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感悟

2023-03-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福利院感悟

福利院

字幕:在得知儿童福利院的情况后,校广播台与校电视台联手,一起尽自己所能,为福利院

儿童寻找到更多的关爱,让这些孩子们更深的感受到大家给予的温暖。

(在主楼前,拉一条横幅“倾注爱心,关爱福利院儿童”)

场景:两台的记者,都纷纷走出播音室,采编室,走进同学们中间进行一些福利院儿童这个主题进行采访。

采访1:“同学,麻烦谈一谈,你对福利院儿童有那些想法?”(问)

“我对福利院儿童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说实话,我没去过福利院,也不晓得孩

子们的生活状况。不过,我可以想象一下,福利院儿童应该生活得挺舒适的,

毕竟,他们被很多爱心人士关爱着,他们应该还是幸运的吧。至少,他们是有

人照顾的。但是,这只是我所想的,其实,我是打算下周去一下福利院,真切

感受一下福利院儿童的生活情况。”(答)

采访2:“同学,不好意思,耽误你一点时间,你有想过去福利院当义工吗?”(问)“嗯~~~,这个问题嘛,正在考虑之中,我觉得,自己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

去福利院看望这些孩子,给他们一些关爱。可以陪他们看看书,认认字,识识

图啊之类的。如果将可以的话,我是有这个想法。”(答)

采访3:“同学,打扰一下,你觉得现在,社会福利院孩子的关爱到位吗?”(问)“我觉得吧,现在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爱这些孩子,而我们大学生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欠缺,因为很少有同学去过福利院,或是真正去关爱这些

孩子。我认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对这些孩子的关爱微乎其微。因此,这样

的关爱,只能说是在延续,而没有到位。”(答)

(拍摄时,采访仍然继续,但是出现记者依然子进行着采访的画面,没有声音。)

采访结束,节目组将这些采访音频拿到剪辑室进行剪辑,并且通过广播对外界播放。而电视台,则拍摄了很多关于福利院儿童的生活图景,在校园内的大屏幕上放映。

无论是早晨,中午或是晚上, 只要下课,同学们便会听到广播中,呼吁大家要关注福利院儿童的话语,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不要把这些孩子丢在遗忘了的角落。除此而外,还有记者们近期采访同学们的音频(不断回放),都在全校广播,并且能看到电视台播放的很多视频。

如此轰动的宣传,让全校的大学生都有一种想要帮助福利院儿童的冲动,都希望给予孩子们自己的那份爱,因为大学生认识到自己之前对福利院孩子的关心是微乎其微的。

第2篇:福利院稿件

路在何方?

2000年7月,位于吉首市乾洲溶江小区的湘西州社会福利院收养了第一个小孩。从成立至今,该院已累计收养弃婴、残疾儿童134名。现在福利院内生活着智障、残疾儿童28名,另有十多名智力正常的儿童被寄养在爱心人士家中,接受家庭培育。

不知道这些孩子的姓名,在院的儿童因为处在湘西州就都姓了“州”,年龄也都是估算的,他们每天过着简单、重复的生活,上午一个半小时的学习和下午一个半小时唱儿歌、看电视等文娱活动是他们生活的“彩头”。

有很多爱心人士来福利院献爱心,或者直接收养小孩。“从福利院收养小孩的善举也要经过一套复杂的程序才能实现。”陈院长说,来收养的人多,但是符合条件的小孩少。建院至今,国外爱心人士从院里领养了二十余名孩子,州小芳、州婷去了美国,州倩兰、州家凤去了瑞典,等等。国内爱心人士共领养了十余人。“他们都是幸福的。”陈院长说,智力、身体等方面条件好一些的都被领养了,剩下的只能扎堆在福利院。

院内有6位未经过专业培训的“阿姨”照顾着28个孩子的衣、食、住、玩、学,他们多是从外地农村请来的,个个“以院为家”。 每送走一个孩子,“阿姨”就要哭一次。有一个被美国爱心人士领养的女孩,临走之时将自己积攒的五元零花钱交给门卫,委托其送到照顾她的“阿姨”手中,“阿姨对我好,我现在要去美国了,这钱用不着了。”

