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工作自我鉴定

2022-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个人鉴定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通过个人鉴定,自我能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和提升,从而获得成长,二是自我鉴定也是组织对个人进行了解、考察的重要依据之一。既然自我鉴定如此重要,你懂得如何撰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务会计工作自我鉴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财务会计工作自我鉴定

司法会计鉴定工作质量探讨

摘 要:涉及司法会计鉴定的案件多与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有关。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一经被采信,将作为诉讼证据,对司法公正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司法会计鉴定工作质量问题的研究也就尤为重要。鉴于此,通过对司法会计鉴定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从司法行政部门、司法会计鉴定协会、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几方面提出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司法会计鉴定;规范;质量

司法会计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司法会计鉴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法律事项中涉及的相关财务会计事实进行鉴别、判断,并向委托人报告的一项社会专业活动。司法会计鉴定工作的优劣程度即司法会计鉴定工作质量。对司法会计鉴定进行质量控制,有效地保障了鉴定意见的客观、真实,有利于防范鉴定风险,也为其工作实现规范化提供了重要保证。

一、司法会计鉴定工作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司法会计鉴定证据不科学

司法会计鉴定证据是做好鉴定工作的重要条件。鉴定工作中时常出现以下几个问题:证据来源不合法。鉴定证据不是由鉴定部门依照规定的程序去收集和验证的;鉴定证据不充分。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撑鉴定结论;证据相关性缺失。把一些与鉴定标的不相关,或者形式上相关实际上不相关的事实或资料作为鉴定依据。

(二)司法会计鉴定程序不合规

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司法会计鉴定要求太笼统,超出鉴定人员的职责范围;有些鉴定机构直接根据当事人的委托,进行司法会计鉴定,启动程序不合法;有些鉴定机构收到委托书后即予受理,而不是收到检材并进行审核后才决定受理,就容易出现当事人不愿积极提供检材或拒绝提供检材的情况。

(三)司法会计鉴定报告不规范

司法会计鉴定报告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语不准确。鉴定报告中经常会出现“基本”、“我认为”及一些或然用语,如“不排除虚增收入的可能”;二是格式不规范。受审计思维的影响,将司法会计鉴定报告与审计报告混淆;三是司法会计鉴定意见超出了鉴定的内容。某些鉴定报告直接描述某某贪污、挪用多少公款等。

(四)司法会计鉴定重新鉴定率高

现实中,涉及财务会计问题的经济案件,常因案件双方当事人严重抗议,拒不接受鉴定结论而要求多次重新鉴定。某一案件曾进行四次以上的重新鉴定,且重新鉴定结果相差甚远,鉴定质量成为双方当事人质疑的焦点,使得案件迟迟不能审判。

二、司法会计鉴定工作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司法会计鉴定环境的影响

司法会计鉴定环境是司法会计鉴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综合体。笔者将其分为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从法律环境来看,“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法律环境能够鼓励、支持鉴定人员客观公正地进行司法会计鉴定。目前,中国司法会计鉴定人资格制度、工作标准等还不完善,不能对鉴定工作进行全面的规范;从社会环境来看,如果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司法会计鉴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则在舆论的支持下,鉴定人员必将认真完成鉴定任务。而中国司法会计发展起步较晚,大众对司法会计鉴定都不甚了解。

(二)司法会计鉴定主体的影响

本文使用的司法会计鉴定主体是狭义的司法会计鉴定主体,即司法会计鉴定的实施主体,包括司法会计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司法会计鉴定主体的执业水平、独立性、风险意识都会对司法会计鉴定工作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1.执业水平。司法会计鉴定人一般要懂法律,通会计,知审计,但针对某些特殊行业,如汽车、计算机等,行业知识也必不可少。在接受委托时,司法会计鉴定主体应考虑其执业水平是否与委托要求相匹配,也就是说,鉴定机构及人员能否胜任被委托的鉴定事项。只有这样才能在司法会计鉴定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说鉴定人员的执业能力是司法会计鉴定工作质量的基本保障。

2.独立性。实务中,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上,司法会计鉴定主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独立性缺失。比如,鉴定人存在法律规定需要回避的情形而未回避;鉴定过程中收受贿赂;违约违法成本过低,导致鉴定人法律意识淡薄等。鉴定主体独立性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鉴定报告的可靠性。

3.风险意识。强烈的风险意识能够敦促鉴定人员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目前中国大部分司法会计中介机构没有严格的司法会计鉴定风险控制程序,也没有相关制度对鉴定人的鉴定行为做出规定。部分鉴定机构管理水平较低,没有定期对鉴定人进行有效的司法会计鉴定风险的培训和教育。司法会计鉴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导致鉴定工作不规范,从而影响鉴定工作的质量。

(三)司法会计鉴定资料的影响

司法会计鉴定资料是存在于各种载体上与鉴定事项有关的记录。司法会计鉴定人员就是通过这些鉴定资料对案件所涉及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鉴别、判断。现实中,由于公司内部管理不善,造成财务管理混乱、会计记录不真实;委托人对司法会计鉴定方面的知识不了解,导致所送检的材料不充分;当事人不予积极配合,完整、真实的财务会计资料难以获取。司法会计鉴定资料的质量无从保证,势必影响鉴定工作的质量。

三、司法会计鉴定工作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司法行政部门层面

1.严格司法会计鉴定机构及人员的准入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议》未对鉴定人员具体资格标准加以明确,导致其执业能力良莠不齐。对此,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鉴定主体资质标准:一方面,由各省司法厅指聘具有一定资质的司法会计鉴定机构执业;另一方面,司法会计鉴定人员考试制度可以借鉴当前已经成熟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和司法考试制度。只有通过系统的考试,相关人员才能取得鉴定资格。司法会计鉴定资格的明确是对鉴定人执业素质的一种保证。

2.切实落实司法会计鉴定人负责制。法律法规只对故意虚假鉴定的行为做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对诸如因鉴定技术手段或方法不当等引起的错鉴行为尚无处罚规定。相关部门应尽快健全司法会计鉴定人负责制度,完善错鉴行为的处罚规定。就鉴定人员流动性大导致鉴定人负责制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应当强调鉴定人的登记管理,在鉴定人名册公告中增加鉴定人错鉴的情况,建立鉴定人员诚信档案,并随着鉴定人名册的公告,增强社会公众对鉴定人的监督。这样可以加强鉴定人的责任心,有力地保障司法会计鉴定工作的质量。

3.加大司法会计鉴定意见的质证力度。强制要求司法会计鉴定人出庭作证,明确规定出庭参加质证是司法会计鉴定意见被采信的必须环节。若司法会计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不被法庭采信,应在鉴定人名册中进行公示,以强化社会大众对鉴定人的监督。这无形中就给司法会计鉴定人施加了压力,避免其随意出具司法会计鉴定报告。

