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本教案

2022-03-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绘本教案》,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大班绘本教案

大班绘本教案

大班绘本阅读:一本没有人打开的书

来源:data.06abc.com 作者:bolan 发布时间:2011-6-19 7:27:00 浏览:[107] 感谢bolan上传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能用语言描述小动物的动作神态。

2、感受故事的神秘性,理解梦与现实之间的关联。

活动准备:

绘本书,PPT课件,电子书,录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音乐导入情境PPT

1T:夜深了,温馨的房间里静悄悄,小女孩睡了,小动物睡了,一切都睡了,此刻,小女孩做了一个甜甜的梦,让我们一起去梦中看一看。

二、欣赏图画,理解动物们看书的方式。

1、学习动物们看见书的神态、动作,并用语言表述。

PPT

2T:她在梦中梦到了一本书!

PPT3:集体学

T:哗啦啦,一阵风吹来,把书(翻开了)。

T:咦?书在哪?谁也发现了这本书(兔子)兔子不知从哪里“腾腾腾”地跳过来。在书上“腾腾腾”地跳了几下,又跳走了。

T:兔子在书上做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学兔子看见书的样子?(谁还愿意来学一学小兔?我们一起来帮他说一说。)

T:兔子在书上“腾腾腾”地跳了几下会留下些什么呢?(也许,有可能,或许,还有呢?你觉得呢?)

PPT4:分组学

T:可是兔子急急忙忙地跳走了。哗啦啦,风把书翻过去一页,这次书又在哪里呢?谁也发现了这本书?

T:野鸡“扑楞楞”飞过来,它在书上做了什么?

(它在书上蹦了两下,又飞走了)

T:男小朋友先学野鸡看见书的样子!

T:野鸡会在书上留下些什么?

T:可是他也飞走了。

PPT5:个别表演,幼儿表述

T:哗啦啦,风又书翻过去一页,书又吹到了哪里?一颗橡果“咕噜咕噜”滚到书上,(教师用手指引书的位置)橡果是松鼠最喜欢吃的了,松鼠会怎么做呢?

T:松鼠“搜”地蹿过来,拿走了橡果!谁愿意来学松鼠?(我们边看表演,边说一说)

PPT6

T:哗啦啦,风又把书翻过去一页,还有哪些动物会看到这本呢?(野猪,老虎,熊)

2、分组讨论图画内容,能用完整的一句话描述画面。

出示图,个别讲述图画,

T:请你们到后面去找一找书在哪?动物们发现书会怎么做?

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T:请小朋友带好图片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T:现在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你看到的动物,看见书做了什么?教师帮助总结

T:你看到的是谁?它在做什么?(你觉得呢?有不一样的吗?)

教师操作空白书,小结:刚才动物们看见书以后都做了什么,我们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PPT7

总结:动物们谁都没有留下来翻完这本书。呼——风把书合上了,这里有一本书,一本没有翻完的书。谁也不知道书的结尾是什么?

PPT8

T:这时,一个女孩到树林里玩,发现了这本书,她会怎么看这本书?我们一起来欣赏。

3、欣赏并理解梦与现实的关联。

PPT9

T:小女孩看书的时候在做什么?

PPT10(同时打开操作书)

T:小女孩走了以后,小动物们回来打开书,看着看着为什么都笑了呢?

T:是的,他们从书里看见了自己。树林里有一本书,书里有我!

PPT1

1总结:原来,小女孩在房间里做了一个的梦,梦里有她喜欢的树林和动物朋友。小姑娘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呢?

三、完整欣赏

T:小姑娘的梦就在这本书里,我们一起来完整地欣赏一遍。

PPT1

2 T:那你会做梦吗?你会梦到什么?(你做的是伤心的梦,快乐的梦……)

总结:原来,我们都会做梦,会做快乐的梦,会做伤心的梦,会做可怕的梦,还有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梦,那我们也像小姑娘一样把自己的梦变成一个故事和大家分享吧!

