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园博园实习报告

2023-05-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每个大学生都要经历实习阶段,在实习过程中你可能有成长有收获,也可能会有懊悔或者失望,那么在实习结束后对实习情况进行总结,能让我们收获更多。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北京园博园实习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北京园博园实习报告

北京园博园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北京园博园

一、规模立意

北京园博园为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举办地,位于北京西南部丰台区境内永定河畔绿色生态发展带一线,总面积267公顷,东临永定河新右堤,西至鹰山公园,南起梅市口路,北至莲石西路,依托永定河道,与卢沟桥遥相呼应,历史文化氛围浓郁,地形多变,山水相依,颇具特色。

二、空间布局特点

北京园博园体现了“一轴、两点、三带、五园”的空间布局。一轴即贯穿东西的园博轴;两点即园林博物馆与锦绣谷;三带即三条从“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西区”延伸至园博园中的绿色景观走廊;五园即不同特色的五大核心展区,分别是:传统展园、现代展园、创意展园、生态展园和国际展园。

北京园博园将建设国内首座融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中国园林博物馆,集中展示我国园林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展示园林艺术全貌和发展的平台。北京园博园的建设将采用不同方式,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性,向全社会推广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展现节能环保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再生水、太阳能、风能等低碳环保技术的科学、合理利用,也将成为北京园博园的一个亮点。

三、主要景区

主展馆

北京园博会主展馆占地3.2公顷,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作为园博园核心区的主建筑,主要用于展示国内外造园艺术以及园林绿化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展示奇石、插花、盆景等各类园林艺术作品。展会期间是组织高层论坛、学术研讨、技术与商贸交流、特色文化艺术展示、展演等系列活动的主场地,同时承担园博会的室内展 览中心、会议中心、新闻中心、接待服务中心等功能。 建筑设计以北京市市花“月季”为原型,配以现代设计理念加以提升抽象。方案名为“生命之源”,以跨度75米的主展厅为源起,螺旋状地生长、传播、辐射,最终融于园区的景观之中。渐次绽开的构造和起伏变化的天际线赋予了建筑丰富的表情,宛如一朵花姿绰约的月季花盛开在丛林之间。设计上,采用多项节能环保技术,贯彻了“绿色低碳”的理念,力争降低日后运营费用,实现建筑的可持续运转。

永定塔

永定塔矗立在园博园内的鹰山之上,地上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建成后将用于永定河历史文化展览,是北京地区最高的民族风格仿古高塔。 永定塔外观为辽金风格的木塔,古风古韵,塔身高度69.7米,设有两部观光电梯,将成为北京园博会的重要景观,游客登高远眺,可将园博园全貌尽收眼底。永定塔为九层,平面为八边形,塔院为正四边形。永定塔的这组数字由“

四、

八、九”组成,“九”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最大的阳数数字,它代表着无穷无尽,另外“九”的谐音同“久”,寓意园博会喜迎四面八方宾朋,伟大祖国长治久安。

锦绣谷

锦绣谷原为永定河河床的一部分,曾作为采砂场,后成为建筑垃圾填埋场,至园博会筹建仍留有一个面积为10公顷,深达30米的大沙坑。设计师利用既有地形,将现状垃圾填埋场改造为下沉式景观花园,取传统的“燕京八景”之精髓,内设有燕台大观、风篁清听、云台叠翠、云飞霞起、绿屿花洲、林天霞影、采芳云径等景区和大型山石叠水、花卉瀑布等景观,成为北京园博会生态修复的新亮点,完美诠释“化腐朽为神奇”的生态理念。

四、总结

此次园林博览会展示了全国各地的园林,让我看到了南北园林文化的差异与不同,犹如身临其境,通过对各大展区的参观,更进一步的领略中国园林文化的魅力,使我受益匪浅。

第2篇:参观学习北京园博园

时间:2013.06.25

地点:北京园博园

单位:垫江园林管理所

参观人:雷茜闵

为了提高在单位的工作技能,增强县城的绿化景观,2013.06.25单位组织员工参观第九届(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学习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植物养护的技能。北京园博园规划的理念是“文化传承、生态优先、服务民生、永续发展”,规划布局是“一轴、两景区、三地标、五展园” 。“一轴”即园博轴(银杏大道);“两景区”即园博湖和锦绣谷;“三地标”即三大标志性建筑:永定塔、中国园林博物馆和主展馆;“五展园”即传统展园、现代展园、创意展园、国际展园和湿地展园。

