则实现着纵向调节收入分配。在第三层次上,社会保障调节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发展领域,社会保障亦有效地调节着社会成员的协调发展。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国家,社会保障构成了调节“社会成员中高收入阶层(富人)与低收入阶层(穷人)、劳动者与退休者、就业者与失业者、健康者与疾患者、幸运者与不幸者、有子女家庭与家庭负担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基本杠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因社会保障制度调节功能的发挥而得到了有效缓和,社会因收入分配差距等导致的非公正性、非公平性在一定的程序上得到了调节。

二、结合实践试述社会保障的刚性发展特征

答:绝大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障发展实践,都揭示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刚性发展的特征。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的这一特征,既是国民对社会保障需求不断增长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保障走向制度化的结果。例如,在慈善事业时代与济贫制度阶段,各国只有非常简单的救灾济贫保障项目,这些保障且并非是制度化的保障,它基本上取决于统治者和实施者的意志;进入工业社会后,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保障的对象群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劳动者的年老、疾病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事件作为一种群体性社会风险,使建立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制度成为必然,虽然这些项目不一定同时出现,但对于市场经济体制却是缺一不可。

社会保障的刚性发展特征,是指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保障项目只能增加而不会减少、覆盖范围只会扩大而不会缩小、待遇水平只会提高而不会降低的趋势,这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进程中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在西方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运行实践印证了社会保障刚性发展特征的存在。

如果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实践作进一步考察,还可以看出其在刚性增长的总体趋势下,还呈现出阶梯式持续发展的规律。即社会保障的项目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成员社会性保障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体系会不断地膨胀。其中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属于保障项目有限、保障水平普遍很低的时期,社会保障亦处于第一阶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具备了越来越强的社会保障能力,从而使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第二阶梯式膨胀发展时期。

由此可见,社会保障的发展确实具有刚性增长和阶梯式持续发展的特征,即它的项目发展不是一个一个的增加,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采取急剧膨胀型发展的方式。

三、根据各国的发展实践,分析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因素

答:从总体上说考察,社会保障的发展史,呆以发现进程及状态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外乎是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因素、政治因素等。

1、 经济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首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客观上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

2、 社会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包括社会结构变迁、社会成员分化、社会矛盾激

化等,都直接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与发展。

3、 道德伦理因素是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社会保障实践的起源阶段尤其重要。道德因素

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在最初几乎是起决定作用的,后来虽然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其影响似乎日渐式微,但时至今日,爱人如已、推己及人、同情弱者、互助互惠的人道主义伦理道德,不仅依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着直接影响,而且上升到公平与正义的价值理念。

4、 政治因素的影响在西方是随着16世纪的宗教改革开始。政治因素是现代社会需要引起关注的因素。

5、 历史文化亦对社会保障制定产生影响,来自国外的实践经验教训亦会对一国社会保障制度生产影响。

四、试评价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

新加坡1955年开始实施中央公积金制度,同年,成立了中央公积金局,负责整个公积金的管理运行。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开始只是一个简单的养老储蓄制度。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演变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包括养老、住房、医疗的制度;同时,还根据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些规定或补充办法逐步完善扩大的公积金的使用范围,以适应当时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公积金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国家对公积金不征税,并为公积金的支付提供担保。在新加坡,收缴公积金有一定的保证措施。《公积金法》规定,所有雇主在雇佣人员时必须到公积金局注册。公积金局通过

计算机对各单位进行控制,当计算机反映出其雇主未按时交款时,先由公积金局催缴,如超过7天宽限期仍不交者,即采取法律行动。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与一般的公积金制度不同之处表现在:(1)会员的公积金存款,除了在到达退休年龄时才能领取养老金之外,退休前,还可以在特准范围内,用于购买住房、股票、黄金以及支付医疗、教育费用等;(2)养老、医疗计划,由于引进了保险机制,逐渐趋于完善。如养老计划实施后,补充了最低存款计划,弥补了原规定的一次性支付的不足;

公积金制度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通过购买政府债券,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2)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

五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区别:

1。资金来源不同。

社会保险基金采取三方负担原则,由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国家负担,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负有法定的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所需资金来源于国家和社会,由国家拨款,或由社会各界捐赠,社会成员没有缴纳义务。

2。实施依据和条件不同。

社会保险根据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的具体情况实施,还需劳动者履行劳动和缴费义务,特定主体也需履行缴费义务,才能享受社会保险的各项待遇。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的实施,一般是根据公民的收入水平、家庭成员的负担等状况确定。

3。实施对象不同。

社会保险以靠工资收入维持生活的劳动者为保险对象,只有作为或者曾经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的劳动者才能享受社会保险权利,社会保险与劳动密切联系。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则以全体公民为帮助对象,并不以是否以工资收入为主,是否参加劳动法律关系为享受条件。

4。保障程度不同。

我国社会保险的保障程度高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待遇在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略低于或不低于劳动者原有生活水平,属于经常性的物质帮助。我国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仅限于维持受救济人的最低生活需求,属于临时性物质帮助。

试述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有哪些?

表现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领域。在政治上,社会保障既是各种利益集团权力较量的结果,同时也是调整不同利益集团、群体或社会阶层利益的必要手段,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功能。在经济领域:第一层次,社会保障有效地调节着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社会保障调节着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第三层次,社会保障调节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社会保障事实上还对市场体系起调节作用。在社会发展领域,社会保障也有效的调节着社会成员的协调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制度首要的影响因素是A)A.经济因素

2.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是(B)B.社会因素

3.在人类之初,对社会保障实践活动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C )C.道德因素4.在产生与形成阶段,社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D)D.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5.19世纪80年代,在世界上率先建立起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B)B.德国

6.“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颁布的(D)中D.《社会保障法》

7.西方福利国家的代表是(D)D.英国

8.建立福利国家的理论与政策依据是(D)D.贝弗里奇《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报告》

9.首创完全积累型公积金制度的国家是(C)C.新加坡

10.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出发点是(C)C.社会公平

11.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是(A)A.基本保障型

12.1883年,德国颁布的B)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B《职业介绍和失业保险法》