一本没有人打开的书

哗啦啦,一阵风吹来,把书翻开了。

兔子不知从哪里“腾腾腾”地跳过来。在书上“腾腾腾”地跳了几下,又跳走了。

哗啦啦,风又把书翻过去一页,

野鸡“扑楞楞”飞过来,它在书上蹦了两下,又飞走了

一颗橡果“咕噜咕噜”滚到书上,松鼠“搜”地蹿过来,拿走了橡果!

老虎大摇大摆地走来,它不经意地在书上踩了一脚,走过去了。

野猪“呼哧呼哧”跑过来,它“哼哧哼哧”地闻了闻书,无所谓地跑走了。

熊摇摇摆摆地撅着屁股走过来,它在书上坐了一会儿,又摇摇摆摆地离开了。

呼——

风把书合上了,这里有一本书,一本没有翻完的书。谁也不知道书的结尾是什么。一个女孩到树林里玩,发现了这本书。咦,她看书的时候在做什么呢?

妈妈来喊她,她放下书和妈妈走了。

女孩走了以后,小动物们一齐聚拢到书旁,他们打开书,看着看着都笑了。

树林里有一本书,书里有我。

大班绘本阅读《第五个》

164 [打印] [大 中

小] 作者:泰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刘建枫 发布时间:2010-06-21 查看: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通过观察小木偶的表情变化,体验等待的心理历程。

2.通过观察、对比、想象、猜测、验证,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知道对黑暗和未知的紧张恐惧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活动准备:

制作绘本PPT,幼儿人手一册绘本,用小夹子将书的最后两页夹起来。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ppt的形式出示书的封面、扉页。 1. 封面,引导幼儿知道故事的名字以及主人翁。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看看封面上都有谁?(原来这是一群小玩偶) 一共有几个呢?(五个)

他们是什么样子的?(最靠近门的,是只没有翅膀的企鹅;企鹅的身后是少了一个轱辘的小鸡;接下来是独眼的小熊,右臂上打着绷带;第四个是一只青蛙,好像也有点什么毛病;最后就是折了长鼻子却还笑着的木偶了。原来这是一群受伤的小玩偶。)

2.扉页,这就是故事的主人翁——小木偶。(小木偶独自坐在椅子上,转过头看着自己的右边。)

小结:扉页上前面四个小玩偶的表情有的紧张,有的惊讶,有的害怕,只有坐在第五个的小木偶与众不同,他似乎在笑呢。小木偶是书的主人翁,他坐在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这本书的名字就叫《第五个》。

[点评:导入环节,引人入胜。好奇怪的封面,好奇怪的小玩偶,好奇怪的表情,好奇怪的第五个,老师紧紧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将幼儿探索的欲望充分激起。] 3.故事的第一幅图,重点营造压抑焦虑的气氛,让幼儿体验紧张感。 师:这个房间给人感觉怎么样?(一张泛着白光的小吊灯的房间,给人阴森森的感觉,很害怕很恐惧。)

这五个小玩偶都在看着哪里?(一堆损坏了的玩具,似乎在等待什么。) 门里面有什么?(门缝里透出一束很强的光)

那门里面会发生什么事情?(给幼儿足够思考的空间)

师:下面小朋友自己看书,看看到底放生了什么事!要求幼儿重点观察小玩偶的表情,特别是第五个小木偶的表情。

[点评:在气氛的渲染上,老师可谓和本书的作者一样,花费了足够的心机。用自己的语气、表情,步步设疑,似乎在暗示什么。老师对幼儿自主阅读提出要求,让幼儿目的明确,同时学会认真细致地观察。]

二、幼儿自由阅读联想故事中发生的事情。

师:刚刚小朋友看了书,你看懂故事中讲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他们的表情你猜猜他们的心里在想什么呢?