我们主要是从园博园的四号门进入,以东南方向至西北方向参观。在四号门东边处的组团里最为突出的是太原园,设计元素上借鉴晋祠元素,设计空间上接近私家园林,驳岸处理及植物配置更多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手法,将主景元素有效并婉约地烘托出来,通过传统手法,让小园林烘托出大气势。

往前走来到国际展园,其中,阿拉伯风情园是以规则式的挡墙,配置绿篱植物,形状是五角星向内环扣,突出了国外的规则式园林风格。

再往前走,来到湿地展园,是园博会重要的生态公园景观,通过栈桥,大片湿地,带状园路等元素突出。过后,来到航天园,主要是把国际和国内的航天飞行器进行了一定比例的缩放在人们面前。

走完航天园后来到锦绣谷区的观景台,从上面望下去,格外空旷,也有各种组团景观,有大片式的色带花卉,也有圆形节点铺装及亭廊结合。

走完锦绣谷,我们来到八号服务区旁的组团,其中,北京园以该城市的特色故宫建筑风格和水体结合,把北京的风貌缩影在里面。

过后,我们又来到中国园林博物馆,里面主要是以古代园林展馆、近现代园林展馆、国外展馆组成。

最后我们来到最为突出中国古典园林特色的岭南园,岭南园以“岭南谣,故乡情”为设计主题,设九曜春晓、月照名堂、南国佳音、雨打芭蕉、画眉通泉、渔家之乐、伴塘荷风、故乡倚绣、红云飞韵、镜花传情等十处意境,彰显岭南园林的文化传承以及岭南文化的兼容、进取、务实、创新的精神。

快要结束参观的时候我们来到代表我们城市风格的重庆园,重庆园林设计规划显示,院内将设流香榭、巴山屋、吊脚楼等主要景点,为了更好地渲染山城形象,设计师通过堆石叠山营造山野环境,形成大气可观的山林景观;借助地形高差随山体地形沿沟壑蜿蜒与花石之间,形成动态线性水面。在建筑物设计方面,设计师将采用翼角挑枋出檐,挑枋前端置檐檩,虾须连檐檩和嫩戗起翘承翼角处板桷 ,翼角桷子平出,挑枋下置具有受力和装饰双重作用的斜撑,挑枋与檐檩搭接处下置吊瓜作装饰等手法处理。在植物配置方面,为体现山地绿化形式的多用性,设计师采用重庆园林传统植物为主,对于不能在北京生长的植物,将以相似植物代替

总之,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北京园博园,我们学到了如何利用现状进行景观设计,知道如何利用景观元素去突出每个城市的风格,知道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创造更美好的园林城市。

第3篇:游北京园博园体会

游园博

五三班 董栗齐

第九届北京园林博览会在丰台召开了。我,作为一名丰台五小的小学生我充满了好奇心,因为我们即将看到世界上最美丽的景点之一——园博园。

周二一早,我就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学校与同学们一同准备游园的用品。哇!同学们准备的好齐全啊!看,有的带吃的,有的带摄像机,还有的带着野餐垫。随后,我们讲了一些礼节举止的问题。接着,我们就上了十一号大巴车。

我们从园子的一个大门进去了,安检员们一个个不苟言笑,让我觉得好正规呀!空中下起了蒙蒙小雨„„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主展馆那“张牙舞爪”的“滑梯”,让人目不暇接。

我最喜欢的是台湾馆。台湾馆中最引人注意的还是一个”浴火凤凰”。这只凤凰有四五米高, 披着亮闪闪的羽衣,真是巧夺天工。它好像刚刚从烈火中重生,全身闪着银光,又透出一些金色,静静的立在水面上,这水面风平浪静,浅显若怜,仿佛顾影自怜,又像在沉思。馆的上空架着一只只各色的油纸伞,做工精巧,就像是空中盛开了五彩花,把台湾馆打扮的多姿多彩。

北京园突出了老北京的特色,整体造型是一个四合院登上几级台阶跨过30厘米高的门槛推开朱红色的院门,就走进了院中。大门两边有曲折的长廊,长廊里画着各种美丽的图画。院子中间是一个四角亭,坐在亭子里可以看到院中一个精致的水池。池中各色的鲤鱼在莲花丛中嬉戏游玩。“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东”池水映出各种树、花的影子让人留连间。

园博园,你是我们丰台的骄傲,我要带着画笔,画下这美丽的景色,让全世界的朋友都来游玩。

我爱你,壮丽而又美丽的园博园!!~

第4篇:黄石园博园报告

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实 习专 班 学 姓 学 生 实 习 报 告

名 称: 黄石园博园实践报告

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级: 1402班 号: 2014119050210 名: 邱震 1