4.建立统一的司法会计鉴定技术规范。建立统一的司法会计鉴定技术标准,从法律层面上对受理委托手续、检材交接手续、检验方法、论证方法和鉴定文书表述等进行规范,能够切实保证鉴定活动顺利进行。我们认为,应当由司法部门牵头,会同财政部门并在司法会计鉴定协会的协助下制定专门有针对性的《司法会计鉴定准则》。

(二)司法会计鉴定协会层面

目前,各省市纷纷成立司法鉴定协会。我们认为在司法鉴定协会下设置司法会计鉴定分会,加强其对鉴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管理。司法会计鉴定分会应当建立和健全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创新和丰富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同时,司法会计鉴定协会可以借鉴注册会计师和律师行业管理的成功经验,整合行业资源,加强各地协会间的交流,组织相关的科学研究。通过这些措施,鉴定人无论在业务技能还是在风险意识上都会有较大改善。

(三)司法会计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层面

1.提高司法会计鉴定能力。由于司法会计鉴定业务的复杂性,就要求鉴定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清晰的逻辑思维及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提高司法会计鉴定人员的执业能力,首先,鉴定机构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制度,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其次,强化对其任职资格的年度检查,如执业情况、诚信记录、继续教育完成情况等。同时,鉴定人员要自觉地加强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加强自身的实战磨练,提高职业判断力。

2.保持应有的独立性。提高鉴定机构及人员的独立性,首先应规范委托费用的支付方式,考虑由财政列支,检察机关技术部门负责支付。其次,司法会计鉴定机构应努力做大做强,减少由于经济压力对独立性产生的影响。再次,司法会计鉴定主体应协调好诉讼业务与非诉讼业务之间的关系,如司法会计鉴定人曾为当事人提供直接影响案件鉴定意见的其他服务,为避免自我评价,就不应再作为其鉴定主体。当然,加大对司法会计鉴定业务中不当行为的处罚力度,也能促进鉴定人员保持独立性。

3.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面对日益完善的法制环境,鉴定机构应客观看待鉴定业务,权衡利弊。鉴定人对超出鉴定范围的鉴定要求,或对鉴定所涉及的财务会计问题不熟悉,都应拒绝鉴定。同时,加快司法会计鉴定中介机构体制改革,将有限责任制改革到有限责任合伙制度上来,使鉴定机构能够积极主动地建立起风险防范和质量控制机制。此外,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三级复核制度的建立,也是加强鉴定机构风险防范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当鉴定工作基本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对形成的工作底稿进行复核。之后由部门经理对工作底稿中重要鉴定证据、重要程序的执行等进行再复核。主任会计师复核则作为最后一级的复核,它是对鉴定过程中发现的对涉案财务会计问题有影响的重大问题及重要工作底稿进行复核。经过三级复核,将大大减少人为的工作误差。

参考文献:

[1] 陈旭东.司法会计鉴定实务中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司法鉴定,2009,(2).

[2] 赵如兰.司法会计鉴定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3] 侯伟.司法会计鉴定质量控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责任编辑 安世友]

作者:王瑞 余贤娟

第2篇:正确定位档案鉴定工作

无论是归档鉴定,还是进馆鉴定、存毁鉴定、开放利用鉴定,档案鉴定工作贯穿于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随着电子文件的风行,“大档案”的出现,“大鉴定”呼之欲出。要求我们破除鉴定工作无足轻重、重藏轻鉴和等待观望的态度,把鉴定工作切实重视起来。

档案鉴定工作严重滞后,积重难返,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档案界的一大难题,制约着档案资源建设乃至档案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在加快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解决档案鉴定难的问题,已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容不得再延误。破解这一难题应从正确定位档案鉴定工作做起。

一、确立档案鉴定新观念

档案鉴定观念陈旧,思想僵化,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是积弊之一。要做好档案鉴定工作,就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摈弃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和做法,确立起档案鉴定新观念。

1. 破除“无足轻重”论,确立档案鉴定是档案工作核心的观念。长期以来,有不少人把档案鉴定工作仅仅看成是档案管理业务的一个环节,只是剔除和销毁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甚至认为档案鉴定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这种档案鉴定无足轻重论,错摆了档案鉴定工作的位置,制约了档案鉴定职能作用的发挥。事实上,档案鉴定工作是一项贯穿于档案文件运动周期始终的系统性工程,从文件转化为档案时的归档鉴定,再到档案接收进馆时的进馆鉴定,直至档案保管期满后的存毁鉴定及其开放利用鉴定等,在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阶段,都涉及对档案的鉴定。档案鉴定已融入了档案生命运动的全过程,是贯穿整个档案工作的动态管理过程,这个过程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与保护、编研和利用等各个环节密不可分,影响和制约着档案管理的各个方面。随着电子文件的风行、档案文件几何级数的递增、档案门类愈加繁多的“大档案”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与其相适应的档案“大鉴定”,其要求更高,分量愈重。必须确立档案鉴定是档案工作核心的观念,切实把档案鉴定工作摆上应有位置。

2. 破除“重藏轻鉴”论,确立档案鉴定是优化资源实现效率的观念。由于对“丰富馆藏”的片面认识,收藏档案多多益善,求量不求质,以致把收藏作为硬任务,鉴定作为软任务,在档案管理各个阶段相应的鉴定工作缺位或不到位。这种“重藏轻鉴”论,造成库房“进口过滥”,“出口堵塞”,“档满为患”,利用困难,管理低效。有价值的档案淹没于大量无价值的档案之中,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不但使得档案管理的大量劳动成为“无用功”,而且还挤占库房,增加资金投入,平添了保管成本,造成巨大浪费。落后的档案鉴定观是缺乏管理效率的深层原因。要确立档案鉴定是优化档案资源,提高档案效益,实现档案管理高效化的观念,要把做好档案鉴定工作作为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有力抓手,通过规范、高质的档案鉴定工作,消肿减负,优存劣汰,优化馆藏,强化利用,抑本增利,使档案管理走上高效化的轨道。

3. 破除“等待观望”论,确立档案鉴定是依法治档的观念。一味强调档案鉴定工作困难大,责任风险大,耗时费力难见成效,不如等着他人先行,以致对档案鉴定工作疏忽懈怠、拖踏延误、畏难止步。这种等待观望论,不仅仅表现出的是工作上的被动消极,而且是依法治档意识的淡薄。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陆续制定颁发了档案鉴定的一般标准、档案保管期限表、销毁档案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文件,1987年颁发的《档案法》对档案鉴定工作也作了相应的规定。虽说这些法规文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其已为依法开展档案鉴定工作创造了基本条件。因此,立档单位和档案部门必须增强档案鉴定的法治观念,充分认识档案鉴定是法定职责,是执法工作,依法开展档案鉴定工作是依法治档的要求,必须自觉认真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不断完善档案鉴定工作,把依法治档落到实处。

