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工作分工

2022-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部门工作分工

国务院堂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等

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

会议指出,政府工作千头万绪,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社会广泛关注、人民群众有迫切需要的问题。在做好各项重点工作的同时,今年还要努力完成以下任务:一是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二是制定并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真正保障农民承包地的财产权;三是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四是按照新的标准全面推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工作;五是实现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并使经费得到合理使用;六是坚定不移贯彻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七是出台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实施细则。

3月21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

会议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原则,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的建设目标。会议要求,今年要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认真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重大铁路项目,适时开工一批急需必需项目;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项目和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国省干线改造力度;实施一批航道和陆岛交通项目,改善长江干线通航条件;开工建设和续建、完成一批机场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会议指出,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村的供水保障水平仍然较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十二五”期间,要在持续巩固已建工程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80%左右。一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二要规模发展,注重实效。三要防治结合,确保水质。四要建管并重,促进节水。五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参与。

3月28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一、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

会议确定了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一)规范发展民间融资。(二)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三)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四)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資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五)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六)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七)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八)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九)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一)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十二)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

二、审议并原则通过《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按照确保安全、切合实际的总体思路,规定了保障校车安全的基本制度。一是要求地方政府依法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或在寄宿制学校入学,减少学生交通风险。二是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校车安全管理职责。三是规定了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保障校车安全的义务和责任。四是设定了校车使用许可。五是赋予校车通行优先权,对校车最高时速和严禁超载作了明确规定。六是明确法律责任。

会议决定,条例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三、研究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政策措施。

会议确定了加强进口的政策措施:一是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二是提供多元化融资便利。三是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四是完善管理措施。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信息通报和政策协调,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第2篇:金融市场监管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协调研究

摘要: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框架已经形成。分业监管可以发挥各监管机构专业化监管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沟通协调不足、信息难以共享、出现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等制度缺陷。本文探讨在科学分工的前提下,如何建立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进而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关键词:金融监管体制;分业监管;分工协作;交叉监管

一、当前分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交叉与监管真空

不论如何分工,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责交叉都是不可避免的。以货币市场基金为例,因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央行管辖的货币市场,应归央行管理而货币市场的投资主体是证券投资基金,应属证监会管理而商业银行又属银监会的管辖范围。所以,金融市场上许多产品的推出将涉及央行、银监、证监、保监等多个部门,交叉监管不可避免。

在目前的分业监管格局下,央行有自上而下的系统性的机构组织,在县级设有央行的分支机构。而证监会及保监会的机构设置则只到省级,对省以下的证券营业部和保险机构缺乏有力的监管,而央行又无权或无法行使代理监管,可以说我国省级以下金融机构的监管一定程度上在存在真空。按照现有的监管分工,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也是盲点,有可能形成金融风险隐患。

(二)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存在于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央行与三大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第二个层面是三大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央行要履行其职责,需要获取微观层面金融机构的监管信息,而央行又不承担对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管职责,所以,央行对监管机构存在较大程度的信息依赖同样,监管机构的监管工作也需要央行的货币政策信息作为决策参考。在当前的分工体制下,央行掌握着完备的货币政策信息和不完备的监管信息,而监管机构掌握着完备的监管信息和不完备的货币政策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对货币政策职能和金融监管职能的发挥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三大监管机构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承担主监管任务的监管机构与负责子公司监管职责的监管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另外,对于交叉型金融业务的监管,由于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完善,彼此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也容易造成监管标准不一致。

(三)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成本增加

协调成本一般包括信息成本和摩擦成本。银监会与央行分设后,原本央行内部的信息共享被两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协调机制所取代,监管信息和货币政策信息共享的时效性与全面性大大降低。从央行来说,微观的银行监管信息有助于深入地了解金融机构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银行监管信息的缺失,会影响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效果从银监会来说,缺乏央行宏观层面的金融信息作为监管决策参考,也影响了监管效果。

银监会与央行分离后,央行部门内部的目标冲突转变为部门间冲突,无摩擦的“内部协调”变成了有摩擦的“部际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本非相互孤立的,尽管机构拆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增加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独立性,但却增加了两者的协调成本。

二、建立由央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一)完善联席会议制度与日常协调机制

目前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缺少牵头部门,只能满足监管机构之间协商和沟通日常问题的需要。缺少决策机制,难以做到主动出击,解决监管中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未来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应该明确央行的主导作用,由央行负责联席会议例会的召集并负责拟定会议议题,主持会议议程,起草会议纪要。央行应及时将金融监管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以及影响金融稳定的重要监管事项提交联席会议讨论。

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之间应建立重要政策信息和监管信息的相互通报制度,如果政策变化涉及他方的监管职责,应在政策调整之前采取会签或签署谅解备忘录的方式沟通意见。为了保证信息通报制度的有序进行,可以考虑由央行负责信息通报的备案和集中管理。

为了协调日常监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可考虑在央行设立金融监管协调合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各监管机构在监管中的合作关系,避免出现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

(二)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1为了避免向同一机构收集同样的信息,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之间应就何种信息由谁收集及如何交流与共享达成一致意见。在分工上,可以由央行负责收集整理货币政策执行和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情况等信息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负责收集整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机构的相关信息。

2鉴于央行已建成功能比较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考虑在对现有系统进一步优化升级和整合各部门需求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金融统计信息系统和信息交流平台。

3对于日常性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定期送达制度、统一统计报告体系等形式来完成对于非日常性的信息,如监管政策调整、重大监管事项、新机构准入、新业务品种批准、跨行业风险等动态信息以及监管对象的风险信息等,可以通过不定期的信息通报、联席会议等形式进行交流和沟通。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可以由央行来统一组织和协调。

4建立紧急事态下的信息共享机制,明确各部门在紧急事态下对有关风险的判断识别、风险状态信息通报以及相关救助措施实施等方面的责任,确保在紧急事态下信息传递的快速有效。首先,一旦出现紧急状态,各监管部门应及时向央行传递有关金融机构的风险信息,以保证央行能对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价其次,各监管机构之间也要建立紧急事态的信息共享机制,以保证对风险的蔓延进行监控最后,央行及监管机构也要与涉及紧急事态处理的其他政府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三)建立紧急事态的联合处理机制

紧急事态是指一些金融机构面临的经营风险可能会危及到金融系统的稳定与安全。紧急事态处理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建立紧急事态联合处理组织体系,统一制定和部署紧急事态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这是紧急事态处理的组织保障。该组织体系应以央行为主导,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参与,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包括财政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等政府部门。

第二,建立央行紧急流动性支持系统。当紧急事态发生时,央行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判断并决定是否向金融体系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支持。相应的监管机构应会同央行一起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并确定紧急救助的时机与数量,另外,央行和监管机构还需要对被救助机构加强检查和监督。

(四)金融监管政策的联合研究

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应加强对金融监管政策的联合研究,提高监管水平。具体来说,需要联合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对创新型金融产品监管政策的研究,特别是对跨市场的交叉型金融工具的监管政策的研究;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政策的研究,金融控股公司包括某些由产业资本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对我国功能性监管模式的研究,特别是对功能性监管和机构性监管的分工与协调配合问题的研究;对金融监管创新的研究,如合规性监管向合规与风险并重的监管转变,非现场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金融监管过程中的信息收集与信息共享机制研究;央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研究;对紧急状态的联合处理机制的研究,以及对央行最后贷款人职能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研究;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存款保险机构与现有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以及存款保险与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分工与合作;网络金融环境下的金融监管政策研究,以及利用网络金融技术进行监管创新研究;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政策研究;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监管政策研究。

(五)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为了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侵袭,我国的监管机构应该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1金融监督机构要积极参加国际金融监管组织的活动,特别是参与国际监管规则的制订,以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利益,同时,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监管政策与国际标准接轨。

2我国监管机构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监管当局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双边监管当局的信息共享,提高监管的协调性。我国监管机构与其他国家监管当局之间可以通过签署信息交换协议的方式,就双方相互提供信息以及向第三方提供监管信息等内容达成谅解,并在此基础上,就双方对跨国金融活动的监管协调与合作达成一致意见,建立制度化的监管合作关系,提高对跨境金融活动监管的有效性。

3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管合作,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国际间的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使金融风险在国际间转移的速度加快,大量金融创新工具的运用更加快了风险的扩散,各国监管机构之间要加强对资本流动的联合监控,密切合作,防止资本流动给金融体系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4加强金融监管人才的培训合作,提高监管水平。我国应积极通过国际合作,互相交流监管经验,并与监管水平高的国家合作,共同培训监管人才,如通过派员到他国的监管当局跟班学习、共同举办金融监管国际研讨会以及参加国际金融组织活动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我国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六)建立我国统一监管体制