一、实习时间 ............................................... 3

二、实习地点 ............................................... 3

三、实习目的 ............................................... 3

四、实习内容 ............................................... 3

(一)、引言 ........................................... 3

(二)、走进黄石园博园 ................................. 4

1、生态馆 .......................................... 4

2、主要展园 ........................................ 5

3、园博布展 ........................................ 7

4、黄石人家展园 .................................... 8

五、总结 ................................................... 9

一、实习时间

2017年5月11日

二、实习地点

黄石市园林博览会

三、实习目的

1、感受黄石市绿色转型,生态建设的新面貌。

2、领略碧水涟漪,花海绵绵,放眼眺望,青山绿水、万顷田畴的美好风光。

3、了解黄石现代城市规划历程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四、实习内容

(一)、引言 黄石是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黄冈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鄂城区,西靠武汉市江夏区、鄂州市梁子湖区,西南与咸宁市咸安区、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瑞昌市接壤。

黄石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也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然而,资源就像一把双刃剑。资源既成就了黄石昔日的辉煌;由于过度开采,也使黄石走到了“矿竭城衰”的边缘,逼迫着黄石人开始寻找新的发展出路。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黄石的光辉史与“光灰史”相伴相生。采矿经济推动这座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赤字,重工业集中,产业对资源依赖性强,能耗高、污染大的弊端日渐凸显。生态环保和产业转型的压力,对于昔日“黄老二”来说,逐渐从“迫在眉睫”发展到了“火烧眉毛”。

近年来,黄石市把产业转型作为“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的根本,破除“恋矿情结”“唯矿思维”的束缚,逐渐走出了一条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实力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具有黄石特色的生态产业发展新路子。

本次实习旨在走进黄石园博会,去了解特殊背景下黄石发展的脉络。

(二)、走进黄石园博园

1、生态馆 生态馆位亍园博会入口广场,为园博会主展馆,兼具展示宣传、科普教育、学术交流功能。展馆为两层建筑,其中A

区是突出园林艺术和生态文明的专题展览区,分为序厅、山水园林、转型之路、人居环境、缤纷自然等五个展厅。展厅紧扣“转型黄石•灵秀湖北”的园博会办会主题,既体现中国最美工业城市的独特魅力,突出黄石地域特色的城市转型之路,又展现黄石“国家园林城市”的绰约风姿,介绍生态园博的园林艺术。

2、主要展园

黄石园作为湖北省园博会承办城市,黄石市展园位于园博园南部,与园博园主馆隔水相望,是黄石历史文化、人文文化、山水文化的展示窗口。展园以“畅想花园”为设计主题,分为转型蜕变、破蛹而出、展翅高飞三个景区,通过打造“矿石花境、岩壁生机、复垦花田、铜草情愫、绿色崛起、双湖传说、绘梦2049”等十二个景点,充分展示黄石由灰色向绿色蜕变,由资源型向生态型蜕变的城市发展路径。

武汉园的设计主题为低成本景观,强调低废弃、低干预、低建造。展园以“半山水岸独一隅”为空间线索,以“江城汉韵容一园”为精神线索,通过山、水、树、石等园林造景元素的综合运用,打造“盘龙起源、时空之匙、因水而昌、租界故事”等十二个景点,依历史轴线讲述武汉从古至今的精彩瞬间。

宜昌园紧邻大冶湖,场地平缓。展园

分为以屈原千年求索为主题的景观片区和由高峡出平湖、大城建设展示所形成的圆梦大城景观片区,共设计有峡口风光、求索古道、宜昌诗赋、大城筑梦、宜昌美景等五处主要景点,沿园区螺旋上升可俯瞰整个园区及大冶湖的环状景观带。

荆门园的设计主题为“荆门谷韵”。展园以荆门城北特有的山地丘陵景观为蓝本,创建一处极具生活情趣的垄上人家场景。通过一湖、一舍、一亭、三谷仓,构建“逐水而居”、“择土而作”、“物阜民丰”的农谷风貌。民居、梯田、纺织机、圈养家禽……这里有着区别于城市生活的田园风情。

天门园位于园博园中部,靠近园博湖南侧,场地呈西北低东南高走势。展园以“三乡宝地”作为景观设计的主要结构及文化支撑,将天门的文化特色融入设计中。凸显天门作为重要茶产地、内陆最大侨乡、全国著名棉乡,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底蕴和城市印象。