[点评:充分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大班幼儿联想丰富,老师给予了及时肯定,让幼儿体验了想像与表达的快乐。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幼儿的想像与表达也像开了阐门的水一样,一泄而出。]

三、师幼共同分析故事,观看ppt. 1.门开了,出来一个

师:你们瞧,开门的力量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得出来开门的力量很大?小动物们都是什么样子?好可怕,可是有一个人觉得不可怕,是谁?坐在第五个的小木偶在笑,他在笑什么?

2.进去一个(观察小木偶的表情猜测心理)

师:谁进去了?他是怎么进去的?他进去干什么呢?要做手术了,心情怎么样?看看坐在旁边的小玩偶的表情就知道了。前面几个小玩偶都有些紧张,谁的表情不一样?他在笑什么?继续往下看。

3.还剩四个(重点猜测小木偶的心理)

师:小玩偶们又静静地等待着,气氛开始紧张了,你们猜猜他们心里会想什么?那我们看看第五个小木偶,他笑了吗?他看着门,心里会想什么呢?

4.出来一个(观察小企鹅出来的样子,并学学样子) 5.进去一个(观察小鸭进去的样子,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6.还剩三个(幼儿充分猜测小木偶的心理,体验等待的恐惧)

师:房间里又恢复了安静,我们再来观察小木偶,他把脸转过去了,前面的人越来越少了,后面还有人吗?他会想什么?

7.出来一个(观察小鸭出来的样子,并大胆地讲述)

8.进去一个(通过观察小熊进去时小青蛙的表情,体验气氛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

9.还剩两个(猜测小木偶的心理)

师:看看小青蛙急得怎么样了?小木偶呢?你觉得他一边摸鼻子心里会想什么呢?

11.出来一个,进去一个(学习小熊出来时的样子)

12.还剩一个(气氛达到了最紧张的时刻,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这时小木偶怎么了?他为什么会哭呢?他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师:小木偶现在哭了是因为他害怕,他孤单,那他开始为什么笑呢?(带幼儿把小木偶的表情从p2—p14完整地看一遍)

13.门开了,出来一个

师:快看小青蛙是怎么出来的?小木偶看到小青蛙出来,他心里会想什么呢? [点评: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最最亮点的部分,老师引导是否得当,直接关系活动目标的达成度。老师完全是以一位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和幼儿一起阅读。幼儿、小玩偶和老师一起紧张、一起神气、一起恐惧,一起害怕,仿佛自己就是那“第五个”。]

四、幼儿大胆猜测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并再次自主阅读图书。 1.师:你觉得小木偶会进去吗?他是怎么进去的呢?他为什么要把帽子拿下来呢?他进入那扇门里会看到什么?(幼儿大胆猜测)

师:好,请小朋友打开夹子,看一看,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现在他看到老医生还会害怕吗? 2.完整地看图书。

[点评:终于,经历了这么多,孩子们都恍然大悟。原来等待的过程充满了刺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的感觉真痛快呀!]

五、情感迁移,通过幼儿介绍自己曾经和故事中的“第五个”一样感受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让幼儿知道对黑暗和未知的恐惧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但不必要太过紧张,一切总会好起来的。

[点评:这一绘本意在给孩子无畏的勇气、克服黑暗和恐惧的信心,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放松,学会耐心,学会等待,学会面对,结果并不如想像中的可怕,从而帮助幼儿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活动反思:

对于一本优秀的绘本,老师首先必须用心地阅读,经过自己反复多次的阅读,才能真正理解内化作者的用意,才能有能力指导幼儿阅读。《第五个》全文只有七十五个字,一切都隐藏在画面之中。执教老师紧紧抓住三点,使得活动非常成功:

1.色彩的对比。全书以深蓝色的背景为基调,一盏泛着冷光的吊灯,画面上弥漫着一种压抑焦虑的感觉。门开的时候,我们可以感觉到的门后面那温暖的亮光。在蓝灯存在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压抑冰冷的,但是红灯的那个世界却是截然相反的。以至于绘本的最后,紧闭的大门底下隐约透出的一些光亮,它给孩子们带来的是多么美好的希望与遐想。