现在的28个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智障儿童,生活不能自理,学东西也相当缓慢,就教就忘。其中最聪明的孩子叫州垣波,能看懂一些漫画书和《西游记》等电视剧;智力情况最差的小孩聋哑又智障,什么都不懂。

剩下来的小孩一天天长大,因智力和身体问题又学不到谋生的一技之长,留在福利院不是长久的办法。一些大城市的福利院,在孩子长大后会将其送到各种工厂做简单的加工工作,或者送到社区从事卫生劳务,使其自食其力。“湘西州没有类似的大型工厂,送去从事加工行业不太现实。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陈院长说。

被放在福利院七楼,铁栅栏,被人看管,28名小孩,过着类似“圈养”的生活。每一次有人去看望他们,他们便高兴得手舞足蹈好一下子。人一走,楼马上恢复到原来的模样。孩子不懂世事,不懂快乐和悲伤,学不会任何谋生的技艺。在这种天生的难以逾越的障碍面前,福利院监管人看不到孩子未来的方向,未来的路在何方?这里孩子依旧是无知的迷茫。

第3篇:福利院资料

西安市儿童福利院简介

西安市儿童福利院是国家兴办的儿童福利机构,隶属于西安市民政局,县(处)级单位。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164人,为目前陕西省最大的孤残儿童收养机构,主要承担西安地区孤儿和弃婴的养育、教育、康复、治疗工作。其前身系西安市贫儿教养院,成立于1922年10月11日,后几经变迁,于1985年6月1日迁于现址-西安市未央区辛家庙。

近年来,我院收养的孤残儿童逐年增加,其中婴幼儿、残疾及患有各种先天性疾病的儿童占98%以上。2008年,我院开始实施新入院儿童医院留观制度。所有新入院的儿童在我院审核相关手续后,直接送往定点医院进行留观治疗,进行危重病救治和传染病检查,待身体情况稳定后接回。在我院观察班进行一般观察和资料准备后,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分类分班管理。新入院儿童留观制度,抢救了危重病患儿的生命,有效地预防了传染病在院内的发生,充分保障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婴幼儿养育上,我们采取量化式表格管理,坚持科学、规范的养育,并实行了机构集中养育、农村基地家庭寄养、城市社区分散寄养等多种养育新模式。2008年我院开展的“类家庭”(和半边天基金会合作的“新和家园”项目)养育,是家庭寄养模式的新尝试,进一步加强了儿童情感方面的培养,经过几年的运行日显成熟,成为我院今后养育工作的新途径。我院还积极开展国内外收养工作,以收养、寄养或助养的形式使儿童成为家庭的一员,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满足他们身体、情感、智力成长的需求。

我院坚持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办院方向,加强对外合作途径,先后与英国语言会、世界宣明会、半边天基金会及省、市慈善会等国内外慈善组织合作,争取更广泛的支持,推动儿童福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院内环境及儿童生活、教育、医疗康复等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近年来我院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文明单位、陕西省一级福利院、陕西省卫生先进单位、西安市园林式单位,被民政部授予全国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示范基地。为更好地发挥基地的辐射作用,为全院及西安地区乃至西北地区的社区残疾儿童服务,我院将按照“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努力将儿童福利院办成孤儿和弃婴的收养中心、残疾儿童的庇护中心、寄养家庭的服务中心和社区家庭中心,为儿童福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4篇:慰问福利院

慰问福利院策划书

一、活动宗旨: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传递爱,传递幸福,让身边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爱的力量,关心爱护我们身边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在有限的生命力,绽放我们无限的爱心。

二、活动背景: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一笔财富。爱心传递是我们作为新一代接班人义不容辞的事,让我们心连心,手牵手,用像对待亲人一般的关怀来温暖他们孤独的心。

三、活动目的:希望通过这次看望活动,为老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为小朋友增添一段快乐的回忆。同时也希望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使老人安享晚年,小朋友能够拥有快乐的童年,让爱洒满每一个角落,让阳光洒满人间。

四、活动意义:举办“传递爱,传递幸福”,既可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实践和服务能力,同时在与特殊群体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爱心和同情心,学会理解关爱和帮助别人,提升自身的个人修养与人文涵养;发挥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活动虽小但含义深远,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特殊儿童和老人带去一份温暖的心愿,有润物细无声的活动效果。

