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2022-03-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韩志兰,一个普通人的名字,在我们金城街道居民的心中却有着强烈的震撼作用,这种震撼不是来自“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来自韩志兰家庭长期以来默默无闻为了丰富金城街道居民健康快乐的业余文化生活,所作出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退休前,韩阿姨和她的爱人王文清都是金城造纸集团公司的干部,中国共产党党员。夫妇二人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对待家庭和亲睦里,敬老爱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简单幸福的日子经常伴随着乐曲声与歌声。他们膝下育有一子一女,在父母的影响下,长子王大勇创办了凌海市百利艺术培训中心,在凌海市小有名气,金城街道的各种文艺活动也留下他熠熠生辉的足迹;孙女王可自幼学习舞蹈,现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舞蹈编导系;女儿王丹是一名学校干部,经常组织金城学校的各种艺术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退休以后的王文清、韩志兰夫妇俩,是金城街道志愿者队伍的成员,也是文明社区的积极参与者。 在七年前,热爱文艺的韩阿姨接管了金城老年活动中心健身舞的队伍。当时的健身舞队伍,音响设备老化,人员涣散,舞蹈陈旧,基本上跳的都是十几年前的舞蹈。原来的组织者由于个人原因,不能再继续组织下去了,舞蹈队,面临着无人接手,只能解散的境地,毕竟,谁都不敢保证做到日复一日每天都能带队活动啊。健身舞队的所有队员,都迫切的希望韩阿姨能够接手,因为他们了解她的为人,欣赏她的能力。看着傍晚无所事事的街坊邻里,韩阿姨义不容辞的成为了健身舞队的组织者,也得到了老伴与子女的一致大力支持。

接手后,韩阿姨夫妻二人先是自筹资金,更换了音响设备,又与金城集团公司联系,改善了照明设备,并将舞蹈队歌名为“绚丽夕阳舞蹈队”。每天上午都是她与其他几位文艺骨干选曲、编舞蹈的时间;到了晚上,不厌其烦的教大家新的舞蹈,纠正动作,遇到难度较大的舞蹈,韩阿姨的儿媳、女儿主动前来指导……七年来,除了恶劣的天气影响,可以说每天晚上,都能在广场上看到韩阿姨轻盈的身影。她们创编了上百个舞蹈,多次参加金城街道、凌海市体育局举办的广场舞比赛,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

韩阿姨一家人,不仅热衷于全民健身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将爱心带出家庭,带给周围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每当遇到乞丐、流浪的残疾人,韩阿姨总是给他们送去家里的棉衣、被子,给他们买包子、烤红薯、面包等等食物。记得两年前,一个智力不是很健全的年轻人,流浪到金城街道,风餐露宿。韩阿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先是每天都给年轻人买些吃的,尝试和他沟通,想问清楚他叫什么名字,家在何处,家里还有些什么人。经过几番交流,韩阿姨终于弄清楚他是盘锦市大洼县王屯人,家里还有老母亲.韩阿姨问他想家吗,年轻人顿时掉下泪水,吐字不清但非常大声的说“想!但我找不到家在哪了……”。第二天,韩阿姨和老伴给流浪的年轻人换了干净的衣服,买了些吃的,带他到凌海市客运站买了去大洼的车票,兜里又给揣上几十块钱,老两口不放心,怕他不知道在哪下车,就亲自送他上车,和乘务员细说了他的情况。车上许多热心乘客纷纷对这老两口的善举表示赞赏,其中一对50岁左右的夫妇俩对韩阿姨说:“老大姐,就冲您两口子这善良热心劲儿,上车前是您在帮他,上车后,就放心的交给我们俩,如果下车他找不到路,我就让我儿子开车把他送到家!”

