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蔚蓝色

2022-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那片蔚蓝色

那片蔚蓝

手扶窗棂,聆听花开的声音,看生命的留痕。一束白玫瑰深埋了内心喧嚣与浮躁,盛开着宁静。这片蔚蓝不需宣扬,却令人无法抗拒。我奔涌的心潮退成了平静的湖面。

然而,我又不甘于这样的一窗蔚蓝。它的宁静和灵性在淡竭色的窗框中膨胀,仿佛要与我相拥。我在绿茵的草坪上躺下来,任自己沉浸在这气氛里头。那是一中恬静而又温和的蓝,我很奇怪为什么我的记忆里不曾有这样美好的一幕。凝望着深邃的天空,,我才理解"无边无际"和"空灵"的真正含义。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要触摸它。它是如此的遥不可及,却让我觉得我的手浸入了一平静的湖面,一种无以名状的感觉像粼粼的微波一样缓缓地舒展开来,散遍全身。而这时,我又感觉到我的手指仿佛真的触到了一些东西,柔柔的,飘渺的,非常梦幻,却又是实在的。我委实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朗和轻松。

只是,这样美好的晴空不会亘古不变。人生当中,总有阴云来无端袭击。雨季轻轻的时候,许多次我丢失了遮风挡雨的小伞,无奈地任雨将心淋湿。在这样的雨季里。我时时期待着一片蔚蓝的晴空。而往往在这样强烈的期待中,我走过的不仅仅是雨季,连同那片渴望的蔚蓝我也忽略掉了。还是恩师的话实在,"每个人都会遇上雨天,但是我希望你们的这场心雨不要下得太久。"无可否认,有时候雨的确很大,把睁开的双眼都遮住,竟不知道前面是晴空。

我张开五指挡住一部分视线,阳光甚至那片蔚蓝像流水一样从指间滑过。随着白云漂浮,我明白到,每场雨过后,心里总会洗出一片洁净的天空。

第2篇:《那片星空,那片海》经典语录

1、不管过程如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好好长大了,这就是最好的事情。

2、对一个人的漠视才是最大的羞辱

3、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实面前,我甚至连开始的勇气都没有!可我为将来小心打算,又有什么错呢?

4、宇宙间唯一的永恒就是——所有的一切都会随时光消失。

5、人类喜欢新鲜刺激,还喜欢炫耀自己占了便宜,当然不是贪婪得来的便宜,而是那些证明他们眼光,品味,智慧的便宜。他们会愿意津津乐道。

6、最柔软的牡蛎都包裹着最坚硬的壳,最美丽的珍珠都是藏得最深。

7、如果你想了解他,不要去听他说出来的话,而是要去他没有说出的话。

8、我积攒了很多很多的爱,多得我都舍不得给任何人,也不敢给任何人,因为那是平凡的我全部所有的,但是,我想给你。

9、爱情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巫术,它能让自私者无私,怯懦者勇敢,贪婪者善良,狡猾者愚蠢。

10、爱情从来都不可能只有甜蜜,苦痛也是爱情的一部分,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也让我们更珍惜得到的甜蜜。

11、因为爱上一个人,所以爱上了和他有关的一切,所有代表他的一切,都会让我觉得温暖幸福。

——大猪妍

第3篇:《那片星空 那片海》读后感

读《那片星空 那片海》有感

2015年7月30日

记得小时候看过郑伊健和钟丽缇演的一部电影《美人鱼》,只觉得好美好美,却不知一个男人鱼的故事也能如此唯美。

几乎和所有的爱情小说一样,霸道、高傲、无所不能的男主角与勇敢正义而又可爱的女主角最终冲破层层阻碍,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不同的是这里的无所不能,是因为王居蓝(吾居蓝,我爱的人居住在蓝色的海洋里)是一条会在月圆之夜化身为鱼的鲛人,他曾和王维共喝酒吟诗,曾参与了欧洲南北战争,不知道究竟活了多少年,体内拥有灵珠,而拥有超能力。

第三次上岸的目的,只为了杀了沈螺,拿回100年前借给沈螺高祖爷爷,现在寄存在沈螺体内的灵珠。然而却阴错阳差的与沈螺相爱,上演了一出出历险记,最后走在一起。

看完一本书,就像是到奇妙世界走了一段奇幻旅程。桐华的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都是那么唯美、那么吸引人。男主人公的灵力吸引人,而他无时无刻对女主角无微不至的关心与保护才是最温暖人心,让我坚持看完整本书的支撑所在,让我用两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367页的小说。

