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2022-03-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一段工作完成后,或是一个项目结束后,回首工作与项目的过程,从中反思不足之处,可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因此,我们需要写一份工作报告,但如何写出重点突出的总结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举行了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此次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增强全体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地震等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和联动作战能力。演练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全体师生参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地各部门务必要把抗震救灾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抓好。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心这次地震,也非常想了解防震避震方面的有关知识。为确保每个同学认识地震、了解地震,掌握自救互救的一些基本要领,我们组织了这次防震避震演练活动。从演练情况看,这次演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各班级在演练中均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和认真的态度。最后我要求,各班级要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在演练中存在的不足,比如:个别班级撤离时比较乱,行动不迅速,个别同学没有引起重视,没有按学校要求去做,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加强自救互救训练,做好充分准备。如果一旦有灾情发生,就能确保救灾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展,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保障我们生命安全。

奇台二小2012.5.10

第二篇: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大姚一中2017年9月26日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为了提高学生防范自救能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以达到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2017年9月26日上午9:15,我校进行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学生通过实践演练,增强了应急疏散的经验和能力。现将活动过程总结如下:

一、演练准备

演练前对学生组织教育,让学生熟悉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阐述应急疏散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我班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谣传和恐慌情绪。

二、演练要求

1、学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不要惊慌,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

2、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收拾物品,更不得喧哗打闹、开玩笑;

3、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

4、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擅自串线。

三、实际演练

1、为做好本次演练,我校保卫科于演练的前一天就把一切演练准备工作安排就绪。

2、演练当日,当信号员准时发出地震信号后,各线路负责指导学生疏散的教师已迅速到位,无一人迟到。科任教师认真及时指导和监督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到了课桌下,所有学生均做到位。

3、当解除地震信号发出后,各科任教师和各楼道口及拐角处指导疏散的教师指导学生迅速离开了教室,到广场上集队。全校所有学生仅3分钟已全部到广场上集好了队。

4、随后,各班由班主任迅速清查人数并报朱新平老师处登记、签名,无一学生落在后和留在教室里。

5、当人数清查完毕后,由周文武副校长对本次演练情况作总结,并再次对演练意义作强调讲解。

6、整个演练活动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全体学生互相帮助,均能做到安全撤离、有序集合,没有发生踩踏事故。

7、从总体情况看,各楼层各班级学生疏散楼口分配合理,负责指导疏散的教师安排恰当,演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8、有关自救互救演练由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指导演示,为把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实效,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周文武副校长总结结束后,各班自行带到篮球场或足球场演练,学生基本懂得了自救互救的一般常识。

9、演练中,全体学生都能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

2 安全地进行疏散。学生反应很快,都能有秩序地按指定路线迅速撤离至目的地。

今后,我们将继续把这项工作形成制度化、长期化,为真正地震来临把灾害降到最小程度而努力。

四、存在问题

存在的问题是:

1、部分班级程序不到位,无避险过程,首次钟响后直接冲出教室;

2、部分学生不重视,漫不经心、我行我素,与平常无异;

3、楼道使用不均,主楼西端楼梯最为拥挤,其次东楼楼梯也比较挤;

4、初中部无必要提前5分钟做准备,只需按时下课听钟声防震即可;

5、高三一些班级下课铃响不防震就往外跑,说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不清楚要求;

6、一些班级学生在防震中不当一回事,不严肃认真,嬉笑,随便蹲着不抱头,这要求老师认真负责督促;

因为一些班级听不见钟声,所以下次将改为警报声。

6、本次演练较为成功,唯一不足的是东楼顶层三个班级的学生因底层班级和人数多影响导致集队动作略微迟缓,这是下次演练需要改进的。

3 总之,本次演练是一次较成功的演练,其时间短,速度快。通过演练,使学生提高了防震意识,学到安全防护知识,懂得遇事不慌乱、积极应对,学会协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大姚一中