2.环境的变化。一盏泛着冷光的吊灯,一群坐在椅子上忐忑不安的小家伙。突然,门开了!开门的力量似乎很猛,带起了一阵风,把蓝色的吊灯都给吹得摇摇摆摆,小家伙们也跟着倒向了一侧,好可怕啊!接着,门开了,出来一个,门关了,进去一个,门开了,出来一个„„小木偶也进去了。

3.人物的表情。特别是主人翁小木偶的表情变化。扉页上是木偶独自坐在椅子上,转过头看着自己的右边。第一页小木偶折了长鼻子却还笑着的。第一次门开了,小家伙们也跟着倒向了一侧,好可怕啊!故事还在继续,第一个小企鹅走进另一个屋子。他应该非常紧张吧?看看剩下几个玩具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望着企鹅,都有些不安,只有最后那个木偶,它的笑容更灿烂了,好像是在幸灾乐祸呢。接着大门又关上了,青蛙的嘴巴张得更大了一些,似乎越来越不安。木偶的笑也不那么开怀了,一页一页翻下去。门打开,门关上。小鸡进去了,小鸡出来了。小熊和青蛙继续紧张,木偶却不再笑了,快轮到他了,他也开始紧张了。等小熊进去之后,气氛一下子紧张到了极点,青蛙整个仰翻在椅子上,马上就是它了!而木偶呢,这回再也没有了置身事外的坏笑,它可怜兮兮地伸手摸了摸自己断了一截的鼻子。小熊出来的时候手舞足蹈的,受伤的胳膊已经治好了。最后,青蛙慢慢爬进屋子,门关上了。屋子里空荡荡的,只剩下木偶一个人了,它大概感到孤独和恐惧了吧,眼泪都流下来了„„

在进行绘本阅读时,老师真正把自己变成孩子来观察画面,并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去观察,去对比,去想象,去猜测,去验证,去获得与猜想吻合的惊喜和与猜想不符的惊奇,而这些惊喜和惊奇,正来自于老师适度的引导与提示。

第二篇:大班绘本教案

活动名称:方格子老虎(大班)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和游戏的开展,感受方格子老虎带给大家的快乐。

2、懂得要常常为别人着想的道理,进一步萌发关爱他人的情感。

3、培养幼儿合作完成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爱心”:小朋友,这是什么?在生活中你感受到了谁的爱?他是怎么爱你的?

二、欣赏故事,感受方格子老虎带给大家快乐。

1、介绍故事的名字:《方格子老虎》

2、逐页展示PPT并欣赏故事。

3、教师根据绘本内容提问:

(1)这是谁?虎宝宝身上少了些什么? (2)猜猜看,虎爸爸在干嘛呢?

(3)仔细看一看,虎爸爸和虎妈妈怎么了?他们在吵什么? (4)你们家里有过争吵吗?你的心里怎么想?你会怎么做呢? (5)小老虎想了什么办法?爸爸妈妈看了他想的这个办法还会吵吗? (6)你们觉得小老虎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7)如果小班的弟弟妹妹哭闹,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3、幼儿玩“三连通”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1)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方格子,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三连通”。请幼儿轻轻回座位上和旁边的伙伴一起两两合作玩游戏吧。 (2)游戏结束回座位。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镇聪明,合作的非常好。

我们读了这个绘本,知道了小老虎是一个为同伴着想的好孩子。他为了不让幼儿园的小动物哭闹,让自己的方格子陪着大家玩。

三、情感拓展,知道生活中要常常为别人着想。

1、继续欣赏PPT:没有了方格子,爸爸妈妈还会爱他吗?为什么?我们听听虎爸爸虎妈妈怎么说的吧。(宝贝,世界上有一种爱,它是处处为人着想,还能带给别人幸福和快乐!宝贝,有没有方格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身上,就有这样的一颗爱心,爸爸妈妈会永远爱你!)