我在想,能拥有这般爱情,应该是每个女孩的梦想,可现实终究和小说是两个世界,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奋不顾身、纯粹的爱情,在这个混杂的世界里出现,否则也不会说这是个混杂的社会了。我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期盼,当然不是小说里那样不切实际的,我希望自己的归宿是一个我们相互爱着对方,相互珍惜着对方珍惜的人,相互支持者对方喜欢做的事,相互扶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的幸福小窝;我希望的生活品质是快乐至上,不被俗物干扰的;我希望的将来是和谐美好的。从这里我对爱与付出有了更深的认识,那就是全心全意,不自我。

我在想,这样美好的文字,我什么时候才能修炼成才呢?积硅步致千里,养成一个好的读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日积月累,才能下笔有神助。看来一个理科生,该是时候多关注些文学方面的东西了,行动起来,给自己充电、加油、打气吧,读书计划从这里开始。

一生必读的100本书:

伊索寓言 颜氏家训 一千零一夜 格林童话 安徒生童话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礼记 尚书 基督山伯爵 巴黎圣母院 汤姆叔叔的小屋 昆虫记 苏菲的世界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静静的顿河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复活 古代社会 茶花女 小王子 冰心散文选 阿Q正传 少年维特之烦恼 追忆似水年华 梦的解析 法学阶梯 史记 抱朴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 日知录 管理学 资治通鉴 新工具 本草纲目 人性的弱点 尤利西斯 伦理学 理想国 悲惨世界 实用主义 社会契约论 安娜·卡列尼娜 资本论 穆斯林的葬礼 活着 经济学原理 飘 金刚经释义 毛泽东诗词全集 徐霞客游记 神曲 六祖法宝坛经 庄子 吉檀迦利 荷马史诗 三十六计 简·爱 聊斋志异 马可·波罗游记 梦溪笔谈 围城 中庸 贞观政要 窦娥冤 红与黑 麦田里的守望者 老人与海 红楼梦 西游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战争论 悲剧的诞生 物种起源 论法的精神 君主论 人口原理 唐吉诃德 源氏物语 政治学 鲁滨逊漂流记 国富论 几何原本 水经注 大学 论语 老子 左传 孟子 韩非子 正义论 孙子兵法 曾国藩家书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周易 美的历程 百年孤独 菜根谭 诗经

第4篇:那片枫叶林

枫叶又红了,火红的枫叶是那么可爱,那么迷人!像妈妈一样,

“不,那就是妈妈,她从来都没走,她还在!”落一次次在心里默默的告诉自己。

慢慢走着,默默地触摸那片片火红,落眼眶湿润了,落感受到了爱,是很深很深的爱!“我知道你没走,你快出来呀!你和女儿做迷藏吗?女儿真的好想你! 我知道你来了, 为什么却不见我?是不是我惹你生气了?你出来呀!”红叶里,她拼命的跑,拼命的喊,妈妈的影子在她的眼前晃动。她伸手去抓,可是像泡影一样不见了。“妈-妈-妈-”撕心裂肺的痛。红叶湿了。她的心碎了。

默然.手中的东西无声的滑落,一片叶子落在上面:“襁褓中的我是那样的依偎在你的怀抱,静静的享受 着你怀抱的温度,你微笑着。那样的慈爱。那样的满足.幸福的花朵在怒放,你的爱在怒放,我只是静静的缓慢的却匆忙地生长,而你呢,都看不到我一长的婷婷玉立。”

清清的流水边,是你抱着我,你的怀抱软绵绵的.似糖融入我的血液里.似火.温暖着我的心.如今,我再也享受不到了.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到了. “百年修的同船渡”能让你抱着是我今生的幸福。照片上的你纯澈的脸孔,千落乌黑的头发,你的笑在方寸间定格,竟这般杳无了,栅栏在我的记忆里。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蓝色的记忆将落带回到十七岁。那晚,饭桌上摆满了一座子美味,全都是落最爱吃的,芳香四溢,中央,放在那里最最美丽迷人的是落生平第一次吃到的奶油蛋糕,精美的花朵,中间还有一个小熊熊,好可爱,落幸福的笑着许愿吹蜡烛,吃蛋糕,一切的一切都在爸妈和落的笑声中度过,用手机拍下的蛋糕,妈妈,爸爸,落,蛋糕,一起和的影,上面落加中间,爸妈紧紧抱着落,甜蜜快乐,留下世间最美的笑,永远封存在落记忆深处,一张幸福的大脸贴笑脸,化作记忆飘落。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落听到了,那是来自天堂的声音,落天使般的跳起舞来,火红的枫叶在落身边飘飞着,围着落,抱着着。

这个枫林是妈生前种的,落说“今后,有枫的地方妈就在。” “妈,你看到了吗?今年的枫叶最红,那是你爱的泪水浇灌的,我知道你在陪着我,今生我是叶你是枫,叶随枫飞” 记忆的枫带走我的思念吧!