类似的事情几乎不胜枚举,比如说街坊家急事外出,住宅是平房,家里无人看管,拜托老两口给留意一下,老两口每天得轮流去个五六次;小区单元的灯泡坏了,老两口总是及时换上;遇到不懂事的年轻人打架动手,韩阿姨敢挺身劝阻;邻居两口子吵架闹离婚,老两口分头苦口婆心相劝,终于让他们重归于好……

经常有人问二老,为什么你们老两口这么善良?是不是信佛啊?或者是别的什么?不然怎么会有这种大爱,这么乐观、向上呢?每当这时候,韩阿姨和老伴都会坚定的回答,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我们别的什么都不信,我们只知道,帮助别人只是举手之劳,看到有困难的人不帮,晚上回家睡不踏实!

就是这样快乐的一家人,就是这样善良的老两口,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大家,把别人的苦恼当成自己的责任,在全中国亿万家庭中,这只是一个最小的单元,但是正是这样千千万万闪光的小单元,成就了幸福美好的和谐社会!

第二篇:社区最美家庭事迹材料-村最美家庭

事迹材料

南周村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分界镇南周村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或许,他们并不是满天星辰中最为亮丽的一颗,或许,他

们并不是尘世径陌中最新的一朵,但他们却用自己善良的心,朴实的行动,搭建了属于自己幸福的天地,感化了一方人民。在分界镇南周村马学艮一家是令人羡慕的五口之家,儿子在南京参军,女儿在上海物流公司做财会,家庭和睦,母慈子孝,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评。

一、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积极拥护和遵守村规民约。 马学艮一家一直积极执行村委会有关规定,参加村委

会组

织的各项活动,配合村委会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目标。在村硬化街道、修建下水道期间,因工作需要需占用其部分土地,砍伐部分树木,全家人二话不说,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清理整治工作,不要村委会给的一分补偿,牺牲小我,顾全大局,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使村委会硬化街道、修建下水道实施的工作顺利完成。同时,马学艮一家坚决抵制赌博、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行为,勇于同歪风邪气做斗争,宣传积极向上的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夫妻恩爱,尊老爱幼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马学艮的丈夫是位盲人,但夫妻俩对生活都积极向上的。夫妻俩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尽管工作繁重,但她俩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生活上能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她俩结婚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商量生活事情,沟通感情,从没吵过架。

因为赡养父母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马学艮一直把婆婆看作是自己的母亲来孝敬。凡事多向老人请教,听取她的意见;平时边做家务边与婆婆聊天、沟通感情。从不同途径、用不同方法孝敬她,经常和她一起到出外活动、买可口的食物等。婆婆年老多病,马学艮花从不嫌弃她。一发现她身体不舒服,就马上送她去看病,端茶送药,精心照料。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婆媳感情融洽、家庭和睦、快乐。难怪婆婆感动地说:“儿媳比我的亲生女还要亲啊!我的生活很快乐、很幸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要以身作则,言谈举止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轻说教、重引导,要学会倾听,关注他们的感受,锻炼他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生活上不溺爱,养成勤俭和独立的品格,教他做人要坦诚,做事要严谨,树立远大理想。

马学艮育有一子一女,说起儿女,

是她和丈夫最大的骄傲。子女们非常地听话懂事,平时他们在家,扫地、做饭等家务都不用她操劳,若是碰上农忙的时候,他们也主动帮她干农活。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儿子在南京参军,女儿在上海物流公司做财会。虽然儿女们在家的时间少了,但是在外的他们总是常打电话回来提醒她和丈夫注意身体,每当节假日女儿回家时总带些好吃好用的礼物回来孝敬她们。看到孩子们都如此孝顺和有出息,自己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乡邻们有时会问起她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其实她也没什么诀窍,但我觉得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非常重要,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而且任何事情只有当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资格要求孩子。所以平时哪怕

再苦再累,她也不会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出来,争取做到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肯于吃苦以及尊老爱幼,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