在我国的现阶段,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仍然以分业经营为主,混业经营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由央行牵头建立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机制能够解决分业监管中出现的问题。但是,随着混业经营范围的拓展和业务交叉的深入,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因此笔者认为,由央行牵头建立监管部门的协调机制是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我国最终还要走向统一监管。

笔者认为,在目前分业监管格局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的统一监管体制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第一是建立由央行下辖四局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外汇管理局的体制,央行既承担货币政策职能,同时也承担全面的金融监管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各专业监管部门在央行的领导下根据功能性监管的分工各自履行其监管职责第二种方案就是将现有的三大监管机构合并成一个综合性的监管机构,全面负责各个金融领域的监管。

笔者认为,选择第一种方案更适合我国的国情,更具有可行性。首先,第一种方案有利于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宏观调控的效果。如果选择第二种方案,央行在金融监管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被弱化,央行的货币政策缺少了金融监管的配合和支持,其宏观调控的作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其次,第一种方案更符合中国管理的习惯和定式。如果在央行之外再设立新的综合性监管机构,会造成金融监管的多头领导,容易出现权力和利益的冲突,不符合中国管理的习惯。最后,从央行牵头的监管协调机制过渡到统一监管,第一种方案更加自然合理。如果建立由央行牵头的监管部门协调机制,央行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会逐渐增强,再过渡到统一监管体制,由央行负责全面的金融监管,工作衔接更加顺畅。如果选择第二种方案,央行就会失去在金融监管中的话语权,出现新的协调问题。

注:本文为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承担的人民银行总行下达的重点研究课题摘编。

责任编辑黑延成

作者:王景武

第3篇:价值链国际分工与我国制造业部门研发知识外溢

摘要:不同于国内外既有基于贸易角度的国际研发知识外溢研究,文章在价值链国际分工背景下,重点关注了制造业细分行业研发知识存量异质性对国际知识外溢的影响。主要结论表明:只有在与国际研发知识存量资源相结合的情况下。价值链国际分工网络渠道的进一步扩张及由此形成的研发知识溢出,才能够真正体现出价值链国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且是价值链国际分工影响我国制造业部门效率水平提升非常稳定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价值链国际分工;研发知识外溢;生产网络渠道;制造业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我国制造业部门参与价值链国际分工的基本状况,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对外开放度比较高的行业,基本都表现出参与价值链国际分工程度较深的特点。同时,这些开放度比较高的制造业部门,很多也都表现出了较高的生产率水平。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胡昭玲,2007;徐毅和张二震,2008)已从不同角度对此做出了肯定。他们的基本观点认为,价值链国际分工可以通过“干中学”效应影响要素市场价格和直接带来进口国技术进步等多个渠道,促进我国制造业部门生产率水平的提升。然而,本文研究更感兴趣的是,将以上研究中对价值链国际分工水平的衡量仅仅视为生产网络渠道扩张,那么这一新国际分工格局所形成的研发知识外溢,对我国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提升产生的促进作用,究竟是受益于该网络渠道扩张,还是更主要受益于研发知识存量规模的不断累积?

从既有关注国际研发知识溢出的相关文献来看,大多还是沿着区分对外直接投资渠道和贸易渠道的思路展开。结合本文贸易视角下的国际研发知识溢出研究来看,Grossman and Helpman(1991)基于“创新驱动”增长理论所做的开创性研究认为,国际贸易对知识溢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其使得某国可运用各种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它们可以是有差异的、互补的;国际贸易还提供了跨国界学习生产方式、产品设计、管理模式和市场条件的途径;还使得复制他国技术、传播他国知识,以适用于国内成为可能;国际贸易还可以提高新技术发展或他国技术仿制上的效率,并由此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在Grossman and Helpman(1991)研究基础上,Coe and Helpman(1995)首次实证检验了进口贸易对国际技术溢出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显著促进作用。此后的一系列经验实证不断丰富着该领域内的研究,Falvey et al.(2002)特别注意到知识和技术作为公共品还是私有品特性的影响。研究认为,对技术溢入国而言,如果存在进口贸易的溢出效应,则溢入的技术必须是公共物品。Bitzer and Geishecker(2006)通过结构性分解,重点区分并比较了产业间、产业内知识外溢效果。Pueyo et al.(2008)基于制造细分产业数据,通过严格区分国内、国外同行业知识溢出和国内、国外其他行业知识外溢,系统性比较了不同形式下的知识外溢作用。近年来又一个新拓展方向是有更多研究开始关注服务贸易下的知识外溢,如Arnold et al.(2008)针对微观制造企业数据的分析就认为,在允许外国供应商尽可能多机会进入本土服务部门、同时将这些服务视为制造业部门中间投入的情况下,其实际上构成了最有效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服务因素。

针对我国具体实情不同角度的研究中,李小平和朱钟棣(2004)认为,国际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存在两种“门槛效应”,一是出口“正门槛效应”,即出口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会显著为正;二是进口“负门槛效应”,即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进口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反而减弱。谢建国和周露昭(2009)基于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在肯定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影响的同时,更指出技术外溢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得以实现。和国外研究趋势特点一样,国内近两年来这一角度的研究也变得更加复杂,高凌云和王洛林(2010)基于三位码工业行业月度数据研究发现,进口竞争与物化型溢出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大部分三位码工业行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进口竞争,由此引致了行业内和行业间正向的要素再配置过程,并通过提高技术效率的方式最终促进了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林高榜和李雪峰(2011)通过考察中日两国在技术引进、外贸外资等渠道上吸收技术扩散的差异性,强调了技术扩散的非均匀特点。研究还指出,本国研发资本并不构成对中国TFP增长的有效影响,高技术产品进口才是最重要的增长来源。钱学锋等(2011)利用1995~2005年HS-6位数微观国际贸易数据,从种类变化这一独特视角考察了进口贸易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认为,上游行业进口种类的增加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水平效应),而行业自身进口种类增加则未能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直接竞争效应)。

价值链国际分工作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和形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而真正对它的研究,尤其是这一新国际分工模式下的知识外溢及其效率水平提升影响,则始于20世纪末。Glass and Saggi(1998)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南北国家厂商的产品周期模型,考察了产品内国际分工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认为,离岸外包形式的产品内国际分工可以降低发达国家的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发达国家有更多资源开展创新活动。Campa and Goldberg(1997)、Hummels et al.(2001)等人的经验研究也表明,垂直专业化分工使全球中间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大大上升,对各国的生产效率以及出口绩效产生了重大影响。Mucchielli and Jabbour(2007)更明确指出,垂直专业化分工可以成为技术扩散的途径。Folk and Wolfmayr(2008)通过对OECD国家行业数据的研究,在肯定实物外包和服务外包对生产率均存在促进作用的同时,更强调了后者影响的重要性。当然,与上述持肯定观点的研究不同,Windrum et al.(2009)提出了外包的生产率悖论。对其中原因的探讨,Naghavi and Ottaviano(2009)认为主要在于外包因降低生产成本,可能会削弱创新激励,同时创新能力也会因研发和生产分离而减弱。

同一角度针对我国的经验实证中,汪丽和贺书锋(2010)、姚战琪(2010)分别就中国工业行业的工业外包、服务外包对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均表明,工业外包、服务外包对工业行业生产率都有促进效应,但服务外包的生产率效应更大。李国璋和戚磊(2011)研究认为,总中间投入及四类子中间投入——离岸工业中间投入、离岸服务中间投入、本土工业中间投入和本土服务中间投入对工业行业生产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两类服务性质中间投入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明显要高于两类工业性质中间投入的影响。与上述研究结论同样有所不同,刘志彪(2007)认为,中国企业被一体化进入这种价值链后具有双重效应,尽管它使当地企业更容易包含在其中,强化了产品和工艺升级的能力,但是它也会阻碍当地企业功能的进一步升级,尤其是在设计、品牌和营销方面的进步,会与全球买者的核心能力之间发生冲突。刘志彪和张杰(2007)进一步明确指出,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格局下,发展中国家所获取的“干中学效应”和技术外溢规模必然是有限的,较长时间被“锁定”在世界制造业低端的风险很大。