思念是秋夜里

忽明忽暗的萤火

反复在心里

千万遍飞翔

今生的枫

来世的情 化作青丝

软软的话语

和的怀抱

第5篇: 走进那片“麦田”

——解析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摘要】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为我们及其细致地刻画了青少年一代很少为人们所察觉的内心世界,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作为这一代人的典型代表,面对的同样是虚无世界里的孤独与无助,然而在与实做斗争的过程中却总是势单力薄、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之余只好在想象中构造一处“麦田”,去那里寄托自己漂泊已久的灵魂。霍尔顿想要守望麦田,正如他一直追寻最本真的纯洁一样,因此麦田里充斥的不光是希望,还有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依托。

【关键词】霍尔顿 孤独 成长 现实世界

《麦田里的守望者》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自1951年首次出版以来就备受争议,争议的焦点当然是在小说的主人公身上,那个穿着晴雨两用的雨衣、倒带着大红色鸭舌帽、满口粗言秽语的名叫霍尔顿的青年。霍尔顿反抗丑恶世界的精神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跟他年龄相仿的人,他们疯狂地跟风,仿佛找到了知音一样,这让家长们惶恐不已,他们不满于让这样一个满脑子胡思乱想、张嘴就说脏话的“不良青年”变成孩子的榜样。似乎只有时间可以证明一切,《麦田里的守望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褪去色泽,反而承载了更为厚重的价值,成年人透过霍尔顿的视角得以深刻体会青少年不易察觉的孤独感,让人们更进一步地走进了青年一代的内心世界。

故事开始在圣诞前夕的一个星期六,讲故事的人正是躺在精神病医院的霍尔顿。从星期六到星期一,仅仅是短短的三天两夜,可是霍尔顿所经历的却如同是在穿越时空隧道一般,他会在星期日十点左右醒来饥饿难耐的时候想起前一天晚上去看电影时吃的两客汉堡牛排,他自己说“那已经很长时间了,就像发生在五十年前一样”。只在星期六晚上发生的事就足够让他身心疲惫,先是吃那周六晚上亘古不变的晚餐,这显然是一件让他及其郁闷的事,学校的这一安排纯粹是为了应付周末可能来校看望孩子的家长,这种逢场作戏让他厌恶不已。紧接着是去看他口中所谓的混账电影,他对电影一向没好感,这趟出行自然不会愉快。回到宿舍又帮同住一屋的斯特拉德莱特写英语作文,即使英语是他颇为擅长的一科,可是所要描写的内容却令他恼火。他对和自己喜欢的琴约会回来的斯特拉德莱很不满,痛恨他满脑子只有一些色情的东西,于是和他大打出手。被打倒在地的他被孤独之感侵蚀,从隔壁的阿克莱那里找不到安慰的情况下他决定收拾行李提前离开潘西中学,连夜前往了纽约。到了纽约还不算,一个人待在宾馆里只会徒增寂寞,于是又去逛夜总会,稀里糊涂地接待妓女。

霍尔顿刻意地找各种事来做,表面上很有精力,其实是在掩饰他难以言说的孤独与无助,尽管他已是第四次被学校开除,按理说应该是“身经百战”,阅历了各种挫折,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可是他的心灵深处是脆弱的,他也会在偷偷溜回家准备见妹妹最后一面的时候哭起来,只因为懂事的妹妹把她过圣诞节的零花钱给了身无分文的哥哥霍尔顿以备不时之需。他眼看着自己的痛苦来源于周围人的各种虚伪做作,自己却始终不能和他们脱离干系。从短短三天的心路历程里可以感受到他已近崩溃的边缘,他曾不止一次地幻想过自杀,还说:“要是再发生一次战争,我打算他妈的干脆坐在原子弹顶上。”可是他又偏偏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当他感觉自己走不到街对面的时候吓出一身冷汗,以至于向死去的弟弟祈祷:“艾利,不要让我失踪。艾利,不要让我失踪。艾利,请不要让我失踪。劳驾了,艾利。”在这种既不能战胜现实,又不想从俗的状态中挣扎的霍尔顿只得选择一再的逃避,他怀着遗世的态度构造起内心深处的麦田。

一、

牵手霍尔顿

(一)矛盾的结合体——性格分析

在小说里,霍尔顿一直不愿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展示给周围的人。从表面来看,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不良青年,似乎是美国当时所谓的“垮掉的一代”,这些可以从他的言行举止表露,他满口粗言秽语,张口就是诸如“他妈的”、“杂种”、“混账”之类的词语;还会在心情好的时候戴上那顶大红色的鸭舌帽,而且一定要倒着戴才有感觉,阿克莱说那是打猎时候才戴的帽子,他却执意