13.社会保障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是(D)D.社会福利的普及化与高水平化

14.社会保障法立法的首要原则是(A)A.人权保障原则

15.社会保险待遇给付方式是(A)A.现金给付

16.社会保障领域选择基金制的根本目的是(D)D.应付人口老龄化

17.与资本市场结合的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是(C)C.养老保险基金

18.在各种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方式中,属于平稳型投资的是(C)C.委托投资

19.现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诞生的标志是(C)C.德国《老年、残疾和遗属保险法》

20.养老保险最直接、最根本的目标是使劳动者(A)A.老有所养

21.在医疗保险制度上,推行储蓄医疗保险模式的典型国家是(C)C.新加坡

22.在医疗保险制度上,推行国家保险模式的典型国家是A)A.英国

23.从各国实践看,失业保险制度最明显的改革趋势是C)C.突出就业导向

24.慈善事业的发展基础是(D)D.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

25.惟一实行全国统筹,现收现付的强制性企业年金计划的国家是(B)B.法国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的公平性特征包括(ABC)A.保障范围的公平性B.保障待遇的公平性C.保障过程的公平性

2.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特征主要体现在(ABCD)。

3.社会保障的多样性特征主要表现在(ABC)A.模式的多样化B.项目结构的多样化C.水平结构的多样化

4.以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内容为依据,可以把社会保障划分为哪几个阶段ABC)A.社会救助型B.社会保险型C.社会福利型

5.传统社会的社会保障主要是ABC)A.政府保障B.教会保障C.互助保障

6.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社会保障的大背景是(ABCD)。

7.从制度结构的角度,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基本框架由哪几板块组成(ABC)A.国家保障B.城镇单位保障 C.农村集体保障

8.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包括的业务内容看,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ABC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9.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包括(BCD)B.完整性 C.协调性 D.层次性

10.作为一种社会化保障体制,社区服务的特点包括(ACD)。A.自主性 C.社会性D.多样化

11.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安排出发,可以将各国的社会保障模式分为(ABCD)。

12.社会保障法制化的价值包括(CD)C.内在价值D.外在价值

13.英国《济贫法》中的救济经费的来源包括(ABC)A.济贫税 B.志愿捐款C.罚金

14.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角度,社会保障所对应的特定税收来源有(ABCD)。

15.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原则包括(ABCD)。

16.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管理的方式有(ABCD)。

17.根据现行制度,中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金需具备的条件有(AB)。A.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B.在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并参保缴费满15年

18.我国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ABCD)

19.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包括(ABCD)

20.在我国,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ABC)A.“三无”人员 B.遭受天灾人祸而生活一时陷入困境者

C.生活水平低于国家规定最低标准的公民

四、名词解释

(一)现收现付式

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方式是根据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即本期养老保障收入仅用来满足本期的支出需要。

(二)完全积累式

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方式是以养老者在退休养老前自我积累养老基金,根据长时期收支总平衡的原则确定收费率,即在预测未来时期养老保障支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养老期内收支平衡的总平均收费率进行先期积累的一种方式。

3.企业年金计划DB制

答:待遇确定制(DB),也叫固定受益额退休金计划,是按照预先确定的养老金替代率来确定支付养老金的标准和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比例。以保障一定的生活水平的需要。这种分配方式是根据所要给付的养老金水平来确定养老基金的缴费率,通常被表述为“以支定收”。雇主承诺在雇员退休后可以得到一笔固定退休金额,每期缴纳金额的大小根据雇员的年龄、收入和为企业服务的年数以及资本动作的实际情况等确定。在DB计划中,通常由雇主单方面缴费。有些国家也要求雇员向企业年金计划缴纳其工资的一定百分比,由雇主弥补剩余的部分。雇员在退休后所能拿到的养老金数额的多少主要取决与雇员的薪金情况和雇员在公司服务年限的长短。过去的情形是,如果雇员在获得年金前离开企业,他就将失去获得年金的权利。现在许多国家作了一些改进,只要雇员在公司工作了一定的年限(5年或10年),他就具备了转移职业年金的权利。在DB计划中,雇主通常用精算技术来估计年金的负债。养老基金投资的损益也主要由雇主来承担,不过基金投资的部分损益可由养老金白日担保公司来担保。目前各国政府提供的公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一般都属于DB制。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雇主提供的养老金计划大多也是DB制。

阶层贫困: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部分社会成员收入过低或无收入而难以维持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的贫困现象。

一、案例分析:煤矿行业工伤事件频发意味着什么?

1、你认为工伤保险制度对于避免上述类似事件的发生有什么作用?

答: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管理是息息相关的,安全生产工作搞好了,伤亡事故就能有效防止或减少,有利于减少工伤补偿的支出,提高工伤社会保险的保障性作用。反之,安全生产工作没有搞好,工伤事故、死亡事故等发生率就会增高,那么工伤保险费付出就会增多。只有将安全生产与工伤社会保险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效地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促进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减少工伤保险费用的支出,降低生产成本,减轻企业和社会的负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建立工伤保险制度,一旦发生工伤,职工可以得到及时救治、医疗康复和必要的经济得到补偿。及时将事故原因反馈给企业,敲响警钟,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促进安全生产。

2、有人提出应当明确企业的主要责任,发生事故后重罚责任人,你认为这种建议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明确企业的主要责任,发生事故后重罚责任人”,我认为属于合理建议。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投入、加强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着力加强段队、班组建设,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减少职业危害,把北京市国有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小煤矿必须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包括煤矿的实际控制人,主要责任人,下同)、分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生产辅助单位、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的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责任。小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负责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制定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落实管理人员下井跟班制度;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保障职工安全生产的合法权益,落实职工安全培训;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治理和消除事故隐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报告和组织事故抢救;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建立和维护企业安全生产诚信。

二、案例分析:未来中国农民应该靠谁养老?

1、请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未来中国农民应该靠谁养老?

