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专题复习教案

2022-05-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是教育者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要把教材中严肃的政治话语书写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把教材用语转化为教学用语,通过简单的修辞、轻松的语境唤起教育对象对教学内容的内心认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统计专题复习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统计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统计与概率》说课教案

红安县典明中学 陶汉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课――统计与概率。下面就本节课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意图和教学方法做一说明。

一、说教材

(一)地位与作用

统计与概率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中考时数学测试的一个重点。 (二)学情分析 对九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归纳的能力但是他们全面深入探究问题能力较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将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充分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解决有关《统计与概率》题目的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有关《统计与概率》题目的思路。 (四)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常见《统计与概率》题型。

2、让学生掌握解决有关《统计与概率》题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用实例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教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直观演示,实际练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自主探究、具体练习,让全体学生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知识的层次与深度,有力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学生可采用"启发探究--观察发现--课堂讨论"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规律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 识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一)知识要点复习

(知识点陈列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重温教材,回归课本.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 。

(二)中考题型再现

例1.(2012年武汉市)为了了解某区九年级7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50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7000名学生是总体

B. 每个学生是个体 C. 5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D. 样本容量为500 【设计意图】 这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概念的理解。此题学生容易把研究对象的载体(学生)当作研究对象(体重)。 例2(2012年南昌市)下面两幅统计图(如图

1、图2),反映了某市甲、乙两所中学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请你通过图中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乙两校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人数统计图 (2001~2007年) 人数(个) 2000 1500 1000 500 600 625 1105 2000 2001年 2004年 2007年 时间/年 甲校 乙校 (图1)

⑴通过对图1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⑵通过对图2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⑶2007年甲、乙两所中学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人数共有多少? 【设计意图】

此题就是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的能力。从统计图中处理数据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分析数据的大小情况;

二、分析数据所占的比例;

三、分析数据的增加、减少等趋势或波动情况。

例3.(2012年连云港市).连云港市实行中考改革,需要根据该市中学生体能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中考体育标准.为此,抽取了50名初中毕业的女学生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测试.测试的情况绘制成表格如下:

次数 人数 6 12

18 10

25

27

30

1 1 7 18

5 2 2

⑴求这次抽样测试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⑵根据这一样本数据的特点,你认为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标准应定为多少次较为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试的合格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本题不仅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很好的问题背景,而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易引起学生的解题兴趣,既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对统计量的计算,又将关注的重点转变为结合学生实际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进而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判断、预测、估计和决策,突出了题目的教育价值。

(2011年宜昌市)例13. 小明的爸爸买天天彩的时候,特地查询了

⑶根据⑵中你认为合格的标准,试估计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前8期的中奖号码,分别是:29

6、97

2、6

27、37

9、17

6、46

1、07

8、208,认为下一期的中奖号码中含9的可能性非常大,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你有何感想?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正确看待彩票问题,不能沉迷其中。 (三)经典题目练习

1. 下列事件必然发生的是( ) A. 一个普通正方体骰子掷三次和为19 B. 一副洗好的扑克牌任抽一张为奇数。 C. 今天下雨。

D.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4个红球,2个白球,从中任取3个球,其中至少有2球同色。

2. 一个袋子中放有红球、绿球若干个,黄球5个,如果袋子中任意摸出黄球的概率为0.25,

那么袋子中共有球的个数为( )

A. 15 B. 18

C. 20

D. 25

3.口袋中有15个球,其中白球x个,绿球2x个,其余为黑球。甲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若为绿球则获胜,甲摸出的球放回袋中,乙从袋中摸出一个球,若为黑球则获胜。求当x为何值时,游戏对甲乙双方公平。

4.从写有

1、

2、

3、

4、

5、

6、

7、

8、9的9张卡片中任取一张,求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 ⑴抽得偶数; ⑵抽得3的倍数; ⑶抽得不是合数。

【设计意图 】 熟悉经典题型的解法,学会举一反三 (四)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评价分析

在教学过程要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更快更好的发现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第2篇:数学 四年级 统计复习教学反思专题