教育孩子要付出许多,但是也可以获得许多幸福。

三、积极帮助、团结邻里。

不管谁家有困难,马学艮一家人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同在

一个村的邻居因经济纠纷,日子马上就到了揭不开锅的程度,而且正值雨季,屋顶漏水,真是“屋漏正值连夜雨”,了解情况后,全家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先解决其基本困难,于是送去了部分钱物,让其度过难关。现在,那户人家已经成为了村里的富裕户之一,但从没有忘记马学艮一家人的恩情,他慷慨拿出手里的资金,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无形之中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乐于助人为乐的活动中来。不只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马学艮一家人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受到群众的好评。

幸福美满家庭的建立离不开和乡邻们的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她们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

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她们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她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她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她的努

力也让她收获了幸福和温暖。愿每一天都增加一个“最美家庭”,使得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和谐。感恩在心田,共建和美家“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感恩在心田,共建和美家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这是一个和睦幸福的三口之家,一家之主**,就职于**。工作中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任劳任怨,是单位领导和同事普遍认可的好同志。妻子**,现为**。

夫妻两人自结婚以来,在生活中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在工作上互相帮助、爱岗敬业,培养了深厚的感情。育有一女**,现为**。一家人温馨友爱,深受邻里朋友好评。

一、 互敬互爱,友善邻里

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一家三口默契的遵循“男主外、女主内、女儿是调和剂”的原则,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共同面对。男主人笑着说:我们是一个民主的家庭,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票,遇到买房买车这种大事,三人是要召开家庭会议投票表决。家中还有个从未宣之于口但认真履行的家规:无论多忙,每天晚上尽量10点之前到家,为的就是让家人少一份担心。爱,还体现在很多细节:丈夫会在三八妇女节为妻子献上一束鲜花,妻子会在丈夫生日献上美味大餐;而每逢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女儿还会特别送上音响、香水等礼物,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二十多年来夫妻两人在生活中互相体谅,站

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女儿是贴心小棉袄,三人一起营造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除了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一家人还十分注重邻里友爱。邻里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及时提供帮助;邻居有什么政策、法律不懂了,及时帮忙询问了解;邻居儿女结婚了,送上一份大大的祝福。

二、 爱岗敬业,互相促进

这个家只有三个人,但每位都是党员,女儿大学里还曾任学生党支部书记,都是受党教育多年的好干部。三人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常一起探讨时事,平时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丈夫和女儿有空时,时常陪着妻子**去村里宣传计生、法律、平安知识和政策;妻子也时常在丈夫身边督促工作纪律,把好家庭关;丈夫和妻子还时常指点女儿的工作,要不怕苦不怕累,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一家人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好榜样。

三、 科学文明,热心公益

**一家三口积极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三人都喜欢乒乓、象棋,常常互相厮杀比赛;爱好种花,家中兰花、盆栽摆满客厅,八十六岁书法家题词的匾额“室静兰香”是这家最好的写照;春天一家人拍油菜花,夏天一家人畅游楠溪江,秋天一家人登上望远,冬天一家人读书看报。还时常将这种文明科学的理念传递给身边的朋友,一群人一起热爱生活。

这一家不仅爱家人,更爱社会,积极倡导公益行动。丈夫**时常关心贫困学生,为学生争取教育资助经费,为贫困家庭捐赠衣物;妻子**积极倡导商会关爱孤寡老人,为他们送上节日的温暖。在他们的影响下,女儿也爱上了公益:为鹤盛的12名学子联系了温州爱心企业家结对,组织每年两次的爱心走访;参加全国性公益组织麦田计划,为岩峰小学、界坑小学等四所学校捐书结对。一家人感恩现在的幸福生活,将希望将这

种爱发散开来。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同时也愿天下所有家庭都能成为最美家庭,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满。

2016年4月24日

第三篇: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作者: 来源: 兵团网 日期: 2014-04-28 陶德萍,女,中共党员,1964年7月26日出生,1985年7月登上三尺讲台,至今已近30个年头,在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并赢得同事、领导的认可。 其丈夫欧强同志在兵团机关工作,两人自1989年年结婚以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一、爱岗敬业 、相互促进,无私奉献