2 说:“这是一顶打人的时候才戴的帽子。”“我戴着它开枪打人。”当跟阿克莱说到去纽约的斗剑比赛泡汤是因为自己把宝剑之类的落在了地铁上时,霍尔顿没有表现出一丝自责,他只是恨恨地责怪车厢上的混账地图,似乎是没有一点责任感。他从来都是说一套做一套,口上迎合着对方,其实心里早就恨死那个人了,表现得十分虚伪,在听历史老师老斯宾塞说教的时候,他可以一面和老斯宾塞信口胡诌,一面却在琢磨中央公园小湖里的那些鸭子;明明讨厌死了爱慕虚荣的女友老萨莉,却又忍不住要和颇为漂亮的女友搂搂抱抱地胡搞,可以说除了他那可爱的妹妹菲比之外,他从来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内心真实的想法,他把自己宏伟的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梦想说给了只有10岁的妹妹。霍尔顿承认他怯懦的可以,不管是被一起的斯特拉德莱打倒在地板上还是被宾馆的可恶的老莫里斯讹诈,他都是失败的一方,他给自己的安慰是:“我算不上好汉,我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实话告诉你吧。”凡此种种,都让他在现实中倍受压抑,没有人真正关心他,没有人会在乎他被开除 。

然而霍尔顿将不愿倾吐给周围那些道貌岸然之人的心里话展示给了我们这些读者,霍尔顿的另一面正如他弟弟艾里和妹妹菲比、两个修女一样纯洁、真诚。他虽然十分讨厌潘西中学的一切,可是真正离开的时候却不免有些留恋,在小说的末尾他还在说:“我只知道我非常思念我所提到的每个人。比如说老斯特拉德莱特尔和阿克莱。我感觉我似乎也开始思念那个混账毛里斯了。”这些话要是当着本人的面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愿说的。为了不让同学斯莱格尔产生自卑感,他把自己的真皮高档手提箱放置床底下,甚至都想过把手提箱扔掉。在纽约中央火车站的时候他主动向两位修女捐了10元钱,只给自己留了够买戏票的钱。他会专门跑去唱片店找《小雪莉·比恩斯》,因为老菲比喜欢,他恨不得马上就送到她面前。当弟弟因患白血病死去的时候,他用拳头去砸汽车玻璃,“我甚至还想把那年夏天买的那辆旅行汽车上的玻璃也都打碎,可我的手已经鲜血淋漓,使不出劲儿了。”他虽然恐惧死亡,更多的却是为家人考虑,“我为我母亲、父亲难过的要命。特别是我母亲,她对我弟弟艾里的哀伤都还没有过去呢。”他不想因为自己一死解脱却给家人雪上加霜。他的内心充满了童真,在他眼里孩子是未被世俗腐化的,他会给不认识的小孩系鞋带,会给想去看木乃伊的孩子带路,对自己心爱的妹妹他更是在乎,看着菲比玩旋转木马,即使自己在倾盆大雨中“淋得像落

3 汤鸡”他还是毫不在乎,只顾动情地看着妹妹开心。尽管他不被别人同情,但他还是情不自禁地为一些与他不相干的人暗自伤神,当他发现两个修女不会去豪华的地方用午餐的时候他便伤心起来:“她们为什么不去豪华的地方用午餐什么的呢。我知道这是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但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在将妓女的衣服拿到壁橱准备挂好的时候他的心中居然有些难受,“我记起她怎么去铺子里买衣服,铺子里没有人知道她是妓女。售货员在将衣服卖给她时,也许还以为她是一位普通的姑娘呢。这令我心里非常难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霍尔顿之所以表现得这么难以捉摸,主要的原因在于他要应付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在成人世界里,他看不到光明与温暖,各种虚假、欺诈、假模假式包围着他令他心力交瘁,霍尔顿不满于社会现状,只好拿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聊以慰藉,学校和家长让他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他偏偏门门不及格、四次退学。他本来拥有可以成为优秀青年的条件,父亲是收入颇丰的律师、哥哥是在好莱坞的知名作家,然而他却偏偏玩世不恭,表现出无可救药的小坏蛋的行迹,他这种不得已的自我放逐只是因为苦闷的内心找不到归宿,他需要一种方式来发泄,否则他真的会疯掉。他有他的“材”与“不材”之处,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中处于在现实与理想的夹缝中求生的状态,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会有这种双重性格,没有出现心理问题已是难得。