二、开创理论研究新格局

理论研究的滞后,使得难以摆脱实践工作后进的局面,这是积弊之二。要把握和遵循理论研究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开创有利于快出理论成果的新格局,促进档案鉴定工作后进面貌的根本转变。

1. 讲求理论研究的完整性,形成档案鉴定理论体系。鉴定理论的不完整、不完善,使得难以有效地指导实践。多年来,我们的档案鉴定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在鉴定理论的研究上往往侧重于对鉴定的原则、一般分析方法、保管期限和保管期限表的研究,而对鉴定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可操作性的应用技术研究得不够。对基本理论研究的不足,造成“档案价值”概念模糊,鉴定的理论框架构建不起来;对可操作性的应用技术研究的不足,造成具体的技术、标准、鉴定质量的检查与控制的方法空白或残缺或过于粗略,致使鉴定者在鉴定中无章可循或难于操作。要组织专门人才对档案鉴定理论的缺失部分和薄弱点进行攻关。在总结本国鉴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以往档案鉴定理论,借鉴、吸收国外档案鉴定方面的先进思想与优秀成果,早日构建起适应性和针对性强,较为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鉴定理论体系。建立档案鉴定技术学,全面、系统地总结和介绍档案鉴定工作经验,传播和普及档案鉴定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讲求理论研究的实践性,构建面向实践的机制。要改变把理论研究看作仅仅是研究部门和研究工作者的事,而实际工作者则往往游离于外的状况,发挥好档案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两个积极性,避免“剃头挑子一头热”。各类档案馆(室)要大力开展档案鉴定实践,为理论研究创造实践条件。档案工作人员也应该积极参加档案理论研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做到在档案鉴定理论研究方面有所作为。档案理论研究部门和研究工作者要摆脱那种脱离实际的书斋式研究方式,应深入档案鉴定工作实际,开展档案鉴定实践的调研,问计于实践和实际工作者,进行经验总结、业务探讨和理论研究。建立档案科研所、档案学会、高校与档案馆(室)的挂钩联系和合作制度。坚持走从实践到理论,实践检验理论,推动理论不断完善的研究道路。构建起理论研究贴近鉴定工作实际,理论成果为鉴定工作实际服务的机制。

3. 讲求理论研究的创新性,突破重点难点问题。要把创新作为突破有碍鉴定现行工作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的门径。着重做好“三项创新”:一是创新鉴定标准,建立科学的鉴定标准体系。改变一直以来,以相对单一的鉴定标准“包打天下”,而无法适应多类型、多时段档案鉴定实际需要的状况,建立起适合于各类档案及其生命周期运行各个阶段的鉴定所需要的档案鉴定标准体系。二是创新鉴定方法,扬长避短优化组合。要改变不加扬弃地吸收国外的宏观鉴定理论和方法,而忽视其操作粗放欠精准的一面,或是拘泥于国内传统单一的直接鉴定法而无法满足简捷和效率要求的状况,采用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取长舍短,优势互补,达到鉴定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适应性和创新性的完美结合。三是创新鉴定技术手段,应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辅助档案鉴定。面对档案鉴定的高专业知识要求、巨大的档案鉴定数量和电子化的发展趋势,手工鉴定已难堪重负的局面,要突破传统的档案鉴定手段,应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辅助档案鉴定,使鉴定技术操作程式化、机械化,友好易行,变狭窄的专家参与式为相对宽泛的一般群体参与式,变手工的低效为计算机的高效。

三、建立档案鉴定工作新秩序

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鉴定工作秩序难以建立,造成鉴定工作的失范失序失职,这是积弊之三。要着力解决其中致病性的问题,建立起档案鉴定工作新秩序,保障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1. 强化组织机构,保证档案鉴定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一直以来,我国没有专门的档案鉴定组织机构,鉴定工作职责不明,造成无人抓无人管无人承担责任的状况。而欧美一些档案管理先进国家,在相关部门设有鉴定组织机构,对鉴定人员的要求也很高,职责明确,他们的经验值得参照学习。结合我国国情,可以在县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专门的档案鉴定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提出其职能范围内档案鉴定工作总的规划,协助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档案鉴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及鉴定标准,审批所属档案部门的鉴定结果,监督检查和指导本地区档案鉴定工作,负责鉴定业务咨询,培训鉴定人员,研究有关的鉴定理论与实践问题;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档案鉴定委员会或鉴定小组,负责对文件从产生到归档及销毁全过程的全面鉴定工作监管、指导,协调有关的审查批准工作;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应建立专人负责与组织批准相结合的鉴定工作管理体制,即指定专人主要负责档案鉴定工作,按规定程序和经组织批准处置档案鉴定重大事宜。

2. 完善法规制度,保证档案鉴定“有法可依”。我国档案鉴定法规制度很不完善,目前的档案鉴定“有法可依”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迫切需要解决失范的问题。针对现行《档案法》及《实施办法》对档案鉴定工作的规定比较笼统简略,分量不够,且条款缺乏操作性,已不能适应档案鉴定工作的现实需要的情况,要进行修订和完善。其中,应增加关于档案鉴定组织的规定,明确鉴定组织的设置及其职责和工作机制;增加关于鉴定工作程序的规定,明确鉴定操作程序的内容与标准,统一鉴定质量标准和程序要求;增加关于鉴定工作的奖惩规定,明确档案鉴定工作失职的行政和法律的责任。当前,还要重点解决归档鉴定标准过粗,存毁鉴定、进馆鉴定、等级鉴定、开放鉴定等其他鉴定标准模糊和缺失的问题,尽早出台正在修改之中的《归档文件与档案鉴定指南》、《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进馆鉴定指南》等。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及时制定与档案法规和行政规章相配套的业务规范,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提高“有法可依”的水平。

3. 加强组织规划,保证档案鉴定有序开展。鉴定工作组织规划不力,是鉴定工作失序的基本致因。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将鉴定工作列入档案工作的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完善档案鉴定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工作,在基础工作、利用工作、信息技术等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工作部门之间建立一种有助于依法强化鉴定工作的互动协作机制,规范鉴定行为,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保证档案鉴定工作的高质、高效、有序开展。要改变以往鉴定工作组织部署少,具体指导更少的状况。上级部门要经常深入档案鉴定实际,切实有效地帮助解决鉴定工作的实际问题。要严格档案鉴定工作的执法检查。在档案馆(室)自查的基础上,进行档案鉴定工作专项执法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档案鉴定工作组织和制度建设的完善性、实施档案鉴定的及时性、档案鉴定工作的有效性等。要把档案鉴定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纳入档案馆(室)等级评审。要加强鉴定工作人员选配和培训,建立一支能适应鉴定工作需要的高素质队伍。(作者单位:江苏省公安厅公安档案管理中心210024 )