陶德萍1985年7月登上三尺讲台,做一名称职的教师,是她人生的目标,做一名优秀教师,是她一生的追求。近30年的时光中她扮演三种角色:一是孩子的亲人(从大姐姐到慈母),处处关心他们,注意培养他们各种良好的习惯。二是做孩子的导师,处处引导他们如何做人、处事,引导他们追求上进,掌握学习的方法;三是做孩子的朋友,用诚心去交换童心,让孩子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乐意与老师交流。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和朴实中奉献着,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并赢得同事、领导的认可。在兵团农三师中学的16年教学生涯中,曾多次获得了诸如"优秀班主任"、师级"先进教师"等多项殊荣,特别是2001年8月调入兵团二中,六年的班主任工作和近七年的年级主任工作让她倍感忙碌和充实,她克服种种困难,踏实付出,年年坚持出满勤,特别是2006年和2009年两次查出身体病兆(多发性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需要动大手术,但她怕耽误学生中考,一直拖到暑假才去医院做了摘除大手术,手术后医生要求至少在家休息一个半月,可她放心不下毕业班,只在假期休息了10天就撑着虚弱的身子来到学校,家长和学生都被她深沉、无私的爱所感动,更加用心的投入,加倍的努力,孩子们都亲切的称她为"陶妈"。

年级组的工作繁杂、琐碎,需要用心细致、周到的服务意识,需要多方人员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运作,她奉行"勤勤恳恳、默默无闻" 的老黄牛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蜜蜂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的蜡烛精神,率先垂范,年级组全体老师通力协作,年级组工作进展有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她勤奋努力,踏实工作,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2013年获得兵团二中首届"德育标兵"荣誉称号。

常言道:"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贤惠女人的支持"。陶德萍的丈夫工作忙,经常出差,工作时有变动,家里的一切事情无暇顾及,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她主动承担了所有家务,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既是家中的贤内助,更是丈夫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

1999年,她丈夫因工作需要到兵团机关工作,当时孩子尚小,父母年老有病,公婆忙于工作,弟妹都还没有固定的工作,可谓困难重重,但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协商,做好"教师""慈母"、"孝女"、"贤妻"、"好媳"各种角色,解除了丈夫的后顾之忧,使丈夫的工作才干的以发挥,深得单位领导的认可。两年后家人才得以团聚,生活步入常规。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女儿快乐成长,顺利考上北京重点大学,毕业后又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家庭成员共同相助,若说"成功人士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人支持",这应该是"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在支持。

面临新疆当前严峻的反恐形势,他们积极支持乌鲁木齐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她丈夫积极报名下乡,到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地处偏远的和田农十四师47团连队为民服务,她唯一的弟弟也下乡去了阿克苏温宿县的一个乡镇,家中留下了年老多病的老母亲和老婆婆,可她没有任何怨言,更加努力工作,尽心照顾老人,勤俭持家。

二、互敬互爱,和谐为家,弘扬家庭美德

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爱和善,它们才是幸福的源泉。陶德萍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也是亲身去做的,她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夫妻二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敬如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

由于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为方便照顾父母,夫妻两将他们从团场接到自己并不宽敞的家中共同生活。1996年陶德萍年迈的父亲身患癌症,要动手术治疗,他们悉心照料,四年中精心治疗,虽为父亲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巨额的医疗费,但父亲最后还是撒手人寰,留下了一个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从此他们更加用心的照顾老人,一边工作一边尽孝。2011年,陶德萍唯一的妹妹与丈夫离异,一人带着儿子调到昌吉工作,面临很多困难,为让妹妹安心工作,他们又主动将外甥带在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辅导他的学习,忙得像旋转的陀螺,他们没有任何怨言。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外甥去年考上了北京内高班,老母亲的生活状况很好。众人交口称赞。