2017年9月26日

第三篇:防震、消防安全疏散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茶地乡2010年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周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我乡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逃生、自救、互救意识,2010年6月15日下午,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安全疏散应急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教师沉着冷静,指挥若定,同学们临危不惧,迅捷有序,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此次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乡成立了由乡长为总指挥,校长和分管教育和安全的领导为副总指挥,校中层干部和乡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拟定了《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学校于2010年6月14日上午召开领导小组和全校教师会,部署演练工作。会上乡长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的前又召开了各行动小组长会议,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做到各个甬路出口都有老师和乡干部守着,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并要求班主任召开班级会议教育学生,听到紧急疏散信号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特别强调活动本身的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此次演练活动,全乡干部和教师首先从思想上引起了高度重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以及危机意识,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学校政教处认真制订了周密细致演练方案。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作了具体的说明,就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一一作了书面张贴,对各班主任、疏导员以及相关教师作了具体的分工。并要求各班到达指定位置后,各班班主任立即检查人数,并随即向政教主任和现场指挥的领导报告。

三、秩序井然,演练效果良好

2010年6月15日下午,茶地中学突发安全事件应急演练活动进行。下午3:50分学校演练总指挥通过广播拉响警报,警报鸣响3次,下达演习指令,试行演练开始,工作人员就位,全校师生安全应急疏散演练开始。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指定位置后,各班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现场指挥汇报。演练指挥小组运筹帷幄,驾驭全局。仅用3分钟时间,全校师生全部安全撤离并到达指定位置。

随后总务处刘主任给同学们讲解了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一拔,拔去保险栓;二压,用手压住灭火手柄;三喷,用喷头对准火焰的根部进行灭火。在周围学生的围观下,刘主任现场指导两名初二学生进行灭火演示。

四、存在的问题:

(1)一些同学对紧急疏散演练不够重视,没有充分体现“紧急”二字,动作不够快,导至疏散时间较长。

(2)一些班主任给学生讲解不到位,在紧急疏散三步骤中,统计人数环节有些拖沓。

(3)个别班级在操场入口处形成部分拥堵现象,到操场后有的班级未能到达指定区域集合,有的围在篮球架和树木下面等不安全的地方,存在聚堆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打算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强化宣传,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安全第一”、“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修订完善紧急疏散方案和路线,加强演练,使紧急疏散演练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

第二,各甬路通道指挥人员如有变更,及时调整,避免空缺,加强责任,经常培训,掌握疏散的原则和办法,提高实战能力。

第三,班主任要在本班作小结,明确撤离方向,强调纪律及单列撤离的原则,避免引起拥挤阻塞。

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消防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第四篇:桐星学校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距今已是第九个年头,许多鲜活的生命瞬间被地震无情的吞噬了,次次地震不停地给我们敲响警钟。为了预防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保证师生安全脱险,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工作安排,今天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疏散演练。

本次演练我们强调细节,确保安全。要求各班班主任向学生介绍安全避震相关要领和熟悉地震警报。介绍地震的相关知识、应急避震的保护措施和震后自救知识,特别强调了在家中、在学校如何防震避震的知识。楼道疏散安全组人员,在楼梯上紧张有序,沉着冷静,恰到好处,控制好学生疏散速度,提醒学生注意躲避危险地带。

今天(

)分左右演练警报响起,各楼层的安全员和班主任迅速到位,组织600名学生沿着预定路线快速有序地向操场紧急疏散。到达操场后,教师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报告。整个演习过程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均能做到安全撤离、有序集合,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本次演练要求教师最后出教室,体现了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高尚品质。整个疏散过程用时(

)。

本次防震疏散演练存在以下问题:

仍有个别学生对本次活动不够重视、不严肃,有一种玩的心理,因此活动中有嬉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练的速度。

本次演练是一次较成功的演练,其时间短,速度快,通过演练,使学生提高了防震意识,受到了安全教育,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桐星学校

2017.5.12

第五篇:xx小学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雅安地震,给我们提出学校应成为防止自然灾害的重要宣传基地。学校是人员最集中场所之一,特别是小学生体质还相当柔弱,抵抗力非常有限,一旦发生地震等重大突发性灾害,极易造成重大伤亡。因此,当自然灾害降临时,逃生和自我保护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逃生课”应当列为小学生的“必修课”。

为使大家了解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掌握地震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学校于2013年5月9日下午4:10举行了全校师生防震逃生疏散演练。演练中,教师镇定自若、恪尽职守,学生临危不惧、戮力同心,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本次演练因此十分成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政教处、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校教师会,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防空警报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抢先下楼,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

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险境;要求各司其职,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突然间,学校通过广播拉响防空警报,一时间,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平时的训练有素,在这得到极致的发挥和运用。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能及时清点人数。演练指挥小组坐阵统筹,驾驭全局。这次活动全部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不到2分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增进师生之间的患难真情,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演练结束后,校长和政教处主任进行了演练总结,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各位班主任又及时做好了本班演练总结,巩固提高学生地震逃生演练的效果。

最后,政教主任宣布,今天的地震逃生应急疏散演练顺利结束!