答:在农村,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农民养老以家庭赡养为主,倡导赡养人之间签订“家庭赡养协议”;鼓励低龄健康老人提高自养能力;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或者赡养人和抚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抚养能力的老人继续完善以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为内容的“五保”供养制度,逐步提高供养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对老年人的集体福利制度;根据情况逐步建立独生子女户和两女户的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注意探索和解决城镇化过程中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按照政府救济和社会互助结合的原则,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项目的贫困老人救助体系,对特殊困难的老人实行临时性救助。

在医疗保健上,要完善和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照规定,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村健康保障办法;逐步探索和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改善特困老年人的医疗条件。

逐步把老年人的基本健康问题大部分解决在社区;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改善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条件;在老年人中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为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创造条件,为高龄老人和残疾老人就医享受优先服务。

2、根据案例所提供的资料及平常的阅读积累,你认为影响农村养老保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解决?

答:即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区域不同,农村居民选择的养老模式也不同。此外,农村老年人家庭地位、养老观念等因素也影响着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选择。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农民养老问题是影响农村人口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村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欠发达,手工劳动、体力劳动仍是这些地区主要的劳动方式,家庭缺乏男劳动力或没有劳动力,直接影响到群众的脱贫致富以及养老问题。根本解决养老和增加劳动力问题,是现实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反映。我国农村地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以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为基础,辅之以必要的社会救济。无论是家庭养老,还是土地养老,归根到底还是靠子女养老。

农村养老问题,全社会有义务、有责任让他们过上安康的晚年生活。如果现在还不考虑解决这些家庭的养老问题,不仅将对年轻一代实行计划生育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产生冲击,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

共中央、国务院明确的要求:“在农村,坚持政府支持和农民自愿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户和两女户的养老保障制度”。调研组认为,这不仅有利于稳定我国的低生育水平、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和农村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而且对解决整个农村养老问题、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案例分析:“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思考

结合社会救助相关知识阐述如何看待“孙志刚”事件

答:任何一种现象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作为社会问题出现的贫困问题,其产生的因素复杂多样的,总体来说,有历史的,自然的,经济的,政治的,文件的,个人的等多重综合。

目前我国旅行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的社会保障制度。当然,和西方社会的项目全,目标高的“福利模式”相比,我们的确有所差距,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根本上说是适合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但从目前运行实施的状况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有所欠缺的。“孙志刚事件”使国人再一次把眼光聚焦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上面。在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同时,社保制度却异常缓慢,社会总是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向卓越,难道生活在低层的人的利益疾苦一定要用鲜血甚至命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吗?所以,当务之急,政府应该尽快改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积极推进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最终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为目标。同时,要消除社会排斥,致力与社会整合。建立高信度的社会救助机构,关心,支持贫困人口。只有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正和公平。要关于倾听社会弱势的声音,通过各种途径使救助者逐步赶走向自立、自强和自尊。再者,应当尊重和保障贫困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保障弱势群体的参与权利。加强法律援助体系,确保贫困者也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从长远看,

要努力完善贫困者的文化,增加他们与主流文化接触的机会,培养他们被主流文化接纳的技能,关键要依靠教育,切实保证城乡教育机会的平等。总之,通过一切途径改善贫困状况。

当然,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我们国家本质所在;目前我国处于转型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当前的目标所在,所以以最大的能力和信心来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全国人民工作的重中之重。贫困不单是政府的事,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案例分析题

某市的一家企业招用了几十名农民合同制工人,2007年8月,其中5名农民合同制工人合同到期后没能与该企业续订劳动合同,处于失业状态。

试根据上述案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法院的法官,如何裁判?请说出理由。

(2)失业保险的目标与功能是什么?

(3)简述失业保险待遇的领取条件是什么?

1、法院根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定,判决企业应当将支付给农民合同制工人的工资纳入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基数,即为农民合同制工人缴纳失业保险费。

2、根本目的:通过保障尽可能多的失业者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来维持社会安定、缩小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保护劳动力资源,保证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以实现供需平衡、稳定经济的目标。功能:失业保险的功能;保障功能;合理配置功能;促进就业功能;稳定功能;其他功能。

3、客观条件:失业者必须处于法定劳动者年龄范围以内并具有劳动能力。中国(男性16-60岁,女性16-55岁),失业者还必须在失业前履行了缴费义务,并且达到规定的期限。主观条件:失业者必须是非自愿放弃工作岗位,有就业的愿望。我国规定: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第4篇:北交《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对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理解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劳动法基本原则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 B.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劳动法

C. 劳动法具体原则的效力层次低于劳动法基本原则

D. 劳动法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所特有的原则 正确答案:

2. 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 )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A. 7日 B. 10日 C. 15日 D. 30日 正确答案:

3. 张某去一家企业应聘,称自己原是杂志社高级翻译,精通英、日两门外语。该企业正急需张某这样的人才,准备以高薪委以重任,并签订了劳动合同。然而张某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错误,给该企业造成较大财产损失。经了解张某从未当过翻译,英语水平差,日语更是一窍不通。该企业决定与张某解除劳动合同。请问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应如何认定此案?( ) A. 张某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该企业无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B. 张某给该企业造成较大损失,该企业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C. 此劳动合同不应解除,应予变更 D. 该劳动合同应认定为无效 正确答案:

4. 下列主体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 )。 A. 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 B. 我国公民在境外设立的独资企业 C. 我国境内设立企业派驻境外的劳动者 D. 我国境内的个体经济组织 正确答案:

5. 劳动法律关系是由以下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的?( )。 A.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B. 劳动法律关系客体 C.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D. 劳动法律行为 正确答案:

6.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劳动法中所指劳动的特征的是( )。

A. 劳动法上的劳动,一般是人们在争取与实现劳动全过程中的劳动 B. 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有偿性劳动 C. 劳动法上的劳动是劳雇关系的劳动

D. 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指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所有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正确答案:

7. 根据《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由下列哪个机构制定?(

)。 A.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 C. 国务院

D. 全国人大常委会 正确答案:

8. 在经济性裁员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从裁减人员之日起,(

)内需要新招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本单位被裁减的人员。 A. 1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1年内 正确答案:

9. 为保护下一代健康成长和满足女职工对婴儿哺乳的时间需要,各国立法都有关于女职工哺乳期的保护。《劳动法》第63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 )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工作。 A. 100天 B. 一周岁 C. 两周岁 D. 三周岁 正确答案:

10. 下列关于集体谈判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集体谈判起始于18世纪末的欧洲各国

B. 集体谈判是劳资双方利益矛盾和相互较量的必然结果 C. 我国劳动法和工会法均确认了集体合同和集体协商制度

D. 通过集体谈判,劳动者可以争取到优于个别劳动合同的劳动标准和条件 正确答案: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

)就业是国家组织劳动就业的基本形式。 A. 劳动力市场 B. 国家分配 C. 自谋职业

D. 劳动部门介绍 正确答案:

12. 1995年10月,谭某于烹饪学校毕业后,到盛大饭店作厨师。盛大饭店于11月和谭某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半年,试用期满进行考试,若考试不合格则延长试用期半年。饭店每月支付谭某工资1500元。谭某在试用期内工作认真,但由于缺少经验,半年后考试不合格,盛大饭店决定延长其试用期半年,并通知谭某,延长试用期期

间,谭某的工资为原工资的50%,即750元。谭某认为这一决定没有道理,就找到饭店评理。饭店经理称:在延长试用期期间降低工资是本饭店多年的做法,对谭某不能搞特殊。盛大饭店在延长试用期期间降低工资的做法是否正确?

A. 盛大饭店在延长试用期期间降低谭某工资是正确的,因为这是该饭店多年的做法,谭某不能搞特殊

B. 盛大饭店在延长试用期期间降低谭某工资是正确的,因为谭某试用期满考试不合格 C. 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13. 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 )。 A. 《国际劳工宪章》 B. 《国际劳工标准》 C. 《国际劳工条约》 D. 《国际劳工章程》 正确答案: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什么时候起开始实施?( )。 A.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B. 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C. 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D. 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正确答案:

15.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另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的( )的经济补偿金。 A. 15% B. 20% C. 30% D. 25% 正确答案:

16. 劳动监察机构在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向用人单位发出《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了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当在( )向劳动监察机构做出书面答复。 A. 通知书发出之日起7日内 B. 收到通知书之日内7日内 C. 通知书发出之日起10日内 D. 收到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 正确答案:

17. ( )在各项劳动权力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权利。 A. 职业安全权 B. 休息权 C. 劳动就业权 D. 报酬权 正确答案:

18.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属于劳动者工资范畴的劳动收入是( )。 A. 加班加点工作额外获得的劳动收入 B. 用人单位发放的生活困难补助费

C. 用人单位发放的劳保工作服和劳保手套 正确答案:

19. 下列关于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开始于16周岁,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B. 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而公民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则开始于14周岁 C.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现,而公民可以委托他人代理自己行使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D. 某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则不受任何限制 正确答案:

20. 以下劳动关系中,哪个不适用劳动法的规定( )。 A. 乡镇企业与其职工之间的关系 B. 某家庭与其聘用的保姆之间的关系 C. 个体老板与其雇工之间的关系

D. 国家机关与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勤人员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北交《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监察机构及劳动监察员享有的权利包括(

)。 A. 检查权 B. 处分权 C. 调查权 D. 建议权 正确答案:

2. 《劳动法》第60条至第63条、《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6条至第16条以及《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都专门对女职工的四期保护作了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四期保护的是( )。 A. 经期 B. 孕期 C. 哺乳期 D. 生产期 正确答案:

3. 关于劳动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区别,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 民法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劳动法不调整这两类关系

B. 民法主体双方可能是公民、法人,或一方为公民另一方为法人,而劳动法一方必须是劳

动者,另一方为劳动使用者

C. 经济法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特定的经济关系,与劳动法调整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劳动关系是不同的

D.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执行行政职务时发生的各项社会关系,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不同 正确答案:

4.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任由( )担任。 A. 企业代表 B. 工会代表 C. 职工代表

D. 三方选举的代表 正确答案:

5. 下列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B.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请

C.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

6. 某单位1994年10月招聘职工,要求中专以上学历,并要求应聘者如实填写个人情况表,如有隐瞒,一经发现立即辞退,解除劳动合同。赵某中专未毕业,但托人提前领取了某中专的毕业证;王某是大专毕业。她俩同时被录用。该单位与她们签订了劳动合同,期限4年,试用期半年。两人在试用期工作都很认真。1995年2月,单位发现赵某的中专毕业证是伪造的,要解除与赵某的劳动合同。赵某称自己已怀孕,并持有医院证明。单位并不理会,解除了与赵某的劳动合同。同月,王某经常出现呕吐、恶心,全身不适等症状,经医院诊断为妊娠反应。王某持医院开具的休息证明到单位请假。单位认为王某在招聘时没有如实填写个人情况表,隐瞒了自己怀孕的事实,欺骗单位,也解除了与王某的劳动合同。该单位是否有权解除与赵某的劳动合同?为什么? A.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王某应得的工资

B. 不得安排王某从事国家规定的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C. 不得安排王某从事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D. 不得安排王某加班 正确答案:

7. 从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来看,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 )。 A. 平等性 B. 附庸性 C. 独立性 D. 隶属性 正确答案:

8. 江某大学毕业后到一公司工作,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约定,江某向公司保证5年之内不离

开公司,如.调动则需支付公司违约金1万元,公司分配江某住房一套。3年后江某准备赴国外自费留学,答应公司学习结束后再回来。公司提出江某如果回来保证接收,但现在江某提前解除合同,江某需支付违约金,退出房屋。江某不同意,双方遂起纠纷。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江某无须支付违约金1万元,也无须退出房屋 B. 江某无须支付违约金 C. 江某应退出房屋 D. 江某应支付违约金 正确答案:

9. 某宾馆贴出的招聘广告中有下列内容,不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是( )。 A. 必须是年龄在15周岁以上20周岁以下 B. 合同试用期为9个月 C. 必须签订6年的劳动合同