应该说,以上文献为继续研究价值链国际分工下的研发知识溢出提供了重要参考,但从这些研究的特点来看,仍然存在两点不足:其一、绝大多数研究只是基于整体视角考察了价值链国际分工发展对一国(地区)技术进步、创新和生产率水平提升的影响,而没有细化这种作用的主要根源,或者说内在机制;其二、较明确考察价值链国际分工研发知识溢出的研究中,在具体构造细分行业层面研发知识溢出的时候,用的几乎都是国家总体创新要素累积量,没有体现出不同细分行业研发知识源存量规模的差异性。或者说,既有行业层面的国际知识溢出研究中,研发知识源存量规模异质性假设本质上是不存在的。有鉴于此,本文认为,尽管国内外对开放条件下国际研发知识外溢进行探讨的文献已经很多,但真正聚焦于价值链国际分工背景,特别是在突出制造业部门国际研发知识溢出过程中知识存量行业异质性前提下,结合贸易发展所体现的我国制造业部门参与价值链国际分工特点,对这一新国际分工格局下的研发知识外溢展开较深入研究的还没有,这构成了本文最主要贡献。

二、产业网络结构与研发知识外溢状况

遵循国际贸易渠道研发知识外溢的内在机理,在价值链国际分工体系下,研发活动及其所蕴含的各种新技术,可以新的中间投入品形式体现出来。当一国通过进口购买了国外生产的这些中间品,并从事相关生产活动时,实际上就间接使用了中间品所含有的技术知识,这最终会促进生产率水平提升。鉴于价值链国际分工发展的贸易表现主要是更多产品生产工序的中间投入品增加,或者零部件在参与国家(地区)间的流转,因此理论研究上,可以借助双边零部件贸易数据来衡量一国(地区)参与价值链国际分工的程度。

本文实际考察我国制造业部门参与价值链国际分工水平时,参考Hummels et al.(2001)基于中间投入品贸易构造“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指数类似方法,以全球制造业各行业加工贸易零部件进口除以总值贸易出口比例衡量。图1最终给出的是2001~2008年平均值。

可见,无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还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均存在较具代表性的行业参与到价值链国际分工中去。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的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的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应该说在相对集中度方面,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参与价值链国际分工特点还是最突出的,相应的分工网络渠道发展水平也最高。

图2描绘的是全球制造业细分行业研发知识存量规模构成情况。对研发知识存量的计算,主要采用永续盘存法。具体以1998年各国制造业分行业研发知识投资流量除以折旧率和基年后五年的平均增长率作为该年的研发存量,即SDfij1998=RDfij1998/(δ+ζ),其中RDfij1998为j国i行业1998年的研发经费支出,δ为折旧率,一般设定为9.6%,考虑到一般海外资本相对国内资本折旧率较低,故设定为5%(肖文和林高榜,2011),ζ为基年后5年的平均增长率。基于此,再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即第t年的研发知识存量=第t-1年的研发知识存量×(1-5%)+第t年的研发知识流量。最终,将各国细分行业研发知识存量数据加总,得到全球总体分行业研发知识存量数据。

细分行业的比较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研发知识存量规模是最大的,其次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排在前几位的还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等。可见,行业研发知识存量规模结构分布特点,一方面凸显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领域集聚的研发知识存量微乎其微,另一方面更凸显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所具有的绝对优势。

最终,下面对制造业各行业研发知识存量经由价值链分工网络渠道所形成知识外溢水平的定量描述,主要采用前面两个指标交叉项表示。当然,由于本文制造业分行业分工网络渠道衡量主要是根据中国海关出口行业分类标准获得的,而制造业分行业国际研发知识存量是根据国际标准工业分类(ISIC3.1)获得的。针对标准的不统一,主要依据国际标准工业分类(ISIC3.1),对中国海关出口行业分类标准下的三位行业代码贸易数据进行适当重组。限于篇幅,这里没有给出较详细对应关系列表。

由图3可见,国际研发知识外溢主要还是集中在技术相对密集行业,特别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尽管绝对研发知识存量规模上其并不是最高,但很明显,经由该制造行业更高程度的价值链国际分工网络渠道发展。其所形成的研发知识溢出规模还是最大的,相对溢出水平远高于其它制造行业(这里相对溢出水平值用所有行业绝对溢出除以行业平均溢出);其次,化学纤维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为代表的中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部门研发知识外溢特点也得到了很好体现,而劳动密型制造部门所形成的知识外溢,都表现得微乎其微。

三、制造业部门国际研发知识外溢:经验实证

(一)模型和变量说明

实证研究中,遵循Coe and Helpman(1995)考察国际研发知识溢出中的模型构建思路,根据本文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强调了研究的重点是基于价值链国际分工及其所构建生产网络体系下的研发知识外溢,而不是笼统地考察:第二、经验分析从产业层面展开,具体来说,主要是考察了价值链国际分工下,制造业部门国际研发知识外溢效应;第三、特别考虑了制造业细分行业研发知识存量规模异质性特点及其影响。

最终设定回归方程形式如下:

其中,ln为对数符号,下标i表示行业,j表示国家或地区,t表示年份,εit为随机扰动项。

具体变量衡量中,因变量value用制造业各细分行业人均工业总产值表示。本文之所以没有采用经典理论模型中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国内有学者研究认为。由于工业行业研发的使用效率和投入结构等存在一定的问题(李小平、朱钟棣,2006),特别是近年来工业行业步入调整期、行业竞争加剧、生产效率不高等因素影响(张海洋,2005),从而导致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效率增长的影响为负。事实上,本文也曾尝试即基于以上指标进行回归,但结果并不理想。鉴于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溢出效应体现在很多方面,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仅仅是其中部分,最终都会在产出效率水平提升中有所体现。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制造业细分行业工业总产值数据主要是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GB/T 4754-2002)统计的,和前面一样,针对分类标准的不统一,研究仍然主要依据国际标准工业分类(ISIC3.1),进行适当调整。

鉴于行业层面,研发知识外溢对生产率的影响还受制于其他因素,比如产业特征、所有制结构等,而忽略这些因素对生产率的影响可能造成估计结果的偏误,导致得出的结论不具说服力。因此,这里控制变量的选择主要考虑如下方面:

①企业规模(scale):大规模企业进行国际外包可以更多地节约成本,提升自身生产率水平的可能性也更大,这可能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存在一定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能够产生一定的动态利益,这有利于生产率增长:其次,更大规模的企业具有更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更大的市场份额,这能使企业创新的单位成本减少,同时其也具备承担更大创新风险的能力。对其衡量,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表示。②人力资本(hr):对人力资本的定义通常用员工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Cohen and Soto,2007),由于无法获得中国制造业部门各行业员工所受教育年限的数据,这里仅用各行业科技活动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体现。③资本强度(asset):一般认为,资本密集度越高的行业,其技术含量也越高,技术进步也越快。本文用各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同总产值的比重表示。④企业所有制结构(struc)。相对内资企业部门而言,外资所有制结构下更领先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可能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水平提升作用(Jefferson et al.,2003)。用分行业三资企业资产占行业总资产比重表示。

数据来源方面,分行业国际研发知识存量数据主要来自OECD数据库,其他变量数据均主要来自国研网贸易发展数据库、《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3~2010)》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3~2010)》。

最终,经对数化处理,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二)国际研发知识外溢总体影响

总体结果中,研究首先分别考察了国际研发知识存量RD和价值链国际分工格局下生产网络渠道GVC对我国制造业部门生产率水平提升的影响。在固定和随机效应的选择中,Hausman检验值为负,表明固定效应模型更好。从结果来看,大多数变量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与预期相符。其中,变量RD在10%水平上显著为正,相比较而言,变量GVC所衡量的价值链国际分工生产网络渠道边际影响则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

事实上,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1年加入WTO,再到当前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制造业部门参与价值链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尤其体现在参与价值链国际分工的整体规模上。如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从1981年的26.35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1571.61亿美元,增涨了约438倍;相应的,1981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例不到10%,现在平均仍维持在40%水平上。正因为如此,简单网络渠道扩张体现的规模效应,已不再是最主要的。或者说这一过程中,相对其过度扩张所导致的国内创新激励与生产活动的进一步分离(Naghavi and Ottaviano,2009),两者对效率水平提升的协同促进作用,开始更多表现为创新投入不足导致的显著不利作用。更重要的是,从对外参与价值链国际分工的地域关系构成来看,我国更主要融入到了以日本主导的东亚生产网络体系,并在其中承接了大量制造外包活动。由于我国参与这一生产网络体系的基本格局已经非常稳定,网络渠道本身进一步拓展的有效地域空间不可能再有实质性突破。这些客观因素都决定了其对我国制造业部门生产率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实际上也已经在过去较长时期内得到了不断释放。因此,在现阶段,经由该生产网络渠道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其所产生的对包括制造业部门效率水平提升在内的各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变得非常有限。这一发现也恰如李小平和朱钟棣(2004)类似研究指出的进口“负门槛效应”,只不过从另一角度看,其意味着在我国制造行业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已经累积增长到一定门槛水平后,至少在与东亚生产网络体系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扩张中,该生产网络反而对本土制造行业发展形成不利影响。