《统计复习》教学反思

我教授的《统计复习》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复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各自特点。在教学这节课时,我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分析中,使学生能看懂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并能更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本节课在金校长和苏主任地精心设计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现总结一下,为以后积累经验。

1.关注统计的现实意义。

本节我精心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如:我校近年来学生近视眼人数的变化,同学们跳绳的情况等,提供这样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重视学生己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

学生己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

3.练习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本节知识结构的特征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精心设计了三道练习题,分别为:一是基本题,通过看视频,自己设计条形统计图。二是变式题,对比出示两个统计表,提问应选择条形统计图还是选择折线统计图。三是综合题,通过某市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引导学生解答问题,提出问题,进行预测。练习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通过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问题解决、扩展创新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使能力得到发展。此外也照顾了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使情感得到了满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如:

1.自己的数学语言不够精炼,数学素语表达不准确,练习中的每一环节拖拉,浪费时间,造成了前紧后松的局面。

2.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自己本身的语言匮乏,没有带动全体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对于有争执的问题,如第

2、3题,应让学生争辩起来,这样才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应该是仅有的几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收场。

3.多媒体操作水平不过关,反应的速度慢,特别是多媒体的操作,让自己心烦意乱,还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思考。

最后,我想说的是,感谢学校领导,特别是金校长和苏主任对青年教师的重视,给我们这样展示自己和向别人学习的平台,不厌其烦地对自己的辅导和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不会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尽快成长起来,做一个让领导放心、学生热爱、家长满意的小学教师。

第3篇: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概率与统计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统计与概率》

1.达州市某中学举行了“中国梦,中国好少年”演讲比赛,菲菲同学将选手成绩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绘制了两种不完整统计图.

D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参加演讲比赛的学生共有 人,扇形统计图中m= ,n= ,并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学校欲从A等级2名男生2名女生中随机选取两人,参加达州市举办的演讲比赛,请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求A等级中一男一女参加比赛的概率.(男生分别用代码 A

1、A2表示,女生分别用代码B

1、B2表示)

2.为了掌握我市中考模拟数学试题的命题质量与难度系数,命题教师赴我市某地选取一个水平相当的初三年级进行调研,命题教师将随机抽取的部分学生成绩(得分为整数,满分为160分)分为5组:第一组85~10;第二组100~115;第三组115~130;第四组130~145;第五组145~160,统计后得到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和扇形统计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共随机抽取了该年级多少名学生?并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2)若将得分转化为等级,规定:得分低于100分评为“D”,100~130分评为“C”,130~145分评为“B”,145~160分评为“A”,那么该年级1500名考生中,考试成绩评为“B”的学生大约有多少名?

(3)如果第一组只有一名是女生,第五组只有一名是男生,针对考试成绩情况,命题教师决定从第一组、第五组分别随机选出一名同学谈谈做题的感想,请你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所选两名学生刚好是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的概率.

第4篇:初三数学总复习-统计和概率 教案

《总复习——统计与概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和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过程与方法:经历模仿、参考例题到自己动手完成变式训练,体会概率问题的书写规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简单概率事件的计算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概率综合问题的书写格式、概率的计算. 难点:概率大题的书写规范.

三、教学过程 1. 知识回顾 公式P(A)m的意义 nm. n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P(A)

2. 例题讲解

(2016一检22)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3个大小相同的小球,球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从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录下数字后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 (1)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中的一种,列举出两次摸出的球上数字的所有可能结果; (2)求两次摸出球上的数字的积为奇数的概率. 解:(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如下表格:

或根据题意,可以画如下的树状图:

由树状图可以看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9种,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2)由(1)得:其中两次摸出的球上的数字积为奇数的有4种情况, ∴P(两次摸出的球上的数字积为奇数)=3. 错题分析

4 9

4. 正确示范

5. 变式训练

(2015一检20)小红和小白想利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设计一个摸球游戏,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入完全相同的4个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2,3,4,5.两人先后从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若摸出的两个小球上的数字和是奇数则小红获胜,否则小白获胜.下面的树状图列出了所有可能的结果:

请判断这个游戏是否公平?并用概率知识说明理由. 解:由树状图可知,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12种,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其中两个小球上的数字和是奇数的共有8种,为偶数的共有4种 ∴ P(和为奇数)=∵ 8241,P(和为偶数)= 12312321 33∴ 这个游戏不公平

(2014一检18)在一个口袋中有4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1,2,3,5. 小明先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小强再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 记小明摸出球的标号为x,小强摸出球的标号为y. 小明和小强在此基础上共同协商一个游戏:当x与y的积为偶数时,小明获胜;否则小强获胜. (1)若小明摸出的球不放回,求小明获胜的概率;

(2)若小明摸出的球放回后小强再随机摸球,问他们制定的游戏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解:(1)列表如下:

或列树状图如下:

由树状图可知,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12种,并且每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x与y的积为偶数的有6种. ∴ 小明获胜的概率P(x与y的积为偶数)=(2)列表如下:

1 2

或列树状图如下:

由树状图可知,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16种,并且每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x与y的积为偶数的有7种. ∴小明获胜的概率P(x与y的积为偶数)=∴游戏规则不公平

6. 总结归纳

71 162

7. 布置作业

优化设计P72—74

教学反思:

第5篇: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图形、统计复习

认识图形、统计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3~139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通过对具体材料的统计,让学生再次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整理和分析数据。

教学难点

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认识图形和统计。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统计。

二、复习认识图形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过哪些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电脑出示每种图形各两个,杂乱地排列。

教师:根据你学过的有关图形的知识,能把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1?复习长方形的特征

教师:结合刚才的分类,说一说你是怎样辨认长方形的。我们学习了长方形的哪些知识?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整理汇报。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

长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2?复习正方形的特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每一条边都叫做正方形的边。

正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3?复习平行四边形

教师:说一说平行四边形跟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不做过高要求。

4?巩固练习,加深提高

出示第133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区分辨别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

三、复习统计

教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统计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

整理后的结果要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出来。

出示第133页第10题,再次经历统计过程:

①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数据。

②把整理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

③完成统计图。

④学生完成后,全班评价。

⑤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如:二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哪种最少?参加科技小组的比参加数学小组的多多少人?

四、综合练习

1?第133页第

7、8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135页第4题

引导学生分析,这个统计表共有几行?每行各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比较跳高的成绩?

怎样比较100 m跑的成绩?是用的时间短的跑得快还是用的时间长的跑得快?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第138页第14题

先分析统计表,再提出数学问题。

五、全课小结

谈收获和体会。

第6篇:高考字形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字形专题复习教案

2010-03-14 08:34:30| 分类: 教学资料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典例解析: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006全国卷1)

A.啜泣 层峦叠嶂 嗑碰 义愤填膺

B.辑拿 额手称庆 坍塌 班师回朝

C.秸秆 大有稗益 赘述 披肝沥胆

D.摩娑 厝火积薪 巨擘 见风驶舵

【答案】D

【解析】本题共有十六个词或短语,基本是依照原来“一般生字词不考,考的生字词一般不错”的规律来出题。A项中“嗑碰” 应为“磕”。B项中“辑拿”应为“缉拿”。C项中“大有稗益”应为“大有裨益”。 D项中“摩娑”应为“摩挲”,“厝火积薪”: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巨擘”:大拇指,喻在某一领域最杰出的人物。“见风驶舵”中的“驶”应为“使”。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006全国卷2)

A.嘉奖 誓死如归 奏效

越俎代疱

B.慰籍 弱不经风 整饬

历久弥新

C.真谛 既往不咎 小憩

举步为艰

D.体恤 提缩挈领 端倪

磬竹难书

【答案】B

【解析】誓——视

籍——藉

经——禁

为——维

磬——罄。字形题的难度比去年大,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每一个字,才能答对。字形题干扰的方法主要是选择形近字或易望文生义的字。如:慰藉、端倪、罄竹难书等为形近字,而誓死如归、弱不禁风是易望文生义的字。再有主要考音同、音近的字,这样学生不易根据字音判断出错误:“嘉”与“佳”的区别;“籍”与“藉”的区别;“历”与“厉”“励”的区别;“谛”与“蒂”“缔”;“提”与“题”“即”与“既”;“罄”与“磬”的区别等。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组是(2006湖北卷)