五、活动口号:学习雷锋,你我同行

六、活动人员:玉林师范学院第五学生党支部预备党员和发展对象共31人

七、活动时间:2012年4月

八、活动地点:玉林市玉州区社会福利中心

九、与福利院的老人一起唱歌,倾听他们的心声;与小朋友进行游戏等形式的互动、交流、做简单的小游戏,并把准备好的礼品赠送给小朋友。

十、活动流程:

1、前期活动 (1) 定活动策划书

(2) 联系玉林市玉州区社会福利中心,并得到贵单位的支持和同意

(3) 分配人员,组成两个队,一个队负责老人区(负责人:丘冬兰),一个负责儿童区(负责人:张万杏)

(4) 小组人员要熟悉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相关的用具和小礼品,拍照用的相机) (5) 由支部负责人强调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6) 准备好本支部志愿服务的党旗

2、活动期间

(1) 活动当天下午14:00在西校区假山前集合,14:10 搭

7路车

(2) 14:30到达目的地,跟福利院负责人谈好,由负责人带队开展活动

(3) 14:30~15:30,学生党员与小朋友和老人开展互动活动 (4) 15:30~15:50收拾场地,集体留影。 (5) 16:00负责人带队搭车回校

3、活动后期

(1) 发动学生党员发表活动后的感想,整理材料。 (2) 做好活动总结。

4、活动内容: 老人区活动

(1) 歌曲:好日子、好运来、咱当兵的人、十五的月亮、 (2) 倾听老人的故事 (3) 谈谈自己的心得 儿童区活动:

1、老鹰捉小鸡

负责人:周小芳 成员:谢思萍 韦学静 杨燕 林思谷

周小芳是“老鹰“,谢思萍“母鸡”,万一老鹰突破了“母鸡”妈妈的防线,快要抓住后面的小朋友时,小朋友立即蹲下,双手捂住耳朵,这样老鹰就得重新站在“母鸡”妈妈面前,游戏就得重新开始。而老鹰一旦突破“母鸡”妈妈的防线,右手抓住了后面的小朋友,就叫小朋友为我们唱歌。

2、网鱼

负责人:杨金玲 梁春玲 成员:邓均妹 陆虹全 张万杏 在一个指定的范围内,一开始以两个人手牵手作为网,其他人均为鱼儿,被网到的鱼儿将和之前的两人牵手做网(每次网到的鱼儿条数不限),如此下去,网越来越大,鱼越来越少,知道把全部的鱼都网玩为止。(鱼儿在躲避网的途中若越出指定范围也即将自动列入为网那一队)。

3、兔子舞游戏

负责人:张万杏 成员:徐阳丽 谢思萍 杨金玲 梁春玲

一位会跳舞的女同学在最前面跳兔子舞,然后先从活泼的小朋友开始教一起跳,在慢慢让其他小朋友们加入。跳舞时要一个接一个,后面的同学把手放在前面的同学的腰上,连成一跳龙。这个舞要求整齐,可以增加同学间的信任和自信心。

4、唱歌

负责人:徐阳丽 成员:韦学静 陆虹全 谢思萍 杨燕

所唱的歌曲有:小燕子 春天在哪里 拔萝卜等等儿歌。

5、折纸鹤

负责人:林思谷 成员:张万杏 杨燕 邓均妹 周小芳

方法:

首先,取一张正方形的纸反面朝上放在桌上。注意,正方纸不要过小,否则折到最后会发现无法继续,而前功尽弃。纸的边长不小于食指的长度就可以了。让我们先沿正方纸的两条对角线各对折一次再打开,然后朝两个方向对边折并分别打开。你会发现正方纸现在被平均分成了八份。

下面,请用双手捏住正方纸任意一条对边折线,朝中间轻挤。这时,另一条对边折线会向前后两方轻轻翘起。然后,再沿那条对边折线的印朝中间使劲挤并形成一个十字。接着,两边分别按事先折的对角线印压平。现在出现在眼前的一定是一个两层的菱形。

再然后,将“双层菱形”朝反方向折中线,也就是把菱形翻了一个个儿——刚才在里边的部分现在被翻出来了。翻完后,把“双层菱形”可翻的四个角沿中线往里折。这里注意折时边角一定要对齐,否则小心最后小鹤的嘴和尾巴不是尖尖的哦!