作者:陈鸣耀 汤国民

第3篇:加强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思考

摘 要:档案开放鉴定是档案利用的前提,也是实现档案价值的根本体现。随着档案资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和利用模式出现了巨大变化,结合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对档案开放鉴定工作进行强化管理,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档案开放鉴定的含义、原则和依据分析出发,分析了加强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结合当前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关加强和优化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实践对策,旨在以此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价值,推动我国档案管理和开放鉴定工作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档案开放 ;档案鉴定;思考

“档案工作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是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深入,“开放阵地”建设不断推进,档案工作逐渐由封闭向开放、由重保管向重服务转变。但是,当前档案开放鉴定机制体制不健全、专家型人才缺乏、按“件”开放、鉴定工作量巨大等问题直接导致粗放型开放和鉴定,档案开放利用效果疲软。

一、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含义、原则与依据

档案开放鉴定是指档案馆对馆藏档案向社会开放范围的鉴定,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档案馆内档案的筛选和分类来区别出哪些档案可以向社会公众开放,哪些档案需要控制使用。整体来看,档案开放鉴定又叫作档案划控鉴定,是与档案价值鉴定相区分的一种鉴定方式,同时也无法与档案存毁鉴定画等号;从本质来看,档案开放鉴定体现的主要是档案工作的基础目的和根本要求。

在原则遵循上,档案开放鉴定工作需要遵循依法实施、全面稳妥、安全保密以及便于利用等多种原则,其中依法实施是指在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中要结合档案管理体系中的法律法规来展开工作,既要避免出现档案信息泄露等问题,也要注意档案开放鉴定过程中的规范要求;全面稳妥和安全保密原则是基于开放鉴定过程中档案的具体价值来体现的,要充分做到以维护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安全,积极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便于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利用为目的,在坚持原则前提下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同时,在工作中也需要以社会环境的整体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坚持用全面、历史和发展的观点来判断档案的价值,依照法律法规进行针对性的开放。在新形势下,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应当以开放为基础原则,以不开放为例外,将法律法规作为最重要的鉴定依据,着眼于社会大众的整体和现实需求,积极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要防止出现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侵犯商业秘密以及泄露群众隐私的情况。

保密制度、封闭期制度以及档案开放制度是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中对于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各级各类档案馆保管的档案,应当按照档案法规定,分期分批次向社会开放”,同时在办法中也重点规定了档案的开放类型、开放时间以及具体开放要求。目前,各个单位档案开放鉴定工作都是依据相关制度要求以及法律法规来开展的。

二、充分认识档案开放鉴定的必要性

档案开放鉴定滞后是目前制约档案利用和价值体现的重要因素,在各单位中加强档案开放鉴定既能够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各类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也能够充分推动档案工作的全方位开展。具体来讲,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不仅仅是档案馆的一项基础性业务,也是服务社会的一项政治性任务,对于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档案鉴定开放是档案利用的前提,有利于减少档案占用空间

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档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档案翔实记录了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事实和经验,而档案鉴定开放则是让“沉睡”档案“发声”的基础,是实现档案“资政、育人”的唯一途径。从目前我国档案存放的形式来看,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数字档案,都占用了大量的档案存储空间,而这些档案中很大一部是没有价值且不必要保存的。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对档案进行详细的划分和整理,不仅能够充分提高档案存放的效率,还能够有效减少档案管理工作者不必要的工作,进一步促进档案查阅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对于优化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减少档案的占用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1)档案开放鉴定是推动档案工作的引擎,有利于对档案价值进行综合评估。档案鉴定开放是档案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变过程,通过档案开放鉴定能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政府提供重要决策和有价值的档案资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同时通过档案开放鉴定进一步开拓档案事业发展的新格局。在档案的存放工作中,每一个档案都有着各自的编号和编码,用来区别档案的价值和种类。在管理工作中,普通档案的指令、命令以及条例等内容价值一般要远远大于用于通知和来往的信函档案价值。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能够结合这些档案管理工作对不同档案价值进行充分衡量并且有效分类,同时也能够结合档案文件内容与特征進行综合评估,对于有价值的档案能够进行有效修补并进一步保存,对于提升档案价值,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2)档案鉴定开放是加快我国政治民主化的一个新步骤。档案作为原始记录,具有历史性、完整性和凭证性的特点。档案鉴定开放不仅是“数字政府”“智慧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更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使公民享受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权利,增强了幸福感和满意度。档案开放鉴定的目的在于将档案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样一来,无论是涉及党务管理还是具有历史问题的档案,公众都能够借阅了解,不仅能够帮助公众对国家和社会治理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也有利于社会公众积极投入到国家和社会建设中来,对于提升档案的管理价值,促进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开展以及加快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2.档案开放鉴定存在的问题

我国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受“公开危险,保密安全”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重保密保管、轻开放利用的粗放型模式一直延续至今。随着社会发展,公众对于档案利用的需求与档案馆开放鉴定不充分、不及时的矛盾日益凸显。深入研究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对于优化日后的工作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都十分重要。

(1)档案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利用者需求。目前各级综合档案馆并没有普遍开展开放鉴定工作,由于历史欠账比较多,可以完全开放的档案少之又少。因此,我国各级档案馆出现了“输入多、输出少”的局面,供求矛盾尖锐。在工作中,档案接收部门要依托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积极引导档案移交单位做好降解密和鉴定划控工作,使增量档案在源头上完成开放鉴定工作。

(2)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制度不健全,工作标准缺乏,规定模糊。档案形成主体是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但是档案鉴定开放一般由各级综合档案馆负责实施,鉴定开放或者不开放都没有强制性的法律要求,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准确开放是责任,一旦出错受批评”的思想驱使下,鉴定开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尽管目前档案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对档案的开放工作做出了一些原则性规定,但由于档案开放鉴定过程中的工作量大,且十分繁杂,很多档案在鉴定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的开放标准导致在分类过程中缺乏明确界限,很多员工无法区别是否能够作为开放档案向公众展示,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工作的高效开展,还会严重打击员工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工作混乱。