(二)引路人的缺失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许多至关重要的人或事,他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影响到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大到社会、学校,小到和家庭和同伴。在霍尔顿的成长过程中,都没有得到来自这几方面的支持。小说的创作背景是二战后美国社会的迅速发展,随着经济的飞越,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物质满足,相反在精神方面却变得十分空虚,人们的心态逐渐扭曲,霍尔顿厌倦、痛恨这种丑恶,却无力改变这种现象,于是只得选择放纵、堕落、自暴自弃。“当时美国的学校教育是封闭式的,教条主义严重,脱离现实生活,教材陈旧,教师讲课都是老一套,青少年的个性受到极大的压制。”更让霍尔顿受不了的是,学校里仅有的一两个好老师也都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就连比较可以的老斯宾塞也在校长老绥摩面前换了一副模样,只要校长一在,“老斯宾塞简直连命都不要了,马上露出满

11 马岚 《霍尔顿·考尔菲德:一个孤独的反抗者》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2期 2005年4 月

4 脸笑容,吃吃地笑个不停,就好像绥摩是个混账王子什么似的。”虽然他在霍尔顿离开前进行过一番说教,但是整晚上反复想证明的只是历史课给霍尔顿打不及格确实是出于作为老师的天职。整部小说里很少看到霍尔顿和家人在一起时的场景,母亲的出场仅仅是霍尔顿逃回家躲进壁橱里的时候,跟父亲更是没有直接的对话,甚至都很少提到他的父亲,在他最需要与父母进行情感沟通的时候没有人听他倾诉,反而是他的妹妹,一个未成年人充当了成年人的角色,扮演起了倾听者和安抚者,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她的这种作用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再从他周围的人来看,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霍尔顿渴望从自己曾经的学生辅导员卢斯,那个聪明绝顶的哥伦比亚大学的高材生那获得一点帮助,结果这位大学生感兴趣的还是与性有关的话题,根本没有意识到霍尔顿的苦闷。至于他的女友艾莉就更不用说了,她是一个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女孩。这样一来,深陷孤独和迷茫、遭受巨大打击和挫折的霍尔顿就很难找到心灵的港湾。

二、 志同道合者

(一) 历史中的影子——庄子与阮籍的悲剧心态

霍尔顿的孤独主要在于周围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他把自己隐匿世外的想法说给女友萨利的时候,她首先的反应是“你怎么能做这种事呢。”可见别人把他当疯子。如果时空交错,换成庄子或者阮籍的话他们一定能成为如同伯牙子期一般的知音。庄子和阮籍虽生在不同时代,却都是不满于现实的黑暗,内心的孤独不亚于《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更巧的是他们的追求几乎趋于一致。庄子一直主张“无为”,“在他看来,如此黑暗的社会是不允许人有所作为的。即使想有所为,也不会达到目的 。所以就干脆‘无为’。”这一点倒是很像霍尔顿的“不材”,和他的父亲和哥哥这些有作为的人一比,霍尔顿简直是一事无成。“阮诗中常常流露出在现实黑暗中对生命的恐惧:‘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22 于淑华 《庄子与阮籍悲剧心态比较论》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2卷第3期 2001年3月

5 ‘终生履薄冰,谁知我心焦。’所以他用饮酒遗世的办法,逃避政治、道德。”正是“终日昏酣,遗落世事。”霍尔顿正是这种心理,他渴望消失,却又惧怕死亡,只好抱着弃世的态度逃避现实。霍尔顿的放荡不羁也能从阮籍身上看到影子,礼法规定,男女授受不亲,阮籍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邻家酒店女老板长得漂亮,阮籍就约朋友到那儿去喝酒,醉了便酣睡其身边,‘籍不自嫌,其夫察而不疑也。’这里,阮籍公然表露其对于女色的欣赏,表露其与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的公然对抗,这是他故意越礼的最好佐证。”阮籍在对待女性上达到的境界和霍尔顿有一拼,霍尔顿讨厌像斯特拉德莱特尔那种只会玩弄女孩子的人,周围的同学只会吹嘘自己的艳遇紧接着又用下流的词语诋毁跟他们约会的女孩子,他甚至会对宾馆里的妓女珊妮抱有同情性。他们只是在行为上肆意放诞,内心却是十分痛苦的,因为看到了现实社会中的自私、虚伪和不道德的污浊现象,他们故意以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人生。颜世安在《论庄子的游世思想》中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天性认真的人因为愤世而故意否定自己的认真,是以嘲弄自己所属的人类群体,来表达对黑暗不可理喻的存在彻底不负责任(不认真)的激愤心情。”“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只配让人这样活着。”因而霍尔顿在不能独立于世的情况下只好悲剧地活着,霍尔顿最终躺在了精神病医院,到底是谁有病?似乎在非正常人眼里正常人通常扮演者疯子的角色。