再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来看,价值链国际分工下,OEM是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市场竞争的主要模式,相比ODM和OBM,OEM使厂商更易进入,行业内也会存在大量的OEM供应商,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供应商之间为争夺订单,会相互压价,甚至出现恶性压价竞争,以致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其存在的价值利益空间明显要低很多。最终,过度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的是“干中学效应”和技术外溢规模的有限性,以及本土生产低效率的出现(刘志彪、张杰,2007)。

重点考察价值链国际分工条件下,实际形成的研发知识外溢(spillover)影响。表2中同样给出的固定效应拟合结果中,变量GVC仍然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变量spillover虽然为正,但是没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考虑到截面异方差和自相关性对回归结果造成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回归,结果在保证所有变量回归系数符号都变得与理论预期相符合的同时,更提高了变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特别是变量spillover在1%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显然,不完全等同于Glass and Saggi(1998)、Hummels et al.(2001)的研究结论,这里在严格意义上突出研发知识源行业异质性并强调其与外溢渠道差别的情况下,结果更清楚地表明,只有在与国际研发知识存量资源相结合的情况下,价值链国际分工网络渠道的进一步扩张及由此形成的研发知识溢出,才能够真正体现出价值链国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提升的重要促进作用,且是价值链国际分工影响我国制造业部门效率水平提升非常稳定的一个作用机制。

(三)知识外溢的分类比较

在总体分析基础上,依据制造业细分行业技术密集度构成差异,本文做了进一步探讨。从回归情况来看:一方面,价值链国际分工网络渠道扩张,对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的不利影响作用更大;另一方面,国际研发知识存量经由价值链国际分工网络渠道所形成的国际研发知识外溢,则又对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提升,产生了更加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应变量spillover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的0.054。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变量spillover在低技术行业回归系数则在1%水平上显著为-0.031。

由此对比结果,我们认为,经由较早期参与东亚生产网络体系,我国此后也获得了更多机会参与到美国主导下、更大范围内的价值链国际分工格局中去。从当前承接外包活动的结构特点来看,我国也已经从早期主要以纺织、服装等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为主,转变到以机械、电子和通讯等资本和技术相对更密集制造业为主。但是随着在中高技术密集制造业领域内,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生产网络体系的进一步成熟,价值链国际分工网络渠道扩张的边际促进作用也变得更加不显著。更重要的是,中高技术密集制造业本身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特点,其对我国以劳动力禀赋参与价值链国际分工优势的发挥,在价值链国际分工发展到更高阶段和层次以后,也变得越来越不相适应。最终即表现为价值链国际分工网络渠道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成为我国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提升的显著不利因素。当然另一方面,这种不利影响由于价值链国际分工下存在的大量研发知识溢出,还是有明显削弱。尤其对中高技术制造业来说,其中存在的大量国际研发知识存量,经由发达的生产网络渠道。最终以高出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部门很多的研发知识外溢,形成了对我国中高技术制造业生产率水平提升更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大大折中了生产网络渠道本身过度扩张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说,本文这里分析结论更进一步印证了林高榜和李雪峰(2011)所强调的国际技术溢出的非均匀特点,特别是其所强调的高技术产品进口才是最重要的增长来源特点。

对于价值链国际分工格局下,生产网络渠道扩展和由此形成的研发知识溢出对我国低技术制造部门同时表现出的显著负面效应。其说明,低技术行业在参与价值链国际分工过程中,生产网络渠道扩展同样已经存在着过度饱和问题,进而表现为显著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相比中高技术制造业部门,低技术行业国际研发知识存量本身的有限性,最终使得其形成的国际研发知识溢出效果更不明显。

四、主要结论与启示

遵循既有考察国际研发知识溢出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聚焦于价值链国际分工背景,特别是在突出制造业部门国际研发知识溢出过程中研发知识存量行业异质性的前提下,通过定量比较和实证检验,重点关注了这一新国际分工格局下的研发知识外溢对我国制造业部门形成的外溢效应。

研究主要观点认为,只有在与国际研发知识存量资源相结合的情况下,价值链国际分工网络渠道的进一步扩张及由此所形成的研发知识溢出,才能够真正体现出价值链国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提升的重要促进作用,且是价值链国际分工影响我国制造业部门效率水平提升非常稳定的一个作用机制。进一步分类比较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参与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全球生产网络体系的进一步成熟,网络渠道扩张的边际促进作用同样变得愈发不明显。而正是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部门累积的丰厚知识存量,最终保证了经由上述生产网络渠道,仍得以形成显著的研发知识外溢。相比而言,低技术行业国际研发知识存量的有限性,最终使得其形成的国际研发知识溢出效果并不明显。

改革开放至今,从我国参与价值链国际分工所获得的有益影响来看,依然是多方面的,研发知识存量经由价值链国际分工网络渠道所形成的知识外溢仅仅是重要方面之一。我们认为,在更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过程中,除了要继续发挥我国生产制造优势,更应在当前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注重更高层次国际分工合作关系上的重大突破与发展。为此,应进一步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建立同欧美国家之间基于价值链国际分工的合作关系。再者,从深化参与价值链国际分工的行业构成来看,规模效应显著、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部门(如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对此,一方面应鼓励我国制造企业进行内部产业结构、产品技术层次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继续鼓励相关制造企业通过国内、外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提升在价值链国际分工体系中的竞争优势和博弈地位。

最后,鉴于当前价值链国际分工的方式、内容和范围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越来越表现出由物质投入价值链国际分工向服务价值链国际分工转变。尽管本文分析主要集中于制造领域来讨论价值链国际分工下的研发知识外溢,但从趋势显然可见,服务领域内的价值链国际分工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国际知识外溢更有效载体。因此,关注该领域内的研发知识外溢,不仅是后续理论研究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 春晓 责任校对 杨国川)

作者:陈健

第4篇:校务会成员分工和部门工作分工安排

为了使校务会全体成员明确职责,团结协作,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效率,全面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各项任务,促进我校教育的持续发展。现对校务会成员的工作进行分工,其分工安排如下:

一、 书记、校长(杨辉)

1、 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负责学校党支部工作。

2、 领导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

3、 根据学校规模、编制标准、实际需要和有关规定设置学校管理的组织机构,选任各层级的领导

干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执行职代会、校务会的决议,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学校教职工无重大违纪问题。

4、 狠抓部门领导工作,领导班子内部相互监督,发生违纪问题、重大事件要及时上报。

5、 大力推行党风廉政监督制度,开展党员廉政建设活动。

6、 对学校基建、大型维修、设备购置的重要经济合同、结算书进行申签。重视学校环境建设。

7、 努力争取专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8、 按要求进行内部审计。

9、 组织公布校务会人员等部门领导的职责,每期期末要求全体部门领导进行工作述职。

10、 努力争取专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11、 深入开展“争先创优工作”和“两项督导评估”工作,负责师德师风工作和师德考核工作,

督促学校工会、团支部工作。

12、 负责落实好学校的维稳工作,协调处理周边环境矛盾冲突工作及时处理侵犯学校、教师和学生

权益的案件。

13、 负责师德师风工作和师德考核工作,负责学校幼儿园工作及幼儿园教师考核工作

14、 负责各部门、办公室督查、评比工作。

二、 副校长(潘先禄)

分管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继续教育、两督、校本培训等工作

1、 负责新课改工作,分管教学工作。

2、 负责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重视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有计划和方案。

3、 按上级下达的指标,落实好省、市、县、校级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要求有计划、方案

和落实。

4、 负责学校计划生育工作。

5、 分管仪管员、图书管理员及电教管理员工作。

6、 布置安排开学、散学典礼工作。

7、 组织并参与学校常规管理工作。

8、 收集教师教学经验总结,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要求上交县市级以上教育部门评审的论

文不少于教职工总数的30%和10%,学校论文要装订成册。

9、 分管学校文艺工作。

三、副校长(邓先雪)

分管安全、综合治理、班主任工作、师德师风工作。

1、 负责安全工作,每季度向教育局书面报告安全稳定情况排查材料,与每位班主任签定安全责任

状,按时督促班主任与学生签定安全责任状,有安全计划、措施和总结,有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2、 负责班主任工作,每周进行班级评比。

3、 负责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4、 及时报告重大事件,每学期上报调研报告1篇以上。

5、 负责学校门卫管理工作,组建学校护校队。

负责学校的法制教育、综合治理等工作,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材料。每学期上一堂法制教

育课,要求有教材、有备课、有图片。

6、 分管办公室工作。

7、 每期召开一次家长会。

8、 协助校长管理北校区相关工作

四、政教主任(王明讯)