相信这时你手中的折纸一定呈“双冰激凌圆筒形”,那么请将“圆筒”的冰激凌部份朝任意方向下折一次,为的也是留出一个印。接下来,把“双冰激凌圆筒”打开,并掀起任意一角向上拉。再压平。一个细长的菱形就“新鲜出炉”了。另一边也重复同样的步骤。折时不要用力过大,边角也要小心翼翼的对齐、调整好。

压平后,把“双层细长菱形”可以从中间分开的一头的两个小角分别向上推,一直到不能再推时,开始轻按,然后压平。这两个翘起来的角便是小鹤的前身和尾巴。另两个“高耸”的大角,不用说,一定是小鹤的两个翅膀。

现在,大功告成。一个美观又具有深刻含义的千纸鹤就折好了。我们还可以把小鹤的“前身”再向回折一下,形成一个更小的角,作为它的小脑袋。 教写字、画画

负责人:周小芳 成员:徐阳丽 韦学学 林思谷 梁春玲

6、送礼物 :买一些糖果和饼干在做完游戏之后分个每一个小朋友,让大家一起分享甜蜜。

十一、活动经费:

(1) 车费每人2元,31人共62元

(2) 笔记本40*2元=80

铅笔45*0.2=9元

(3) 糖果20元、果冻30元、水果50元 合计:251元

十二、注意事项:

1、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支部负责人要清点人数,确保学生党员人身安全。

2、在活动过程中,不能对小朋友有任何的异样的眼光。

3、在活动过程中,任何在福利院里的事项,都必须要经过支部以及福利院的允许,方可举行。

4、注意表演节目的衔接性。

5、保持微笑,活动中不可长时间喧哗,以免老人不适应。

不可随意作出任何承诺,不可买任何礼品

职院第五学生党支部

出行方式:7路公交车 节目表演: (1) 唱歌

儿歌(

老歌(东方红、走进新时代、

1、 礼物:现场教小朋友折纸鹤,画画,收集祝福语和励志名言

2、 留影

3、 工作总结:

活动宣传方式:

飞信(负责人):丘冬兰

会议号召(负责人):丘冬兰

八、 注意事项:

(1) 听从支部负责人和福利院负责人员的安排 (2) 和老人和小朋友讲话时注意用语

(3) 保持微笑,活动中不可长时间喧哗,以免老人不适应

(4) 不可随意作出任何承诺,不可买任何礼品 (5) 强调活动全程的安全性

(6) 活动来回要集队,不可以单独行动或掉队,时时牢记安全第一

九、经费预算:

水果(香蕉

···)

60元

学习用品(笔记本、笔 ··· )

100元

党员和发展对象(31人)

62元

合计:222元

物品购买:(负责人)陈金燕、韦学静

现场应急:

活动当天如遇雨天,活动取消,活动时间延期,

另行通知

温馨提示:

(1) 活动前向福利院工作人员大致了解老人的

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 (2)

活动前收集相关健康保健和知识的养生

之道,讲解给老人听。

(3) 收集故事和笑话讲给老人和小朋友听,收

集与老人聊天的话题,防止冷场,在与小朋友玩的过程中尽量让所有小朋友都参与。

(4)

耐心倾听老人的故事和心声,可以谈谈自

己的心得。

(5) 注意表演节目的衔接性。

(6) 于2012年4月20日晚上7:40召开发动会

第5篇:福利院感受

走访福利院感受

第一次去福利院,算是礼貌性的拜访,去之前还买了一点小礼物,当然这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去福利院,跟着同学们坐车后到重庆第一社会福利院,在福利院门口我们都很兴奋的拍照,留念之类的,后来等周老师出来带我们走进福利院,大家都四处打量,周老师详细的和我们说了些去看老人时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和老人聊天时要注意的问题并简单的将我们分组,因为我是第一次去福利院,所以心里一直有着一股强烈的好奇。同时还有那么一点的害怕,和紧张。害怕不知道怎么去和他们交流,紧张怕自己做不好这样一件与老人聊天的小事情。