湖师园整体设计以“书”为创意基础,体现湖师教学育人特点。结合湖师标识--H`S,左右分为春秋两园,借用“春华秋实”为设计寓意,突出黄石地域特色景点名称和湖师的治学、办学的高校特征。

理工园整体布局上,前部有泮池,入口采用传统空间照壁和现代植物造景结合,园区道路饕餮纹理一波三折,园区内部主题以理工学院校训为景题。

大冶园以2049设计师零碳家为主题,打造城市山林溶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将大冶市地图浓缩于设计中,通过一些小品设计将大冶文化融入其中,充分体现大冶园的特质

西塞山园两座连绵的山丘象征隔山相望的月亮山和西塞山,两山相连如同一条卧龙即将腾飞。月亮山上望月亭,亭下一汪瀑布,营造园区动感,增加园区活力。贯穿园区的水面象征蜿蜒长江,在观景台前最宽水面处篆刻《渔歌子》诗词,配以灯光,营造佳境氛围

下陆区园展园采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掇山理水,曲径通幽,整体布局以莲花池中的茶壶塑像为景观中心,围绕中心布置景墙、罗汉松、叠水瀑布、禅心亭、观鱼水榭等节点。

铁山园以铁山区矿文化为基础素材来展现铁山区历史悠久的矿冶文化特色,通过矿井入口景墙、岩石、雨水花园等三大节点来彰显铁山区文化历史。

3、园博布展

新西兰纳尔逊园通过对废弃集装箱的改造利用,结合绿植、水系等,将绿色空间最大化的延伸到人们的生活中,将集装箱模拟成建筑形态并结合垂直绿化,模拟生态城市,表达人们对森林城市的愿望,也加大人们对环保的重视。

德国罗德威尔展园以特色乡土酒桶结合创意性景观铁架扎景来塑造景

观空间,直线条的园路设计呼应德国严谨大气的国家特点,配合浪漫花带,黑森林、蓝天白云呼应罗特威尔的浪漫情怀。

日本园林受禅宗影响很深,佛家的悲观和禅宗的顿悟思想使得日本人特别注重转瞬即逝的美,因而秋色叶植物和开花植物备受喜欢,竹在日常生活中也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园内展示日本园林特色和关市特点,设置鸟居、日式凉亭、日式枯山水、竹筒流水禅意空间等景观,栽植樱花、红枫等主景树。

韩国议政府园设计主题来源于韩国传统乐器太极鼓。整个园区呈现太极和鼓面的圆形,以太极文化为主线,将韩国本土民俗文化做成小品穿插其中,中间圆形小广场,形成中间低四周高的布局。

塔吉克斯坦亚湾园采用规划式对称手法,以喷泉水池作为构图中心,入口景门将拱门与雄鹰雕塑融合一体,装饰景墙水体的障景与景门前后呼应,在造型上提炼伊斯兰建筑中的经典元素运用到景墙中,大量使用中亚人民喜欢的绿色,象征幸福和美好。

4、黄石人家展园

黄石人家展园主题为生态休闲,反映黄石农家生活。展园共分为四个

区:院落入口——迎宾区,以带状镜面水景作为引导,将游客引入园中;中心庭院——聚会区,

以两栋建筑围合成中心庭院,形成全园聚会中心;庭院菜地——体验区,该区为一带状景观区,同时在菜地中布置牛羊雕塑与农具结合,反应农作场景;滨湖后院——休闲区,形成一处可观可游可休憩的景观场地。

五、总结

通过这次园林博览会的参观,不仅使我们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进,还使我们对黄石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由资源城市向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发展的转变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黄石告别昨日的辉煌,以高亢的热情和必胜的决心,投入到建设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转型”行动,以缤纷的自然、厚重的文化、雄厚的经济,构建新时代的最美黄石,打造生态与经济均衡发展的美丽园林城市,谱写出“矿石上生长出园林之城”的壮美篇章。未来,通过对大冶湖周边地区开发等积极探索,一步一步走向产业转型之路。

第5篇:厦门园博园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结合课本理论知识欣赏各个园区,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从而进一步了解园林规划的实际应用及设计。