陶德萍对自己的娘家尽心尽力,对婆家也是无可挑剔。有人说:天下婆媳关系最难相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陶德萍的言行对此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作为长嫂,一身作则,日常生活中她对公婆尊敬有加,从结婚至今从未和公婆红过脸,婆婆患有严重的风湿关节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她细心照顾,只要回家看公婆,总是抢着干活,做饭。为方便照顾婆婆,他们在乌市为婆婆买了房子,让婆婆来到身边居住。2012年她的婆婆因高血压、心脏病在兵团医院住院,她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婆婆,因两位叔子和小姑子均远在喀什,身边只有她和丈夫两人,所以忙得团团转,平日下班赶到医院看望,休息日全天伺候,最终婆婆痊愈回家。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综上所述,陶德萍同志家庭事迹典型,各方面表现突出,特评他们家庭为"最美家庭",呈报上级组织表彰,同时也愿天下所有家庭都能成为最美家庭,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满。

"最美家庭"推荐表 推荐单位:兵团二中

户主姓名陶德萍家庭人口3人联系电话18997913711 家庭住址新疆乌鲁木齐市青年路日月星光月光小区5-2--901 家庭主要成员

概 况公公:陈义勇 已退休 婆婆:欧观风 已退休 母亲:苏邑举 家属

丈夫:欧强,中共党员,兵团机关干部,现下乡在兵团农十四师47团为民服务。 女儿:欧倩文,共青团员,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主 要 事 迹

陶德萍,女,中共党员,1964年7月26日出生,她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勤恳尽业,默默耕耘, 其丈夫欧强同志在兵团机关工作,两人自1989年年结婚以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一、爱岗敬业 、相互促进,无私奉献

陶德萍1985年7月登上三尺讲台,在平凡和朴实中奉献着,特别是2006年和2009年两次查出身体病兆(多发性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需要动大手术,但她怕耽误学生中考,手术后只休息了10天就撑着虚弱的身子来到学校,家长和学生都被她深沉、无私的爱所感动。她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2013年获得兵团二中首届"德育标兵"荣誉称号。

她努力做好"教师""慈母"、"孝女"、"贤妻"、"好媳"各种角色,解除了丈夫的后顾之忧,使丈夫的工作才干的以发挥,深得单位领导的认可。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女儿快乐成长,顺利考上北京重点大学,毕业后又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家庭成员共同相助。

面临新疆当前严峻的反恐形势,他们积极支持乌鲁木齐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她丈夫积极报名下乡,到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地处偏远的和田农十四师47团连队为民服务,她唯一的弟弟也下乡去了阿克苏温宿县的一个乡镇。

二、互敬互爱,和谐为家,弘扬家庭美德

为方便照顾老人,将他们从团场接到自己并不宽敞的家中共同生活,在乌市为婆婆买了房子,用心的照顾老人。2011年,陶德萍唯一的妹妹与丈夫离异,一人带着儿子调到昌吉工作,他们又主动将外甥带在身边,照顾他的生活和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外甥去年考上了北京内高班,老人的生活状况很好。众人交口称赞。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师 (市) 推 荐 意 见 (盖章) 年 月 日兵 团 评 审 意 见 (盖章) 年 月 日

第四篇:“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我拥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爱人和我,还有一个活泼懂事的女儿。我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们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十多年来,我和我的丈夫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丈夫救死扶伤,爱岗敬业,女儿热情上进,勤奋好学,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一、爱岗敬业 、共同进步

丈夫是一名儿科医生,平时对待生病孩子能够细心、耐心、友善,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爱心 ,常常受到病友家属的感激。我作为一名财务人员,也是力求把经手的账务处理的清清楚楚,不出现差错。

二、身体力行,弘扬家庭美德 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 我和丈夫都来自农村,双方父母供我们子女读书花光了家中所有的钱,身体长年透支劳动又不好。2001年的秋天,我们女儿的出世给家里带来了无比的喜悦,同时使我们多了一份更大的责任,我和丈夫下定决心,孩子由我们自己来照顾,尽量不给双方年迈的双亲再添麻烦,孩子一天天长大,现已上七年级,学习很好,也很懂事。虽然我们自己照顾孩子很辛苦,但是我们照顾过程的每分每秒都非常快乐充实。