D. 一经录用,女性在合同有效期间内不能结婚,否则在哺乳期间将解除合同 正确答案:

10. 按照提供福利项目的不同,职工福利的表现形式包括有( )。 A. 福利设施 B. 福利补贴 C. 生活服务

D. 职工集体福利 正确答案:

北交《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线作业一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劳动合同中某些条款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则该劳动合同全部无效。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发生劳动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仲裁委员会受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劳工法规的出现是劳动法出现的标志。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主要有和解、仲裁和诉讼几种方式,不包括调解。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承办查处违法案件的劳动监察人员,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申请回避。承办人员的回避,由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决定。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6. 工伤保险赔偿应当遵循的原则是公平责任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7. 《劳动法》第61条规定:“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8. 劳动法按照法律性质可以分为劳动实体法和劳动程序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9. 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共同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0. 劳动者集体权利的内容包括结社权、集体谈判权以及罢工权等三项权利。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北交《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甲、乙两人在机械厂的同一车间工作,某日上班时,甲因疏忽大意,操作不当,致乙右臂伤残。有关该事件的下列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 A. 假设乙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也不能由机械厂另行安排工作,则机械厂仍不得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

B. 乙所受损失应向甲要求赔偿

C. 机械厂工会对该厂解除与甲或乙的劳动合同无权提出意见

D. 机械厂在对乙作出相应经济赔偿的前提下可以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2.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另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的( )的经济补偿金。 A. 15% B. 20% C. 30% D. 25% 正确答案:

3. 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自19世纪初大工业生产后,由于国家对雇佣关系的干预而从传统( )中独立出来的。 A. 民法 B. 经济法 C. 行政法

D. 社会保障法 正确答案:

4. 某国有企业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生产,需要与部分职工变更劳动合同。该企业与部分职工在变更合同关系的过程中发生争议,关于劳动争议的处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哪项? ( ) A. 职工侯某表示愿意与企业调解解决,经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与该国有企业达成调解协议,则该协议具有必须履行的法律效力

B. 职工年某决定申请仲裁,并在规定的仲裁申请时效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

C. 职工马某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

D. 职工岳某决定申请仲裁,但他未与该国有企业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放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正确答案:

5.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 A. 一个月工资 B. 二倍的工资

C. 当月工资以及25%的赔偿 D. 当月工资以及50%的赔偿 正确答案:

6.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 )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法国 正确答案:

7.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 )。

A. 10周岁 B. 14周岁 C. 16周岁 D. 18周岁 正确答案: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什么时候起开始实施?(

)。 A.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B. 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C. 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D. 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正确答案:

9. 在经济性裁员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从裁减人员之日起,(

)内需要新招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本单位被裁减的人员。 A. 1个月 B. 3个月 C. 6个月 D. 1年内 正确答案:

10. 下列关于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开始于16周岁,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B. 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而公民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则开始于14周岁 C.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现,而公民可以委托他人代理自己行使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D. 某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则不受任何限制 正确答案:

11. 张某去一家企业应聘,称自己原是杂志社高级翻译,精通英、日两门外语。该企业正急需张某这样的人才,准备以高薪委以重任,并签订了劳动合同。然而张某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错误,给该企业造成较大财产损失。经了解张某从未当过翻译,英语水平差,日语更是一窍不通。该企业决定与张某解除劳动合同。请问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应如何认定此案?( ) A. 张某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该企业无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B. 张某给该企业造成较大损失,该企业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C. 此劳动合同不应解除,应予变更 D. 该劳动合同应认定为无效 正确答案:

12. 某企业与张某签订了劳动合同。张某工作后,单位发现其严重近视,因该工种对视力有严格要求,张某适应该工作。企业经了解得知,张某在录用时隐瞒了其视力的真实情况,于是该企业决定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对此,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A. 因张某不能胜任该项工作,劳动合同应予解除 B. 因张已被考核录用,企业无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C. 此劳动合同不应解除,而应变更

D. 此劳动合同无效,自订立时起就无法律效力 正确答案:

13.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下岗职工的特征的是( )。 A. 下岗原因是由于用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

B. 离开本人的生产或者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任何工作 C. 在社会上没有再就业,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 D. 用人单位不再对其负责退休养老保险 正确答案:

14. 劳动监察机构在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向用人单位发出《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了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当在( )向劳动监察机构做出书面答复。 A. 通知书发出之日起7日内 B. 收到通知书之日内7日内 C. 通知书发出之日起10日内 D. 收到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 正确答案:

15. ( )在各项劳动权力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权利。 A. 职业安全权 B. 休息权 C. 劳动就业权 D. 报酬权 正确答案:

16. 下列关于劳动报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B.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方式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C.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D.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正确答案:

17. 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 )。 A. 《国际劳工宪章》 B. 《国际劳工标准》 C. 《国际劳工条约》 D. 《国际劳工章程》 正确答案:

18. 根据《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由下列哪个机构制定?( )。 A.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 C. 国务院

D. 全国人大常委会 正确答案:

19. 我国《劳动法》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的报酬不低于工资的多少?( ) A. 100% B. 150% C. 200% D. 300%

正确答案:

20. 以下劳动关系中,哪个不适用劳动法的规定( )。 A. 乡镇企业与其职工之间的关系 B. 某家庭与其聘用的保姆之间的关系 C. 个体老板与其雇工之间的关系

D. 国家机关与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勤人员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北交《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职工个人福利是指由用人单位直接提供给职工个人的各种福利待遇。通常包括( )。 A. 职工住宅福利 B. 生活性补贴 C. 单位内部补贴 D. 补充社会保险 正确答案:

2. 根据我国劳动法律规定,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机关必须是( )。 A.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 人民法院 D. 工会 正确答案:

3. 下列有关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 B. 集体合同的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C.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报送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D. 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正确答案:

4. 下列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B.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请

C.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

5. 下列哪个选项适用《劳动法》?( ) A. 个人独资企业和其雇用的人员 B. 某公安局与其聘请的清洁工人 C. 某家庭与其雇用的家庭保姆 D. 某包工队招的农民工 正确答案:

6. 在下列何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A. 职工李某因工负伤而丧失劳动能力

B. 职工王某因偷窃自行车1辆而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 C. 职工徐某因与他人同居而怀孕 D. 职工陈某被派往境外逾期未归 正确答案:

7. 某乡镇企业在吕某与某国有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期内,许诺给吕某更高的报酬,与吕某签订了劳动合同,给上述国有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对此,下列评论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 A. 该乡镇企业应承担有关行政责任

B. 该乡镇企业应承担说服吕某回到该国有企业工作的责任 C. 该乡镇企业应承担解除与吕某签订的合同的责任 D. 该乡镇企业与吕某负连带赔偿的责任 正确答案:

8. 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 )等几种情况均被视为调解不成,应当及时裁决。 A. 经调解当事人达不成协议

B. 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前当事人反悔 C. 调解书执行时当事人反悔 D. 受理之日起30内未结束调解 正确答案:

9. 根据有关劳动政策规定,再就业服务中心用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资金来源,原则上采取“三三制”的办法解决,即( )。 A. 财政预算安排1/3 B. 企业负担1/3 C. 银行贷款1/3 D. 社会筹集1/3 正确答案:

10. 下列哪些用人单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 A. 文艺 B. 体育 C. 航空

D. 特种工艺单位 正确答案:

北交《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线作业一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劳工法规的出现是劳动法出现的标志。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发生劳动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仲裁委员会受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劳动者集体权利的内容包括结社权、集体谈判权以及罢工权等三项权利。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主要有和解、仲裁和诉讼几种方式,不包括调解。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劳动法按照法律性质可以分为劳动实体法和劳动程序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6. 劳动合同中某些条款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则该劳动合同全部无效。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7.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时工会的基本职责。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8. 最低工资率发布实施之后,如确定最低工资率的各项因素发生变化,或本地区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累计变动较大时,应当适当调整,但每年最多调整2次。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9. 承办查处违法案件的劳动监察人员,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申请回避。承办人员的回避,由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决定。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0. 违法原则是劳动法责任的归责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北交《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下岗职工的特征的是( )。 A. 下岗原因是由于用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

B. 离开本人的生产或者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任何工作 C. 在社会上没有再就业,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 D. 用人单位不再对其负责退休养老保险 正确答案:

2. 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

)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A. 7日 B. 10日 C. 15日 D. 30日 正确答案:

3. 某私营企业下列所为哪个不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 A. 招收3名15周岁的工人

B. 以女性为由拒绝招收4名女工 C. 不同意职工组建工会

D. 辞退1名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怀孕女工 正确答案:

4.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 )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法国 正确答案: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

)就业是国家组织劳动就业的基本形式。 A. 劳动力市场 B. 国家分配

C. 自谋职业

D. 劳动部门介绍 正确答案:

6.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属于劳动者工资范畴的劳动收入是( )。 A. 加班加点工作额外获得的劳动收入 B. 用人单位发放的生活困难补助费

C. 用人单位发放的劳保工作服和劳保手套 正确答案:

7. 下列关于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开始于16周岁,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B. 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而公民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则开始于14周岁 C.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现,而公民可以委托他人代理自己行使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D. 某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则不受任何限制 正确答案:

8.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多少天内结案?( ) A. 30天 B. 60天 C. 90天 D. 120天 正确答案:

9. 张某去一家企业应聘,称自己原是杂志社高级翻译,精通英、日两门外语。该企业正急需张某这样的人才,准备以高薪委以重任,并签订了劳动合同。然而张某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错误,给该企业造成较大财产损失。经了解张某从未当过翻译,英语水平差,日语更是一窍不通。该企业决定与张某解除劳动合同。请问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应如何认定此案?( ) A. 张某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该企业无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B. 张某给该企业造成较大损失,该企业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C. 此劳动合同不应解除,应予变更 D. 该劳动合同应认定为无效 正确答案:

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劳动合同期限划分的劳动合同类型是(

)。 A. 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C.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D. 书面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11. 下述哪些关系适用《劳动合同法》?(

)。

A. 某大学和与之签订聘用合同的某教师之间发生的关系

B. 某民办学校和与之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张某之间发生的劳动关系 C. 某国家部委和与之签订聘用合同的公务员之间发生的关系 D. 某城市居民与其雇佣的保姆之间发生的劳动关系 正确答案:

12. 下列对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理解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劳动法基本原则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 B.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劳动法

C. 劳动法具体原则的效力层次低于劳动法基本原则

D. 劳动法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所特有的原则 正确答案:

13. 劳动监察机构在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向用人单位发出《劳动监察询问通知书》,了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当在( )向劳动监察机构做出书面答复。 A. 通知书发出之日起7日内 B. 收到通知书之日内7日内 C. 通知书发出之日起10日内 D. 收到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 正确答案:

14. 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自19世纪初大工业生产后,由于国家对雇佣关系的干预而从传统( )中独立出来的。 A. 民法 B. 经济法 C. 行政法

D. 社会保障法 正确答案:

15.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劳动法中所指劳动的特征的是( )。

A. 劳动法上的劳动,一般是人们在争取与实现劳动全过程中的劳动 B. 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有偿性劳动 C. 劳动法上的劳动是劳雇关系的劳动

D. 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指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所有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正确答案:

16. 为保护下一代健康成长和满足女职工对婴儿哺乳的时间需要,各国立法都有关于女职工哺乳期的保护。《劳动法》第63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 )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工作。 A. 100天 B. 一周岁 C. 两周岁 D. 三周岁 正确答案:

17. 1995年10月,谭某于烹饪学校毕业后,到盛大饭店作厨师。盛大饭店于11月和谭某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半年,试用期满进行考试,若考试不合格则延长试用期半年。饭店每月支付谭某工资1500元。谭某在试用期内工作认真,但由于缺少经验,半年后考试不合格,盛大饭店决定延长其试用期半年,并通知谭某,延长试用期期间,谭某的工资为原工资的50%,即750元。谭某认为这一决定没有道理,就找到饭店评理。饭店经理称:在延长试用期期间降低工资是本饭店多年的做法,对谭某不能搞特殊。盛大饭店在延长试用期期间降低工资的做法是否正确?