2、了解古今中外的建筑设计和各个园林流派的风格特点。

3、认真欣赏各个建筑小品、园路等并比较自己的设计,找出不足,从而加以改进。

二、实习时间

3013.12.01

三、实习地点

厦门园博园

四、实习内容

园博园规划片区总面积6.7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03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园博园主展区、生态湿地公园、水景及水上运动、温泉度假村等商业配套设施。园博园片区规划以半岛、岛屿的形式进行总体布局,由九个岛屿和两个半岛组成。其中五个为展园岛屿,四个小岛为生态景观岛。以此为基础,分期规划建设东边的自然原生岛、西侧的杏林苑、中部的教育之园、石文化园和北侧的山林休闲园,形成一片中央公园式的大绿地。 厦门园博园首次以明确的园林流派划分各展区,把参展城市按园林流派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民族风情园林、现代园林和国际园林,将各地园林最辉煌、最令世人称道的部分,配合园区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移植过来,使园博园成为荟萃中国园林各流派的大观园,成为集各地园林景观之大成的展馆,而这个展馆本身就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本届厦门园博会的办展原则正是“应用各种园林艺术手法和高科技成果,充分展示国内外现代园林与传统园林各个流派的园林艺术精品”。

可将园博园的建筑分为五个主要流派:

①皇家园林流派主要集中在北方园区,包括北京同和园、天津、沈阳园等。 特点:风格庄重严肃,布局规整又富有变化,建筑大气稳重。

②江南园林流派以苏州园林为代表,有10个城市展园采用了这一建造手法,包括苏州园、南京园、成都园、济南园、长沙园、武汉园、南昌园、宁波园、岳阳园、常德园。

特点:空间布局灵活,多采用借景、对景、框景、障景等造园手法,布局紧凑,主要建筑以江南水街为轴线,采用“粉墙黛瓦”风格,色彩淡雅,轮廓柔和优美。充分展现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特色和古镇风韵。

据称,厦门园博园的江南园林建筑是江浙以外规模最大的江南园林建筑群。 ③岭南园林流派主要有广州、深圳、南宁、北海4个城市展园。

特点:受江南园林影响,又受西洋风格的影响,自成风格。在近现代园林中,把园林引入酒店的做法就来自岭南园林,闽南地区的假山制作、花木营造都受岭南风格的影响。 ④闽台园林流派共有14个城市展园,分为闽中、闽东、闽南、闽西和闽北及台湾地区展区。

特点:以闽台共有的地域特色古厝及骑楼街市,引入“茶艺、曲艺、园艺”营造闽台-独特的文化氛围。闽台园林受海洋文化影响,中西合璧,它的红砖文化和石文化很有特色。

⑤国外风格汇集园博园汇集了24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佳作,有英式的自然风景园、意大利的台地园、中东地区的巴比伦空中花园,还有法国的皇家园林、立陶宛的俄罗斯风格建筑等。

以下是我们游览的一些景点

1、园博大道:,园博园大门是以厦门市鸟白鹭为原型,塑造了“白鹭展翅飞”的优美造型,非常具有动感和地方特色。园博大道宽30-50米,总长约2100米,具有景观交通休闲多种功能,是园博会的主轴,形成了贯穿南北的主要空间轴线。以“花好月圆为”主题,起点为“花之门”,与之相呼应的终点处放置外径36米的名为“月光环”的大型景观构筑,设计理念来源于月的阴晴圆缺,它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不由使人联想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期盼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此时、此地、此景,感觉非常协调,境由此生。除此之外,整个园博大道仿佛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花境的运用使园博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得到了全面的诠释。沿途不断会开辟供人休息赏景的小空间,放置雕塑小品、坐凳和花架凉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 江南园区:参观了以南京、成都、济南为代表的共10个城市展园,采用江南园林理念设计手法,布局精练,造型轻巧简洁,色彩淡雅,轮廓柔和优美,“粉墙黛瓦”风格展现江南的水乡特色和古镇风韵。建筑沿河沿街,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

3、北方园区:以北京、天津、河南为代表共有六个城市展园,充分利用了山体的景观控制性,紧扣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北方园林意境的精髓,房山石、垂花门、汉白玉拱桥等园林要素的运用强化突出皇家了园林严谨的视觉控制轴线和庄重的风格,建筑庄严、厚重是这一园区的鲜明特色。

4、民族风情园区:以一个民族风情广场为核心,突出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主题,融合和组织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展区。有西藏、云南、蒙古、新疆石河子、贵阳、呼和浩特等城市参展,各少数民族地域特色特色鲜明,置身其中仿佛身临其地。

5、现代园区:共参观了上海园、重庆园、烟台“烟景荟园”、合肥“和园”、威海园等9个城市展园。整个园区以“时代乐章”为主题,设计简洁大方,采用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塑造了丰富的园林空间,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6、国际园区:包括澳大利亚、日本、埃及、墨西哥、美国、新加坡等24个国家的展园。展示世界各地的园林特色和建筑风格。如新加坡的“狮身鱼尾”雕塑、非洲草原的“金钱豹追逐羚羊”的雕塑以及荷兰的“大风车”无一不体现着各国的地域特色。