A.杂糅

黯然失色

不径而走

既往不咎

B.熟稔

戛然而止

偃旗息鼓

待价而沽

C.糟践

不落窠臼

沤心沥血

变本加厉

D.荣膺

为虎作伥

豆蔻年华

直接了当 【答案】B

【解析】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主要考了音同形异字。A项“径”应为“胫”,C项“沤”应为“呕”,D项“接”应为“截”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006山东卷)

A.宫阙

蓝宝石

珠光宝器

攻城踏地

B.貂婵

踩高跷

伏案疾书

额手称庆

C.缴税

捅漏子

各行其是

螳臂当车

D.思辨

订书机

无上光荣

挑肥拣瘦

【答案】D

【解析】A“珠光宝器”应改为“珠光宝气”,B“貂婵”应改为“貂蝉”C“捅漏子”应改为“捅娄子”。

【易错点】“婵”“漏”这些字极易出错。

本考点重点考查的,是那些常用但又极易混淆的字,主要表现在:同音形近字、多音多义字、容易误写的成语。

高考试题中的错误字形都是别字,没有错字。而别字又可以分为同(近)音字、形似字、音同(近)又形似的字。识记字形一定与理解字义紧密结合,可以借助造字法,从偏旁的异同来推敲词义,也可以借助词语结构、典故出处、历史文化常识、生活经验等来推敲词义,进而记住字形。

一、纠正错字和别字

1、常见别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列在前面的是别字):

(1)因字形相近而写成别字

忘想——妄想

草管——草菅

床第——床笫

针炙——针灸

驰聘——驰骋

班马——斑马

(2)因字音、字义相同或相近而致别

供献——贡献

秘蜜——秘密

布暑——部署

专研——钻研

典形——典型

(3)受前后字偏旁影响而写成别字

粉粹——粉碎

清淅——清晰

恣态——姿态

纯结——纯洁

编缉——编辑

枪枝——枪支

滋沫——滋味

煅炼——锻炼

(4)因不理解字义而致别

原形必露——原形毕露

阴谋鬼计——阴谋诡计

再接再励——再接再厉

一口同声——异口同声

破斧沉舟——破釜沉舟

滥芋充数——滥竽充数

2、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1)注意字形。

一是要注意形体相近的偏旁部首。例如:讠——氵辶——廴礻——衤卩——阝幺——纟可以采取记少不记多的方法。如“廴”偏旁的字常用的只有“建、延、廷”三个,只要记住三个基本字,其余的多数字自然就是从“辶”了。

二是要记清字的笔画。例如:

戊——戌——戍——戎——戒

(2)注意字音。

一是利用字音分析形声字的声旁。有些形声字,声旁近似,但读音不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区别声旁近似的字。例如:

叚jiǎ 假、葭、暇、遐、瑕

段duàn 锻、煅、椴、缎

令lìng 零、岭、龄、铃、领、翎、瓴、囹、聆、玲、羚

(邻、怜例外,为前鼻音)

二是读准字音。有些字是由于读错了字音而随着就把字写成了别字。例如:

同仇敌忾kài(不读气)

如火如荼tú(不读茶) 病入膏肓huāng(不读盲) 毋庸赘zhuì(不读熬)言

狙jū(不读阻)击敌人

入场券quàn(不读卷)

一蹴cù(不读就)而就

侥jiǎo(不读尧)幸生还 (3)注意字义。不少错别字是由于对一些词语,尤其是成语中的字义理解有误而产生的,了解这些字义,对纠正错别字很有帮助。例如:

原形毕露

毕,都,皆。不是“必”。

不胫而走

胫,小腿。不是“径”。

墨守成规

墨,墨子。不是“默”。

川流不息

川,河流。不是“穿”。

轻歌曼舞

曼,柔美。不是“慢”。

(4)了解一些常见部首的含义

页:和头部有关。如:颠、颊、题。

贝:和钱财有关。如:贫、贾、货、贷。

冫:和寒冷有关。如:冻、凋、寒。

礻:和祭祀神灵有关。如:福、祸、社、祖。

厂(广、宀):和房屋有关。如:厦、庐、安、字。

(5)缘词解字——通过分析词语本身的意义和结构来判断。①利用词语的整体意义:

例:事必恭亲(躬)

桀骜不训(驯) 闲情逸志(致)

山青水秀(清) 清山绿水(青)

②利用词语的结构特点:

追亡逐北

殚精竭虑

文过饰非

家喻户晓

甜言蜜语

背井离乡

神出鬼没

不伦不类

朝歌暮舞

披星带月 (戴)

穷奢极耻 (侈)

老奸巨滑 (猾)

剑拔努张 (弩)

题纲挈领 (提)

仗义直言 (执 )

按布就班 (部)

③利用生活常识、自然之理、社会规律:

声名鹊起

欢呼雀跃

委屈求全(曲)

一口同声(异)

鸠占雀巢(鹊)

不径而走( 胫)

内心烦燥(躁)

琳朗满目( 琅)

好高鹜远 (骛)

针贬时弊 (砭)

坐上客 (座)

贪脏枉法(赃 )

④追溯词源:

默守成规 (墨,墨子)

曲突徒薪(突,烟囱。薪,柴草)

巧言如黄(簧,一种乐器)

黄梁美梦 (粱,米饭)

世外桃园(源,陶渊明)

司马青山(衫,白居易)

⑤近体互析 ,分清笔画

病入膏盲( 肓 )

脍灸人口 (炙)

风毛鳞角 (凤、麟) 草管人命(菅)

Ⅲ 巩固练习(09高考题)

1.(09北京·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诠释

出其制胜

瞩(zhǔ)目

人才荟( kuài )萃

B.杀戮

宁静致远

莅(wèi )临

鸢( yuān )飞鱼跃

C.平添

励精图治

缜( zhěn )密

鹬( yù )蚌相争

D.松弛

老奸巨猾

揣度( duó)

深陷囹圄( wú )

2.(09湖北·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以逸待劳

分庭抗理

信口雌黄

哄堂大笑 B.漫不经心

和颜悦色

见微知著

推心至腹 C.突如其来

接踵而至

精妙绝伦

浑然一体 D.张灯结彩

休戚与共

不知所终

估名钓誉 3.(09湖南·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黄帝陵前的这两棵古柏,至今依然蓊郁苍翠,令观瞻者心中生出无限遐思。

B.我们与亲人相伴的每一刻,最不应该吝惜的是那份能慰藉彼此心灵的关爱。

C.狗尾巴草活像狗尾,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地生长在夏秋两季。

D.只要孩子们如往常般走进学校读书嘻戏,希望就会萌生在灾区人们的心中。

4.(09四川·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倍增

录像机

拾人牙慧

纷至踏来 B.备至

照相机

招聘启示

自作自受 C.赡养

钓鱼竿

意气用事

沧海一粟 D.观瞻

电线杆

黔驴计穷

姹紫嫣红

5.(09重庆·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愧疚

必须品

防微杜渐

额首称庆 B、搜寻

吊胃口

炙手可热

按捺不住 C、剽悍

金刚钻

始作俑者

不明就理 D、撮合

板着脸

破涕为笑

奉为圭臬

6.(09山东·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眷顾

伺候(cì)

怯生生(què)

不揣冒昧(chuǎi) B.糅合

愠色(yùn)

闹别扭(biè)

闭目塞听(sè)

C.遴选

舛误(chuǎn)

煞风景(shā)

飞扬拔扈(hù)

D.做梗

咋舌(zé)

处方药(chǔ)

唧唧喳喳(chā)

7.(09安徽·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

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世事。

D.从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断壁残垣,2008年,我们艰难跋涉;从奥运圆梦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年,我们激情飞扬。

8.(09天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雍容

经典

韬光养晦

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

遐思

薪尽火传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

振辐

秘而不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

砥砺

学以致用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9.(09浙江·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B.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偏面认识,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D.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象空间很大,如果有人感兴趣,足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部悬念丛生、高潮叠起的电视连续剧。

上一篇:电梯安装网下一篇:创卫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