(二)文学中的参照——鲁迅《铸剑》中的黑衣人

霍尔顿身上演绎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哀,小说中最著名的是霍尔顿向妹妹菲比讲述自己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理想的一段话,施咸荣先生在译著前言中将这段话比作鲁迅的“救救孩子”的呼声,按照这种说法,作者正是想通过霍尔顿的塑造警觉世人对童真的关注,趁着孩子尚未被世俗侵蚀的时候保留纯真。然而霍尔顿面对的社会里所谓的纯洁已经千疮百孔变了味,他在此时被赋予了“救难者”的角色,而他很显然是具有这种精神的,他只愿终生守望着孩子们不再受“污染”。当他看到菲比所在学校的墙上写着两个大字“你”的时候险些被气死,他为此

334 于淑华 《庄子与阮籍悲剧心态比较论》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2卷第3期 2001年3月

4于淑华 《庄子与阮籍悲剧心态比较论》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2卷第3期 2001年3月

6 忧心不已:“我想到菲比和其他的小孩会看到它,一定不知道他妈的是什么意思,最后总会有个无耻的孩子去为她们解释一下——还斜着眼睛,当然——后来的一两天内,她们会总是想着这件事,甚至也许会思考这件事。”霍尔顿虽不是像鲁迅说的那种“ 埋头苦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却有着和这些“救难者”一样深沉的孤独。“我喜欢寂寞,又憎恨寂寞”,正如鲁迅《铸剑》当中的黑色人。黑色人喜欢独自一人,手握一把剑,内心留有一个信念。黑色人总是一个人走在路上,没有人上去靠近他,也没有关心,他同样也不需要叫谁去关心,从不与人交谈的黑色人虽然看似怪诞,却会很认真地对无力复仇的眉间尺说:“如果你信我,我便去”。黑色人和霍尔顿的处境完全不同,但是那份孤独与寂寞竟是出奇地相似,他们不屑于向任何人解释自己。

三、书里书外

(一)塞林格本人的现实

大多数小说家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从自身生活取材,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也不例外,从小说主人公霍尔顿身上便可以看到塞林格本人的影子。塞林格出生于美国纽约城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先后进了3所学校都未毕业,1942年从军的他对战争充满了恐惧,再加上从军期间他所爱的乌娜·奥尼尔嫁给了卓别林,他在崩溃之余便将仇恨转移到了电影产业上。这些和小说中的霍尔顿极为相似,霍尔顿也是出身在一个家境不错的中产阶级家庭,先后4次被学校开除,他同样对死亡充满了恐惧,极为讨厌电影。《麦田里的守望者》让塞林格一举成名,但是他却很少为此接受任何采访,几乎是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只与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偶尔见一面,他在新罕布什尔州乡间的河边小山附近买下了90多英亩的土地,在山顶上建了一座小屋,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这正是书中霍尔顿所梦想的。霍尔顿讨厌现代化的汽车,不愿意赶着乘拥挤的电梯,他更乐意找块风景秀丽的地方,住在树林里的小屋中。《塞林格传》中的一段话给世人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塞林格:“我要用我挣的钱在某个地方为自己建造一间小屋,并将在那里度过余生。我要把它建在林边,而不是森林深处,因为我想让它永远

7 阳光灿烂。我只吃自制的食品。”事实上他也正是这么做的。在一次接受温莎高中生Shirlie Blaney的采访中,当被问及《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否是自传性小说时,他说:“算是吧,当我完成这本小说时,我大大松了口气。我的少年时代和书中的男孩相当类似,向人们讲述这个故事是一种巨大的解脱。”

(二)宗教中寻求解脱

书中多次提到霍尔顿不信天主教,这部小说也被冠之以“渎神”的罪名。但是在对人类的行为感到惶惑、恐惧、甚至恶心这一点上,他倒是能和老耶稣站到一起。在耶稣布道的过程中,他又何尝不是被当成一个亵渎上帝的人来驱逐,耶稣会在安息日照样普救众生,这被一些无知的人当成攻击他的把柄,因为按照摩西律法的规定安息日是不能工作的,但是耶稣有他自己的理解,他不会拘束于律法里一些假模假式的东西,他更在乎的如何引导众生在心灵上获得超脱。霍尔顿憎恨这个世界的污浊,看透了物欲熏心的伪君子,这些人正如耶稣眼里的法利塞人一样,“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垢。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了假善和不法的事。”5霍尔顿对小孩子的喜爱和对成人的憎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他眼里,这个世界里只有儿童是圣洁的,在看到两个不大的小孩玩跷跷板的时候,它会跑过去把手放在瘦孩子旁边,使他们保持平衡。在公园里看到小女孩吃力的系着鞋带的时候,他会过去帮忙,并且发自内心的认为:“ 她是一个很好、很懂礼貌的小姑娘。老天爷,我就喜欢那样的孩子,你给他们紧了溜冰鞋什么的,他们很懂礼貌,会向你道谢。大多数孩子都这样。一点不假。”小妹妹菲比和弟弟艾里在霍尔顿眼里就像天使一般,“你这一辈子再也不会看到那么漂亮、那么聪明的小孩子。”耶稣对待孩子的态度也是如此,“ 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如不返璞归真,变得与小孩一样,就绝不能进天国。凡自甘谦卑得像小孩一样,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凡为我而接待这样的小孩的,就是接待我。”小孩子的童真是被他们共同崇拜的,霍尔顿虽然不信教,却已经有着比那些假惺惺信教人更高的觉悟,这正是耶稣所践行的重要义而轻形式。