7、风景园林师园区:分别参观了王向荣、王浩、朱建宁、俞孔坚、章俊华等8位国际青年风景园林师的园林作品,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他们运用了诗的语言,灵活运用空间艺术,耐人寻味,创造了符合场地原有特质的诗情画意,同时又特别崇尚简约、节约,摒弃了造园中大兴土木,为造景而造景的弊端。

8、闽台园:是集中反映闽台文化的场所,是主办地福建及近邻台湾园林的共同展示区。意在反映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同属一个中国的思想。

以下是我在本次游览中感触颇深的几点

1、园中道路

贯穿整个园区的园博大道,是整个园博园的标志之一,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园博大道道路建设处处体现了微地形设计。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树木和草坪种植高低错落,是几公里长的道路不在显得单调古板。而且铺装样式多种多样。在园博大道的建设上,还带动了桥梁景观的建设,桥型上大胆创新,重点凸显景观桥梁的观赏功能,形成水中有景,岛在水中的景观。

2、园中园的空间处理手法。

在园博园主岛上分别布置的北方园区、江南园区、岭南园区、民族风情园区、现代园区、国际园区和风景园林师园区等园区,各园区分处主岛不同方位,与整个园博园不可分割却又自成体系,包括道路系统、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等园林要素的设计运用,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同时与园博大道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游览体系,营造出一个个形散神不散的景观空间。

3、比例和尺度合理宜人。

作为集会、庆典的重要场地,园博广场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要,而且必须满足景观比例和尺度的要求。在设计手法上设计师采用了“尺度变异”的手法,用夸张的尺度通过巨型花盆改变广场的尺度感,60CM宽的花坛压顶,近3M高的花盆,使之与宽阔的园博广场尺度协调统一。而在其他小面积的园区内,你就会发现与人的活动尺度相协调的诸多小空间,如小型花架和亭廊等。

4、设计手法形式灵活多样,变化多端,充分发挥了设计师的想象力。

例如:园博广场的设计主题“鹭舞琴韵”,地面铺装以深浅带状形式寓意琴键,“白鹭”造型灯仿佛一群白鹭飞向水面,映衬厦门特色“钢琴之岛”和“鹭城”的美称;以“白鹭展翅”作为设计灵感的门形构架为入口标志;青岛园以青岛啤酒瓶造型设计的坐凳等等,那么自然,那么贴切,使人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想象力。

5、空间布局内聚外扩,空间不断被分割和转换,形成了诸多景观丰富的小环境。

这里让我感觉最强烈的就是景墙的运用,用植物材料编织的景墙,雕有金属浮雕的景墙,油画彩绘的景墙,江南的粉墙黛瓦景墙,不同形状,大小各异的形形色色的景墙,花窗框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框景、借景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形成了空间相互渗透,景观相互因借的艺术效果。在不大的空间里使人感到的是“咫尺山林”、“步移景异”“柳暗花明又一村”,引起游人进一步寻芳探幽的欲望。

6、注重各地地域文化,历史内涵的挖掘和意境的创造,地方特色鲜明。

无论是现代园区、江南园区还是国际园区、北方园区,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构筑了带有明显导向性的公共主题园。各园区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区别于其它城市和国家的特异性景观。尤其是国内的展园充分展示了以现代手段诠释传统精神的设计构思,其实质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园林以物寄情,营造意境的手法,文学、绘画、书法应用其中与造园艺术相结合,烘托气氛。

7、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雨水的收集和能源的开发。

生态的建造方法和环保材料在园内被应用,如大面积广场道路铺装采用透水性铺装,建筑屋顶绿化作为保温隔热层、垃圾桶采用环保型材料,分类回收垃圾。雨水收集系统贯穿整个园子,大大节约了水资源。风车不仅作为园博大道上美丽的风景,而且风力发电为园子的照明系统提供了电能。

五、总结

园博园各园区的设计是我国传统园林的集大成之作,是对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学习更加深了对园林的理解,感知了各种设计手法的运用,有助于我们不断探索现代园林发展的方向。总之,在此次实习当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不管是在设计手法上,还是种植设计方面,这是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过渡,是园林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受益终身。

第6篇:重庆园博园考察报告艺术考察报告

重庆园博园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6年6月4日 考察地点:重庆市园博园 考察形式:实地考察