第六篇:小学“5.12”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为了检验学校处置紧急突发事件相关责任人的到位情况及开展工作的程序,完善处置紧急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切实提高全校师生紧急避险应急能力,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救自护的能力,也为了避免地震因疏散不力带来的沉痛教训,我校组织了全校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为保障演练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精心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演练方案,对演练的形式、场地、疏散路线、演练时间、参加人员、安全保卫、医疗保障、演练实施步骤等都做了周密的安排;学校召开了班主任会议、全校教师会议,分发活动方案,布置紧急避险演练活动的具体工作,特别强调责任意识和疏散安全。只有思想上重视起来,安全行为才有保障。

二、指挥到位,安全有序。

本次演练活动时间从5月12日下午2:40开始,一共进行了两次,全校师生参与了本次演练。演练中,各班学生迅速有序出班,以队列形式两列并排下楼,从三个安全通道向安全区域疏散。各个节点有空课教师维持秩序、应急疏导,队后有上课教师断后。学生没有惊慌失措的喊叫,无一人摔倒,无一例踩踏事件。从报

警声响起到学生全部从教室撤离到校园安全区域,历时两分钟。整个演练过程做到快速、安全、有序。

演练过程:

1.当听到警报铃声后迅速做出避险动作,任课教师就地指挥学生安全有序地撤离,空课老师迅速赶往相应地点接应;全校教师参与本次演练,听到警报铃声后迅速到教学楼前集合广场集合。

2.学校检查学生避险动作是否正确,撤离是否有序,任课教师是否在现场指挥。

3.集中训话,总结演练情况,找出不足,并宣布应对策略。 4.各班带回教室,班主任进行班级总结。

三、注重实效,成效明显

这次演练活动,安排周密,全校师生高度重视,各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认真负责,确保了活动万无一失。演练完毕,学校领导面向全校师生作了讲评。针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对预案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使应急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存在问题

演练中也暴露了些问题。如:

(1)原则上疏散路线按照分配的进行,但在演练实践中发现有的同学在一楼的三个通道分流疏散时,只会按照固定的路线疏

散,缺乏灵活性,导致三个通道,人多的要么拥挤不堪,人少的要么空空如也。

(2)学生跑出危险场所,进入各班做操所站的位置时,出现左边的班级跑向右边,右边的班级跑向左边,于旗台前交叉撞面的情况。

(3)疏散过程中个别学生不能保持安静,有吵闹的现象。 (4)个别班级人数较多,出于安全考虑,学生没有全速撤离。(希望在以后的训练中,慢慢加快撤离的速度)。

(5)疏散的教师没有随到班里队伍的后面一块撤离,而是老师们结伴下楼。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今后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具体到一楼三个通道疏散时,秉着哪边人少走哪边的灵活处理的方法演练。

第二、学生一旦跑出教学楼,秉着“走直线”的方法疏散到安全区,即从哪一个通道疏散出来的班级就就近走直线到离该通道最近的广场上集合。

第三、对个别学生进行重点安全教育;

第四、由班主任在本班作小结,明确撤离方向,强调纪律,避免引起拥挤阻塞;

第五、指挥人员加强责任感,经常培训,掌握撤离的原则和办法,提高实战能力。

第六、强化宣传,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安全第一”、“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修订完善紧急疏散方案和路线,加强演练,使安全疏散撤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老师们、同学们,灾难不分时间,残酷无情。学校安全工作应始终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增强师生防震避险意识,倡导用知识守护生命,培养师生科学防震、避险习惯。

xxx小学

2016年5月13日

上一篇:防水施工员工作总结下一篇:法官心得体会