三、勤俭持家,保护环境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们二人能吃苦耐劳,勤奋工作,勤俭持家,一分一厘,一钉一铆,一草一木,都合理使用,把钱花在刀刃上。能搞好个人,家庭和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的卫生及绿化工作。家庭环境清洁,礼貌待人,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邻里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自觉维护居住区的公共卫生和公共利益。孩子在很小时,我们就教育她保护环境意识。在我们一家出去郊游时,女儿会将垃圾收拾整理好后,带回扔进垃圾箱。

四、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我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我的努力也让我收获了幸福和温暖。愿每一天都增加一个“最美家庭”,使得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和谐。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和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第五篇: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寻找“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金德明,男,于19 年 月生, 年参加工作,现任新县县委群工部(信访局)副部长、局长。该同志工作中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任劳任怨,是单位领导和同事普遍认可的好同志。妻子宋秀芝,原是新县农行职工,现在家休病。结婚***年以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其和谐美满的家庭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广为传颂。

一、爱岗敬业是立身之本

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在一些人的眼里,信访部门是一个没有实权的“清水衙门”,说什么“信访信访,吵吵嚷嚷,拆拆信封,没啥名堂”。但2005年从乡镇调到信访局从事信访工作以来,我深深地体会到:信访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老百姓解难,是维护一方平安的桥梁,是和谐社会的纽带。工作中,热心接待来访群众,视来访群众如家人,对每位来访群众送上一杯白开水,说一句请座,平和来访群众的急燥心情,拉近来访群众感情距离;耐心听取来访群众的诉求,不时记下来访者反映的主要问题,及要达到的目的;贴心地解释和疏导来访群众,站在公正地角度,对来访群众

反映的问题作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告诉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诚心地帮助来访群众解决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有道理的,督促责任单位解决到位,反映的问题无道理的要解释到位,对群众反映问题既无道理且有过高要求的,要疏导稳控到位。做好信访工作,只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才能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只有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把来访群众当家人,认真处理每一件信访事项,才能树立党员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二、互敬互爱是幸福之基

人们常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都是不同的。我有个三口之家,结婚二十年,倡导男女平等,夫唱妇随,相夫教子,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谁知道,2007年妻子突然身患重病,作为丈夫,我独自扛着,从无怨言,安慰妻子正确面对,困难只能是暂时的,相信科学,只要按医院的要求,配合医生的治疗,心胸开阔,注意饮食,加强锻炼,一定能战胜病魔,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督促妻子定期复检,按时吃药,尽家庭最大的能力改善饮食,控制病情,恢复健康,每次下班回家,都能高高兴兴,做家务都能轻手轻脚,严防动作过大,燥音过大,怕影响爱人的情绪,怕爱人心想她有病,我嫌弃她,繁重的家

务劳动从未让她做过,白天没有时间陪她锻炼,总是在晚饭后陪她散步,一来缓解病痛,二来强身健体,使其尽快康复。儿子上高中,建议其在学习期间以学习为主,力争做到品德好、身体好、学习好,若不能达到“三好”,但必须保证前二好,儿子很懂事,看到家庭的重担落到我一人的肩上,双休日他主动帮我洗碗,扫地,倒垃圾,自已的衣服自已洗。我的父母在农村,年近七十岁,身体都有病,我坚持隔三差五的回家看望他们,问寒问暖。我岳母八十多岁,每年适时给她晒晒被子,洗洗被套、床单,尽一个做儿子的职责,工作再苦再累,看到家人和谐开心我都心满意足。