2、小朋友,你在幼儿园为别人着想吗?会做些什么事呢?你会做些什么事让别人快乐呢?

第三篇:大班绘本教案

喜欢钟表的国王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了解钟表的作用。

2、简单了解时钟,有初步的时间概念。

活动准备:

PPT课件《喜欢钟表的国王》

活动过程:

一、出示种

提问:这是什么?(钟)

小结:钟让我们知道时间,知道在什么时间该做些什么事。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关于钟的故事。

二、阅读导入。理解绘本故事

(一)出示书的封面,提问:

1、图片上是谁?小朋友看看这个人头上戴着王冠。

(原来他是一个国王,食滴答滴答国的国王。这个国王有一个爱好,他非常非常喜欢钟表,所以这个故事的名称就是喜欢钟表的国王)

(二)出示第

一、二页,讲述故事

国王非常喜欢钟表,看到滴答滴答走的钟表就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天国王起了贪心,把全国的钟表都收集在自己的房间里。

(三)出示第三页,提问:

1、小朋友看,国王拿到所有的钟表,他怎么样啊?

2、他在干什么?(跳舞)

3、他为什么会跳舞呢?(因为他把所有的钟表都占为己有了,所以高兴)

4、国王把所有的钟表都占为己有,小朋友认为这样好不好?

5、为什么不好?

我们一起看看滴答滴答国没有聊钟表后发生了一些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四)出示第四页,提问:

1、这是哪里呢?看国王拿着什么?

2、为什么周围的人都低着头呢?

3、国王的表情又是怎么样的?(生气)

4、为什么国王这么生气?

小结:国王再怎么等也等不到早餐,因为没有聊钟表,所以厨师都不知道做早餐的时间。

(五)出示第五页,提问:

1、国王走到鸟笼子前说:“来,用你甜美的声音唱首歌吧。”小朋友猜猜,小鸟有没有唱呢?

2、小鸟为什么不唱啊?看小鸟的表情都怎么样呢?

(六)出示第六页,讲述故事

每天中午12点,国王都要出去巡视,这天国王又准备出去巡视了,平时他巡视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来迎接他的,我们看看今天国王巡视有没有人来迎接他,巡视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七)出示第七页,提问

1、今天国王出去巡视有没有人来迎接他?

2、为什么会没有人来迎接他呢?

3、幼儿自由讨论

小结:因为没有钟表,大家都不知道时间,所以都没有来迎接国王,没有了钟表真的不方便。

(八)出示第八页,提问:

1、国王走啊走,来到了市场,在市场发生了什么事情?

2、国王看到了什么?

(九)出示第九页,提问:

1、为什么这么多人围着国王?大家都对国王说了些什么?

2、发生这一切的事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你是国王,你会怎么做?

(十)出示第十页,讲述故事

国王知道是自己错了,回到皇宫后把所有的钟都拿了出来。还把钟表全部分发给了人们。

(十一)出示十一页,提问:

1、经过这件事后,小朋友猜猜,国王还有没有收集钟表呢?

2、还在哪里装上了什么?(在高塔上装上了大钟,方便人们看时间)

三、完整讲述故事

四、总结:

时间对于大家来说都很重要,我们生活中没有了钟表,大家都不知道时间,不知

道该做什么事情,一切都变得很混乱,所以钟表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第四篇:大班绘本阅读教案

大班绘本阅读《像狼一样嚎叫》

一、 设计意图:

《像狼一样嚎叫》是日本著名妇女艺术家庆子•凯萨兹的作品。第一次读这本图画书,我不禁哑然失笑:莫卡是只温顺的狗,但它不甘心只做一只中规中矩的好狗。莫卡是一个宠物,但它不甘心只做一个百依百顺的宠物。它腻味了平淡、安稳的日子,想尝试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像狼一样嚎叫,像狼一样捕食猎物,像狼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随心所欲。于是,它勇敢地出走了……然而,新生活并不像莫卡憧憬得那么美好。它处处碰壁、屡屡受挫,甚至深陷险境,最后不得不逃回家中……

《像狼一样嚎叫》色彩明媚,故事生动幽默、情节简单流畅。悬疑的节奏、富有变化的情节,一直紧紧抓住孩子的眼和心。生动有趣的图画让文字活灵活现,让孩子享受故事时不知不觉也学到更多的“词汇”。《纲要》要求:“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所以,我利用绘本故事《像狼一样嚎叫》为载体,引起幼儿的共鸣。通过听听、想想、看看、说说、学学让孩子们爱上阅读。

二、活动目标: 1. 有序观察画面,能联系画面前后,理解图画故事内容。 2.喜欢阅读,会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

教师用大书一本、幼儿用绘本人手一本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起幼儿阅读兴趣:

这本书是一位日本的庆子阿姨写的。你们看封面,猜猜这会是关于谁的故事?你怎么知道的?你觉得莫卡有点像哪一种动物?他在做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二)引导幼儿逐页有序地观察画面,帮助理解图画表达的内容。

1.出示第一页:

设问:他们在看一本关于谁的书?你在哪里看出来的?米雪儿正在对莫卡说些什么呢?蜜雪儿说它有点像狼的时候,它会想些什么呢或者做些什么呢?

2.出示第二页、第三页: 设问:狼的生活是怎样的?

从这段话里,还可以看出,莫卡对狼的生活充满了……?

3.出示并讲述第

四、五页: 设问:到底莫卡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莫卡喜欢自己的生活吗?莫卡那么向往狼的生活,他会怎么做呢?它还会回家吗?

(三)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第二部分,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

要求:

1.结伴或独自阅读,轻声交谈,不要影响别人。 2爱惜图书,一页一页翻看,看懂了再往后翻。 3.阅读结束后书放回原位。

(四)联系画面前后,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设问:莫卡刚跑出家后,它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它做了些什么事情呢?它还会回来吗?它感到饿了,它是怎样做呢?它成功了吗?它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感觉?莫卡想尝试的会是什么事情呢?听到狼的叫声以后,莫卡会怎么样呢?谁能表演一下莫卡当时的样子?它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感觉?米雪儿发现莫卡离家出走会怎样表现呢?为什么?

(五)集体阅读,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问:你看到了什么?莫卡回到米雪儿的怀抱以后,它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感觉?谁会当猴子?

(六)完整集体阅读(根据幼儿需要决定)

附故事:

《像狼一样嚎叫》

莫卡是一只很好的狗,他和米雪相亲相爱,你不离开我,我不离开你,日子过得很美满。直到有一天,米雪读了一本讲狼的书。“你瞧,莫卡。”米雪说,“你真有点像狼!”

哇!莫卡心里想。我是有点像狼,可是瞧狼多神气啊!它们自由自在地跑来跑去、自由自在地捉野兽、自由自在地对着月亮嗷嗷叫。

可瞧我过得什么日子啊!不能自由自在地捉蝴蝶、不能自由自在地吃东西、不能自由自在地学自己喜欢的本领。哦!他突然很想做狼,做一只自由自在的狼。

第二天,莫卡拿定主意,他偷偷溜出屋子,一直朝山上跑去,他跑啊跑、跑啊跑、跑啊跑……一直跑到高高的山上,“我自由了!”他大叫,“像狼一样自由自在啦!世界就是我的啦!”