除了与耶稣基督的瓜葛,小说里透露出来的最为鲜明的是佛教思想。首先 56

6 《圣经故事》 段琦编著 译林出版社 2010年12月

《圣经故事》段琦编著 译林出版社 2010年12月

8 从塞林格本人来说也是十分青睐东方哲学和禅宗,它对写作的态度是如此的纯粹,不带一点功利目的,“我喜欢写作。我热爱写作。但是我只为我自己写作,只为我自身的愉悦而写。”所以他特别反感那些出版他的盗版书来谋私利的家伙。他喜欢隐居生活、向往世俗,这些都和佛家的释迦牟尼如出一辙。小说中也流露出了对佛教的深深皈依之感,霍尔顿身上就存在着一种慈悲情怀,他愿意无条件的帮助别人,给修女们捐钱,他同情妓女的现状。他的梦想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无论如何,我总是在幻想,有那样一帮孩子在一片麦田里玩。长千上万个孩子,身边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的意思是——我除外。而我,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站着。我的任务就是在那里守望,如果有哪个小孩向悬崖这边狂奔过来,我便抓住他——我意思是孩子们都在奔跑,也不知道自己在向什么地方跑,我要从什么地方出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在这片麦田里,没有邪恶,到处是单纯,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正如释迦牟尼所追寻的西方极乐世界一般,所有人不再为了利益明争暗斗。塞林格深受佛教主义思想的影响,他在寻找理想殿堂的路途中把感情寄托于佛教,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一丝希望,至少在虚伪的世界里,将作为美好与纯真化身的妹妹菲比送到了霍尔顿身边,让霍尔顿有坚持的动力。

四、

正如一句歌词唱的一样:“长大的世界里充满了伪装,牛奶糖不再是犒赏;说故事捉迷藏爱的时光,犯了错却没人原谅。”小的时候渴望着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发现了成长的苦恼,成长中我们都有过那么一段时间的迷茫,面对复杂的世界不知所措。即使霍尔顿有些不可理喻,我们还是能够给予理解,从他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灵魂的另一面。看完《麦田里的守望者》,对霍尔顿更多

9

结语 的是同情,他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是应该被肯定的,但是他的内心是脆弱的,始终不敢面对现实,小说里有一段话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那儿阳光明媚,景色美丽,那儿没有人认识我,我可以随便找一份工作做。我揣摩自己可以在一个加油站里找个工作,给人家的汽车加油什么的。不过我并不在乎找到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反正只要人家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人家就成。我又想起了一个主意,打算到了那儿,就装作一个又聋又哑的人。这样我就可以不必跟任何人将任何混账废话了。要是有人想跟我说什么,他们就得写在纸上递给我。用这种办法交谈,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腻烦得要命,这样我的下半辈子就再也用不着跟人谈话了。人人都会认为我是个可怜的又聋又哑的杂种,谁都不会来打搅我。他们会让我把汽油灌进他们的混账汽车里,他们会给我一份工资,我用自己挣来的钱建一座小屋,终身住在里面,我准备把小屋造在树林旁边,而不是早在树林里面,因为我喜欢屋里一天到晚都有充足的阳光,一日三餐我可以自己做了吃。以后我如果想结婚什么的,可以找一个同我一样又聋又哑的美丽姑娘。我们结婚以后,她就搬来跟我一起住在我的小屋里,她如果想跟我说什么的话,也得写在一张混账纸上,像别人一样。我们如果生了孩子,就把他们松动什么地方藏起来,我可以给他们买许多的书,亲自教他们读书写字。