三、艰苦朴素是治家之策

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富日子算着过,穷日子盼着过。在单位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开始,爱护公物,拒绝浪费,主张所有的材料初稿必须双面打印,单位空调下班前半小时关闭。在家庭,用洗米水洗菜,洗菜水冲卫生间,洗衣服都是到河里洗,因县城小潢河河水清澈,在河里洗衣服又好洗又方便,既节水又省电。夏天饭菜有时会变味,岳母说菜和面粉拌在一块做馍吃,将剩饭吵焦成锅钯子,既好吃又不伤身体,我家的剩饭剩菜几乎没有浪费过。多年的家庭收入,几乎全部用在妻子治病和儿子上学上,自已从未添置新衣物,看到老人高兴,妻子信任,儿子满意,我也就十分舒心。

四、邻里团结是和谐之源

邻里关系是人们之间的一种重要社会关系。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处理好邻里关系,做到互敬、互信、互助、和睦相处,不仅有利于各自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大家过得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从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中,也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

妻子患病期间,工作上有时忙不开,左邻右舍走家串户、代为买米买菜、突遇下雨时代为收取晾晒衣物、“一家吃肉大家尝”等等是常有的事,其乐融融,让我省心不少,切实让我感动。妻子患病时,也有些好心人建议我找个阴阳先生看一看,是不是住的房屋有问题,是不是夫妻二人命中相克,还是其它什么原因等等,作为邻居,人之常情,我好言相谢。作为党员干部,我始终相信科学,人吃五谷杂粮,身体有病实属正常,现在的医疗条件好,既查出病因又有药物治疗,只要配合医生,心胸开朗,注意饮食,强身健体,病魔也能够被打败。受人滴水之恩,当源泉相报。在所住的家属院,我始终做到乐于助人,当左邻右舍遇到困难时,应尽力给予帮助;能以礼待人,注意门前卫生,尊老爱幼,配合院民大门按时落锁,多年来所住家属楼从未丢失东西,受到邻居的好评。

第六篇: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我 爱 我 的 家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根德中学

王文广

生活中的每一种温暖的情感,都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轻轻吟唱着,在心与心之间传递着人世间那最纯最美的爱。我和父母,妻子、女儿还有外甥之间的呵护、牵挂、理解、拼搏与幸福,我与学校荣辱与共的努力奋斗都深深刻在心灵深处。

我的六口之小家

我是一个朴实的农民儿子,我叫王文广。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我的家也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她充满了真情、至爱和孝善。我家现在有六口人,爸爸、妈妈、妻子、女儿还有外甥。

爸爸妈妈和我

记得小学六年的时候,父亲由于劳累病倒了,再加上没有及时就医,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住进了医院,从此以后身体变得非常虚弱。 母亲一方面照顾父亲和我,另一方面还要忙地里的农活。没过多久母亲也病倒了。这时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债。有句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从那时开始我学会了为父母去拼搏。

从那以后所有的暑假,我一直以家务,进山采蘑菇,刨药材为伴。这样可以减轻父母的压力,也可以赚钱补充家里所需。时间过得很快,我考上了重点高中,但高中的费用又成了我们一家的困难。在学校的努力下,得到了好心人的资助,我顺利的读完了高中。经过自己的奋斗,终于有一天我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村子了的人都来家里看这张他们从来没看过的村里第一份大学通知书。看见父母满脸的笑容,我从心里感到了我能为父母带来的快乐和安慰。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我申请了助学贷款,从亲戚家借了必要的生活费。在学校申请了困难补助,周末为中学生补课,努力学习夺得学校的奖学金。四年下来除了供自己我还为父母寄回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虽然我感觉为父母尽了自己的孝心,但父母的付出使我感到了所作的不足。为了还清我借的债,父母卖空家里的粮食,大二那年夏季,地里产的小米卖光了,又买不起大米白面,他们又回到了60年代的生活水平,每天吃呼豆角,土豆,青玉米。直到后来在聊天中才知道这一切。我知道后,在伤心和眼泪中再一次决心要父母过上幸福的日子。