负责学校德育、卫生、纪律工作、学生养成教育管理。

1、 负责学校德育的日常管理工作,主抓卫生工作。

2、 主抓学校的精神文明工作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工作。

3、 协助搞好学校的安全、卫生和纪律工作。

4、 负责人防教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内容、有资料。

5、 主抓两课两操,负责纪律。

6、班级黑板报布置安排和检查工作。每期有四次班级黑板报落实,有底稿记载。

7、 负责联系学校的垃圾装运工作。

8、 分管少年宫工作。

9、 负责北校区的卫生纪律等工作。

10、 协助做好学校法制教育、综合治理工作,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材料。每期上一堂法制课,

要求有教材、有备课、有图片。

五、教导主任(向文鑫)

1、全面负责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并参与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中方县中小学教师常规管理》,

指导好教研组开展教研工作,制订和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及评价方案,并直管仪管员、图书管

理员、电教管理员。

2、全面负责“普九”和“两项督导评估”工作,确保“两基”年检不出问题,建立好学校春秋两季

学生辍学、流失名册。

3、按要求开展课改实验工作,按计划开齐、开足课程,落实好人防、环保等专项教育。每学期检查

教师备课、批改作业达2次以上,其中普查1次。学生质量分析达2次以上,成立特长活动小组,

每举行1次学科知识竞赛和文艺竞赛,每学期组织一次书画竞赛。

4、负责学籍管理工作和学生档案的建立。

5、负责期中、期末学生考试工作。

6、督促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单元、章节测试,组织期中、期末测试,并组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会。

7、组织教师上示范课、优质课、比武课,督促老师完成规定听课、评课节次。

8、建立1-2个教研课题,要求材料齐全、规范。

9、负责村小目标管理工作。

10、 负责年级学科组长工作。

六、总务主任 (吴喜华)

负责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分管学校办公室、绿化和维修工作,负责做好学校财务、商店、食堂和水电等后勤服务人员的管理。

1、按照后勤工作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合理安排布置和安排好后勤事务,督促和处理后勤工作中出现

的问题。

2、学校商店、食堂和办实体人员的合同签定,负责所有承包费的收缴工作,督促商店、食堂人员的身

体体检,并及时处理师生反映的商店、食堂中存在的问题。

3、负责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要制定好管理制度,做好财产登记和修缮工作,管理好学校的杂物等。无

浪费现象,期初有登记,期末有检查落实。

4、负责学校的教学、物资采购工作。所需采购的物资,先打报告或清单交予学校认可,方可购置。

5、负责学校的修缮等基建工作。

6、负责订、分发教科书。分发学生课外读物工作。

7、负责督促、检查学校的绿化购置。

8、负责学校勤工俭学工作。

9、负责校车管理。

10、 负责总务后勤工作。

七、办公室主任(毛洪进)

负责学校办公室文秘(信息、宣传)、计划生育、收发员工作,协助做好综合治理工作

1负责学校所有的招待、接待工作。

1、负责上级部门文件的收发工作,按文件编号整理装订文件,登记文件的处理方式,例如:来文单

位、收文时间、主要领导审阅人、具体负责人、结果等。学校各项材料的归档工作。

2、协助各部门工作和临时性工作。

3、传达上级指示,上报学校信息,来电来访有记录,并处理相关事宜。

4、负责期末检查材料的归类、装订、归档工作。

5、协助两项督导评估工作。

6、负责学校公差登记,负责学校公务用车登记。

7、负责办公室、会议室的布置整理及临时性的卫生工作。

8、负责考勤工作,负责老师出勤登记、公布和教职工期末考评综合的核算。

9、负责学校材料的撰写工作(计划、总结、报告、通讯)。安排开会程序,做好各种会议记载,教师

开会出勤工作。

10、 负责编印泸阳小学教育简报(每年2期)。

11、 负责教师职称考核、评审工作。

12、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水平考试报名工作。

八、工会主席 (向兰英)

分管教师活动、关协、老龄工作。

1、 负责组织安排教职工的一切活动,教职工家的红白喜事,走访慰问病退教师等工作。

2、 调节教职工家庭矛盾和教职工纠纷,正确处理学校领导和群众的双边关系。

3、 制订、监督和公布学校政务和校务工作,并及时登记和公布学校的重大事情,如:评优评先、转正提

干、教职工考核等。组织开好一年一度的职代会。

4、 负责老师的分房和老龄工作。

5、 负责组织督促关协工作,要有计划总结等。

6、 负责督促学校植树造林。

7、 负责家长委员会工作,尝试开办家长学校,负责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协助家长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

8、 协助搞好阳光驿站。

9、 负责争先创优活动。

九、 会计(黄丽萍)

负责学校报帐员、统计工作。

1、财务管理有制度,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资金专款专用,期初有预算、期末有结算。

2、严格执行收费政策,收缴费用实行公示制度。

3、负责学生保险工作。

4、负责学校统计工作。

5、协助做好学校后勤工作。

十、团支部书记(王明躬)

负责学校升旗、国旗下讲话、团支部工作,协助学校体艺工作。

1、 负责少先队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活动内容记载。每期开展两次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

2、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声有色地建设好校园广播室,分年级装订好广播稿。

3、 记好国旗下讲话(上学期17次,下学期19次)。

4、 协助搞好学校文艺活动。

十一、 教务员(杨峰)

1、协助分管教学副校长与教导主任工作。

2、安排好教师的代课、调课工作。

3、负责学生循环教材的管理工作。

4、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工作。

5、负责教研组评比工作。

6、检查东、北校区的老师课堂教学,并要有记载,每天做到普查1-2次。

7、负责贫困生档案整理及上报工作。

8、负责教参、教案等教辅资料的收发工作。

中方县泸阳中心小学

2013年3月1日

第5篇:信息技术部门工作职责和分工

为应对事务所的发展和需要,适时成立“信息技术部(IT部)”。针对事务所软硬件、信息网络等相关的建设、管理、维护及培训等方面,开展工作。部门设岗位3人,1名牵头主管,2名员工。

一、 IT部工作职责

(一) 已明确的工作职责

1、 负责事务所内部局域网、内部电话网络的日常维护工作;

2、 负责事务所内部强电设备、线路的日常维护工作;

3、 负责事务所公共主页、公共电子邮箱的日常维护工作;

4、 负责事务所办公OA平台的日常维护工作;

5、 负责事务所审计软件、财务软件的日常维护工作;

6、 负责事务所公共区域内公共设备(如: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及会议室多媒体设备等)的日常维护工作;

7、 负责事务所后勤管理部门电脑的维护、维修管理;

8、 负责事务所业务部门电脑的维护管理,维修建议;

9、 负责制定规范的信息建设有关制度,

10、 负责事务所宽带网络、电话线路的管理及与有关部门协调的工作; (二) 有待开发的工作职责

1、 事务所公共信息的内部公开化、共享化,提取信息的便捷化、快速化,信息建设的合理化、规范化,信息资源的数据化、条理化,信息安全的严谨化,机密化;

2、 未来信息化建设完成后,针对事务所员工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

3、 针对分支机构的行政、人力、财务、质量及标准方面的信息管理机制;

4、 建立电子信息化的语音会议、视频会议系统等;

5、 各分支机构之间网络环境建设(如:vpn专线等);

6、 统一未来电子办公设备的形象建设;

7、 未来电子办公软件、数据库等的统一管理、维护工作;

8、 针对事务所未来在装修、线路改造、内部调整中所涉及的采购及维修硬件设备工作中,提出必要建议及意见;

9、 配合事务所领导重点针对外部检查、投标工作中所涉及的电子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在必要时配合讲评工作;

二、 日常工作的职责及分工 (一) 牵头主管工作职责

1、 根据事务所发展和需要,制定未来在实施信息化、无纸化、高效化的办公环境改造中需要实施的计划方案供事务所领导参考执行;

2、 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每月),并监督部门员工完成情况;

3、 制定信息技术部工作规章制度,并以此规范管理和实施安排本部门员工工作;

4、 负责对分支机构OA平台的总培训和管理工作;

5、 针对事务所网络环境,

6、 事务所领导交办的其他重要工作;

4、 建立电子信息化的语音会议、视频会议系统等;

5、 各分支机构之间网络环境建设(如:vpn专线等);

6、 统一未来电子办公设备的形象建设;

7、 未来电子办公软件、数据库等的统一管理、维护工作;

8、 针对事务所未来在装修、线路改造、内部调整中所涉及的采购及维修硬件设备工作中,提出必要建议及意见;

9、 配合事务所领导重点针对外部检查、投标工作中所涉及的电子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在必要时配合讲评工作; (二) 员工1岗位工作职责

1、 管理事务所内部局域网、电话网络等设备,并进行日常维护工作;

2、 管理事务所内部强电线路、办公电器等设备,并进行日常维护工作;