A. 盛大饭店在延长试用期期间降低谭某工资是正确的,因为这是该饭店多年的做法,谭某不能搞特殊

B. 盛大饭店在延长试用期期间降低谭某工资是正确的,因为谭某试用期满考试不合格 C. 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18.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 )。 A. 10周岁 B. 14周岁 C. 16周岁 D. 18周岁 正确答案:

19. 以下劳动关系中,哪个不适用劳动法的规定( )。 A. 乡镇企业与其职工之间的关系 B. 某家庭与其聘用的保姆之间的关系 C. 个体老板与其雇工之间的关系

D. 国家机关与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勤人员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20. 我国《劳动法》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的报酬不低于工资的多少?( ) A. 100% B. 150% C. 200% D. 300% 正确答案:

北交《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劳动法律事实中,属于行为的有( )。 A. 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B. 劳动者因违反劳动纪律被除名 C. 劳动者因触犯刑法被监禁 D. 劳动者因交通事故而死亡 正确答案:

2. 某乡镇企业在吕某与某国有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期内,许诺给吕某更高的报酬,与吕某签订了劳动合同,给上述国有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对此,下列评论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 A. 该乡镇企业应承担有关行政责任

B. 该乡镇企业应承担说服吕某回到该国有企业工作的责任 C. 该乡镇企业应承担解除与吕某签订的合同的责任

D. 该乡镇企业与吕某负连带赔偿的责任 正确答案:

3. 工时制度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 A. 标准工时制 B. 综合工时制 C. 不定时工时制 D. 缩短公示制 正确答案:

4. 根据《企业法》的规定,作为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工会委员会主要承担的工作有( )。

A. 组织职工选举职工代表

B. 接受和处理职工代表的申诉和建议,维护职工代表的合法权益

C. 提出职工代表大会议题的建议,主持职工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和会议的组织工作 D. 检查督促大会决议和执行情况,发动职工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决议 正确答案:

5. 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 )等几种情况均被视为调解不成,应当及时裁决。 A. 经调解当事人达不成协议

B. 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前当事人反悔 C. 调解书执行时当事人反悔 D. 受理之日起30内未结束调解 正确答案:

6. 根据《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下列要求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A. 安排工作岗位之前 B. 工作满半年 C. 工作满一年

D. 年满18周岁,距前次的体检时间已超过半年 正确答案:

7. 下列哪个选项适用《劳动法》?( ) A. 个人独资企业和其雇用的人员 B. 某公安局与其聘请的清洁工人 C. 某家庭与其雇用的家庭保姆 D. 某包工队招的农民工 正确答案:

8. 下列情况中属于无效劳动合同的有( )。

A. 用人单位的职能部门直接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

B. 用人单位与未达到法定就业年龄的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 C. 采取威胁、欺诈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D. 订立程序不合法的劳动合同 正确答案:

9. 张某与某饭店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终止前的1个月,张某表示合同到期后不再与饭店续订合同,但饭店人事部负责人提出:“要调走可以,但必须交齐后3年的培养费200元,然后才给办理调动手续。”这是根据饭店制定的《饭店员工须知》中“凡到饭店工作的人员至少应服务5年”的规定,2年劳动合同虽已到期,但至少还应续签3年,

如果张某不续签,则应赔偿培训费1200元。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 A. 因张某是该饭店员工,饭店制定的《饭店员工须知》对张某具有约束力,张某应赔偿1200元后方能解除合同,这并不违反《劳动法》

B. 张某2年劳动合同到期后可以终止合同,饭店不得强迫张某缴纳1200元培养费,《饭店员工须知》中的规定因违背了《劳动法》而无效

C. 若张某对饭店此决定不服,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D. 张某对饭店此决定不服,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

10. 江某大学毕业后到一公司工作,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约定,江某向公司保证5年之内不离开公司,如.调动则需支付公司违约金1万元,公司分配江某住房一套。3年后江某准备赴国外自费留学,答应公司学习结束后再回来。公司提出江某如果回来保证接收,但现在江某提前解除合同,江某需支付违约金,退出房屋。江某不同意,双方遂起纠纷。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江某无须支付违约金1万元,也无须退出房屋 B. 江某无须支付违约金 C. 江某应退出房屋 D. 江某应支付违约金 正确答案:

北交《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在线作业一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时工会的基本职责。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在我国,所有的职工都必须加入工会组织。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工伤保险赔偿应当遵循的原则是公平责任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

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承办查处违法案件的劳动监察人员,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申请回避。承办人员的回避,由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决定。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6. 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指一切劳动。即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7. 劳动行政部门在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70日内,应当将劳动监察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单位。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8. 诉讼程序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第5篇:2014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二次作业

案例分析题:

一、基本案情:申请人李某于2009年1月1日到某市A公司(母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为期一年的合同,并约定“因工作变化需要,经双方协商,公司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及工作地点”。因A公司在该市某区设立子公司B公司,A公司经征得李某同意,于2009年1月18日安排李某到B公司任店长。2010年5月,李某与B公司因经济纠纷发生矛盾,不再去B公司上班,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请求B公司支付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期间的二倍工资。 问题:你作为仲裁员如何裁决该案,请说明理由与具体的法律依据。

二、基本案情:申请人丁某在2009年2月发现身体不适,并进行体检后确诊得了矽肺病。2009年4月1日,丁某到某煤矿从事井下挖煤工作,双方约定了3个月的试用期,并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4月中旬,煤矿安排丁某上岗前进行职业病检查,丁某以家庭有事为由拒绝了煤矿的身体检查安排。2009年6月丁某以身体不适到当地职业病医院进行身体检查,确诊为矽肺,并经职业病鉴定机构鉴定为矽肺二期。丁某据此鉴定要求煤矿认定其为工伤,并且要求按工伤待遇支付其补偿金。煤矿却以丁某隐瞒病史,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在支付了丁某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后,将丁某予以辞退。丁某不服,向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问题:你作为仲裁员如何裁决该案,请说明理由与具体的法律依据。