毕业后,我回到了离老家不远的根的中学这个地方做了一名人民教师,虽然不是高官,没有厚禄,但很舒心,也算实现了我的理想。很快我有了自己家,之后做了父亲。

父母为了照顾他们的小孙女,爸爸在家种田,妈妈帮我带孩子。虽然一把年纪了,还要两地生活。做儿子的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父母为我的付出。

后来母亲的老毛病总是犯,受尽了痛苦;父亲也经常犯老毛病。于是我将他们都接过来进行照顾。就这样一个五口之家生活在了一起,虽然我们挤在一间30多平米的出租房中,但是可以说是其乐融融。这期间父母身体好的时候也会在农忙时回老家去帮助在家务农的大哥,一份牵挂便在老人与两个儿子之间拉开。

工作的第三年,我又一次让父母在乡亲们的面前感受到了骄傲和自豪。那年的十月一,学校部分教师组织去北京旅游,想到父母为生活一直在家里忙碌,从不知什么是旅游。我便为他们报了名,当把在北京天安门前的留影带回老家时,家乡又沸腾了,都说他们养了一个好儿子。父母的脸上的笑容使我也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骄傲。

„„

爸爸妈妈和我之间全是体贴、关爱。父母为儿子付出全部,儿子为父母奋斗、拼搏。

妻子和我

我的妻子是我的大学同学,那时的我生活非常困苦,没有像样衣服,没有英俊的相貌。但她处处帮助我,使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之处,体会到了真情的存在。

毕业后,为了和我在一起,她放弃了大城市和我一起回到了离我家不是很远的偏僻农村。之后我们一起努力工作,一起奋斗,一起伺候我的父母,一起教育女儿,为了我她付出了很多。

为了这份爱,我开始学做饭,洗衣服,也给她减轻一些负担。现在同事都夸我是模范丈夫,当然我的厨艺也很不错。我们现在真正是心灵相通的恩爱夫妻。相互理解,互敬互爱。

我和女儿

在我的行动和教育下,女儿非常乖,懂得体贴长辈、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从她生活中一点一滴看到了我的身影,每次吃东西的时候,都先想到爷爷奶奶,然后是爸爸妈妈。在买东西的时候,首先考虑到爷爷奶奶牙齿不好,要买一些软的东西。这些都让我很欣慰。

在学习中,每天我都抽出时间陪她一起完成作业,一起解决难题,一起背诵英语,一起出去玩耍„„

在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她会很沉默,意思在向我承认自己的错误。作为父亲,我会去安慰,鼓励而没有责备和训斥。

我和女儿之间便是体贴、关心、理解。

我和外甥

除了家人,我还承担了教育培养外甥的责任,由于大姐和姐夫文化低,常年在外打工,没时间照顾孩子,作为舅舅的我承担了这份重担。从初一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帮助他学习到很晚,生活中照顾他的起居,督促他改正错误,提升自我。让他顺利升入高中,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奋斗、努力。

我与学校这个大家庭

小家的生活是我的一部分,另一部便是学校这个大家庭。在这个家里我是一名骨干成员,一直担当着管理班级的重任。每天早晨早早到校,督促住宿生学习,帮助领导管理学生,数年如一日。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学习,为学生做好师表,为同事做出表率,为领导分担工作。现在我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的优秀教师,同事的好伙伴,领导的好士兵,在这个大家庭里很幸福。

工作十年中荣获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受到领导的赏识,得到家长的赞扬,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我爱我的家,爸爸妈妈,妻子女儿外甥这个小家,还有学校这个大家。在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乐曲中让父母以我为骄傲,为幸福,让他们度过幸福的晚年,让妻子感受到爱的力量和幸福、让孩子学会理解,体贴、感恩他的父母。让学校因为我而美丽,而增添光彩。我会为你付出、为你骄傲、为你争光、为你添彩。也让生活奏出更美妙动听的音符。

我 爱 我 的 家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王 文 广

根德乡初级中学

上一篇: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下一篇:作业辅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