3、 管理公共区域及后勤管理部门使用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及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并进行日常维护工作;

4、 负责事务所业务部门员工使用的电脑、打印机等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

第6篇: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确定

2012年03月17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

会议指出,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今年工作的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会议决定,将《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国务院各部门、各单位,明确责任,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会议强调,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贯彻落实《报告》,做好政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会议指出,要切实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各项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会议指出,当前,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国内需求平稳增长,工业生产总体稳定,市场信心基本稳定并有所提升, 1

物价涨幅持续回落并有望进一步趋稳,今年经济工作开局良好。但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

■ 七项任务

国务院要求在做好重点工作的同时,今年还要努力完成七项任务。

一是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

二是制定并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

三是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全覆盖

四是按照新的标准全面推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工作

五是实现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

六是坚定不移贯彻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七是出台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实施细则

【报告诞生记】

报告起草比往年提前半月

温家宝总理多次全文修改报告,要求不讲空话套话

14日,《政府工作报告》获得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批准,从去年11月起草工作启动开始,报告经历了多次讨论和修改。

部署

强调“要使人民看到希望”

2011年11月18日,以国务院研究室同志为主,邀请有关部门和地方同志、专家参加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正式成立,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是在温家宝总理主持下进行的。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报告的框架结构、重点内容和表述方法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温家宝强调说:“对形势的复杂性和有利条件都要分析透彻,讲清楚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特别是对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要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办法,使人民群众看到希望。”

他还就进一步改进文风提出了要求。“总结工作简明扼要,部署工作详略得当。不讲空话、套话。”

座谈

中南海座谈收建议数百条

温家宝总理强调,《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态度要诚恳、范围要广泛。

2月6日至10日,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5次座谈会,分别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学者,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界代表,企业界代表和基层群众代表的意见。起草组共收到修改意见和建议数百条,其中不少被直接吸收到报告中。

在讨论稿形成过程中,温家宝总理多次全文修改报告,对进一步

完善报告提出了重要意见。

人代会闭幕前夕,根据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修改了19处,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有9处。 据新华社电

【报告大事记】

2011年11月18日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正式成立。

2012年1月4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

1月12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送审稿,随后形成征求意见稿。

1月31日

国务院会议决定将征求意见稿发送到各省区市等各部门征求意见。

2月6日至10日

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5次座谈会,听取不同群体意见。

2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

3月5日上午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站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的讲台上,庄重地宣读了这份经过反复修改的报告。

第7篇: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国发〔2010〕8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党中央关于2010年工作部署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国务院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搞好宏观调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现就《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工作提出部门分工意见如下:

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积极做好宏观调控工作。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稳定物价总水平。(发展改革委牵头。明确一个部门牵头的,有关部门配合,但不一一列出。下同)

(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安排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严厉打击偷骗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负责。列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或单位,其他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

(三)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优化信贷结构,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有效缓解农户和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强化贷后管理,确保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探索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强化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有效监控,防范各类金融风险。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四)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加强对中标企业的管理和考核,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按7.5%征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旅游局等负责)

(五)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各级政府投资要集中力量保重点。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资金安排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切实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扎实推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完善和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严格执行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和产业政策,切实防止重复建设。对有财政资金投入的建设项目,要加强全程监督,坚决避免以扩大内需为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公共投资真正用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安全监管总局、审计署等负责)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六)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促进企业兼并重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证监会、电监会、能源局负责)

(七)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证监会、广电总局、能源局等负责)

(八)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覆盖中小企业,中央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06亿元,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中小企业贷款税前全额拨备损失准备金。发展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落实好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准备金提取和代偿损失在税前扣除的政策。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科技部、税务总局、银监会、证监会、统计局、监察部等负责)

(九)加快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兴服务业领域。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发展改革委牵头)

(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扎实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今年新增8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所有燃煤机组都要加快建设并运行烟气脱硫设施。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500万立方米、垃圾日处理能力6万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碳汇,新增造林面积不低于592万公顷。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科技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气象局、能源局、电监会、海洋局等负责)

(十一)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认真落实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和政策。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重点抓好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等负责)

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十二)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稳定粮食生产,扩大油料种植面积,增加重要紧缺农产品供应,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增加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每50公斤分别提高3元、5元和10元,小麦每50公斤提高3元。继续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加强对产粮大县、养猪大县、养牛大县的财政扶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农业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扶贫办、粮食局、科技部等负责)

(十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地方各级财政也要增加投入。以主产区为重点,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的配套改造,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以良种培育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实施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乡镇和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科技部、质检总局、林业局等负责)

(十四)深化农村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启动国有林场改革。深化农垦体制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切实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业部、法制办、林业局、人民银行、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国土资源部、银监会、保监会、中央编办等负责)

(十五)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城乡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进一步增加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投入,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扩大农村沼气建设规模,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公安部、农业部、水利部、教育部、科技部、能源局等负责)

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十六)推进教育改革。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提高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十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尽快使所有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达到规定标准。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民委负责)

(十八)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负责)

(十九)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激励教师专注于教育,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创建若干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二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鼓励他们终身从教。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二十一)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着力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关键科技问题,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前瞻部署生物、纳米、量子调控、信息网络、气候变化、空天海洋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能源局负责)

(二十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科技部、知识产权局、财政部、工商总局负责)

(二十三)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负责)

五、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二十四)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权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向基层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推进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生产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档案事业发展,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办好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文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体育总局、社科院、档案局、文物局、教育部、中国残联、侨办负责)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二十五)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继续实行“五缓四减三补贴”就业扶持政策。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的机制。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1号),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力输出输入地区协调协作机制,引导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工有序流动。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教育部、农业部等负责)

(二十六)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组织实施《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范围扩大到23%的县。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将全国130万“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再提高10%。进一步增加各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中央财政安排3185亿元。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监管,实现保值增值。(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等负责)

(二十七)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低保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完善孤儿救助制度。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好扶残助残的各项政策。(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负责)

(二十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国资委、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机构等负责)

(二十九)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执行年度建设计划,确保土地、资金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加快普通商品房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度,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倡导住房租赁消费,盘活住房租赁市场。抑制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执行力度,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大力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办法,抑制土地价格过快上涨。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等负责)

(三十)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尽力为这些不幸的儿童和家庭提供更多帮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三十一)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60%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其他医疗机构也要优先选用基本药物。推进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负责)

(三十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完成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规划,大规模开展适宜人才培养和培训。进一步完善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和乡村医生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落实岗位绩效工资。开展社区首诊试点,推动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功能区分合理、协作配合、互相转诊的服务体系。(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三十三)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加强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和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防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卫生部牵头)

(三十四)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坚持基本医疗的公益性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患关系。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准入、医保定点等方面一视同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负责)

(三十五)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工作。落实好农村妇女妇科疾病定期检查和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做好孕产妇和婴幼儿保健工作。继续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切实保护好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人口计生委、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联、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负责)

(三十六)进一步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认真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先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快完成边境一线地区危旧房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优先在边境县、民族地区贫困县试点。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切实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就业和管理工作。加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国家民委、财政部、宗教局负责)

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

(三十七)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的公司制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着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资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铁道部、电监会等负责)

(三十八)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扩大用电大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健全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完善农业用水价格政策。改革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财政部、水利部、电监会、能源局等负责)

(三十九)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健全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全面编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增强财政预算的透明度。继续做好增值税转型工作。推进资源税改革。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财政部牵头)

(四十)健全金融体系。继续完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继续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中小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大力发展金融市场,鼓励金融创新。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逐步发展境外及跨境人民币金融业务。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保险。(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机构、财政部负责)

(四十一)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央编办牵头)

(四十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拓宽群众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渠道和形式。依法治国,健全法制,重视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建设。创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机制,扩大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民政部、法制办负责)

(四十三)稳定发展对外贸易。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落实和完善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各项政策措施,继续改善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的服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努力培育出口品牌和营销网络,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重点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紧缺物资进口,稳定各项进口促进政策和便利化措施,积极推动发达国家放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商务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外汇局等负责)

(四十四)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等各类功能性机构,鼓励中外企业加强研发合作。鼓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加快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符合国外市场需求的行业有序向境外转移产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深化境外资源互利合作,提高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质量。进一步简化各类审批手续,落实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走出去”的企业要依法经营,规避风险,防止恶性竞争,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良好形象。(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负责)

(四十五)深化多边双边经贸合作。加强和改善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认真落实中非务实合作八项新举措。发挥经济高层对话和双边经贸联委会作用。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推动早日达成更加合理、平衡的谈判结果。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商务部、外交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四十六)做好上海世博会筹办举办工作。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执委会等负责)