第6篇:201209学期社会保障学作业

2多项选择题

第1题 关于社保体系各内容筹资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社会救济资金来源于一般税收

B、社会保险资金来源于收缴保费

C、社会福利财源仅仅是一般税收

D、社会优抚财源仅仅是一般税收

答案:A|B|D

第2题 关于我国1997年企业统一职工养老保险规定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按本人缴费工资的11%计入个人账户

B、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退休后按月发放

C、企业缴纳养老保险费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15%

D、个人缴费部分最终须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

答案:A|D

第3题 现代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是( )

A、收入补偿功能

B、促进社会安定功能

C、保障劳动力再生产功能

D、促进社会公平

答案:A|B|C|D

第4题 以保障过去生活水准为指导思想,有较高的保障水平的养老金形式是(

A、一律给付型

B、所得比例型

C、二阶层型

D、混合型

答案:C

第5题 决定失业保险金给付水准的因素包括( )

A、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B、国际标准

C、历史传统

D、失业者本身状况

答案:A|B|C|D

第6题 1973年以后西方各国社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

A、消减给付水准

B、严格给付条件

C、提高缴纳保险费率

D、消减给付项目

答案:A|B|C|D)

第7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二阶层型养老金中基本养老金的对象是全体国民

B、二阶层型养老金中基本养老金的对象是全体劳动者

C、二阶层型养老金中基本养老金实行一律给付

D、二阶层型养老金中基本养老金按所得比例给付

答案:A|C

第8题 下列关于失业保险资格条件中属突出条件的是( )

A、收入终止

B、就业期

C、是劳动者

D、筹资期

答案:B|D

第9题 科学的养老金筹措方式是( )

A、现收现付

B、完全基金

C、部分基金

D、完全积累

答案:C

第10题 医疗社会保险的特点包括( )

A、保障对象的广泛性

B、与其它保险项目的关联性

C、保险待遇具有差异性

D、保险目的的非生活性

答案:A|B|C|D

判断题

第11题 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兴衰同步,体现经济发展的一种辅助需要。答案:正确

第12题 现代社会救助既有扶贫功能又是缩小贫富差距的一种手段。

答案:正确

第13题 一般来说,如失业者失业期间临时收入高于给付水准的20%,给付将扣除一部分。答案:正确

第14题 社会救济财源可由财政、公共团体负责。

答案:错误

第15题 社会化发放养老金改革,首先应改全额征收为差额缴拨结算方式。

答案:正确

问答题

第16题 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及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

答案:

1、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

是市场经济的需求:

1、市场经济是生产社会化的大规模经济

2、是竞争经济

3、其发展呈周期性

4、是以应用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经济

第17题 简述养老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

答案:

(一)享受保险的权利与资格条件对应的原则

1、与劳动义务对等的原则:规定劳动年龄上下限。

2、与投保对等的原则:与缴费同比增长。

3、与工作贡献相联系的原则:工资、职位、特殊行业和工种、离优于退、政府津贴获得者。

4、国籍、居住条件。

(二)保证基本生活水平:随物价变动调整

(三)分享当代人创造的劳动成果:随在职工资水平变动调整

第18题 简述社会救助的概念、目标、对象及特征

答案:

(一) 概念:社会救助是国家及各种社会群体,运用掌握的资金、实物、服务手段,通过一定机构和专门人员,按照科学的工作方法,向无收入、无生活来源、也无家庭依靠并失去工作能力者及向生活在“贫困线”或最低生活标准以下的个人和家庭,向一切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和不幸事故的人实施的使其继续生存下去的一种社会保障。

(二)目标:保障被救助者的最低生活需要。

(三)对象:失去生活能力者,遭到不幸者和贫困者

(四)基本特征:扶贫

(五)财源:国家、社会团体及国际捐赠等

(六)条件:资格审查

(七)地位:属于最低层次,实现其最低纲领,规模有减少的趋向。

第19题 论述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

答案:

(一)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

1、直接影响

(1)现收现付制下,储蓄总量下降;

(2)预筹积累制下,储蓄总量不变,结构有变化,私人部门储蓄减少,公共部门储蓄增加。

2、间接影响社会保险制度对个人的储蓄动机产生影响:储蓄总量下降

(二)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从劳动供给方面分析

(1)积极影响: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增加劳动力供给;

(2)消极影响

第一,养老保险基金的现收现付制使得劳动力供给减少。

第二,过度福利,劳动力自愿失业或过多休闲,劳动力供给减少。

2、从劳动需求方面分析

(1)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税)作为人工成本的构成部分,直接影响单位产品成本。如果社会保障纳费过高,人工成本增加过快,就会使产品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甚至失去市场,影响劳动需求;

(2)劳动力成本超过企业承受能力,也可能导致机器替代劳动,影响劳动需求。

3.从劳动力流动方面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地区间、行业间、所有制间的不平衡既是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之一,也是劳动力流动的壁垒。

(三)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再配的影响

1、目标:实现社会公平

2、实现手段

(1)对劳动者个人不同时期的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险基金在现收现付制下,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力度大。预筹积累制下,个人收入再分配对社会公平的影响力度小。

(2)对同代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再分配。表现为不同收入水平的社会成员之间和不同地区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办法:不同收入水平的劳动者权利、义务不等。

(四)社会保障制度对积累与消费的影响

“内在稳定器”功能发挥机理:

1、当经济萧条时,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即预算中消费基金部分增加,积累投资部分减少。

2、经济繁荣时,社会保障支出相对减少,社会保障收大于支,形成部分积累,即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化为积累基金,可对过旺的消费需求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经济过热。

第20题 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

答案:

(一)稳定功能

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社会保障的直接政治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减少社会冲突,保证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具有稳定作用的“安全阀”与 “稳定器”,它通过劫富济贫,实现收入均等化,缓解社会矛盾的对抗性发展。

(二) 保障功能

1、通过给付,满足受保者基本生活需要。

2、仅提供较低层次的生活保障

(三) 调节功能

1.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2.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调节劳动力再生产。

3.调节社会需求、经济增长速度

上一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下一篇:介绍自己的家乡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