(3)缺乏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专家型人才。档案开放鉴定工作需要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当前,各级综合档案馆中具备灵敏的政治嗅觉、广博的历史知识、较高专业素养和强烈法制思维的高级人才严重不足。在我国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知不够准确,一提到档案可能会将其想象成冗杂的文字或文件,甚至还会联想到国家机密或者相关重要文件,并且认为无论重要与否,只要是档案就必须长期保存,这些不够深刻的认识直接导致档案人员在开放鉴定中缺乏基础的鉴定意识,从而使档案管理和开放鉴定工作更加复杂。高水平、高层次档案管理专家的缺乏也直接阻碍了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了档案管理效率。

(4)按“件”开放,鉴定工作量巨大。档案馆作为档案开放鉴定的主体,在档案开放鉴定力量不变、人员编制不增的情况下,以“逐卷逐件逐页审查档案内容”的精细化模式要求下,开放鉴定工作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工作量激增,工作人员超负荷工作。这种鉴定人员与工作量之间形成的矛盾直接影响了档案开放鉴定的工作效率,随着近些年来国家档案局推行的“三大体系”建设,各级国际综合档案馆的业务也越来越多,档案馆的馆藏数量也越来越大,但受到国家编制等因素影响,很多部门的人数并没有增加,而档案数量和工作量却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无论是开放鉴定工作的开展还是档案整理和保存工作都面临着工作量较大挑战,对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5)部分涉密档案主体较多,解密工作进展缓慢。档案开放鉴定需要进行涉密清理,且按照“谁定密,谁解密”的原则,档案形成机关无权处置其他机关或者上级机关的涉密档案,需要在一个卷宗里,将不同机关形成的档案分离后,分送不同机关进行解密,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同时在涉密文件的开放鉴定过程中,各单位解密、鉴定开放职责分工未能找到明确法律法规依据,偶有扯皮现象发生。国家档案法第十四条规定指出“保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密级的变更和解除,必须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这一系列关于档案公布的限制要求越多,档案开放鉴定的压力就越大,同时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档案部门向原档案形成机关提出解密通知后,经常会遇到找借口推脱的情况发生,这些现象都直接使得涉密档案难以顺利开放,给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三、加强档案鉴定开放的几点思考

1.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加强思想引领,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廉政教育、道德教育,用好正反兩方面典型案例,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强化政治担当。积极鼓励档案员参与继续教育、业务素质培训、青年大讲堂等各类活动,提升综合素养。在职称评聘、年底评优过程中,适当向从事开放鉴定工作人员倾斜,聚拢“精气神”,全面带领档案工作人员做好开放鉴定工作。同时也需要在工作中设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和规范标准来保证开放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深刻影响着档案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要通过对相关工作人员专业化的业务培训来提高工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结合档案鉴定的工作要求建立起适应档案部门事业发展需要的鉴定专家队伍,以业务水平和素质提升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国家各级档案馆也可以组织相应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积极参观和学习等各种研讨形式来确保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逐渐拓宽工作思路,以工作交流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2.严格控制新进馆档案涉密划控

在当前卷内文件目录和机读目录中,没有标注文件涉密等级,对档案开放鉴定带来了一定困扰。通过将新形成的档案开放鉴定超前纳入文件密级审查范围,建立文档密级一体化审查机制。一份文件由承办人拟定秘密等级,再经负责人审核签发,将文件和档案的密级确定和标识纳入文件和档案管理的全过程,从前端上对新进馆档案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增量。比如,一份文件在不同保管阶段都标注了相关的秘密等级,就能在最快的时间进行内容公开和利用。

3.建立一整套档案开放鉴定的规章和流程

一是积极推广档案开放鉴定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做法,研究制订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流程方面的具体规定和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档案开放鉴定结果的产生程序,细化开放档案提供利用的方式方法,明确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组织形式。如在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中,成立档案开放鉴定的内设科室;二是组建开放鉴定团队,成立由省委主要领导挂帅,档案馆馆长为副组长,机关企事业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档案开放鉴定过程中,尤其是涉密文件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履行的工作职责。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初审、专家二审和开放鉴定小组终审后,正式执行;三是建立档案开放鉴定容错纠错机制。对于在开放鉴定工作过程中造成的失误,以容纠并举,教育、帮扶为主要形式,激励干部敢于担当、勇于担当。

4.加强档案信息整合,推进档案开放鉴定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加强信息系统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明确提出要清理整合各种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在网络通的基础上加快实现数据通、业务通。新时代的档案开放鉴定和档案开放利用,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托计算机辅助而实现,因此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对于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5.引入信息化技术,促进鉴定工作高效开展

档案鉴定工作的开展不仅关系到档案价值的提升等方面,也对档案的保存具有至关重要作用。档案鉴定工作的效率也直接关系到档案质量的保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开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大数据技术等都可以投入到档案管理和开放鉴定的工作中来,且现代化社会中电子档案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不仅有利于档案管理和调查工作,也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促进了档案质量的管理和有效推进,在档案开放鉴定中引入信息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档案管理质量,确保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减少相关工作人员在档案开放鉴定工作中的负担,是信息时代下优化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有效尝试。引入信息化技术也会为生产经营及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原始依据和有效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http://www.saac.gov.cn/news/2016-04/18/content_138678.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http://www.saac.gov.cn/daj/c100174/201807/53c15546bec0483498e84361f67ca399.shtml

[3]李建梅.新时代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9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余姚市总工会)

作者简介:冯慧慧(1986—),女,汉族,浙江余姚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作者:冯慧慧

第4篇:会计工作自我鉴定

2002年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审计处全体同志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会议精神,一如既往地贯彻和落实《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学校教育工作为中心,结合内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我校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为学校领导及时提供决策依据。全年共开展各项审计400余项,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在深化学校改革,促进廉政建设,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真正起到了"经济卫士"和"参谋助手"的作用。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校审计处被评为2002新乡市内审工作先进单位,两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和"三育人"工作先进个人。

一.基础建设

2002年是我校各项改革迅速发展的一年,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为我们搞好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我们审计处认真贯彻落实审计厅、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做好审计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坚持"完善自我,提高认识"的原则,努力完善审计制度,健全审计机构,调整人员结构。

1.参与制定了学校物资采购、设备管理及相关规章制度若干项。规范了经济行为,使审计工作进一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在学校机构改革后,进一步明确了审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内审工作的内部监督职能进一步得到体现,可以更好的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3.调整人员的知识和年龄结构,新增专业审计人员2名(均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加强了审计队伍建设,一名同志获高级会计师资格。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和积极上进的年轻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以老带新、新老结合,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审计队伍。

二.学习及培训

强化措施,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使我校每个内审人员都真正成为 "思想领先、业务过硬、技能娴熟、务实高效"的工作高手。