八、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四十七)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中央编办、监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民政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食品安全办、卫生部、农业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安全监管总局等负责)

(四十八)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修订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开展“十二五”期间全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与救援机制。建立健全目标考核、督导检查、责任追究制度,提高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国务院办公厅牵头)

(四十九)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认真解决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改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公安部、发展改革委、安全部、信访局、司法部、国家民委、宗教局负责)

(五十)努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各项政策更加符合实际、经得起检验。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做到令行禁止。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严肃追究责任。切实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监察部、审计署、法制办负责)

(五十一)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报告个人经济和财产,包括收入、住房、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等重大事项的规定。把查处违法违纪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制度,特别要健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的管理制度,增强制度约束力。坚持勤俭行政,反对铺张浪费,不断降低行政成本。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禁止高档装修办公楼,加快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制度改革,从严控制公费出国出境。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特别要减少形式重于内容的会议、庆典和论坛。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监察部、审计署、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外交部、国管局、法制办等负责)

九、加强国防、港澳台侨、外交工作

(五十二)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建设。全面加快现代军队后勤建设。加强武警部队全面建设,增强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反恐、维稳能力。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负责)

(五十三)全力支持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支持香港巩固并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澳门发展旅游休闲产业,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化。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港珠澳大桥等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珠海横琴岛开发,深化粤港澳合作,密切内地与港澳的经济联系。(港澳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负责)

(五十四)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密切两岸经贸金融交往,深化产业合作,支持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发展,维护台胞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拓展文化教育交流,加强两岸民众和社会各界交流。(台办牵头)

(五十五)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维护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支持他们传承中华文化,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和促进和平统一大业。(侨办、外交部负责)

(五十六)继续推进全方位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变革进程,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统筹协调好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国别区域外交与各领域外交工作,推动我国与各大国、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全面深入发展。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上海合作组织召开峰会等契机,积极推进区域合作。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合作等方面的对外工作,在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外交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各部门和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抓紧制定本部门、本单位落实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在落实过程中进一步细化、实化;要加强相互配合,及时做好沟通和协调,牵头部门应主动会同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应予积极配合;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各项工作要明确责任、周密部署,做到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不折不扣地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有关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务院

二○一○年三月二十一日

第8篇: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重点

1. 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稳中求进,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回稳向好

(二)加大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4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三)灵活适度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人民币市场化的机制,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2.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四)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简政放权,公开透明,部分定价权下方,加强监管。

(五)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加快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多方面鼓励全民创新,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建设。

(六)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倒逼,淘汰落后产能。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七)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消费品品质。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八)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推进股权多元化,经理人制、

(九)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鼓励民企进入部分垄断行业。增强行业竞争力,为企业增添活力。

3.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

1. 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发展趋势性产业。活跃二手车市场,大力发展和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加强消费金融信用消费金融试点,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促进旅游业发展

(十一)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投资1.65万亿元,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制进行市场化融资,探索基础设施等资产证券化,扩大债券融资规模

(十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发展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十三)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十年规划

4.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十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养结构,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大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十五)强化农业基础支撑:全面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十六)改善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十七)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

5. 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十八)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带一路”成为和平友谊纽带、共同繁荣之路。

(十九)扩大国际产能合作: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打造中国制造金字品牌

(二十)促进外贸创新发展:。优化出口退税率结构,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推进贸易便利化,降低出口商品查验率。

(二十一)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继续放宽投资准入,简化准入程序,引导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

(二十二)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加快国际自由贸易建设日韩美欧

6.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

(二十三)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增加天然气供应,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二十四)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

(二十五)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7.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

(二十六)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十七)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公共教育投入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提升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具 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

(二十八)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药品流通等改革. 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鼓励社会办医。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加快健全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

(二十九)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完善贫困人员保障体系

(三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建立健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三十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推进法制建设及宣传,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积极推行信访事项简易办理。

8.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十二)坚持依法履职,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化,法制化建设。

(三十三)坚持廉洁履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

(三十四)坚持勤勉履职,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健全并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

9. 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国防、港澳台、外交工作

(三十五)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三十六)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

(三十七)继续加强侨务工作:依法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三十八)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三十九)支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和发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四十)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继续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

(四十一)务实、开放做好外交工作:保持以往作风,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第9篇:部门分工

安全监督处人员分工:

杜永明:

1、对部门工作全面负责,重点负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

定、部门工作计划及总结的编写。

2、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负责事故处理分析。

3、负责作业规程及安全措施的审批。

4、负责火工品监督管理工作。

5、负责“一通三防”相关措施的制定落实及日常管理。

6、负责安检班及火工库管理。

贺绍军:

1、负责全矿安全培训工作的组织。

2、部门各类记录管理、各类报表及资料的上报。

3、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4、负责“一通三防”工作的日常管理。

5、部门各类文件的起草。

6、分管检身班。 调度室分工:

石志孝:

1、全面负责调度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协调安全、生产任务的完成。

3、深入井下掌握生产动态。

4、组织、培训调度室人员的安全学习和业务培训。

5、完成领导交待的任务。

李建兵:

1、协助主任负责调度管理工作。

2、具体组织协调完成计划任务。

3、汇总整理调度资料。

4、负责召开调度会。

5、深入井下掌握生产动态。

6、完成领导交待的任务。

冯文生:

1、具体负责值班调度工作。

2、协调完成当班生产任务。

3、记录整理当班的调度资料。

4、深入井下掌握生产动态。

5、参加定期的培训学习。

6、深入井下掌握生产动态。

7、清扫调度室、会议室卫生。

8、完成领导交待的任务。

陈继华:

1、具体负责值班调度工作。

2、协调完成当班生产任务。

3、记录整理当班的调度资料。

4、深入井下掌握生产动态。

5、参加定期的培训学习。

6、深入井下掌握生产动态。

7、清扫调度室、会议室卫生。

8、完成领导交待的任务。 生产技术处分工:

赵廷佐:

1、在分管领导的领导下,负责分管范围内的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技术政策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令、决议、通知、技术规定。

3、参加科室组织的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编制及设计方案的研究与审查工作。

4、参加安全办公会和有关重大事故抢险救灾工作。

5、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承包单位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6、对承包单位生产任务进行月度考核及月度验收工作。

7、组织检查承包单位施工工程质量、文明生产、现场管理等工作。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相关要求进行考核、奖罚。

8、组织矿井顶板管理、地质防治水等管理工作。

9、配合其它部门保障矿井各生产系统正常运行。

10、深人基层,检查工程质量和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的现场执行情况,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11、及时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樊玉山:

1、在分管领导的领导下,协助处长分管范围内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技术政策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令、决议、通知、技术规定。

3、参加科室组织的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编制及设计方案的研究与审查工作。

4、编制技术处工作计划及工作面接替计划,报领导审批。

5、组织完成矿井各项技术管理工作。

6、组织本部门各工种人员的培训工作。

7、参加安全办公会和有关重大事故抢险救灾工作。

8、深人基层,检查工程质量和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现场执行情况,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

9、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10、定期进行分管业务范围内安全技术工作总结。

11、处长因事外出时,行使处长职权。

范郭庆:

1、在处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本采区的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编制工作面的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贯彻落实各项技术政策和法规。

3、负责本工区职工安全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煤矿“三大规程”的落实,组织职工进行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

4、协助处长完成安全评估和质量标准化工作,抓好材料消耗和劳动管理工作。

5、负责工作面的正规循环作业以及工作面的搬家和接续准备工作。

6、深入现场,搞好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本工区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的方法和经验,不断学习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和新经验。

7、负责搜集本工区各类技术经济指标的资料,及时分析完成情况,采取各种有效的技术措施,完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焦小波:

1、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2、协助技术员参与编制年、季采煤工作面接替、协助领导搞好采掘衔接。

3、协助技术员负责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措施等审签组织工作,妥善收存各回采工作面的技术数据、资料。工作面回收结束后,及时编写回采总结。

4、深入现场检查作业规程、措施的执行情况,及工作面工程质量,文明生产。

5、协助领导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经验。

6、协助搞好岗位标准化培训、检查工作。

7、负责采煤质量标准化和采煤工作面日常验收检查工作。

8、积极完成领导交给的临时性工作。

师伟:

1、协助领导完成测量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测量任务,严格遵守《煤矿测量规程》相关规定。

2、协助总工核查各种设计和测量图纸,对审核结果逐一登记,如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3、负责绘制各种图纸。

4、参与制定重大贯通施工方案,确保各贯通精度达到煤矿测量规程要求。

5、负责矿区范围内的地界测量工作。

6、参与本矿岩层移动规律的研究分析工作,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三下”采煤工作。

7、按照制图和档案管理规定要求,对地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保管和归档登记技术资料。