考察目的: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通过观察、实际接触去发现自然、感悟自然,发现现实和生活中的精巧设计实例。在专业方面提高我们的手绘水平、扩大视野、为明年的毕业设计和以后的设计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搜集并整理设计课程中所需要的社会资料,使我们通过考察不断的升华自我、完善自我。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同学之间协作的责任感和团体意识。

前言

2016年6月4日终于我们又一次踏上了我们期待已久的考察之行的道路,我要在本次考察中不断吸收知识,开阔眼界,不多地提升自我。我们在两周的时间里先参观考察了四川合江尧坝古镇,通过的这些地方建筑、艺术和一些表现手法的考察学习以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给我很多的感受,收获很大,相信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一、园博园概况:园博园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龙景湖公园,现有面积219.6831公顷,四面临街,可远眺缙云山、鸡公山,嘉陵江温塘峡、观音峡等山景、水景、峡景和北碚城市景观,可满足游览休息。耗资近20亿、占地3300亩的重庆园博园,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超大型城市生态公园。园博园内设有入口主题展示区、传统园林集锦区、国际园林展示区、现代园林展示区、三峡生态展示区和景观生态体验区等六大展区,建了5.1万平方米景观建筑和26个景区景点,荟萃了国外21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城市以及国内80多个城市的经典园林景观。既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也充满了异国情调。园博园按功能设立入口区、景园区、展园区和生态区四大部分。

三、园博园的主要内容:园博园内设有入口主题展示区、传统园林集锦区、国际园林展示区、现代园林展示区、三峡生态展示区和景观生态体验区等六大展区,建了5.1万平方米景观建筑和26个景区景点,荟萃了国外21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城市以及国内80多个城市的经典园林景观。既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也充满了异国情调。园博园按功能设立入口区、景园区、展园区和生态区四大部分。

入口区:主要包括主入口、东次入口、西次入口三个。

景园区:位于平地展园区与山顶生态区之间的风景坡地,具有较好的视觉观赏性和良好的观景视线。按照一轴两星一环”的结构规划,设置候鸟湿地、卧龙石、双亭瀑布、龙景书院、湿地花溪、青山茅庐、枫香秋停、荟萃园、云顶揽胜、悠园、巴渝园、环湖六景、风雨廊桥、莫纹世界等景区、景点。

展园区:根据规划设计的用地要求,充分利用园中较为平坦的区域安排城市展园,其中包括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闽台园林、现代园林、荟萃园、西部园林、港澳园林、国际园林和企业园林等10个展园区,汇集了包括中华不同流派的园林和充满异国情调的国际园林在内的127个展园。 生态区:为维护园区整体优良的山体生态环境而设置的区域,既是园区各园林的绿色大背景,也是维持动植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

重庆园博园突出中华传统园林、山水园林、巴渝园林、节约型园林、引领园林科技发展方向和群众广泛参与等六大特色。按功能设立入口区、景园区、展园区和生态区四大部分。园博园的主展馆、巴渝园、重云塔、龙景书院等巴渝传统建筑,古典桥、园区道路相扣,60公里健身步道,四季分明的自然生态景观,水波粼粼的800亩水面,都让人流连忘返。其中特别引人瞩目的是,在园博园内还建成了“先辈林”、“先锋林”、“同心林”、“星光林”等红色文化园林,给人以感染与启发。所有这些,形成了重庆园博园的独特魅力,并将永远传承后世,成为重庆有史以来融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最大的城市公园,成为永久性旅游观光和互动式休闲娱乐的新景区。

四、考察内容:2016年6月4日早上大家都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来到了重庆园博园,一路颠簸但是无比兴奋。顶着炎热的太阳买好票,陆续从主入口进入园博园。

来到园博园我们第一件事情就是确定路线:湿地花溪景区——龙景桥——同心桥——绝壁仙奕——听雨桥——岭南园林展区——枫香秋停景区——港澳园林展区。

1、 湿地花溪景区:去岭南园林的路上途经一片李子树林,满地成熟的李子撒落在草地上。

2、 绝壁仙奕:壮观奇异的棋子错落在绝壁上,让我有种身临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棋盘的错觉。

3、 岭南园林展区:岭南园林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区,以广东的可园、徐荫山房为代表,有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也有符合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其有别于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独具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园博会上的岭南园林展区与北方园林展区相邻,位于龙景书院景区旁的半山坡区域,面积16200平方米,包括长沙园、汕头园、南宁园、清远园、韶关园、茂名园、东莞园、广州园、珠海园和佛山园(有为园),共10个展园,选取了岭南园林构园的景观元素,凸显其浓厚多彩的岭南色彩。