我被分到了靠里面的大楼,因为福利院比较安静又害怕打扰到老人的原因,我和小组的人就慢慢的跟着前面带路的周老师,坐上了电梯到了四楼,在那里合了一张照片,接着我们就进入了老人住着的房间,房间里面住着三个老人,虽然都上了年纪,但是交流还是很方便,就这样我们与里面的老爷爷聊天,通过和老爷爷的简单聊天中得知老爷爷已经七十二岁,并且并不像表面上看的那样身体很好,他说他已经住过好几次院,也同时换了好几个医院,老爷爷说话的时候很伤心,我们就安慰老爷爷,让老爷爷乐观一点。因为不太善于聊天,全程老爷爷讲了很多话,但他并没有那种厌烦的感觉。

爷爷儿女很好,但他们因为害怕爷爷的病突然复发的缘故,便把老人放在了养老院代为照顾。每逢节日也会把老人接回家去,不过老人似乎不是很喜欢在养老院的生活,可能是老人老了落叶归根的思想观念,也可能是老人心里对家人牵挂的缘故。从老人的话中可以感受到他的心全在儿女,心里挂念的也是儿女,这就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和奶奶,他们虽然没有什么大病,身体也很好,但我还是不禁挂念他们的身体情况。在陪老爷爷说话的过程中,我看到老爷爷眼神中都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那一瞬间给我感觉心里很不舒服,更多的是同情,或许他们并不想这样,可是他们的家人不在身边,没有人会有那么多的时间以及精力陪他们说话,走动。也或许他们想找个自己亲近的人说会话,可是在哪里他们也找不到亲近的人,所以他们只能无奈的坐着,不能和方便的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突然改变了自己刚进楼时候那会以后老了就住在这里的想法,因为从老爷爷的眼神中透露出那种神情,以及跟他的谈话中慢慢的改变了我最初的想法。或许老人老了更多的希望还是和家人一起共度晚年才是最好的归宿吧。

短暂的相处,很快就结束了,很快就到了离别的时候,和老爷爷简单的道别,走的时候,老爷爷还特别感谢我们能够来看看,陪他聊天解闷,他一直目送着我们,那瞬间我是感动的,被爷爷的热情所感动,我又是忧伤的,忧伤着老爷爷内心的孤独。忧伤他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经常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也预想着自己以后遥远的老年时光。

回来的途中,我想了很多,有感触,有伤感,更多的是想为养老院的老人们做些什么。

第6篇:福利院活动

福利院感想

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长的什么样,健不健康都不是自己能决定得了的,如果能够选择,那么相信谁都想健健康康地活一辈子。可是这个世界总是有如此多的不公平,没有什么事物是完美的,人亦是如此„„

走进金华儿童福利院,亲眼看见里面大多数都是先天有疾病的孩子,有脑瘫的、有生理缺陷的、有先天心脏病的等等,让人看了心里很难受。上天就是如此的不公平,带给他们一副残缺的身体的同时还让他们遭到生父生母的抛弃,或许有很多理由,背后有很多让人辛酸的故事,但还有什么比看到这些孩子无辜的遭受如此残酷的现实更心酸呢。他们本应该也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享受属于他们的幸福,和健全的孩子一样快乐成长的。走进小朋友的活动室,看到他们的眼神茫然、空洞。曾经想象过与他们接触是否会非常困难,去之后,才发现他们是多么的可爱,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不容易交流。在身体或智力上,也许“与众不同”,然而在心里,他们别无他异,同样充满了爱,天真的笑容,夹带着些许羞涩和紧张,但足以体现内心诚挚的感激和喜悦。出于对孩子们的保护,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要求我们不要对孩子进行拍照,他们担心孩子会害怕,对他们造成影响。也许,我们对他们能做的事微乎其微,但是,我们将在心里深深地记着他们,记着社会上还有那么一些等待我们去关爱的群体。

对于这些不幸的儿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尽力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他们需要的不单单只是物质上的援助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需要我们给他们单调封闭的集体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温馨。

上一篇:1古诗二首优质教案下一篇:足球特色校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