很快,莫卡饿了。他想:“没事,我会自己找东西吃,就像狼一样。”

可是,他追不上兔子、咬不着甲虫、找不到田鼠。 到了夜里,他想念米雪、想念家:“不过,我还有一件事要试试。”他对着金色的月亮,用足了全身力气,像狼一样地嚎叫起来“嗷……”

突然,山谷里传来了同样的声音“嗷……”莫卡吓呆了:“是……狼!”

他转身朝山下跑去。“我要回家……我再也不要做狼了。”他拼命地跑。

他终于跑回了家。米雪正在着急地找他:“哦,你回来啦!”他们拥抱在一起,多么快乐。

以后,米雪和莫卡相亲相爱,你不离开我,我不离开你,日子过得还是那么美满。直到有一天,米雪读了一本关于猴子的书……

第五篇:大班绘本教案

大班绘本教案:老鼠娶新娘

设计思路:

《老鼠娶新娘》这个故事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与我们以前听过的“老鼠嫁女”很相似,老鼠村长找女婿,以及寻找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情节,不同的是最后老鼠村长的女儿嫁给了老鼠阿郎,以及老鼠阿朗娶新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聪明机智、坚持不懈。故事画面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且其中的童谣朗朗上口,蕴涵了很多中国的习俗。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含义,明白任何事务、人物都不是完美的,是有缺点的。

2、喜欢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长处,承认自己的短处,学习取长补短。

3、体验婚嫁带来的喜悦气氛和抬轿子游戏带来的乐趣。

4、认读汉字:照、遮、吹、挡、打洞、抓、取长补短 活动准备:

(1)节奏明显的音乐,欢庆音乐一段,故事背景音乐一段。

(2)PPT图片(花轿、美叮当、村长、小啊郎、大黑猫、太阳、乌云、风、墙) (3)太阳、云、风、墙、老鼠、猫的图片

(4)字宝宝(照、遮、吹、挡、打洞、捉、取长补短的汉字)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明白没有人是最强的道理,从而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活动难点:懂得取长补短。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听听看,这段音乐里听上去,好象人们在干什么?(欣赏唢呐演奏的音乐《过新年喜洋洋》)

幼儿讨论(高兴的事、结婚),都是高兴的事情,那么,今天在这个音乐背景下,又发生了什么高兴的事情呢?

2、出示图片:花轿

提问:这是什么?花轿是谁坐的?今天的新娘是谁呢?

二、欣赏理解故事《老鼠娶新娘》

1、美叮当要出嫁了,她要找一个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她找到了谁呢?(出示循环图)她找到了太阳、云、风、高墙、老鼠小阿郎、猫。到底谁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呢?我们来听听故事。

2、美叮当到底会嫁给谁呢?我们来听听故事。

讲故事(边讲边演示PPT图片,故事背景音乐轻轻响起)

提问:你觉得在这个故事里谁是最强的新郎呢?(小结:没有人是最强的。) 小结:他们六个虽然不是最强的新郎,但他们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分别是„„,他有什么本领?幼儿讲到谁就出示字卡。

3、认读并复习汉字:遮、照、吹、挡、打洞、抓、取长补短

三、迁移感受

1、最强的你:

小朋友你们有最强的地方吗? (幼儿发言)

我们把最强的地方叫做长处,你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吗?每个人都有长处,有长处,可真好,因为长处会让我们很棒。

2、不强的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但每个人也有不够强的地方,我们把不强的地方叫做短处,你知道你的短处是什么吗?请3-4个幼儿回答

你们能够知道自己的短处,真好,因为只有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进步!

3、朋友圈:

我们都有长处和短处,今天老师带你们来玩一个朋友圈的游戏(用你的长处去帮助别人,你的短处请别人来帮助你,这就是取长补短)出示字卡。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我们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时,就会变得更强大。

4、美叮当的新郎。 世界上没有最强的人,那美叮当到底该找谁当新郎呢?(可提示:找不到最强的,但可以找最喜欢的,最适合的,那么谁最喜欢、最适合她呢?美叮当想一想,还是找到阿郎做新郎,看,叮叮矿,叮叮矿,大小老鼠来帮忙,今夜老鼠娶新娘。

四、游戏:《抬花轿》

美叮当坐着花轿结婚了,我们也来玩抬花轿的游戏。

选一个女孩子来当新娘,请2个男生来抬花轿,听音乐,迎亲队伍出发了!