8、负责标定井巷工程的方向,各类型贯通工程标定和大型固定设备的安装定位,并监督施工单位按线施工。

9、负责验收填报采掘工程的每月进度。

10、负责各种测量台账的上帐和校对工作(电子台账)。

11、负责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保管擦洗维护及保养工作。

12、负责积极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马彦云:

1、负责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2、参加编制矿井规划, 技术改造方案设计,井巷工程设计,严格遵守三大规程,从技术上确保掘进、开拓作业的安全。

3、参加编制年、季、月度开掘作业计划,搞好采掘衔接。

4、负责全矿掘进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的组织审签,并监督现场执行和贯彻学习情况。

5、及时制定贯通、开口、变更等安全技术措施。

6、协助领导完成新工艺、新技术和推广应用。

7、协助领导完成岗位作业标准化培训、检查工作。

8、认真学习档案管理法和集团公司有关档案管理规定,严守秘密,确保档案的安全。

9、新入库的各类资料,认真核查、整理、装订成册,及时编号保存。

10、负责资料查阅及借阅。

11、负责资料管理的安全工作,资料不得丢失,并做好资料的防潮、防霉、防蛀、防盗、防火等工作。

关发河:

1、在分管领导的领导下,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

2、制定矿井内各水仓的排水制度。

3、组织职工学习煤矿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开展“双革”活动,不断提高机械化程度。

4、及时反映和处理不安全因素,积极参加事故抢救工作。

5、制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使用车辆的保养工作,确保车辆安全运行。

6、及时清理矿井路面的杂物,保障路面平整、畅通。

7、及时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

机电处分工:

刁云礼:

1、组织拟定机电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计划。

2、组织机械、电气设备管理工作。

3、组织运输管理工作。

4、组织部门日常管理工作。

5、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

韩银国:

1、协助处长组织拟定机电处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并负责贯彻实施。

2、协助处长组织机械、电气设备管理工作。

3、协助处长组织运输管理工作。

4、组织部门日常管理工作。

5、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

王刚虎:

1、负责组织机械设备检查、维修、保养方案编制及事故处理工作。

2、负责组织设备图纸、资料的审核保管使用,培训工作。

3、全面负责指导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报废认定工作。

4、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

张延军:

1、负责组织机械设备检查、维修、保养方案编制及事故处理工作。

2、负责组织设备图纸、资料的审核保管使用,培训工作。

3、全面负责指导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报废认定工作。

4、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

马明军:

1、负责电力系统的设计、改造工作及安全工作。

2、负责组织电气资料档案管理使用工作。

3、负责组织电气设备使用、维修保养及事故处理、电缆发放工作。

4、全面负责指导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报废认定工作。

5、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 综合处分工:

刘利兵:

1、负责起草制定后勤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

2、负责煤矿餐饮管理工作。

3、负责组织煤矿宿舍管理、卫生绿化管理工作。

4、负责组织煤矿保卫、车辆管理、仓储工作。

5、劳保用品管理工作。

6、地面安全检查及值班管理工作。

7、应急事件处理工作。

8、临时统筹综合处整体工作。

赵晓亮:

1、重要会议记录、会议纪要整理、月度工作总结计划汇总。

2、人事文件起草工作。

3、员工入职、转正、定级、离职等手续办理工作。

4、人事档案的建立保管工作。

5、负责员工招聘、入职培训、社会保险管理工作。

6、员工考勤管理工作。

7、办公、宿舍财产管理工作。

8、派车管理工作。

尚文华:

1、负责煤矿党务管理工作。

2、内刊稿件的编写、征集、上报工作。

3、来访客人接待工作。

4、招待用品的管理工作。

5、文书档案借阅管理工作。

6、来电(传真)处理工作。

马鹏:

1、负责煤矿文件的起草、收发、上传下达工作。

2、负责编写制定煤矿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组织部门学习。

3、推行OA系统使用并负责日常维护工作。

4、负责6S的推行、检查、执行工作。

5、负责员工培训工作。

6、负责煤矿办公用品的发放管理工作。

7、负责印章管理工作。

8、员工入井手续办理工作。

9、负责班组建设制度和班组建设手册。 销售处分工:

李治堂:

1、负责统筹销售处的各项工作。

2、填写煤管票登记册。

3、统计销售报表。

4、过磅制票、填写逐日逐车登记表。

解怀亮:

1、过磅制票、填写逐日逐车登记表。

2、填写煤管票登记册。

3、统计当日销售报表,负责每日销售统计。

4、清扫日常卫生、保养维护地磅。

5、负责客户资金清理工作。

王增亮:

1、过磅制票、填写逐日逐车登记表。

2、填写煤管票登记册。

3、统计当日销售报表,负责每日销售统计。

4、清扫日常卫生、保养维护地磅。

5、负责实施市场调研工作。

鹏:

1、过磅制票、填写逐日逐车登记表。

2、填写煤管票登记册。

3、统计当日销售报表,负责每日销售统计。

4、清扫日常卫生、保养维护地磅。

杨凤荣:

1、过磅制票、填写逐日逐车登记表。

2、填写煤管票登记册。

3、统计当日销售报表,负责每日销售统计。

4、清扫日常卫生、保养维护地磅。

郑海军:

1、过磅制票、填写逐日逐车登记表。

2、填写煤管票登记册。

3、统计当日销售报表,负责每日销售统计。

4、清扫日常卫生、保养维护地磅。

5、销售处文字整理工作。

解治平:

1、对装载机司机进行日常管理。

2、定时保养维护装载机。

3、负责购煤车辆装车工作。

4、收集煤场零散煤、及时清理煤场杂物、清理道路、整理煤场煤炭的堆放等。

王桂平:

1、定时保养维护装载机。

2、负责购煤车辆装车工作。

3、收集煤场零散煤、及时清理煤场杂物、清理道路、整理煤场煤炭的堆放等。

波:

1、定时保养维护装载机。

2、负责购煤车辆装车工作。

3、收集煤场零散煤、及时清理煤场杂物、清理道路、整理煤场煤炭的堆放等。

白栓飞:

1、定时保养维护装载机。

2、负责购煤车辆装车工作。

3、收集煤场零散煤、及时清理煤场杂物、清理道路、整理煤场煤炭的堆放等。 财务处分工:

折彦荣:

1、负责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2、负责资金的全面管理工作。

3、监督、检查日常收支情况。

4、负责税务、银行部门的协调工作。

5、负责财务稽核工作。

6、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李文刚:

1、负责现金的收支管理工作。

2、负责现金日记账的登记工作。

3、负责煤管票的购置和换票工作。

4、负责电费的缴纳。

5、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韩鹏飞:

1、负责煤矿收入、成本、费用的核算工作。

2、负责原始凭证的审核工作。

3、负责各项财务报表的审核、报送工作。

4、负责各类税金计提和审报。

5、负责收入票据的管理工作。

6、负责职工工资的核算管理工资。

7、负责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工作。

8、支票的保管、填开与银行对账工作。

9、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殷利鹏:

1、负责日销售报表的核算管理、周报的填写工作。

2、负责原始单据的粘贴、凭证的填写工作。

3、负责各类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4、负责客户预收账款的核算管理工作。

5、负责会计凭证、账册、报表等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

6、负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开票工作。

7、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阮仕彬:

1、负责统计报表的报送工作。

2、负责总账的登录、各项报表的填写工作。

3、负责材料物资的核算管理工作。

4、负责各类材料账的登记核算工作。

5、负责职工食堂充卡开票及其核算管理工作。

6、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基建处分工:

杭建平:

1、组织制定基建规章制度和部门工作计划。

2、组织基建项目前期准备、策划工作。

3、参与基建项目设计、监理、施工招标选择工作。

4、组织项目过程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管理工作。

5、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及项目后评价工作。

6、组织部门管理工作。

7、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

孔令振:

1、负责基建项目技术策划工作。

2、负责基建项目设计、监理、施工技术审核工作。

3、负责基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配合工作。

4、负责基建项目竣工、项目总结技术工作。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王根生:

1、组织矿区修缮工作。

2、负责基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3、负责基建项目过程管理工作。

4、负责基建项目竣工及项目后期工作。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訾振刚:

1、组织矿区修缮工作。

2、负责基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3、负责基建项目过程管理工作。

4、负责基建项目竣工及项目后期工作。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户维维:

1、组织矿区修缮工作。

2、负责基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3、负责基建项目过程管理工作。

4、负责基建项目竣工及项目后期工作。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折柯辅:

1、组织矿区修缮工作。

2、负责基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3、负责基建项目过程管理工作。

4、负责基建项目竣工及项目后期工作。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上一篇:培训机构考勤管理制度下一篇:某银行绩效考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