1.派一名同志随同教育厅考察团赴法国等国外学习考察,获取了大量审计工作信息及先进工作经验。

2.与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河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审计工作新思路。

3.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学习,积极进行学术研究和探讨,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篇。

三.参与后勤改革

随着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我校后勤集团已逐步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我们参与制定了一系列后勤改革的规章和措施,同财务处、后勤管理处一道,对集团每个中心进行了成本核算,并结合外校经验,根据本校实际,制定了各项定额标准,为推动学校的后勤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四.参与校办产业改革

"科教兴国"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一战略的提出,给以高科技为特征的高校校办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由于校办企业的利益和学校的利益并不完全是一致的,企业内某些同志往往会为了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致学校利益于不顾,很难保证学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面对这一现状,我们会同财务处、企业管理处一道,参与制定了校办产业改革工作的相关文件,对校办每个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摸清了企业家底,改善了经营环境,明确了经济责任,提高了经济效益,为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参与各项招投标工程及政府采购

随着学校改革的迅速发展,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是与市场紧密相联的,要实现对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工作的有效控制,就必须用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我们参与制定招投标程序及学校物资采购工作的相关规定并监督实施。在招投标工作中真正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物资采购工作,审计处自始至终全过程参加,充分发挥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的监督作用。一年来共参与招投标项目及物资采购项目110余项,监督签订经济合同50余份,涉及金额近千万元,为学校节约资金130多万元,规范了学校物资采购行为,维护了学校的经济利益。

六.具体审计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搞好内审工作,按照审计署提出的"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稳步推进审计工作深入的开展。

1.开展决算审计2项,通过对2001学校财务决算和工会经费决算情况进行审计,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规范了学校预决算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2.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4项,提出合理化建议20余条,查处应交未交学校资金共计162万元(其中家电公司107.6万元;机械厂29.92万元;印刷厂16.21万元;文体用品公司8.23万元),现基本已全部追回。

3.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其经济责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国有资产增值而实行的一种监督管理制度。一年来我们开展经济责任审计4项,既澄清了厂长(经理)任期内的各项经济责任,同时又为企业和学校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措施,促进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为校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

4.基建审计: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基础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继续增加,全处同志克服人员少,任务重,审计事项跨度长的困难,以我校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紧抓工程项目审计,从工程的招标、施工到竣工验收结算的每个环节,实行全面审计,从中发现存在虚列工程项目,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和多结算工程款诸多问题,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纠正、整改。全年共审计基建、维修、装饰工程项目340多项,审计金额5000多万元,审减金额160多万元。为学校挽回了经济损失,维护了学校合法权益,有效地规范了工程项目的管理。

5.科研工作是高校发展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我们集中力量加强对科研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使这些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和效益。一年来我们开展科研经费审签11项,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发展。

6.全面开展审计工作,对全校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审计监督。开展住宅楼工程财务决算审计25项,纠正不合理费用支出2万多元,并在《后勤通讯》上加以公告,切实维护了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开展专案审计1项,纠正违纪资金12余万元,建议并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严肃了党纪国法,受到了全校教职工的好评。

7.积极开展对外联系,经常性的和省内外高校合作,继续保持与兄弟院校的友好往来,共与兄弟院校合作开展审计项目2项,既查清了问题,又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目的。树立了我校形象,提高了我校知名度。

七.工作体会

1.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搞好内审工作的关键。领导的重视程度越高,内审工作就越有依靠,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我们在认真做好工作的同时,注重同上级领导的交流,不定期汇报工作情况,争取领导的信任,取得了领导对内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校领导对审计工作倍加关注,对审计的组织、人员的调配予以大力支持,对重大问题的定性与处理亲自过问,对审计报告认真批阅,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具体要求,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

2.健全的审计机构,合理的人员结构及知识结构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基础条件。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帮助下,审计机构不断得到完善,办公环境大大改观,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审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的工作。现在我们审计处共有专业审计人员6名,其中高级会计师1名,高级审计师1名,会计师和工程师2名,今年又新引进应届本科毕业生2名。合理的人员配置和人员结构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校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内审要树立服务意识。内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审计工作必须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寓监督与服务之中。内部审计归根到底是一种内部管理行为,它的目标是为了加强内部管理,为管理者服务。结合学校实际,内审工作的监督、评价、控制职能都必须着眼于为学校经济发展服务,把服务意识融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在做好监督的同时为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第5篇:会计工作自我鉴定

会计工作自我鉴定范文自从事会计工作以来,一直对工作兢兢业业的会计工作者,如何写好自己的工作自我鉴定呢?以下为您提供一篇详细的会计工作自我鉴定资料参考,会计工作自我鉴定范文。

工作自我鉴定范文:200x年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审计处全体同志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会议精神,一如既往地贯彻和落实《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学校教育工作为中心,结合内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我校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为学校领导及时提供决策依据。全年共开展各项审计400余项,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在深化学校改革,促进廉政建设,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真正起到了"经济卫士"和"参谋助手"的作用。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校审计处被评为200x新乡市内审工作先进单位,两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和"三育人"工作先进个人。

一.基础建设

200x年是我校各项改革迅速发展的一年,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为我们搞好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我们审计处认真贯彻落实审计厅、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做好审计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坚持"完善自我,提高认识"的原则,努力完善审计制度,健全审计机构,调整人员结构。

1.参与制定了学校物资采购、设备管理及相关规章制度若干项。规范了经济行为,使审计工作进一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在学校机构改革后,进一步明确了审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内审工作的内部监督职能进一步得到体现,可以更好的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3.调整人员的知识和年龄结构,新增专业审计人员2名(均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加强了审计队伍建设,一名同志获高级会计师资格。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和积极上进的年轻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以老带新、新老结合,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审计队伍。

二.学习及培训

强化措施,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使我校每个内审人员都真正成为"思想领先、业务过硬、技能娴熟、务实高效"的工作高手。

1.派一名同志随同教育厅考察团赴法国等国外学习考察,获取了大量审计工作信息及先进工作经验。

2.与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河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审计工作新思路,工作鉴定《会计工作自我鉴定范文》。

3.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学习,积极进行学术研究和探讨,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篇。

三.参与后勤改革

随着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我校后勤集团已逐步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我们参与制定了一系列后勤改革的规章和措施,同财务处、后勤管理处一道,对集团每个中心进行了成本核算,并结合外校经验,根据本校实际,制定了各项定额标准,为推动学校的后勤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四.参与校办产业改革