第六篇:大班绘本教案:睡觉

活动目标:

1. 自主阅读,了解动物的不同睡眠方式。

2. 乐意与同伴交流经验,尝试合作分类。

3. 萌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

分类表,操作图卡,ppt

活动过程:

1.封面导入,回顾经验

t:还记得这本书吗?这是一本关于什么的书?(睡觉)现在就让我们来一个“睡觉知识大抢答”,准备,开始——

(1)无论是谁,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都要睡觉,对还是错?

(2)睡觉的时候我们什么事情都不做,对还是错?

(3)人在睡觉的时候会做什么事情?(做梦、翻滚身子、说话、挠痒痒……)

(4)人在睡觉的时候身体是不是都在休息?(内脏器官都在工作)

(5)人一天需要睡多少时间?小朋友呢?

(6)晚上不好好睡觉,白天会怎样?

2.合作探索,积累新知

(1)交流已有经验

t:真棒,你们真像是研究“睡觉”的专家呀!看,今天我们要去寻找关于谁睡觉的秘密啊?(动物)

t:你知道哪些动物睡觉的方式?(经验交流)

(2)阅读绘本,出示相应的标记

t:这本书的第18页开始就给我们大家讲述了许多关于动物睡觉的知识,请你仔细看一看吧!轻轻地从后面的书袋里拿出书本,当音乐停止的时候记得轻轻放回书袋。

幼儿自主阅读。

t:你看到了哪个动物的睡觉方式?

a.蚂蚁:哪些蚂蚁在睡觉啊?关于蚂蚁睡觉你还知道什么?其实蚂蚁睡觉还有一个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音频,蚂蚁睡觉)

b.鱼:鱼睡觉的时候眼睛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你知道的动物睡觉的时候眼睛时什么样的?分别出示“一开一闭、两眼睁开、两眼闭着”示意图。(播放音频:一开一闭)

c.长颈鹿等:他们是怎么睡觉的?还有谁也这样睡觉?为什么要这样睡觉?动物们还有哪些睡觉的姿势呢?(分别出示“倒挂、趴着、飞着、游着”示意图)

d.鸟:鸟在哪儿睡觉?(分别出示“洞、天空、水里、草地、树”的示意图)动物们还会在哪儿睡觉呢?

e.猫头鹰等:它是什么时候睡觉的?分别出示“白天和黑夜”的示意图,还有谁也是白天睡觉,黑夜活动的?为什么呢?

总结:你们真棒,自己看书就读出了那么多动物睡觉的方式,动物们睡觉的方式真是千奇百怪,瞧,他们睡觉的姿势、时间、地点和眼睛的开闭都各不相同。

(3)小组操作,积累新知

t:现在就请你们4人一组合作完成统计表,想想动物是如何睡觉的并选择贴纸贴在相应的睡觉方式一栏中。做完后贴到黑板上来。

(4)分类张贴,对比验证

t:你们分的都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提升经验

t:动物们睡觉的方式真是千奇百怪,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睡觉呢?

总结:动物的睡眠方式是和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保护自己。

3.参与游戏,体验快乐

模拟动物活动及睡觉姿势。

t:“现在我们玩一个“动物怎样睡”的游戏,请你看图片做出动物们睡觉或者活动的姿势吧!

4.阅读封底,养成习惯

t:好,休息一下!我们一起来看看书的封底,在书的封底还给留下了这么一句话:俗话说:睡得好的孩子长得壮,所以要好好睡觉哦!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睡得香、长得壮!

上一篇:村级计生协会工作计划下一篇:大学纪检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