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盈余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强制内部控制审计政策与盈余管理 ——基于DID模型的实证分析

摘要:受美国颁布的萨班斯法案和国内接连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经济事件的影响,我国的监管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及其有效性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为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从2012年开始,主板上市公司分三个批次开始被强制要求开展内控审计。为了探究这一政策推行之后对企业内部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政策效应如何,本文尝试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阐述了强制内部控制审计政策如何有利于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然后,本文又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强制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具体影响,并据此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而,对2011至2014年这一期间的主板上市公司进行筛选确定研究样本,分别从总体和分批次两个角度,以DID模型作为基础结合本文研究需要构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是:(1)强制内部控制审计政策可以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2)强制内部控制审计政策并不能对企业内部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3)强制内部控制审计政策可以显著减少国有控股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大型非国有控股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对大型非国有控股公司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效应并不显著。根据以上结论,本文主要针对政策制定机构提出以下建议:(1)继续扩大强制内部控制审计政策的推行范围;(2)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内部控制规范细则。本文主要创新之处为:(1)在研究内容上,细化了强制内部控制审计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两类盈余管理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拓宽了相关研究的深度。我国现有研究中,多是研究该政策对全部上市公司的影响,鲜有进一步细化研究其影响的;(2)在研究方法上,按批次分别用DID模型研究该政策对其实施对象的影响,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得出该政策对其实施对象的具体影响。现有研究则都是进行总体研究,很少分批次进行研究。

关键词:强制内部控制审计;盈余管理;DID模型

学科专业:会计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1.2.2 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1.2.3 内部控制审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强制内部控制审计政策效果的理论分析

2.1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1.1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涵

2.1.2 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历程

2.2 理论分析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强制内部控制审计政策效果分析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变量定义

3.2.1 被解释变量

3.2.2 解释变量

3.2.3 控制变量

3.3 模型设计

3.3.1 DID模型

3.3.2 模型构建

4 实证分析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4.2 描述性统计

4.2.1 整体样本描述性统计

4.2.2 分类描述性统计

4.2.3 实验组和控制组政策实施前后以及两组间均值对比和差异检验

4.2.4 相关性检验

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4.3.1 全部样本回归

4.3.2 国有控股公司

4.3.3 符合条件的非国有控股公司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建议

5.2.1 扩大强制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范围

5.2.2 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内部控制规范细则

5.3 研究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内部控制会计基础论文提纲下一篇: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