很显然,他这种想法没有一点切实性,他追寻梦想的道路也因此跌宕不已,在这种困境面前,他要么是走上心理扭曲或结束生命这一极端道路,要么是屈服和妥协。霍尔顿的成长是不成功的,小说的结尾是霍尔顿在妹妹的要求下回到了家中,紧接着是得了一场大病,又被送去了另一所学校,可见霍尔顿应对现实的办法并没有奏效,他连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走都没有。成长的过程就是在走一条道路,而这条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成长的标志不是发现了罪恶,而是学会如何面对发现的现实。我们在成长中应该学会应对现实并保护自我,接受社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作为社会大染缸里的独立个体,单靠一己之力根本无法转变社会现状,坚持不同流合污的人必然是孤独的。塞林格通过霍尔顿这一角色的塑造,为世人

10 敲响警钟,社会应该进行反思,为儿童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美]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施咸荣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0(2). [2]马岚.霍尔顿·考尔菲德:一个孤独的反抗者——解析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8卷第2期 ,2005,(4). [3]李侦.“反英雄”经典形象与现实社会的碰撞——《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反叛方式及缘由[J]. 江西社会科学,2011(5). [4]袁晓松.从霍尔顿的成长经历中还可以读出什么——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心理评析[J]. 阴山学刊, 第24卷第2期, 2011(4). [5]于淑华.庄子与阮籍悲剧心态比较论[J].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2卷第3期 ,2011(3). [6]温洁霞 .无地守望:霍尔顿的精神之旅——论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第22卷第1期 ,2002(2).

11

第6篇:心中那片净土

界牌中学 2013级4班:王敏

指导师:张冬梅

那片高坡上的树林,我用美好去定义。

每天上学、放学的途中,我都会骑车路过它,然后习惯性地抬头仰望,树林总会用不同的表情迎接我探寻的目光,让我收获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清晨,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抬头便被一树繁花迷乱了眼。那是一树怎样的花啊!纯净,美好,洁白,俏丽如一只只轻灵的蝶,静静地栖在枝头令人不由得敛声屏气,生怕一声惊叹就会惊飞满树粉蝶。潮润的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花香,我心中也平添了几许美好淡定。

傍晚,天高云淡。当我匆匆赶回家吃饭时,总会看见树林中袅袅升起的炊烟。那一缕轻烟,映在粉色的晚霞中,撩拨起人的满怀情思,也给树林抹上了些许人间温情。此情此景,总会令我浮想联翩:有这般闲情逸致择居树林的人,是诗人,还是画家?

阳光满地的春日,绿荫阴翳的夏晨,月凉如水的秋夜,银装素裹的冬季„„树林总让我对下一次路过充满了期待。然而,我却从未踏入过树林,只因终日忙碌于“两点一线”的生活,但我以为这已足够。有这片树林陪伴着,我的心就能源源不断地汲取美的养分。这片树林,就是我心灵的阳光地带。

暑假终于在期盼中姗姗来迟,但我已是初三学生,暑假于我平时相比也没多大区别。但唯一不同的是,不再有机会远望那片熟悉而又陌生的树林。时隔不久,便向妈妈乞了一个小时散步,其实是为了看望树林。

迫不及待地来到高枝下,一抬头,却顿时愕然:高坡上多出了一块空地,四周凌乱地散落着砖瓦和树木。我默默地拾起一片瓦,又痛惜地捡起一根枝。这砖瓦,是属于那曾经升起炊烟的房子的吗?这树枝,是属于那曾经开满繁花的大树吗?

怎么会变成这样?小镇中最后的一片天然树林,人们竟也不愿放过。难道,只有小镇被钢筋混凝土筑就的大厦充斥而不见湛蓝的天空时,只有当小镇的夜晚被霓虹灯刺眼的光芒照亮而不见温情的月光时,抑或只有当小镇的空间被喧嚣的流行音乐湮没而听不到悦耳的鸟鸣时,人的心才会得到满足么?我悲愤地凝望倒下的树,它们不语;我沉痛地仰视尚未倒下的树,它们默然,却依旧用挺拔的躯干撑起葱郁的树冠,洒下一片浓浓的树荫。这时,有风吹过,细碎的树叶相互碰撞,奏响一曲悲情的哀歌,为自己,更为人类。

面对越来越污浊的河水,面对越来越少的绿地,面对一种又一种珍稀动植物的灭绝,还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赤潮„„人啊,你们怎么可以无动于衷甚至变本加厉?难道伴随着环境一同恶化的还有我们的心灵?

心灵本是一粒种子,需要以美丽为阳光,以真诚为甘霖,以善良为土壤,才能在阳光地带成长。为自然留下一片阳光地带吧,有阳光,有花香,有鸟鸣。相信自然的阳光地带定会演化为心灵的阳光地带,孕育出一颗颗向往美好的心灵!

这就是我的家乡——安县。一个既平凡有和谐的地方。我愿意用心灵去守护这片净土„„

上一篇:我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下一篇:兵团兵团精神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