"科教兴国"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一战略的提出,给以高科技为特征的高校校办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由于校办企业的利益和学校的利益并不完全是一致的,企业内某些同志往往会为了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致学校利益于不顾,很难保证学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面对这一现状,我们会同财务处、企业管理处一道,参与制定了校办产业改革工作的相关文件,对校办每个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摸清了企业家底,改善了经营环境,明确了经济责任,提高了经济效益,为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参与各项招投标工程及政府采购

随着学校改革的迅速发展,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是与市场紧密相联的,要实现对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工作的有效控制,就必须用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我们参与制定招投标程序及学校物资采购工作的相关规定并监督实施。在招投标工作中真正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物资采购工作,审计处自始至终全过程参加,充分发挥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的监督作用。一年来共参与招投标项目及物资采购项目110余项,监督签订经济合同50余份,涉及金额近千万元,为学校节约资金130多万元,规范了学校物资采购行为,维护了学校的经济利益。

六.具体审计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搞好内审工作,按照审计署提出的"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稳步推进审计工作深入的开展。

1.开展决算审计2项,通过对2001学校财务决算和工会经费决算情况进行审计,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规范了学校预决算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2.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4项,提出合理化建议20余条,查处应交未交学校资金共计162万元(其中家电公司107.6万元;机械厂29.92万元;印刷厂16.21万元;文体用品公司8.23万元),现基本已全部追回。

3.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其经济责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国有资产增值而实行的一种监督管理制度。一年来我们开展经济责任审计4项,既澄清了厂长(经理)任期内的各项经济责任,同时又为企业和学校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措施,促进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为校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

4.基建审计: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基础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继续增加,全处同志克服人员少,任务重,审计事项跨度长的困难,以我校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紧抓工程项目审计,从工程的招标、施工到竣工验收结算的每个环节,实行全面审计,从中发现存在虚列工程项目,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和多结算工程款诸多问题,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纠正、整改。全年共审计基建、维修、装饰工程项目340多项,审计金额5000多万元,审减金额160多万元。为学校挽回了经济损失,维护了学校合法权益,有效地规范了工程项目的管理。

5.科研工作是高校发展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我们集中力量加强对科研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使这些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和效益。一年来我们开展科研经费审签11项,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发展。

6.全面开展审计工作,对全校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审计监督。开展住宅楼工程财务决算审计25项,纠正不合理费用支出2万多元,并在《后勤通讯》上加以公告,切实维护了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开展专案审计1项,纠正违纪资金12余万元,建议并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严肃了党纪国法,受到了全校教职工的好评。

7.积极开展对外联系,经常性的和省内外高校合作,继续保持与兄弟院校的友好往来,共与兄弟院校合作开展审计项目2项,既查清了问题,又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目的。树立了我校形象,提高了我校知名度。

第6篇:会计工作自我鉴定

工作自我鉴定范文:XX年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审计处全体同志认真学习、领会"xxxx"重要思想和"xx大"会议精神,一如既往地贯彻和落实《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学校教育工作为中心,结合内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我校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为学校领导及时提供决策依据。全年共开展各项审计400余项,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在深化学校改革,促进廉政建设,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真正起到了"经济卫士"和"参谋助手"的作用。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校审计处被评为XX年度新乡市内审工作先进单位,两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和"三育人"工作先进个人。

一.基础建设

XX年是我校各项改革迅速发展的一年,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为我们搞好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我们审计处认真贯彻落实审计厅、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做好审计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坚持"完善自我,提高认识"的原则,努力完善审计制度,健全审计机构,调整人员结构。

1.参与制定了学校物资采购、设备管理及相关规章制度若干项。规范了经济行为,使审计工作进一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在学校机构改革后,进一步明确了审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内审工作的内部监督职能进一步得到体现,可以更好的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3.调整人员的知识和年龄结构,新增专业审计人员2名(均为应届本科毕业生),加强了审计队伍建设,一名同志获高级会计师资格。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和积极上进的年轻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以老带新、新老结合,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审计队伍。

二.学习及培训

强化措施,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使我校每个内审人员都真正成为 "思想领先、业务过硬、技能娴熟、务实高效"的工作高手。

1.派一名同志随同教育厅考察团赴法国等国外学习考察,获取了大量审计工作信息及先进工作经验。

2.与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河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审计工作新思路。

3.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学习,积极进行学术研究和探讨,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篇。

三.参与后勤改革

随着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我校后勤集团已逐步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我们参与制定了一系列后勤改革的规章和措施,同财务处、后勤管理处一道,对集团每个中心进行了成本核算,并结合外校经验,根据本校实际,制定了各项定额标准,为推动学校的后勤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四.参与校办产业改革

"科教兴国"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一战略的提出,给以高科技为特征的高校校办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由于校办企业的利益和学校的利益并不完全是一致的,企业内某些同志往往会为了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致学校利益于不顾,很难保证学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面对这一现状,我们会同财务处、企业管理处一道,参与制定了校办产业改革工作的相关文件,对校办每个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摸清了企业家底,改善了经营环境,明确了经济责任,提高了经济效益,为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参与各项招投标工程及政府采购

随着学校改革的迅速发展,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是与市场紧密相联的,要实现对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工作的有效控制,就必须用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我们参与制定招投标程序及学校物资采购工作的相关规定并监督实施。在招投标工作中真正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物资采购工作,审计处自始至终全过程参加,充分发挥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的监督作用。一年来共参与招投标项目及物资采购项目110余项,监督签订经济合同50余份,涉及金额近千万元,为学校节约资金130多万元,规范了学校物资采购行为,维护了学校的经济利益。

六.具体审计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xxxx"重要思想,进一步搞好内审工作,按照审计署提出的"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稳步推进审计工作深入的开展。

1.开展决算审计2项,通过对XX年度学校财务决算和工会经费决算情况进行审计,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规范了学校预决算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2.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4项,提出合理化建议20余条,查处应交未交学校资金共计162万元(其中家电公司107.6万元;机械厂29.92万元;印刷厂16.21万元;文体用品公司8.23万元),现基本已全部追回。

3.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其经济责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国有资产增值而实行的一种监督管理制度。一年来我们开展经济责任审计4项,既澄清了厂长(经理)任期内的各项经济责任,同时又为企业和学校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措施,促进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为校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

4.基建审计: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基础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继续增加,全处同志克服人员少,任务重,审计事项跨度长的困难,以我校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紧抓工程项目审计,从工程的招标、施工到竣工验收结算的每个环节,实行全面审计,从中发现存在虚列工程项目,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和多结算工程款诸多问题,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纠正、整改。全年共审计基建、维修、装饰工程项目340多项,审计金额5000多万元,审减金额160多万元。为学校挽回了经济损失,维护了学校合法权益,有效地规范了工程项目的管理。

5.科研工作是高校发展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我们集中力量加强对科研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使这些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和效益。一年来我们开展科研经费审签11项,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发展。