汕头园

南宁园

4、 港澳园林展区:从岭南园林出来我们徒步穿过山上的树林经过枫香秋停景区后终于来到了港澳园林。港澳园林位于龙景书院旁,面积4150平方米,设置香港园、澳门园2个展园。展现香港、澳门独具的园林特色和回归祖国之后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香港园 以“香港亚洲国际都会”为主题,展示象征香港文化中心的植物墙和香港特有的花卉洋紫刺、土沉香、杜鹃等元素,凸显香港多元文化。

澳门园

以澳门八景中的“妈阁紫烟”和“龙环葡韵”为主景,配之以不同植物和水景,暗喻紫气东来、澳门福地,别具一番情趣,展现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

5、 乘舟侧畔:由于小伙伴们都有些累了,我们就在附近的驿点乘坐了交通船,在船上吹着风,欣赏着园内各色各样的风景。

6、 国际园林:到了位于园博园北部,靠近主人口主展馆。面积23800平方米,整个展区共有35个展园。按照多元简约的设计手法,展现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澳洲各国异彩纷呈的园林风格。包括阿根廷科尔多瓦园、澳太利亚布里斯班园、比利时安特卫普园、加拿大魁北克园(负舟之行)、加拿大滑铁卢园、埃及阿斯旺园、埃塞俄比亚的斯亚贝巴园(原始味道——埃塞部落)、斐济劳托卡园、法国图卢兹园、德国杜塞尔多夫园、匈牙利佩斯园、匈牙利德布勒岑园、日本广岛园、日本福冈园(里山园)、肯尼亚纳罗克园、韩国釜山广域园(活力园)、韩国全罗南道顺天园、韩国济州园、韩国仁川园、俄罗斯沃罗涅日园、泰国清迈园(清迈艺术园)、乌克兰切尔卡瑟园、英国威尔士园、美国韦恩斯伯勒园、美国休斯顿园、美国西雅图园(翡翠城之花园)、美国韦恩郡园、美国太空郡园、美国旧金山园、越南下龙湾园、德中同行园(德国德中同行协会)、古巴何塞一马蒂文化协会园、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园展静园(韩国设计师个人园)、迈克花国(英国设计师个人园),共35个展园。

7、 巴渝园:临湖吊脚楼,观景品美食巴渝园坐落在园区内难一的湖泊——龙景湖畔。它面朝渡光粼粼的龙景湖,背倚座挺拔的小山坡。完全符合中华传统建筑“背山面水”的选址要求。为力求还原明清建筑风格,整个“巴渝园”建筑外墙都没有上色,保持着原汁原味的木结构。巴渝园运用巴渝传统的吊脚楼建筑形式,构成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山地院落。建筑临湖而居,飞檐翘脚高低错落,与湖面倒影形成一抹空灵隽秀的美景,营造出‘清风绕重楼,屋宇叠山丘”的意境,游客可在此赏巴渝美景,亦可品巴渝美食,尽享人间快活。除了优美的景致,“巴渝园”还承担着园博园“服务区”的重要功能,在规划上加入了“美食”这一重要元素——除了B、C两个展览奇石和盆景的院落外,整个巴渝园成为美食的天堂

8、 卧龙石:

考察总结:园博园的主旨是传播园林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造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深的造诣。在重庆园博园,我们看到了传统园林的精髓,同时也有创新。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是“小而精,小中见大”,但重庆园博园的面积为2平方公里多,是规模宏大的自然山水园,所以重庆园博园体现出“大而有势,大中见博”的特点,既顺应山水之势造景,又呼应园博园“博”的主题。园博园是一种分层次设置展园,提取具有良好园林底蕴的城市,包括北京、苏州、天津、济南、太原、绍兴等,把这些城市的展园齐聚一体,构建“荟萃园”,充分展现中华经典园林的博大精深。

在整个园区的关键点设置亭、台、楼、阁、塔、廊等园林建筑,统一全园的古典风格,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打造出一个当代最大的传统的古典的园林。在继承中国园林传统的同时,园博园同时注入新的思想,融入时代特征的新理念、新手段、新技术。重庆园博园的设计创新表现为“博纳”,通过注入更多的活动,实现功能的博纳;通过设置从单一地域特色到中外古今各大流派的展园,实现形式的博纳;通过保留现状良好的植被,种植大量的名木大树,实现绿量的博纳。

园博园的设计理念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此次考察带给我们很多生活学习上的启发,使我们获益良多。

上一篇:亦舒经典语录完整版下一篇:大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