6.全面开展审计工作,对全校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审计监督。开展住宅楼工程财务决算审计25项,纠正不合理费用支出2万多元,并在《后勤通讯》上加以公告,切实维护了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开展专案审计1项,纠正违纪资金12余万元,建议并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严肃了党纪国法,受到了全校教职工的好评。

7.积极开展对外联系,经常性的和省内外高校合作,继续保持与兄弟院校的友好往来,共与兄弟院校合作开展审计项目2项,既查清了问题,又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目的。树立了我校形象,提高了我校知名度。

第7篇:酒店财务工作自我鉴定

时间是历史的最好见证,同时时间在一个不经意间给人许多考验,许多宝贵的经验,以下是针对我所在xx酒店的财务工作自我鉴定内容:

一、会计基础工作方面

为了确保财务核算在酒店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准确的指导作用,我在遵守财务制度的前提下,认真履行财务工作要求,正确地发挥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二、日常工作方面

做好日常酒店菜品价格巡查工作,发现菜品价格问题我及时做出书面汇报,并计算出毛利率!以保证餐饮产品的毛利率不低于50%。jbq范文大全

三、会计管理方面

酒店xx年8月试开业,资产众多,价值极大。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资产管理的基础上,更加有条不紊地坚持集团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集团财务部下发的资产管理办法及内部资产调拨程序。认真设置整体资产账簿,对帐外资产设置备查登记,要求各部门建立资产管理卡片建全在用资产台帐。

四、其他工作

1、在酒店筹备阶段,为使开业后部门工作顺利进行,财务部编写了本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及有关部门业务配合工作流程。

海量资料分享

2、熟悉和掌握员工的思想状况、工作表现和业务水平。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议。

3、及时填制酒店的纳税申报表,按时申报纳税,遇到问题及时与集团财务部进行沟通并解决。

五、原料方面

针对原料的购进与售出,存在若干品种可以论件计算,也就是整进整出。在整进整出的原料品种方面,我制订好每日售卖盘存表,以便于更准确地了解厨房的成本及其损耗。

以上为我过往的个人工作自我鉴定,在往后的工作中,在工作方法上进行改进,继续完善进货及采购环节的工作流程,减少纰漏,严格把关,更好的控制酒店的成本及费用。加大业务学习力度,加强对本部门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及时与各部门沟通,做到即要能解决细节问题又能促进工作的全面开展。对于各部门的台帐勤检查、勤监督,及时核对,多配合,相互协作,给领导当好参谋,使财务工作在明年更上一个台阶。

财务工作员工自我鉴定 机关财务工作自我鉴定范文 酒店财务工作人员的自我鉴定范文 财务工作自我鉴定范文 财务工作者自我鉴定 财务工作鉴定范文

酒店财务工作人员的自我鉴定

海量资料分享

财务工作自我鉴定

海量资料分享

第8篇:酒店财务工作自我鉴定

时间是历史的最好见证,同时时间在一个不经意间给人许多考验,许多宝贵的经验,以下是针对我所在xx酒店的财务工作自我鉴定内容:

一、会计基础工作方面

为了确保财务核算在酒店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准确的指导作用,我在遵守财务制度的前提下,认真履行财务工作要求,正确地发挥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二、日常工作方面

做好日常酒店菜品价格巡查工作,发现菜品价格问题我及时做出书面汇报,并计算出毛利率!以保证餐饮产品的毛利率不低于50%。jbq范文大全

三、会计管理方面

酒店xx年8月试开业,资产众多,价值极大。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按会计制度要求进行资产管理的基础上,更加有条不紊地坚持集团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集团财务部下发的资产管理办法及内部资产调拨程序。认真设置整体资产账簿,对帐外资产设置备查登记,要求各部门建立资产管理卡片建全在用资产台帐。

四、其他工作

1、在酒店筹备阶段,为使开业后部门工作顺利进行,财务部编写了本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及有关部门业务配合工作流程。

2、熟悉和掌握员工的思想状况、工作表现和业务水平。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议。

3、及时填制酒店的纳税申报表,按时申报纳税,遇到问题及时与集团财务部进行沟通并解决。

五、原料方面

针对原料的购进与售出,存在若干品种可以论件计算,也就是整进整出。在整进整出的原料品种方面,我制订好每日售卖盘存表,以便于更准确地了解厨房的成本及其损耗。

以上为我过往的个人工作自我鉴定,在往后的工作中,在工作方法上进行改进,继续完善进货及采购环节的工作流程,减少纰漏,严格把关,更好的控制酒店的成本及费用。加大业务学习力度,加强对本部门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及时与各部门沟通,做到即要能解决细节问题又能促进工作的全面开展。对于各部门的台帐勤检查、勤监督,及时核对,多配合,相互协作,给领导当好参谋,使财务工作在明年更上一个台阶。

第9篇: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自我评价

要学会学习。我们是学统计方向专业的,而统计本身只是门工具,不难学会。而以后,我们会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就是说当我们不进行统计方面的研究了,我们就要从头开始学。这是一个很严峻的事实,所以我们要学会学习,主动一点,勤奋一点,谦虚一点。

很多课堂、课本上不能学到的东西,我很庆幸有这样的一次实习机会,让我学到这些东西。实习结业了,作鉴定如下:

因为有了这次实习,我了解了银行里面大概的业务流程。在实习期间,经理教会我们怎样做银行各部门的业务考核表;教我怎样做头寸表;教我什么是明晰分类帐;教会我怎样查帐;教怎样装订每日的传票。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我了解了银行里各部门之间有怎样的分工与合作,我们计划财务部在银行体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以及银行内外有什么样的业务往来和资金流动。

因为有了这次实习,我能用到以前学过的某些知识。比如当我知道银行里面的资金是从帐面上直接划来划去的时候,我很兴奋,因为知识遇到实践的时候就会很有成就感——即便这是很简单很简单的道理——但是,我有这样的感觉:这种经济作业的方式以后能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多灵感。

因为有了这次实习,我能接触到我可能即将面临的工作环境。我觉得我们的办公室的气氛就很和谐,很融洽。大家会为某个问题去讨论,然后很快的去解决。“效率就是谦虚,就是交流,就是妥协和团结。”我是这样体会到的。

因为有了这次实习,我意识到:

最后,我想再次感谢我们计划财务部的经理和各位师傅,谢谢你们能让我学到这么多的东西,让这两个月星期的实习变得很充实,很有意义。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仍需我们努力,努力了就不会后悔,也没有后悔的余地。 短短两个月的实习时间就过去了,我要感谢计划财务部的经理和各位师傅的照顾和指导。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